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三点做个好妈妈
学会这三点做个好妈妈
宽容
在生活中,有些妈妈很精明,她一眼就能看出自己孩子的问题,然后指手画脚的“帮忙”指证,但这样真的对吗?
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应该是一个好妈妈该做的,在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缺点,特别是孩子的缺点,作为父母,我们不要立即就给孩子指正出来。为什么不能呢?因为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去独立成长,母亲随意或者过多的评价,可能会干扰到孩子,进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也会让孩子更加在意母亲的反应。不够宽容的妈妈,就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空间,孩子得不到来自母亲的包容,很容易变得谨小慎微,甚至和父母发生对抗,最终的结果就是亲子关系难以顺畅。
平静
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是她的慈祥,是温柔,温馨,温和,让人感到大海般的包容接纳,又壮观不可搅动,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宽阔的天地,这样的母亲形象就是规则,言出就是方向,反之在孩子面前指手划脚,不是扯着嗓门叫喊就是绷着脸唠叨的母亲,会让孩子慢慢感觉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舒适的,是有意思的,孩子会失去心中的方向,而母亲也将没有任何引导能力,变得更加抓狂。
母亲情绪不平静,整个家庭就跟着翻腾,孩子是活在母亲这条船里的,一点点动静都会影响到孩子,破坏孩子的内稳态,孩子单单平息自己的内心紧张情绪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还能留下多少心理能量用天学习用于自我成长呢?
柔弱
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就是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处处占孩子上风的母亲,孩子只有站下风,最后甘愿站下风,没有一点竞争性,也没有一点动力,极端的会追求叛逆性、破坏性来完成自我的畸形成长。
孕期保健 学会护理做漂亮准妈妈
产前教育
孕妇第一次进行产前检查时,即应建立围生保健卡(手册):详细填写住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爱人姓名、职业等。围生保健卡由孕妇保管,每次检查时带来,检查结束后,预约下次检查日期,如果失访需进行追踪或访视。
自产前检查开始应同时进行产前教育,采取定期授课,观看电视片,或分发简明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小册子。
内容包括
① 生殖器官解剖和妊娠生理常识;
② 孕期母体的变化;
③ 孕期营养和卫生;
④ 胎儿生长发育知识;
⑤ 自我监护的重要性和方法,产前检查的重要内容等。
日常护理
① 睡眠及休息:孕妇要重视自我感受,想休息就休息,睡眠时间比平时要多1小时左右,低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鼓励午睡1—2小时。强调卧床休息,因坐卧往往使下肢受压引起水肿。
② 体育锻炼及旅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对妊娠及分娩一般无碍。如选择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但不要过于激烈。运动量应以不感觉疲劳为标准。孕期应尽量避免长途飞行,长途飞行可引起代谢及生理功能紊乱,静脉瘀滞,水潴留,导致下肢水肿。加强孕期运动,尽量保持体重持续稳定增长,避免体重增加太快。一般来说,从怀孕第四个月起,体重可增加4~5千克;从怀孕第七个月起,体重可增加约5千克,整个妊娠期一般不要超过10~12千克,过胖对胎内的宝宝发育不利。
