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花的花期是多少
紫菀花的花期是多少
种中文名:紫菀
种拉丁名:Aster tataricus L. F.
种别名 :紫菀
属中文名:紫菀
属拉丁名:Aster
科中文名:菊
科拉丁名:Composti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花柱分枝通常一面平一现凸起,上端有尖或三角形附器,有时上端钝,叶互生。 分 布:各地 生存环境:荒地路旁
繁殖方式:种子
习 性:阳生
药用功能:润肺、化痰、止咳
药用主治:润肺、化痰、止咳
花语:中和(Neutralization)
紫菀花生长於不适宜一般生存的多盐之地,它的叶部能够储存淡水,以中和所吸取的盐水,所以,紫菀花的花语是-中和。在这一天诞生的人,是公正无私的人,非常适合当纠纷等吵杂事件的调停角色。但是,偶尔会有点任性,平常相当冷静的你,只要情绪有一点起伏,就会变得非常可爱,并深深吸引你所爱的人。
花期8—9月,果成熟期9—10月
鸡冠花什么时候开
喜欢鸡冠花的朋友一定知道,它的花期是是7月到10月,它旺盛的生机如烈日一样热情,一般分为白色和红色两种,不过大多数人都是种的红色,因为在传统的中国人都认为红色能够带来喜庆和吉祥。而且也更加符合它的名字。如果想一睹鸡冠花风采的你一定不要错过。
鸡冠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但是不耐旱,也怕涝,特别喜爱阳光,但是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的土壤都能够种植。播种一般在每年的4-5月,由于鸡冠花是一年生植物,所以生长速度很快,花在播种后的2-3个月便会开花,从夏季一直到秋季都是鸡冠花花期。
鸡冠花,穗状花序多变异,生于茎的先端或分枝的末端,常呈鸡冠状,色有紫、红、淡红、黄或杂色。胞果成热时横裂,内有黑色细小种子2至数粒。花期7-9月。果期9-10月。因此鸡冠花的花期是每年的7月至9月,也就是说鸡冠花是在夏季开花的。按形态来分,可以将鸡冠花分为:扫帚鸡冠、面鸡冠、鸳鸯鸡冠、缨络鸡冠等。按外形分可分为:球形花型、羽状花型、矛状花型。每种花型都有自己特有的优点与个性。一般鸡冠花的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中医治疗孕妇感冒咳嗽
以下为孕妇咳嗽中药方,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一、当归12克、白芍、沙参、寸冬、紫菀、冬花、桑皮各9克、川母、知母、阿胶、五味子、甘草子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用于妊娠咳嗽、咳甚遗尿、胸肋胀满、面目浮肿
二、紫菀12克、桔梗12克、天冬12克、桑皮、杏仁、青皮、竹茹各9克、白术12克、甘草10克。
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用于妊娠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咳甚遗尿
三、熟地炙、百合、麦冬各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阿胶(烊化)各10克、五味子10克。
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四、桑叶15克、菊花15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钩藤15克、蔓荆子15克、石决明30克、甘草10克。
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长寿花花期多长
长寿花的花期一般可达4-5个月,自然花期从每年的12月份到翌年的4月份,当然也有是从1月份开到5月份的,像前面说的,在不同的气候,光照,品种条件下,长寿花的花期会有些差异,而且花友要明白,花市的长寿花开花并不等于自己所养长寿的花期,因为花市花草的花期都是人为控制的。
有花友着急看着日子大了,为什么自己的长寿花还没开花,长寿花是短日照植物,对光照很敏感,每天的光照时间如果可以控制在8-9个小时因为,营养充足,开花时不成问题的,如果再避光的地方,开花就很难了。
想要长寿花花大量足,在花苞孕育时一个月最少两次磷肥,还有高锰酸钾1:1000的浇或喷都可以!总之就是大太阳大水大肥伺候。
长寿花花期多长就介绍到这里,因为各地气候不同,所以长寿花的花期会有一些不同,所以花友不要纠结到具体的时间节点,要以实际情况为准。
紫菀花和菊花的区别
紫菀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高4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有疏粗毛,基部有纤维状残叶片和不定根。基部叶花期枯落,矩圆状或椭圆状匙形,长20~50厘米,宽3~13厘米;上部叶狭小;厚纸质,两面有粗短毛,中脉粗壮,有6~10对羽状侧脉。头状花序直径2.5~4.5厘米,排列成复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宽10~25毫米,总苞片3层,外层渐短,全部或上部草质,顶端花朵照片(2张)尖或圆形,边缘宽膜质,紫红色;舌状花20多个,蓝紫色,中央有多数两性筒状花。瘦果倒卵状矩圆形,紫褐色,长2.5~3毫米,两面各有1或少有3脉,有疏粗毛;冠毛污白色或带红色。(一年生草本,花柱分枝通常一面平一现凸起,上端有尖或三角形附器,有时上端钝,叶互生。)常用播种,扦插繁殖.播种可3月春播,播后12—15天发芽。扦插在春季剪取顶端嫩茎扦插.插后15—20天生根.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既耐寒又耐热,耐半阴,耐瘠薄土壤,紫菀花生长于不适宜一般生存的多盐之地,它的叶部能够储存淡水,以中和所吸取的盐水,所以,紫菀花的花语是-中和。在这一天诞生的人,是公正无私的人,非常适合当纠纷等吵杂事件的调停角色。但是,偶尔也会有点任性,平常相当冷静的你,只要情绪有一点起伏,就会变得非常可爱,并深深吸引你所爱的人。
株高20-200cm,通常30-90㎝。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和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根据花期迟早,有早菊花(九月开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经过园艺家们的辛勤培植,改变日照条件,也有五月开花的五月菊,七月开花的七月菊。根据花径大小区分,花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花径在10—6厘米的为中菊,花径在6厘米以下的为小菊。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按头状花序干燥后形状大小,舌状花的长度,可把药菊分成 4 大类,即白花菊、滁菊花、贡菊花和杭菊花四类。在每一类里则根据原产地取名。在白菊花类里,以产安徽亳县的亳菊品质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怀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河北安国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
