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暑热症吃什么好

小儿暑热症吃什么好

1、荷叶冬瓜汤

宝爸宝妈可以用荷叶和冬瓜煲汤哦,该汤可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对夏季低热、口渴、烦躁都有较好疗效呢。

2、绿豆枣汤

用绿豆和红枣来煮糖水也是不错的食疗方法呢!绿豆甘凉,有解热解暑、止渴的功效;而红枣可以健脾益气。两者合用,适用于发热而微汗的宝宝。

3、萝卜汤

夏季还可以多煲萝卜汤给宝宝喝,萝卜有利于肠胃,可以让宝宝增进食欲,也可以治疗宝宝发热。

4、莲子粥

宝爸宝妈还可以给宝宝煮莲子粥喝呢,莲子有益气养阴,健脾宣肺的功效。多喝莲子粥可以有效缓解小儿暑热症,发热、烦燥、口渴的症状都可以得到改善。

5、麦冬粥

麦冬有润肺止咳,益胃清心等作用,可用于夏日宝宝解热、消炎。

宝宝预防小儿暑热症的措施有哪些

1、幼童居室应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夏日多饮水,适时添减衣着,多户外活动,吸收新鲜空气,适应外界环境。

3、多病体弱的幼儿,注意护理,不宜盛夏时节断乳,如需断乳,应注意喂养,加强营养。

4、酷暑期间,尽可能移居阴凉通风之处,尤其是前一年曾患本病者。

5、春夏季节,婴幼儿长期发热,在排除期它疾患时,应注意考虑本病,要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滥用抗菌素,以免产生不良影响,拖延病情。

小儿暑热症吃什么

【麦冬粥】

材料:麦冬、粳米、冰糖。

步骤:

1、将麦冬洗净,放在沙锅内,加水上火煎出汁,取汁待用。

2、锅内加水,烧沸,加入洗过的粳米煮粥,煮至半熟悉,加入麦冬汁和冰糖,再煮开成粥,即可。

【荷叶冬瓜汤】

材料:荷叶、冬瓜。

步骤:

1、取嫩荷叶1张剪碎,鲜冬瓜500克切成薄片。

2、加水1公斤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食盐少许即可。

【绿豆百合】

材料“绿豆、百合。

步骤:

1、绿豆浸数小时,洗净再加水煮,再加百合制,冷却后即可食用。

怎么预防小儿暑热症

1、妈妈们在高温天里,最好给宝宝穿宽松、柔软、透气易吸汗的衣服,以利于身体散热。2、妈妈们还可以给宝宝洗1至2次温水澡,以帮助其发汗降温,让宝宝体感更舒适,减少燥热感。3、另外,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以开空调降低室温,一般保持在26℃-28℃为宜。饮食方面则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营养均衡。4、最后,宝宝平时要合理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为什么孩子会得小儿暑热症

话说什么是少儿暑热症,从症状看来和中暑有点相似。但小儿暑热症和中暑又有明显的区别,中暑比较好判断。而如果孩子仅有较长时间发热,但一般情况良好,那么可能就是暑热症了。

为什么孩子会得小儿暑热症?

小儿暑热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由于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汗腺功能不足,出汗小,不容易散热,在比较酷热的环境下就有可能会因为体温调节失效而让孩子患上暑热症。