③ 工作:孕妇应避免的工作有:重体力劳动,需要频繁弯腰或上下楼梯的工作;接触有胚胎毒性或致畸危险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的工作;剧烈振动或冲击可能波及腹部的工作;中途无法休息或高度紧张的流水线工作;长时间站立或寒冷、高温环境下的工作等。
④ 衣着:应较平日衣着宽松、穿脱方便、质地柔软的衣物。孕妇新陈代谢率增加,棉织品易吸汗,较纤维制品为好。乳房好选用设计合适、前开式的乳罩将乳房拖住。袜子要绷紧的长袜,在晚孕时既感舒适又可减少静脉曲张。不宜穿高跟鞋,高跟鞋使腰椎前突,背部过度伸展,易跌倒,且易造成踝关节损伤。
应该如何训练宝宝坐便盆
1、妈妈要细心观察宝宝排便规律。这是为了能让妈妈清楚知道宝宝何时需要排便,等宝宝到了排便时间的时候,妈妈就可以带宝宝到便盆旁,指导宝宝如厕。
2、让宝宝熟悉便盆。便盆虽然使用起来不难,但对于刚刚认识便盆的宝宝而言,还需要时间去熟悉便盆。
3、消除宝宝对便盆的恐惧感。有些宝宝会对便盆有恐惧感,觉得没有安全感,不比直接用纸尿片好。妈妈就要给宝宝说明用便盆多么有意思,让宝宝消除对便盆的恐惧感。
4、对宝宝要及时鼓励,反复强化。当宝宝开始进行如厕训练,妈妈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并不是一次就能让宝宝学会如厕的,在训练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出现其他的意外让如厕训练面临中止。妈妈不要对宝宝失败过多责备,及时的鼓励和强化能让如厕训练更顺利。
健康准妈妈学做孕妇操
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肚子逐渐突出,使身体的重心向前移,孕妇的背部及腰部的肌肉常处在紧张的状态。
此外,增大的子宫对腰部神经的压迫,也是造成腰背疼痛的原因。适当的运动对缓解这一症状是非常有帮助的。
令人期待的时刻越来越近了。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肚子逐渐突出,使身体的重心向前移,准妈妈的背部及腰部的肌肉常处在紧张的状态。
适合运动:体操、孕期瑜伽。
这时候运动的目的是舒展和活动筋骨,以稍慢的体操为主。
坐在垫子上屈伸双腿,平躺下来,轻轻扭动骨盆等简单动作。这些运动能加强骨盆关节和腰部肌肉的柔软性,既能松弛骨盆和腰部关节,又可以使产道出口肌肉柔软,同时还能锻炼下腹部肌肉。
每次做操时间在5-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另外,孕期瑜伽对于分娩时调整呼吸很有帮助,而一些棋类活动能够起到安定心神的作用。
孕妇参加体育运动时,尽量选择散步等轻微的运动,不要跑步、举重、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这些运动不但体力消耗大,而且伸背、弯腰跳高等动作太大,容易引起流产。
近预产期的准妈妈,体重增加,身体负担很重,这时候运动一定要注意安全,本着对分娩有利的原则,千万不能过于疲劳。
秋天孕妈妈须做好三防
“秋孕”要“三防”:
防腹泻、防便秘、防呼吸道疾病
对身怀六甲的准妈妈来说,秋天是比较舒的,据专家介绍,一定得做好“三防”———防腹泻、防便秘、防呼吸道疾病。
预防腹泻是因为秋天上市的新鲜瓜果较多,但如果不注意食品卫生,抵抗力相对较差的孕妇就容易闹肚子了。闹肚子很可能刺激孕妇宫缩甚至导致早产。因此,孕妇秋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吃新鲜瓜果一定要洗净。
其次,孕妇第二个要注意的是便秘。秋天气候干燥,孕妇如不注意饮食调理,就可能便秘。建议孕妇饮食中油腻食物和肉类要适量,别一味追求贴秋膘,要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比例。另外,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这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孕期身体和宝宝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
