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不同类型湿疹的诊断要点
四种不同类型湿疹的诊断要点
一、急性湿疹
1.好发于面部、肘窝、腘窝、四肢屈侧及躯干等处。
2.皮损呈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泡、糜烂、结痂等,病变处轻度肿胀,边界不清,常对称分布。
3.剧痒。
二、慢性湿疹
1.多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致。
2.好发于面部、肘窝、腘窝、小腿伸侧、阴囊、女阴、肛门等处。
3.皮损为局限性,肥厚浸润较着,伴有色素沉着,界限清楚。
剧痒。
慢性病程,常有急性发作。
三、婴儿湿疹
1.多在满月后开始发病。
2.好发于头面部,但躯干也可受累。
3.皮疹呈多形性,有红斑、丘疹、丘疱疹、糜烂、结痂等,时好时坏,反复发作 。
4.奇痒,夜间哭闹,躁动不安。
四、自体过敏性湿疹
1.发病前,身体某处已有湿疹或其他皮肤病。
2.皮损为全身泛发性湿疹样变,通常以水泡、丘疱疹为主,对称分布。
3.剧痒难忍。
湿疹常见的几种类型诊断
1、婴儿湿疹
婴儿患有湿疹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类型的湿疹通常都是在孩子出生了两三个月之后开始的。主要就是会出现在孩子的面部或者是肌肤的皱褶处,也可能会遍布到全身。有的时候还会伴有发热的现象出现 。
2、孩童湿疹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过敏性肌肤病。主要就是因为孩子的肌肤正处于发育阶段,但并不是很健全造成的。并且其最外面的一层角质层都是比较薄的,而且其毛细血管网是比较丰厚的。
湿疹的典型症状
湿疹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的表现为:瘙痒、起泡、糜烂、皮肤损伤等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湿疹又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的类型湿疹又会因为病程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就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那么,湿疹具体有哪些典型的症状呢,我们看下面。
渗出性:湿疹患者的患处,往往会有液体渗出,否则,不流水不易诊断为湿疹。另外,当湿疹处于慢性期时,皮疹部位可能表现得比较干燥,但在急性发作的过程中,仍会有渗出液。
瘙痒性:湿疹患者的患处会出现持续性,患者感觉明显。当人处于静态时,瘙痒可能会出现阵发性加剧。
泛发性: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等处,且多呈对称分布。
多形性:湿疹表现出的皮疹是多形态的,可分为原发疹与继发疹。原发疹中有丘疹、水泡等,继发疹中有糜烂、渗出等,病人通常,同时发生原发疹与继发疹。
反复性: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从一部位迁延到另一部位,彻底治疗较难,病人往往在治疗一段时候后,由于某些诱发因素的刺激,而导致病情复发。湿疹有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的区别,这两中湿疹界限并不是一定的。如果湿疹在急性期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湿疹,此时若处理不当,又会导致其急性发作。
湿疹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湿疹又有了不同的了解,对于患了湿疹的朋友,要注意影响湿疹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要去医院检查,了解全面,此能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西洋参治疗湿疹吗
需对症分辨
中医上将湿疹分为脾虚血燥型、湿盛型、热盛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湿疹治疗方式也不同。西洋参为补气滋阴药材,如果是阴虚所致湿疹,可以适量服用西洋参,但这种类型的湿疹需要专业中医根据症状分辨,不建议湿疹患者擅自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四种不同类型手脱皮的治疗
1、剥落脱皮
这一类型手脱皮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两手表面会脱白皮,这种类型的手脱皮不会有瘙痒的症状以及出现炎症。
这一类型手脱皮的治疗,首先应了解,这一类型的手脱皮症状其实在进入初秋的时候非常容易就会有,是一种容易在角质层发生的剥脱症状。这种症状其实不需要进行治疗,只要注意生活中勿使用肥皂、洗手液等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过一段时间症状能自行自愈。也可使用中药药材对患处进行治疗,如各准备30克的苍参、黄柏、苍术一起浸泡,然后涂抹手部,另外也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
2、干燥性皮炎
干燥性皮炎也会导致手脱皮症状,表现为两手脱皮,手指上会有裂口。
这种症状在中青年的女性身上会较为多见,这种症状也与经常使用香皂洗手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在缓解治疗的时候应注意减少洗手次数,洗手的时候不要经常使用香皂、洗手液等,在平常洗衣服的时候最好带上手套。治疗症状可以去药店购买肤康洁等有杀菌功能的洗液,外擦患处。
3、手癣
手癣症状也会导致手脱皮的症状,患者通常是一只手出现脱皮,然后再变成双手脱皮。在手掌上会有红斑,瘙痒炎症的症状非常的明显,这类手癣的患者常常也会是脚癣的患者。由于这种症状是有传染型的,所以应尽早进行治疗,到医院治疗时开出的膏药要坚持按时擦涂。
4、汗疱疹
汗疱疹的症状主要是两手会同时出现红色的水疱,并且有着强烈的瘙痒感。这种症状与人的手部爱出汗,以及身体属于敏感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应到医院进行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擦涂外用的药物以及服用内服药物。
风疹和湿疹的诊断
风疹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发热,1~2 日后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颌下、颈部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关节痛。
2.确诊病例
①在2~3 周内与风疹患者有明显接触史。
②在8 年内已接受过麻疹活疫苗接种。
③末稍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④病原学或血清学检验获阳性结果。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上确诊病例中①或①和②或③项。
湿疹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不管是风疹还是湿疹对于患者来讲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出现皮肤上搔痒剧烈疼痛难忍的现象的时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接受一些检查科学地去应对和治疗.