所以小儿暑热症并不是孩子感染了病菌而发烧,只是因为外界环境升高,而导致的体温升高。在这里建议各位妈妈一定要照顾好你家的小宝贝,别热着他们了。

小儿暑热症吃什么好

对于暑热症的患儿,服用退热药是无效的。那么,小儿暑热症怎么破?妈妈们不妨给宝宝喝点粥,让宝宝达到降温的目的哦。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儿暑热症吃什么粥吧!【荷叶冬瓜粥】材料:取新鲜的荷叶两张,洗净后煎汤500毫升左右,滤后取汁备用。做法:冬瓜250克,去皮,切成小块状,加入荷叶汁及粳米30克,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早、晚服用。功效:冬瓜可清热生津、利水止渴,荷叶清热解暑。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不退,口渴,尿少的宝宝。【益气清暑粥】材料:西洋参1克,北沙参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做法:先将北沙参、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再将西洋参研成粉末,与粳米加入药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服用。功效:西洋参益气养阴,北沙参、石斛、知母养阴清热止渴。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持续不退,口渴,无汗或少汗的患儿。【蚕茧山豆粥】材料:蚕茧10只,红枣10个,山药30克,糯米30克,白糖适量。做法:先将蚕茧煎汤500毫升,滤液去渣,再将红枣去核,山药、粳米加入煮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功效:蚕茧止渴解毒,山药、红枣健脾和胃。适合人群:适用于低热、神疲乏力、胃纳减退,大便溏薄的患儿。

小儿暑热症的症状

发热 为本症的主要症状,有如下特点:

热度很少超过40℃,通常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很多宝宝发热规则是从每天清晨开始,日间体温逐渐升高,下午渐降,到傍晚时最低,至次日清晨又开始升高。

但有的宝宝发热并不规则,可能忽高忽低。

·发热持续时间长久,病程1—2个月左右,也有长至3—4个月,在天气凉爽时渐渐好转。

·在房间温度低时或把宝宝带凉爽之处体温会很快下降恢复正常。

·退热药没有效果,与其他病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病不同。

宝宝总是口渴,喜欢喝水,每天的饮水量可达3升以上。由于喝水多,尿的次数每昼夜可达20多次,尿色很清,送 去化验检查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尿比重低。

宝宝不出汗,只是有时可见头部稍有点汗。

精神状态还好,有时可能会有消化不良或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果热度较高,宝宝会有惊跳、烦躁、爱哭及食欲下降等 表现。

血液中白细胞并无增加,细胞分类也正常,这点也是与其他发热疾病不同之处。

小儿暑热症怎么办

一、暑热症分型治疗

1、暑伤肺胃治则:清暑益气。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加减:病初壮热无汗,加香薷10克、羌活10克;

烦渴引饮,舌苔黄燥,加生石膏30克、鲜生地10克;

纳呆食少,加白术10克、麦芽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要方。

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为主药,荷梗、石斛、麦冬清热生津,黄连、知母、竹叶清热除烦,粳米、甘草益胃和中。

处方举例:

西洋参6克(另煎)石斛10克 麦冬10克黄连3克 竹叶6克 知母10克 西瓜翠衣10克荷梗10克 甘草6克

2、下虚上盛治则:温下清上。

主方:温下清上汤加减。

加减:心烦口渴,加莲子心3克、玄参10克;口渴不止,小便清长,加金匾肾气九10克(包煎);大便稀薄,加山药10克、扁豆衣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虚实并治,寒热并用之方。方中附子温肾阳,黄连清心火,磁石潜降浮越之阳,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嫖蛸、莲须温肾固涩,天花粉、蛤粉清热生津止渴。

处方举例:

附子6克(先煎)黄连1.5克 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克 覆盆子10克 桑嫖蛸10克 莲须6克 天花粉10克 磁石30克(先煎)玄参10克

二、暑热症简便方

1、蚕茧20枚,红枣20枚,煎汤代茶。适用于小便频多,发热不退的患儿。

2、西瓜皮50克,鲜荷叶1张,地骨皮、生地各10克,煎汤代茶。适用于暑伤肺胃。

三、暑热症其他治疗法

1、热水浴法:水温以患儿能耐受为限,沐浴时用手轻轻揉其皮肤,使周围血管扩张,汗张,汗孔开放,若能出汗散热效果更佳。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2、酒精浴法:75%酒精及温水各半,反复擦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走行处。 3、冷盐水灌肠法:0.9%冷盐水300-500毫升,由肛门缓缓灌入,保留10-30分钟,患儿有便意即可排出,对伴有大便干结的患儿降温效果极佳。

4、针刺疗法:取大椎、曲池、肾俞、气海等穴位。

小儿暑热症是什么

小儿暑热症主要发生在夏季,是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的季节性疾病,与气温升高、气候炎热关系密切,主要因外界环境温度升高,而导致宝宝体温上升。该病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5岁以上者少见。患儿的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且天气愈热,热度会愈高;时间则一般持续1 -3个月之久,一直到天气逐渐凉爽了才自然告退。但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小孩子,因炎热天气持续时间长,所以每年的4-10月份都有可能发病。