最后,秋天天气转凉,孕妇更容易感冒、患上呼吸道疾病。专家说,感冒是秋天孕妇最容易患的病之一。一般来讲,孕妇用药应当谨慎,原则上是能不用就不用,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即便服用中药,最好也要接受医生指导,不要自己买药服用。因为大多数药物可从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其中一部分可对胎儿造成损害,有致畸作用。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妊娠早期感冒发烧可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甚至导致胎儿畸形。
感冒重在预防,孕妇要加强营养、适度活动,保持良好心情,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经常用醋熏蒸房间;孕妇最好不要长时间待在人多的场合,以免交叉感染。
此外,孕妇还要特别当心风疹、巨细胞病毒的感染,这类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尤其在怀孕早期,如怀疑有感染,最好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健康准妈妈学做孕妇操
适合运动:体操、孕期瑜伽。
这时候运动的目的是舒展和活动筋骨,以稍慢的体操为主。
坐在垫子上屈伸双腿,平躺下来,轻轻扭动骨盆等简单动作。这些运动能加强骨盆关节和腰部肌肉的柔软性,既能松弛骨盆和腰部关节,又可以使产道出口肌肉柔软,同时还能锻炼下腹部肌肉。
每次做操时间在5-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另外,孕期瑜伽对于分娩时调整呼吸很有帮助,而一些棋类活动能够起到安定心神的作用。
孕妇参加体育运动时,尽量选择散步等轻微的运动,不要跑步、举重、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这些运动不但体力消耗大,而且伸背、弯腰跳高等动作太大,容易引起流产。
近预产期的准妈妈,体重增加,身体负担很重,这时候运动一定要注意安全,本着对分娩有利的原则,千万不能过于疲劳。
在运动时,控制运动强度很重要:脉搏不要超过140次/分,体温不要超过38℃,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不要久站久坐或长时间走路。
妈妈学会与孩子沟通
我的先生在三个孩子的成长期都非常忙,所以我陪孩子更多一些,三个孩子中文讲得好,就是因为我在家长期用中文和他们讲话,就像学英语练听力一样,听得久了,说得多了,孩子不知不觉就掌握了。
对此,我想和做母亲的读者多讲一讲,因为母亲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一些,沟通也更充分一些。有些妈妈向我诉苦:自己的儿子越大,和自己越没话说;或者自己女儿越大,越嫌弃自己“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看做积极的信号,转变观念,开动脑筋,满足孩子对我们沟通的需求。
比如,妈妈也完全可以和儿子聊体育。自己不懂,就让儿子当讲解员,通过给自己“扫盲”,让孩子产生当“老师”的满足感。共同话题一多,母子之间就很容易拉近距离。通常女儿的“rolemodel”(学习榜样)就是母亲,被女儿嫌弃的妈妈要更努力一些。
有一个妈妈为了了解女儿,50多岁自学上网,每天和女儿用QQ聊天,这让女儿刮目相看。其实父母被“嫌弃”,往往不是形象上的问题,而是做父母的跟不上时代,不学习新事物。父母不要给孩子定位,更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家长要通过实际行动靠近孩子,这样的沟通态度会让孩子敬佩、感动。
新妈妈会逐渐学会爱婴儿
许多怀孕的妇女是高兴和自豪的,她们感到很难对一个从未见过或触摸过的婴儿产生自己的爱。可是当婴孩开始动时,就会帮助母亲相信那毕竟是个真正的人。当怀孕在进展时,她的思想更实际地转向了孩子,转向照料孩子所意味着的一切。
那些承认自己怀孕的最初反应主要是感到惊慌的妇女(很多善良的妇女都有这种感觉),她们中的多数人在分娩之前就消除了顾虑,从而使她们对怀孕和对婴儿的喜爱达到舒适自在的程度。