干燥型湿疹诊断详述 收藏 分享
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擦之皮肤樱红脱屑。
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
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1)渗出型: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
(2)脂溢型: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父母在照顾婴儿湿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寻找过敏原,但往往有困难。
2、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3、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4、面积不大的湿疹可涂肤轻松软膏,不宜涂得太厚;有较多湿疹患者,需去皮肤科诊治。
5、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风疹和湿疹的区别
风疹还有湿疹其实都是因为,肌肤问题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一般情况下会出现骚痒或者红肿的现象,所以说这种问题是需要我们治疗的,希望大家在生活当中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这种问题。
风疹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发热,1~2 日后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颌下、颈部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关节痛。
2.确诊病例
①在2~3 周内与风疹患者有明显接触史。
②在8 年内已接受过麻疹活疫苗接种。
③末稍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④病原学或血清学检验获阳性结果。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上确诊病例中①或①和②或③项。
湿疹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不管是风疹还是湿疹对于患者来讲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出现皮肤上搔痒剧烈疼痛难忍的现象的时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接受一些检查科学地去应对和治疗.
婴儿湿疹的症状起因
婴儿湿疹的症状起因
其实导致家里宝宝长出湿疹的原因有很多的,宝爸宝妈赶快来看看,宝宝的那些症状说明患上了湿疹,如果是的话,就要及时治疗,因为会让宝宝非常不舒服,会导致宝宝哭闹的。
婴儿湿疹可分为干燥型湿疹和脂溢型湿疹两种。
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婴儿的头皮、眉间等部位,其皮损常表现为有少量的灰白色糠皮样皮屑脱落,无明显的液体渗出。
但患有此型湿疹的婴儿常常会因阵发性的剧烈瘙痒而哭闹不止或不能安静入睡。脂溢型湿疹,常见于比较肥胖的婴儿,以头顶、眉际、鼻旁及耳后多见。
发病初期可在婴儿的两颊见到红斑、丘疹或丘疱疹,丘疹上常会渗出淡黄色的油脂,并结成油腻性痂皮,但痒感不太明显。
根据皮疹的特点可分为:渗出型、干燥型和胎烂型三种。
来看看不同类型的湿疹都有什么样的症状吧,可以对找自己的宝宝,看看宝宝出现的是哪一类型的湿疹,这样治疗会更加有效的,就不用那么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哦。
四种不同类型血管瘤症状
1. 鲜红斑痣(naevus flammeus) 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压之退色。常在出生时出现,头、颈、面部多见,随着人体长大而面积增大。生于枕部、额部及鼻梁部者可在2岁而“行消退,
2.单纯性血管瘤(hemangioma) 义称草莓状血管瘤,为紫红或鲜红色柔软扁平隆起,质软,压之退色,也可呈桑椹状或草莓状分叶小肿瘤多发于面部和头皮,创伤后易出血。通常在生后1 - 3 个月发生,3 - 6 个月内迅速生长,1 岁内叮长到岐大限度,2 -3 岁后停止发展,约3/4 以上的患者5 -7 岁以内白行消退。
3.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皮损为位于皮肤及黏膜下的一个或数个黄豆大、豌豆大至喀每大的结节,紫红色,位于深部者为皮色或紫蓝色,质柔软,状如海绵指压后体积可以缩小。常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好发于头、颈部。此型血管瘤可持续存在或不断增大,少数损害在数年内变小甚至消退。
4.混合型血管瘤 上述3型中,两者三者同时存在。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血管瘤的症状表现。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尽早的进行,及时的发现就要及时的进行专业的检查。
宝宝湿疹症状及护理工作
哺乳期妈妈也许会发现,婴儿湿疹并非同个模样。这是因为宝宝的体质不同,患病因素不同。因此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湿疹。常见的婴儿湿疹有三种:最常见的湿润型湿疹,其次是干燥型湿疹,再次是脂溢型湿疹。下面详细为您讲解。
一、湿润型
这样类型的湿疹,多是比较胖的小婴儿。湿疹好发部位是头顶、额部、两脸颊部,分布比较对称,仔细看一看,发生湿疹的地方,可见到红斑、小丘疹、小包,还常常有糜烂、结痂,总体看上去是湿润、有渗出。
二、干燥型
见于较瘦的,营养状况比较差的婴儿。主要皮损表现是皮肤发红,可见丘疹,有糠状鳞屑,看起来像是往下掉白皮似的,没有渗出,是干巴巴的样子。妈妈用手摸一摸,皮肤显得粗糙,发干。
三、脂溢型
好发于头皮、两眉间,眉弓上,有淡黄色的、透明的脂溢性渗出。看起来油乎乎的,又显得很脏,本来孩子白净的小脸上,长出这样的湿疹,显得很不协调。
护理湿疹婴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2、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3、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痱子的3种不同类型
痱子是夏天的常见皮肤病,其中以小孩最为多见。痱子的形成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发生痱子。
也有医家认为:汗孔的闭塞是一种汗孔的原发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种感染与热和湿的环境有关。临床上,痱子分为三种类型:
(一)红痱(红色粟粒疹)