小儿暑热症早期症状

1、体温:在38~40℃之间,可为稽留型、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不退。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发热期可长达1~3个月,待气候凉爽时自然下降。武汉儿科医生曾观察部分久热不退的病儿,移居庐山后体温即降至正常。

2、多饮多尿:患儿虽有汗腺功能障碍,但肾功能正常,因此多尿、尿清而频繁,尿量虽不如尿崩症那样多,也可在一昼夜达20余次,不含蛋白质,尿比重常在1.008以下;由于组织间水分减少,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引起口渴多饮,每天饮量可达3L以上。

3、少汗或无汗:大多不出汗,仅有时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液。

4、其他情况:病初一般情况良好,不显病容,或偶有消化不良或类似感冒的症状,但多不严重。体检除咽部稍呈充血外,并无其他阳性体征。高热时可见惊跳、嗜睡,少见神经系统严重症状。热度持久不退时则可见食欲减退、苍白、消瘦无力、烦躁不安,出现慢性病容。除部分病例的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外,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在正常范围内。

5、病程:多数历时1~2个月,但亦可长达3~4个月,直至脱离高温环境或秋凉后发热及其他症状逐渐消退。

有接触高温环境或在烈日下曝晒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者,中暑容易诊断。仅有较长时间发热,而一般情况良好,并且除外其他发热原因时,即可确诊暑热症。

鸡蛋冬瓜汤怎么做

食谱原料

冬瓜500克,鸡蛋3个。鸡汤1公斤,植物油30克,精盐8克,味精3克。

制作方法

1、将冬瓜去皮,切成菱形小片;鸡蛋磕入碗内,搅匀待用。

2、将植物油放入锅内,热后下入冬瓜煸炒几下, 加入鸡汤烧开,淋入鸡蛋液,下入精盐、味精,盛入盆内即成。

【要点】

冬瓜片要切碎,片不要太大,要烧烂。不要放酱油,口不宜重。

适用人群

婴幼儿食用

健康提示

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冬瓜性寒,能养胃生津,清降胃火,使人食量减少,促使体内淀粉、糖转化为热量,而不变成脂肪。

1-3岁食谱;婴幼儿食谱;小儿御寒食谱;小儿肥胖食谱;小儿暑热症食谱;夏季食谱;

小儿暑热症如何应对

小儿暑天长期发热,伴有食欲不振、烦躁、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易哭、皮肤或脸色苍白、身体消瘦、尿色清澄、心律快等一系列症状称为暑热症。暑热症的发生与小儿体质因素关系密切。一些家长和基层医生发现孩子长期发热,就给孩子滥服抗生素和镇痛解热药,结果不仅无效,而且还发生了药害。

小儿暑热症可用温水擦浴或浸浴,每天给患儿擦浴或浸浴2~3次,每次20~30分钟。对于高热患儿,可用白酒擦浴。也可用下列方法,对缓解病情很有帮助。

验方:

一、蚕茧10~20只,红枣10~20枚,乌梅4~6克,煎汤饮用,该方适用于多尿多饮者。

二、鲜荷叶、苦瓜叶、丝瓜叶和南瓜叶各两片,煎汤饮用。该方适用于暑伤肺胃症。

三、鲜西瓜皮、鲜荷叶各适量煎水代茶饮。该方适用于轻症。

四、水牛角片(每片1~2克)1岁以内每次3片,2~3岁每次4片,5岁每次5片,煎水饮,一天3次,用于高热者。

五、鲜马齿苋250克,每日1剂,水煎,多次分服。此方适用于轻症。

相关推荐

夏季宝宝如何应对暑热

夏季,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宝宝的体温时高时低,我们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宝宝感冒了。是真的感冒了吗?答案是:不一定,有可能是宝宝患了“暑热症”!有些宝宝的反复“发烧”与感冒等病毒和细菌真的没有关系,他们有可能患的是“暑热症”,一般的感冒退烧药,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下面和家长们一起来了解“暑热症”吧。 夏季,有些宝宝会出现长期发热,既不是外感,又找不出其他原因,各项检查项目均正常,宝宝表现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还有口渴心烦、头晕头痛、呕吐恶心、体倦无力等现象,并以发烧为主要症状。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后