但是即使所有的预想都可能实现的话,在婴儿真正降生时,缺乏经验的母亲常会感到一种失望。她希望马上认识作为自己亲骨肉的婴儿,以一种压倒一切的母亲情感,对孩子作出反应。但是这在多数情况中,不是发生在第一天或者甚至第一个星期。而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要到她们回到家里一起呆上一小段时间才算完成。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受到过这样的教育,即希望生一个女儿或儿子的想法对那个即将出生的婴儿来说是不公正的,假使孩子的性别和希望的恰恰相反的话,我不愿意太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毫不想象孩子是男是女的话,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开始去设想和爱一个未来的孩子。那是真正的第一步。我想所有期待的父母在每次怀孕期间,都会对一个女孩或者一个男孩持有偏爱的心理,即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将会十分乐意地去爱一个不是他们原来所期望的婴儿。因此喜爱你所想象的婴儿,即使与你想象不符的婴儿降生,也别感到内疚。
新妈妈要学会科学管理时间吗
专家的建议1
列出三口之家每日生活模式中的所有流程,重点多半在宝宝身上,可大人的基本需求也不能疏忽。
一日常规事务:个人的清洁工作、给宝宝做清洁、大人的一日三餐、给宝宝喂奶、洗成人衣服、洗宝宝衣服、给奶瓶消毒、换尿布、给宝宝洗澡…… 这是固定时间要做的固定事情,除了宝宝那些重大事情,不要把你自己的日常需要给忘了,你也需要吃饭、午睡、洗澡……
可预见的临时事件:亲友来探访、宝宝突然生病、宝宝要去打免疫等…… 这些并不是每天、每周、每月都要做的事务,被称为可预见的临时事件。处理这些事务,需要你根据轻、重、缓、急四个要素来做分类:重要紧急的(譬如,宝宝病了要送医院);重要不紧急的(譬如,宝宝的尿布用完了);紧急不重要的(譬如,有电话来,铃声响个没完);不紧急不重要的(譬如,天热了要换窗帘)。
温馨提示:
1.尽量不要挤掉处理常规事务的时间。常规事务看上去琐琐碎碎、日日重复,它们却是保证大人和宝宝健康快乐的生活基础,轻易不能挤压它们。
2.如果遇事只考虑事件的重要性,有可能造成紧急事件、常规事件不能及时处理的后果,进而引来更多的麻烦。
3.如果遇事只考虑事件的紧迫性,急于赶时间,不仅有可能忽略重要事务,而且还容易因为永远处在忙碌状态使妈妈自己沮丧灰心、情绪低落。
专家的建议2
对所有的事务进行分类,根据内容列一个时间表,标出所有常规事务和事件所需要的时间。常规事务是根本,常规事务的时间就不能被其他事情所占用。
07:00——09:00 给宝宝喂奶、换尿布、宝宝和妈咪个人清洁、妈咪吃早饭等;
11:00——12:00 给宝宝喂奶、换尿布、妈咪吃午饭等;
13:00——14:00 宝宝午睡;
14:00——15:00 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消毒奶瓶、洗澡洗头等;
17:00——19:00 给宝宝喂奶、换尿布、妈咪吃晚饭和洗澡等;
21:00——07:00 休息时间(中间还要喂1~2次奶)。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肯定会与这个时间表有出入。不管怎么样,你列出一个大致的时间表后,就能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状态,有目的地规划剩余的、可支配的时间。
专家建议3
常规时间之外、宝宝睡觉时间内——你的放松时间这段时间可谓真正的忙里偷闲,调整自己情绪和状态的事情,都不妨放在这个时间段内,譬如,做瑜珈、做面膜、上网逛逛、看书、翻杂志、和闺密通个电话、小睡片刻。这一小段安静、悠闲和放松的时光,虽然每天只有1~2小时,但是,利用得好,它们也足以让你容光焕发、活力倍增。
温馨提示:在剩余时间中处理额外事件——让你被动变主动生活不会永远那么有规律,总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家里有客人来了,需要抽空去单位一次,带宝宝打免疫针,带宝宝去早教中心“见世面”……除了宝宝生病上医院这件事情外,其他的额外事件尽可能压缩在“剩余时间”内来处理。这么做的目的,可以保证宝宝的生活有规律,也能保证你有充分的休息。每天只安排一件额外事件比较恰当,风风火火赶时间,不是你现在该有的风格。从从容容、开开心心的妈咪才是宝宝需要的妈咪。一周有7天,一天安排一件“插进来的事情”,这样,你就能笃笃定定,按照自己早已区分和规划好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对这七件事进行排序,轻重缓急,样样照顾周全。
