新生宝宝奶粉喂养正确方法
新生宝宝奶粉喂养正确方法
吐奶
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吐奶也可称喷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
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多数是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
新生儿呕吐与其他年龄婴儿不同,这与新生儿消化道解剖、生理特点有很大关系。新生儿胃容量小,呈水平位,而且胃的入口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较松弛,而出口的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较紧张,形成出口紧入口松,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呕吐。一旦遇到喂养和护理不当,如喂奶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大,或用奶瓶喂奶时橡胶奶头孔眼过大,致使婴儿吸奶过急;或喂奶后让婴儿平卧,或者过多、过早地翻动婴儿,都容易引起婴儿吐奶。这种吐奶在改进喂养和护理方法后即可防止。
生理性吐奶解决方案:
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仰卧时给宝宝喂奶。
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如有必要中间可以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部。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
疾病性吐奶应对方案:
一些疾病也会引起婴儿吐奶,如食道和胃肠道的先天畸形、肠梗阻等。新生儿患脑膜炎、败血症和其他感染也可以出现吐奶,这些疾病引起的吐奶常较剧烈和频繁,且不是一两天能恢复的。
所以遇到新生儿吐奶时,要仔细观察每天的吐奶次数,大小便怎样,有没有腹胀、发热或精神不好等症状。当吐奶又伴有其他症状,或每天吐奶次数在2~3次以上时,应及时到医院让医生检查。
溢奶
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俗称“漾奶”。通常为正常生理现象,而不是病态。
宝宝有溢奶的状况是十分常见的,约有50%的宝宝在不同程度上有溢奶的情况。妈妈只要在哺喂方法上多加注意即可。
溢奶原因:
小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内容物容易溢出。站立行走后,膈肌下降及重力的作用,才逐渐转为垂直位。另外,婴儿胃容量较小,胃壁肌肉和神经发育尚未成熟,肌张力较低,这些均易造成溢奶。
婴儿胃的贲门(近食管处)括约肌发育不如幽门(近十二指肠处)完善,使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平卧时胃的内容物容易返流入食管而溢奶。
喂养方法不当,婴儿吃奶过多,母亲乳头内陷,或吸空奶瓶、奶头内没有充满乳汁等,均会使宝宝吞入大量空气而发生溢奶。
喂奶后体位频繁改变也容易引起溢奶。
溢奶解决方案:
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仰卧时给宝宝喂奶。
奶嘴的开孔大小要合适,奶嘴必须充满乳汁。
喂奶后应将小宝宝轻轻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宝宝背部,使胃内空气得以排出。
若溢奶是贲门松弛、闭锁功能不全所致,喂奶后应竖直抱起一二小时,再放到床上,头部略抬高。随着胃贲门部的肌肉发育完善,溢奶症状会逐渐减轻。
随着新生儿的月龄增长,溢奶会逐渐好转,到三个月时明显减轻,约6个月时便自然消失,不必用止吐药治疗。
呛奶
新生儿很容易吐奶,如果吐奶时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在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即发生呛奶。呛奶是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表现。
呛奶应对方案:
轻微状态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
如果大量吐奶,首先,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然后,把手帕缠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严重状态
如果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时最重要的是让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想如何把异物取出。
在以上过程中,宝宝应同时送往医院检查。如果呛奶后宝宝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应即送医院。如果宝宝哭声宏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日常护理
对常吐奶的婴儿,父母应加强观察,并适当抬高床头,让婴儿侧卧。哺乳或喂奶时,都应让头部略高,喂完奶后,再把婴儿抱立起来,轻拍后背,直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夜间应定期观察婴儿,是否发生吐奶,呼吸与睡姿如何等。
宝宝常呛奶可能缺维A,研究发现,婴儿呛奶与维生素A的缺乏密切相关,而补充维生素A后可见良好效果。婴儿可进食些胡萝卜汁、蔬菜汤或适当补充些鱼肝油及维生素A胶丸等,都能很快地改善呛奶症状。
吃吃停停
新生儿如果喝奶时总是吃吃停停,吃不到3、5分钟就睡着了,而睡眠时间又不长,经常半个小时至一小时就醒了。那么,人工喂养的宝宝就要注意检查一下是不是有所喂奶方式不当。
吃吃停停解决方法:
人工喂养的宝宝喝奶时如果吃吃停停,很可能是因为奶嘴过硬或者奶洞偏小,婴儿吸吮时用力过度,所以容易导致疲劳,导致婴儿吃着吃着就累了,累了之后就直接睡着了。
如果确定奶嘴洞口大小是否合适呢?可以在调好牛奶后,拧紧奶嘴,然后把奶瓶倒置过来,如果奶液能够一滴一滴迅速滴出,就表示奶洞大小合适;如果滴得慢就是偏小了。另外,给宝宝喂奶时要将奶瓶略微倾斜,让牛奶充满整个奶嘴,这样既可以避免宝宝吸到空气引起打嗝,也可以预防吸吮疲劳。
边吃边睡
新生儿因为还不适应外界的环境,而且以睡眠状态为主,所以很容易出现边吃边睡的情况,一般到满月后能逐渐改善。
边吃边睡弊端多:
容易吸呛
婴儿意识不清时,口咽肌肉的协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护气管口,易使奶水渗入造成吸呛的危险。
降低食欲
因为肚子内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时候被灌进去的,婴儿清醒时脑海里没有饥饿的感觉,所以以后看到食物会降低欲望。
边吃边睡应对方法:
每隔几分钟交换一下喂奶的方向,左右手互换,经常改变姿势可以使婴儿不易睡着。
喂奶时可以摸摸宝宝的小手小脚或搓搓耳朵,使他保持清醒状态。
新生儿形成固定喂养模式后,一般是3小时左右喂养一次,每天喂养6~8次。给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关键,不仅对妈妈,对宝宝也是有利的。
拒绝奶瓶
吃过母乳后又不得不人工喂养的宝宝容易出现拒绝奶瓶的现象,有些宝宝也可能由于不能接受奶嘴的喂养方式而从一开始拒绝奶瓶,对于拒绝奶瓶的宝宝,在没有母乳喂养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只能尝试各种方式让宝宝逐步接受。
拒绝奶瓶的应对方法:
选择合适的奶嘴
虽然再好的奶嘴和吃母乳的感觉仍会不一样,但可以选择接近一点的奶嘴。还有一种说法是把奶嘴多煮煮,让它变软,可能宝宝会接受一点。
区分宝宝是不喜欢奶嘴还奶粉
如果宝宝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可以换一个接近母乳味道或者宝宝能接受的牌子试试。最好是听取一些有经验的妈妈的意见,避免更换奶粉过于频繁,对宝宝的肠胃反而是个负担。另外也可以把奶粉调淡一点或冷一点或热一点试试。
喂奶时要循序渐进
如果换过奶粉后宝宝虽然仍不是很爱喝,但是第一次能喝10ml或者30ml之类也是进步,慢慢的,宝宝自然会喝得越来越多。
把奶嘴口开大一些
如果宝宝有时看到奶瓶或吃到奶粉就大哭,扭过头去。而心情好时,会把奶头含在嘴里,但是不吸。这时可以尝试把奶嘴口开大,牛奶漏到嘴里宝宝也会吃。虽然比较慢,但也是进步。
尝试奶瓶外的东西
大多数宝宝会接受小勺,妈妈可以试着用小勺喂奶,虽然有点麻烦,但确实被很多妈妈证实是有效的。也不排除有的宝宝可能不接受。
饥饿疗法
都说宝宝饿了就会吃,实在没有办法的父母也可以尝试一下,但要随时观察好宝宝的状态,有些特别倔强的宝宝可能会坚持到底。建议父母可以让宝宝稍微饿一下,然后在此期间陪宝宝玩一会,做些按摩或者体操之类,宝宝感觉饿了可能就会吃点。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 新生宝宝如何护理尿量才正常
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的新生宝宝,最好都尽早给宝宝喂奶,补充宝宝所需的营养,让宝宝多喝些奶水,不仅有助于宝宝长身体,增加抗病力,还能减少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几率。
宝宝每次大小便过后,家长都要及时准备清水,为宝宝清洗尿道口,防止宝宝尿道口被异物黏连,导致尿排不出来。
新生宝宝是否需要喝水
新生宝宝喝水之有必要喝吗
水是我们生物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缺。那么,既然水那么重要,刚生完宝宝的妈妈们就会有疑问了,新生宝宝有没有必喝水呢?
其实呢,对于新生宝宝用不用喝水这个问题来说是,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正常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孩子在六个月前都是不需要喝水的。因为,在新妈妈们的母乳中就已经有70%的都是水分了,所以对小宝宝来说是完全满足需求的。不过,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的来说,就有所不同了,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在两次奶之间适量的喝些水,每次20-30毫升就可以了。
新生宝宝喝水之哪些情况下需要喝
也有些情况,是不论在母乳喂养下还是奶粉喂养下,都需要喂水的。
情况一:宝宝发热,汗多,腹泻的时候。当宝宝出现发热,汗多等情况的时候,体内丢失的水分比较多,因此为了避免宝宝缺水而引起体内水电解质的紊乱,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帮助宝宝补充水分。
情况二:宝宝便秘。便秘是因为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其所含水分被大量吸收,使大便变得难以排出。要宝宝排便通畅的话,就需要妈妈们通过喂水来改善便秘的症状。
情况三:天气干燥或炎热。天气干燥或炎热的时候,或者是宝宝嘴唇发干,经常用舌头舔嘴唇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给宝宝喂水。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给宝宝喂不喂水是没有具体的标准答案了,还是需要妈妈们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的。
新生宝宝喝水之能喝蜂蜜水吗
糖水的味道不同于母乳,而小宝宝都会对糖糖的味道产生很大的兴趣。要是给宝宝喂了蜂蜜水的话,那么就会使得宝宝喜欢上蜂蜜水的味道,从而变的不再喜欢母乳,甚至是造成喂养的困难。因此,针对于新生宝宝是否能喝蜂蜜这个问题,小编希望父母们一定要注意。