暑热症宝宝的护理

1、注意饮食 夏季饮食应清淡、营养、易消化。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则不宜在夏季断奶,夏季断奶容易引发疾病。即使需要断奶,也应注意给宝宝多食用富含蛋白质、易消化、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保证宝宝营养的需求。 2、保持身体凉爽 夏天应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凉爽。天气热时,应避免给宝宝穿太厚,以免影响身体散热。可以让宝宝呆在空调房间里或使用电风扇,但需注意的是空调和电风扇不要直吹宝宝的身体。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由于“暑热症”多发生于体质较弱的婴幼儿,因此,在暑热到来前,家长应注意让宝宝加强锻炼,保持适当运动

夏天感冒的简介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季较多。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热。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暑湿感冒是夏季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藿香正

暑热症症状 什么是暑热症

“暑热症”医学上称它为小儿夏季热,它主要在炎热的夏天时发生,并不是宝宝感染了病菌而发烧,而是因外界环境升高而致使体温上升,所以也有人叫它“夏期高体温症”。 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天气愈热,热度愈高。时间持续1~3个月之久,一直到天气逐渐凉爽了才自然告退。但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宝宝,因天气炎热时间长,所以即使不是在夏季,每年从4~10月份都可能发病。

五款食疗方降暑清热

1.海带春瓜豆瓣汤消暑利尿 方剂:浸发海带100克,春瓜500克,去皮蚕豆瓣100克,香油及盐适量。 制作法:将海带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香油煸炒一下,然后添加500克清水,加盖烧煮,待蚕豆煮熟时,再把春瓜和盐一并放入,继续烧至春瓜九成熟,即可停火出锅。 功效:消暑利尿。治中暑头昏、头痛、烦渴。 2.红糖绿豆沙解暑祛热毒 方剂:绿豆100克,红糖25克。 制作法:将绿豆煮烂,用勺在锅中捣碎如泥,再以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治小儿暑热生疮疔。夏季炎热时小儿常食用有解暑清热,除烦解渴之功

小儿发热怎么推拿

小儿外感发热推拿 小儿外感发热,可选择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各一分钟,清肺经,清天河水各3分钟;风热表现,加上推脊2分钟;风寒表现则加推三关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各3-5次。 推拿好处: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能有助于祛除在表的邪气;清肺经,清天河水,能有助于清热;推脊以加大清热的力度;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重在帮助发汗退热。 小儿肺胃实热推拿 小儿肺胃实热,可选择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揉天枢,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推

夏天风热感冒的原因是什么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季较多。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热。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 暑湿感冒是夏季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藿香正

热伤风概述

热伤风(别名:夏季感冒 英文:Summer cold),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季较多。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 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热。 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暑湿感冒是夏季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常见

夏天中暑后怎么办 小儿暑热生疮疔怎么办

夏季天气炎热,小儿容易因暑热而生疮疔,可以将100克绿豆煮烂后,用勺捣成绿豆泥,再用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服用。绿豆有清热解毒功效,夏天多能解暑清热, 除烦解渴。

夏季宝宝发烧不一定是感冒

孩子不是感冒,是患了“暑热症”!医生说,这几天持续高温,不过,一些宝宝的反复“发烧”却与感冒等病毒和细菌没关系,他们患的是“暑热症”,一般的感冒退烧药,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 3岁以下宝宝最易患“暑热症” “暑热症”是婴幼儿在夏季容易发生的一种热证,并不是宝宝感染了病菌而发烧,而是因外界环境升高而致使体温上升,所以也有人叫它“夏期高体温症”。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天气愈热,热度愈高。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这种病也就自然告退。 发生暑热症的,多是3岁以下的宝宝,因为他们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