专家建议4
爸爸的任务:妈咪很辛苦,心疼妻子的新爸爸自然蠢蠢欲动想要来分担。每天洗碗、拖地等杂事,一周一次的食物采购,一月一次的奶粉、尿布采购,一月一次的大扫除,都是合适新爸爸来完成的任务。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任务,既便于爸爸“照章办事”,也便于妈咪安排管理哦。
准妈妈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早餐:远离碳水化合物
想要一整天都保持在最佳状态,早餐就最为重要。如果你习惯于只吃两片白面包就打发,那就有可能很快感觉到疲劳了。因为精致白面包或土司等碳水化合物,就是所谓“高GI”食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随之人体将释放大量的胰岛素,又令血糖急速下降,从而让人产生疲倦感。
让你充满活力的早餐:富含纤维的全麦类食物,并搭配质量好的蛋白质类食物,例如牛奶、蛋类,淀粉和蛋白质的摄取比例最好是1:1,以及几片黄瓜或西红柿,配上1杯牛奶或果汁。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能持续提供充沛活力。
午餐:营养元气饮食
控制淀粉类食物摄入量午饭过后,常常觉得昏昏欲睡,其实,这往往可能是食物惹的祸。如果午餐中吃了大量米饭或马铃薯等淀粉食物,同样也会造成血糖迅速上升的危险,从而产生困倦感。
同时应该多吃些蔬菜水果:午餐中的淀粉类食物不要吃太多,还应该多吃些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有助于分解早餐所剩余的糖类及氨基酸,从而提供能量。一个小窍门是:吃点大蒜或者洋葱,就能提神。因为其所含硫化丙烯,具有清醒提神的功效。辣椒也能让交感神经兴奋,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晚餐:愈简单愈好
晚餐千万不要吃太多,因为一顿丰盛、油腻的晚餐会延长消化时间,导致夜里依然兴奋,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另外,还需要特别避开的食物: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这是一种脑部松果体分泌的荷尔蒙,具有催眠作用;酒精,会让睡眠状况很难进入深睡期;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肚子胀满了气,令人不舒服也睡不着;还有辛辣的食物,会造成胃灼热及消化不良等,干扰睡眠。
三点做好护肤工作
一、饮食上面下功夫
要想有水嫩肌肤,首先要从饮食上下工夫,多喝水质好的温凉开水。现代人为求方便而吃的很多脱水加工的精致食物会直接影响水分的吸收,使身体慢慢处于缺水状态,皮肤失去光泽,要少吃辛辣食品、牛羊肉和葱、蒜等刺激性的食物。西红柿可以健胃消食,抗衰老;胡萝卜可以减轻皮肤干燥。
二、外在工夫不可省
外在工夫也很重要,最近天气热得很,有不少人还在用空调,像用空调所引起的皮肤失水,可以用喷雾式矿泉水来补充水分,之后再用润肤品锁住喷上的水分。
三、水嫩肌肤洗出来
首先要改变洗浴的习惯,含凉性物质的浴液暂时收起来,把滋润的浴液拿出来。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否则皮肤容易干燥脱屑。
做好妈妈同时也做好自己
1988年一月的某天早上,女儿起床后就跟我抱怨左脚踝疼,哭闹着不肯去幼儿园,我因为恰逢为赶过年期间存盘电视节目特别忙碌,就不耐烦地对她吼:
“肯定又是你昨晚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扭着了,晚上再带你去看医生,你现在还是得去上学。”
当晚领她去看医生时,由于我在跟医生述说女儿的病症,加了自己预想的揣测:”女儿可能是跳沙发时扭伤了。”因此医生就以扭伤的来做处理,做了固定包扎,给了消炎药,让我们三天后再回诊。
再度回诊,当医生拆开绷带,看到女儿既红且肿的脚踝时,露出大吃一惊的表情,立刻开了单子要我们领她去抽血作化验。
化验单出来时,化验师轻喊了一声:
“哎哟,白血球有一万多呢!”