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妇女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二)白痱(晶形粟粒疹)
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温,并有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
(三)脓痱(脓疤性粟粒疹)
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容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一般来说,痱子最容易长在儿童身上,但有些皮肤娇嫩、肥胖多汗或体质虚弱的成年人也会长痱子。孩子生痱子,吵闹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如果抓破了,还会感染细菌,变成脓疱疮和小疖子。少数患者还会并发急性肾炎,偶尔还有引起败血症而死亡的。
对白痱子患儿一般不须特殊处理。红痱子患儿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搽用痱子水等药物。脓痱子的患儿,除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外,应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如果出现皮肤感染伴有发热,要及时送医院就诊。
湿疹常见的三种类型
湿疹是一种皮肤病,无论在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发作,一般呈对称性分布,湿疹患者会感觉患处奇痒难耐,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湿疹,我们一般把湿疹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湿疹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湿疹
本型湿疹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部,四肢屈侧、阴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一般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发性湿疹甚少见。
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也就是说,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内,可出现上述3~4种以上损害。患处炎症反应通常较明显,尤其中央部位更为显著,往往伴有糜烂、渗出、。但病损境界不清楚,肿胀也较轻。
自觉痒甚,其瘙痒程度与发病部位,个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痒以夜间尤甚,症情厉害,可影响睡眼。还有因搔痒而易并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毛囊炎、疖肿、脓疱疮、淋巴管炎、淋巴腺炎等化脓性皮肤病。
急性湿疹如经妥当处置可获痊愈,但易复发。临床上也时常观察到由本型湿疹移行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二、亚急性湿疹
当急性湿疹炎症反应缓解、红肿、渗出明显减轻。整个病变以丘疹为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许结痂或鳞屑、则可称之为亚急性湿疹。此期湿疹,主观痒依然存在,病程可达数周之久。倘若病性迁延不愈者,可演变成慢性湿疹;如果处理欠当,症情迅速恶化剧变,还可逆转为急性湿疹。
三、慢性湿疹
该型湿疹可以在发病伊始就呈慢性型,但多数是从急性、亚急性演变而成,还可见于急性湿疹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最终转变成慢性湿疹。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窝、窝等处,分布也多对称。皮损常是局限型,呈皮肤增厚、浸润彰明、往往成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屡见不鲜,境界分外清晰。患者常诉说剧痒难忍,遇热或夜幕降临时尤甚。病情缠绵,经年累月难得痊愈。在此期间,如局部治疗处理欠当或饮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这时其临床表现如同急性湿疹。
不同类型湿疹的早期症状
1、口周湿疹:一般见于婴幼儿,口唇周围有炎性鳞状皮肤,口唇干裂、疼痛。2、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3、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4、脂溢性湿疹: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5、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中医对不同类型湿疹的症候分析
湿疹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湿疮,中认为其发病多由禀性不耐,风、湿、热邪阻于肌肤而成。从中医的角度,湿疹可分为三个类型,不同类型湿疹的发病原因各有不同。
1、湿热证
湿热症湿疮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湿疹。患者多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邪阻于肌肤,湿热并盛,熏蒸肌肤而引起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如湿热内蕴化为火毒还会灼伤肌肤,导致皮损处出现糜烂、渗出。湿热与气血相搏则容易引起瘙痒,热扰心神则易心烦,热盛伤津会导致口渴、尿黄、大便干等症状。
2、脾虚证
脾虚证湿疮相当于西医的亚急性湿疹。患者因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浸淫肌肤而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等皮损;而脾失健运则可导致食欲降低,进食减少,并出现腹胀、便溏。时间长了容易气血亏虚,肢体失养而导致神疲乏力。
3、血虚证
血虚症湿疮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湿疹。多饮久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而导致皮肤出现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瘙痒等症状。如血虚不能上达头面则易导致面容苍白,血虚脑髓失养,睛目失滋而引起故头晕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