宝宝体重不增加是怎么回事 喂养不当
体重反映宝宝近期的营养状况。宝宝体重不增加可能是喂养不当,如妈妈的奶量不够或者奶粉喂养方法不对。如果体重增长不达标,妈妈就要考虑一下,宝宝是否吃不饱,可以适当多喂一些;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粉不要冲得太稀。
婴儿喂养方法
新生儿母乳喂养方法
母乳喂养能满足宝宝成长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同时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是现在首推的喂养方式。对于新手妈妈来说,母乳喂养需要掌握以下的几点。
1、喂养方法。把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锥形,而且母婴必须紧密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妈妈哺乳过程中一定要放轻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
2、喂养时间。产后哺初乳既能让婴儿开始习惯吸允,又能提高宝宝免疫力。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营养成分,对宝宝来说是非常好的食物。建议新手妈妈产后半小时左右开始哺乳。
3、喂养次数。新生儿出生后开始哺乳,一般都是按需要进行,并不能定时。婴儿出生后的4—8天最需频繁哺乳以促使母乳量迅速增多。嗜睡或安静的婴儿,妈妈应该在白天给予频繁哺乳,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4、喂养安全。绝大部分的婴儿都会在夜间哭闹,这时可能是他饿了。妈妈夜间哺乳时要注意,不要一边让宝宝吃奶,自己一边睡觉,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压到宝宝,导致宝宝窒息。所以,夜间哺乳时一定要做起来。
婴儿奶粉喂养方法
对于奶粉喂养的新生儿,爸爸妈妈首先要给他选择最好最合适的奶粉,其次要注意正确的冲奶粉以及喂养的方式。
1、正确冲调奶粉。冲泡奶粉应该选择冷却至40~50度的水,水温过高,容易破坏奶粉中的成分,影响孩子吸收;在给宝宝冲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包装上标明的配比,切勿冲得太浓,也不要冲的太稀。
2、喂养规律。奶粉喂养的规律与母乳喂养的规律基本相同,刚开始时应该按需喂养,每次吸吮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但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需求判断。随后再逐步建立定时、定量喂奶的规律。
3、妈妈喂养。对于新生儿的喂养,最好是由妈妈来喂,这样能增加母子之间的接触和情感交流。这样,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发育和发展。
新生儿便秘怎么办
1首先,新生儿一般大部分都是母乳喂养,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妈妈吃什么,孩子就拉什么,一个嘴巴吃,两个屁眼拉,所以新生儿妈妈在母乳喂养期间一定要多吃一些宜消化的食物,多喝一些稀饭,吃一些水果,一定不要吃辛辣的,难消化的食物
2其次,因为很多新生儿妈妈个人自身问题,宝宝出生之后根本就没有奶水,所以不得不奶粉喂养,奶粉喂养的宝宝和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又完全不一样,有点干燥,更容易形成便秘,所以宝宝妈妈们在奶粉喂养的时候尽量让宝宝少食多餐,还有奶粉喂养之后一定要记得勤给宝宝喝水
3最后一条因为天气环境等各方面原因以上两种喂养你都按照要求做了,宝宝还是便秘怎么办呢,那就去医院和药房拿那个小瓶的维生素b,两元一瓶,吃两次就有效果,还有孕婴店里预防宝宝便秘的方法很多,我基本没用过,但是听同事说效果都不错,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宝宝出生5天应该吃多少奶 奶粉喂养:每次约70毫升
新生宝宝头5天每次奶量
第1天:每次约15毫升;第2天:每次约20毫升;第3天:每次约30毫升;第4天:每次约45毫升;第5天:每次约70毫升。
奶粉喂养的宝宝饱腹感比母乳喂养的宝宝要久,因此家长们可以看情况每隔2—3小时喂一次,一天喂8—10次,每次大约20分钟。只要宝宝不再吞咽了,就代表宝宝吃饱了,这时就要及时把奶瓶取出来,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哦。
另外奶粉的浓度也不要调的太稀,否则宝宝吃不饱,家长们要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冲调奶粉。
宝宝吃奶粉拉肚子的原因
病理性原因
1、牛奶蛋白过敏:宝宝肠粘膜发育和肠道菌群不成熟时添加配方奶粉,可能会诱发牛奶蛋白过敏。医生建议,给新生宝宝添加配方奶粉时,可优先选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
2、乳糖不耐受:宝宝肠道内的乳糖酶不足,不能很好地分解配方奶中的乳糖,致使乳糖进入结肠,被细菌分解产生很多气体,同时吸收很多水分,就会出现腹泻。
生理性原因
积食、消化不良:宝宝奶粉太稠,可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会影响正常的大便。
护理性原因
1、喂养不当:
(1)奶瓶等调奶器具或所用的水不洁净。
(2)奶的浓度不对,过稀或过稠,宝宝奶粉的浓度会影响宝宝的肠胃。
(3)奶的温度不对,沸水容易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温度太低的水则含有细菌。
(4)突然改变奶粉品牌。
2、换宝宝奶粉的方式不合理:爸妈们在更换和原来不同的奶粉时,应循序渐进的给宝宝换奶粉,量由少到多,反则换的过快,宝宝肠胃不适引起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