没有医学知识的丈夫和我,虽不明白”白血球一万多”象征的含意,但听到化验师惊异的语气,也意识到女儿这腿可能伤得不轻,就惶惶然地拿着检验单转去问医生。但只见医生仅是把眉毛紧了紧,又把女儿的腿用绷带固定住,再开了三天药,就打发我们回去了。
回诊后第二天,女儿开始不肯下床走路,白天黑夜不时地哭喊腿疼,也不肯吃东西,最后甚至将屎尿拉在床上,因为我们搬动她去如厕,她都会疼得嘴里“嘶嘶”地抽着气。
我意识到女儿的腿疼不是单纯的扭伤,赶紧给因采访认识的台大医院陈维昭院长打电话。陈院长在听了我的述说后,要我次日带女儿去医院,他找小儿骨科黄大夫一起来会诊。
当两位大夫拆掉女儿腿上的绷带,看到女儿红肿得足足是右腿两倍的左腿时,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取来一只针,往女儿腿上一插,黄黄稠稠的脓就像喷泉似的冒得老高。
两位大夫用专业术语低声地讨论了一番,陈维昭院长要我立刻去办理住院手续,同时开单子让我带女儿去做一个”骨髓断层扫描”。
黄昏时,黄大夫走进女儿的病房,跟我说经由”骨髓断层扫描”后,确诊女儿得的是急性骨髓炎,必须立刻进行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当女儿从手术室推出来渐渐恢复意识之际,她不断发出哭喊、呻吟:
“妈妈,救命!”
我抱着女儿,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心中充满了对上苍的愤怒与责怪: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总是要我遇到如此不幸的事!”
因为,自认为从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只想老实本分地嫁个平凡丈夫、生下儿女,安安稳稳过日子,却在生命中屡屡遭受到旁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倒霉事-
10岁遭逢姐姐的猝死;22岁已论及婚嫁的男友车祸过世;26岁结婚后不到一个月,丈夫车祸;28岁生下儿子半年,丈夫再度发生车祸,伤及胸骨,折断的胸骨差两公分就要刺入心脏;30岁一家四口开车出游,在高速公路上被一辆油罐车追撞,几乎全家命丧黄泉;34岁女儿又莫名其妙地得到这种几乎要夺去她的生命,也很可能会留下后遗症-长短腿或演变成慢性骨髓炎的疾病。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
在陪伴女儿住院治疗的40多天中,我不时对苍天发出怨恨的责问。
一些以往从未去思考过的问题渐渐地跳入脑海-
我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和自我满意吗?
我对孩子和家庭的付出,是否真的能做到”无怨无悔”?是否会到老来时,向丈夫孩子追讨花费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心力,成为一个认为”全部人都欠我、该还我”,可怕又可嫌的老太太呢?
我是不是曾经有说过想过:
”只要等到孩子大了、我的存款有一定的数目了、我退休了…。我就可以海阔天空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去完成一些梦想了。”
如果我哪一天”倒霉”,没法在我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之前就死了,我是否肯甘心地闭上眼睛呢?
我发现我无法对所有为家庭、孩子做出的事无怨无悔;我也有自己想要追逐完成的“梦想”;我更不愿和害怕自己将来成为一个让丈夫、孩子避之唯恐及,心中充满怨恨、不满的老太婆…
我想要在爱孩子爱家庭的同时,也能做一个能同时”爱自己”的女人。
在”诚实’检视了自己内心,有太多属于凡人必有的害怕与不甘心后,我做出了异于一般母亲,为怕失去儿女而更加紧紧守护儿女身旁的决定,不再将儿女视作生命与生活中的第一与唯一,开始去用心思索,如何可以”既能做好妈妈、妻子,也能同时做好自己”。
恰在此时,儿子女儿的学校让他们画一张“母亲的画像”,来作为母亲节的礼物。
儿子画的是一个烫着卷卷短发、圆圆脸孔上漾着慈霭笑容,穿着紫色旗袍的母亲;女儿画的则是一个蓄着飘然长发,穿着粉红纱衣裙,足踏三寸高跟鞋,十指涂着红蔻丹的妈妈。