中医治疗孕妇感冒咳嗽的方法
以下为孕妇咳嗽中药方,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材料
当归12克、白芍、沙参、寸冬、紫菀、冬花、桑皮各9克、川母、知母、阿胶、五味子、甘草子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
用于妊娠咳嗽、咳甚遗尿、胸肋胀满、面目浮肿。
材料
紫菀12克、桔梗12克、天冬12克、桑皮、杏仁、青皮、竹茹各9克、白术12克、甘草10克。
做法
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适用
用于妊娠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咳甚遗尿。
应该如何分辨紫苑
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 L. f.),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下半部渐狭成长柄。
国内主产于河北、内蒙和东北三省等地区,在国外朝鲜、日本等地亦有分布,通常生长于潮湿的河边地带,是一味中药,有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之功效。
药理作用:
⑴祛痰作用:中医认为紫菀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嗽的功能。实验表明,水煎剂有祛痰作用而无镇咳及平喘作用;苯及甲醇提取物也有祛痰作用。
⑵抗菌作用:紫菀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对抗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⑶抗病毒作用:水煎剂在鸡胚尿囊中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⑷抑制肿瘤的作用:据报道分离出的表无羁萜醇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瘤作用;也有报道从紫菀根的正丁醇提取部分分离出的环肽类化合物对S180有抗肿瘤活性。
毒性:紫菀皂甙有溶血作用,制剂不宜静脉注射。
三伏天怎么治气管炎 气管炎的偏方法
1、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杏仁9克,紫菀9克,茯苓10克,百合12克,半夏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4、葛根30克,红花6克,光杏仁10克,鱼腥草15克,川贝母、百部、款冬花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侯老师推荐止咳茶膳方
款冬花+紫菀+香菜根+红糖=寒性咳嗽;
香菜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款冬花:味辛;微甘;性温 润肺下气,化痰止嗽。
治咳逆喘息,喉痹。《本经》."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紫菀:性味苦温,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治风寒咳嗽气喘。
山药小米百合粥:功能主治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小米:健胃除湿、和胃安眠、防治消化不良,体弱胃虚者最宜。有痰者,可加生薏苡仁,加少量小苏达。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1.单纯偏寒型
治疗用温“肺”健脾、化痰止咳法,如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杏仁、紫菀、款冬花等)。
2.单纯偏热型
治疗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法,如用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枇杷叶、杏仁、浙贝母、瓜萎仁、前胡、甘草等)。
3.喘息偏寒型
治疗用温“肾”化痰、平喘止咳法,如用苏子降气汤加减(麻黄、肉桂、生姜、厚朴、五味子、杏仁、紫菀、款冬花、法半夏、紫苏子、陈皮、炙甘草等)。
4.喘息偏热型
治疗用清“肺”理气、化痰定喘法,如用定喘汤(白果肉、麻黄、北杏仁、紫苏子、黄芩、款冬花、桑白皮、甘草、法半夏等)。
什么中药泡水治咳嗽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细辛,麻黄,天竺黄,胆南星,陈皮,丹参,甘草等配伍应用,水煎服。治疗支气管哮喘。
紫菀,桔梗,白前,百部各9克,陈皮,荆芥各6克,甘草4.5克,切碎,研匀为末,每次服9克,每天三次,温开水送服。可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10克,水煎服治咳嗽痰多;款冬花,紫菀,浙贝母,地龙,桔梗,茯苓,灸甘草,干姜,黄芪,党参,法半夏各12克,灸附子,肉苁蓉各6克,细辛,徐长卿各3克,水煎服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马兜铃,浙贝母,桔梗,玉竹,天花粉,麦冬,玄参各6克,牛蒡子4.5克,甘草3克,荆芥1.5克,水煎,分三次温服,治疗肺热咳嗽。
左肺纤维化中医怎么样
(1)肺气虚损:咳喘声低、易疲乏,自汗畏风,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肺气,止咳定喘。 方药:生黄芪、生白术、杏仁、紫菀、款冬花、地龙、防风、太子参,炙麻黄、生甘草等加减。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2)气阴两虚,痰淤阻肺:干咳无痰或少痰,喘息气短,动则加甚,神疲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酸膝软,舌淡红、首薄白或少苔,脉细滑或细弱。 治法:补肺滋肾,化痰活血。 方药:太子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麦冬、五味子、丹皮、泽泻、生黄芪、百合、胡桃肉、丹参、紫菀、川贝粉(冲服)等加减。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六味地黄丸。
(3)脾肾阳虚,淤血内阻:咳喘无力,动则加甚,呼多吸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面灰唇紫,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温肾,化痰活血。 方药:熟附于、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生黄芪、丹参、紫菀、杏仁、地龙、仙灵脾等加减。
吃什么中药化痰 白前
性味:辛甘,微温,归肺经。
功效:祛痰,降气止咳。
临床应用:痰多壅肺,咳嗽气促,昼夜不得卧,喉中痰鸣,常与紫菀,半夏配伍;久咳短气,痰鸣胀满,不得卧,常与桔梗,桑皮配伍;治含嗽,多与紫菀,冬花配伍;治热颗,可与桑皮,地骨皮同用。
注意:肺气虚者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