这两个妈妈都不是我,而是他们心目中想要的”母亲形象”。
也就是说,如果我顺了儿子心目中的母亲形象去走,就会逆了女儿的心意;若是顺了女儿,就无法得到儿子的满意。
既然无法两全,我干脆就做我自己认为最能做得好,并且在儿女心目中有不可取代地位的母亲。
朝着这个思维方向走下去,发现首先需更改的是,要推翻一些传统中国妈妈育儿的观念和做法,学习如何用心不用力地去做母亲。
也就是说,学习将主要的心力、很紧凑的时间,用在如何去专心陪伴、观察、引导孩子;避免去做一些只是为求做了心安,但对孩子未必有多大用处,甚至把孩子给养废了的事。
为了让没有任何教育与心理学背景的自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大补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我利用工作之便,争取到在广播电台主持一个亲子节目。
我在每集设计一个亲子教养沟通的主题,邀请一些经常有跟孩子打交道实务经验的专家,针对这个主题做个案实例的教育理念分享;并让听众打电话做提问,为他们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教育方法(注意我用的是”参考”,而不是”照着做”)。。
这个节目我整整制作、主持了五年,接着又去电视台主持了一年多的亲子节目。
在制作、主持这六年多的亲子节目中,让我收获最大的,不仅是教育子女观念的新启发,和一些务实的教育方法,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了”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他们都会犯同样的错误,都会有不完美之处,也都会有各种不同的”美质”,而后来会让他们走上”好孩子”或”坏孩子”的路,全然在于父母教养的观念和方式是否对了路。
回首来时路,我很感谢上帝给我那些猛烈一击的人生淬炼,让我能有机会去诚实面对真我,并从淬炼中去学会反省思考,不去惧怕革新改变,给了自己与孩子都能”把自己做好”的能力和机会。
我在抚养孩子的这二十多年中,不仅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电视、广播、写作上获得许多奖项肯定,并且完成独自一人走访完大陆54少数民族、黄河中下游、分布于15省19个城市88所大学的梦想。
目前,我的儿子已经26岁,目前正在美国Prett艺术学院攻读建筑硕士研究生;女儿23岁已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拿到营养师与中医师执照,正准备去美国考针灸师执照。
他俩虽然没有读哈佛、北大,但他们身心健康自信开朗,清楚自己人生的方向;生活能够独立自理,不让人挂心,与同学朋友们也相处和睦。从小至今,师长提到他们都是竖起大拇指。虽不是IQ(智商)尖子,但绝对在EQ(情商)、AQ(忍受挫折能力)表现上不敢说数一,但肯定能数二、数三的“有用”人。
这样一个平常却又自有其不凡美质的孩子,不也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吗?
因此,愿意将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献给-
想做好妈妈,同时也想做好自己的你。
做好13条,当个好妈妈
1、读书是关键
童年时,我记得母亲每天都读书给我听,并常常带我去图书馆。我清晰地记得我头一次读书给母亲听时,她的眼里带着泪花。
在我有了女儿爱米后我也一直读书给她听,从她出生的那一天起,因为婴儿也爱听读书时那有节奏的声音。
我的女儿爱米是一个好动的孩子,一会儿也坐不下来。但是在她两岁半时,她每天夜里都要带上20本书放在自己的床边。当她能够复述我给她讲的《棕熊》时,我的眼里也涌出了泪水。
2、在公众面前不要批评孩子
无论我做了什么错事,我的继母绝不在别人面前让我难堪。无论她们是陌生人、家里人,还是朋友们。她总是根据当时的情形,等我们回到了家或是把我带到一边再去说我。
3、父母保持一致
当我是孩子时我从没有跟父母中的一个好而反对另一方的机会。妈妈爸爸总是一伙的,他们总是相互支持。
比如说,他们两个共同决定我该参加哪个聚会或是我在外面能呆到多晚。
一次我不想修完我的芭蕾课,他们在一起讨论,在没有决定前则说我必须完成这个学期的课程。他们观点的一致,让我感到他们的决定是很有道理的。
4、学会知足
我的母亲常常这样提醒我:“总会有人比你强,也会有人比你差。要庆幸你现在拥有的一切。”
我在一家医院的特殊护理部门工作,护理对象都是病得很重的婴儿,因此我特别为我4个儿子的健康所庆幸。这种观点也让人变得更友善。
5、使用神奇的接触
当妈妈同我聊天或是当我问她问题时,妈妈总是抚摸我的胳膊、手、肩和头,她时而将我额前的刘海梳梳,时而将我的头发拢在我的耳后。
这些动作让我们这些孩子感到被珍视。现在我养育了两个孩子,当她们在我身边走过时,我都要去抚摸一下她们。
6、不要抱怨
我知道我父母比任何人都努力地工作,以养育我们4个女儿和送我们上大学,但我从来没有听她们说过疲倦或是要我们给她们回报。
妈妈现在身体不太健康,但她从不把她的健康问题归咎于其她人。
7、坚持做你认为好的事
作为一个母亲,她通常知道什么对她的孩子是最好的,就算它不合时宜,她也坚持。
比如说,我的母亲用母乳喂养了她的3个孩子,这在当时并不时髦。人们说母乳的营养不够,但是她不为所动。我赞成她的态度,她坚持做了自己认为最好的事。
8、停止指手画脚的评论
我母亲经常说:“不要急于评论其她母亲是如何养育孩子的,免得在最后你发现也许你还没有她们做得好。”
对于一个家庭正确的东西对另一个家庭也许是行不通的。因为孩子们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个性,父母也有不同的要求与习惯。只要不存在虐待与冷淡孩子,我们就不要去絮絮叨叨地评价别人家的教养方式。
9、同每一个孩子约会
虽然我的母亲为了养育我们5个孩子而非常忙碌,但她总要花上一定时间单独和我们中每一个孩子在一起。
我现在也有了3个孩子,我也像我妈妈那样找出时间同她们中的每一个单独在一起——不论是在餐厅里等快餐时还是在电影院等待电影开演时。
看来这还真的起作用:我的每个孩子都把我当成她的朋友与妈妈,就连我那19岁的儿子也毫不感到困难地拥抱我。
10、不要老是坐在电视机旁
我母亲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和电视节目的种类。她常常说童年时光很珍贵,很美好,不要只坐在那“方盒子”前。因此我的童年不仅有电视卡通,还有野外早餐、攀登翠绿的山岗、玩耍和交谈。
现在我也是一个母亲了,我继承了这种很少看电视与录像的教养方式,结果是我和我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唱歌、烹任、交谈与去图书馆。
我们家也更安静,没有电视吵吵闹闹的声音。我的孩子们被“强迫”通过看书读报去发展她们的想像力。
11、充分享受二人品茶的欢乐
和孩子一起饮茶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以前当我神情忧伤地从学校回到家,我妈妈总是彻上一壶茶,然后我们边喝边聊。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没有电视的打扰。在这安静的时刻,我乐于说出心里的任何想法、看法,甚至小秘密。
无论是她给我劝告还是只让我去诉说,这都能使我慢慢平静下来。我们现在还保持着这种方式:无论何时,当我看到妈妈有些神伤时,我都会彻上一壶热茶。
现在每当我的两个孪生小女儿与我谈论她们的问题时,也都将有一壶好茶陪伴着我们。
12、共享家庭的快乐与共同分担痛苦
我是在一个奶牛场长大的,我的家人都在一起工作,我们共享彼此的快乐与分担彼此的痛苦。我的父母对我们说,家庭是一个城堡,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越长,我们就越是息息相关。
这一点当我的哥哥10年前死于车祸时显得尤其重要,当时我们彼此安慰。
13、庆幸孩子们的差异
我的母亲并不对我们强求一致,现在我试着对我的孩子做得更好一些。我母亲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与兴趣,绝不能统一要求孩子们,应该让她们成为她们自己,帮助她们去发展她们的潜能。
无论她们选择了什么道路。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平等并不意味着给你的孩子们绝对相同的东西,而是给每一个孩子她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