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2019年三九是哪天 九九消寒歌的意思

2019年三九是哪天 九九消寒歌的意思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一段时间,唱九九消寒歌有等待寒冷天气过去的意思在里面。

歌谣全文:“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另外,还有许多种用有趣的图、表或字句逐天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方法。

冬至吃什么呢?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节气的习俗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清代,有的旗人为了消灾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顺便祭“祖宗杆子”(系两、三丈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为“刁斗”,斗下悬旗,代表祖先)。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

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九九消寒图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2019年数九歌

各地的“九九歌”的内容不一样。

河北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湖南的“九九歌”:

“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

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

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

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

五九四事务,开门寻暖处。

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

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

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

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2021年极寒是真的吗

没有科学依据。

目前并没有气象数据显示,2021年会是极寒的一年,加上全球变暖的环境,极寒几率的出现非常低,不过从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中可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而2021年三九时间: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四九时间: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这一时间段是非常冷的时候,要做好保暖工作。

2019年除夕是几九

2019年除夕是五九第九天。

2019年除夕位于数九寒天中的第五九的第九天,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有年末除旧布新的意思,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什么时候数九

冬至节气开始数九。

数九又叫冬九九,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开始广泛流传了,在冬至节气后有一段非常寒冷的天气,人们为了打发时间,将这段时间命名为“数九”,日期从冬至逢壬日开始计算,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数九期间有“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歌”的民俗传统。

数九寒天的意思是什么 九九消寒图的作用

九九消寒图是“九九”期间所特有的日历,总共只有九九八十一天,所以称之为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主要分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每个人家中各不相同,根据屋主人的喜好和文化素养而定。

2017年冬至是几月几号 什么是九九消寒

冬至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今年什么时候数九2020

2020年的一九是:2019年12月22日。

数九又称数九寒天、冬九九等,是民间杂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有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意思,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三九灸是什么意思 三九灸是什么时候开始

2020年的数九从2019年年末就开始了,在2019年12月22日开始数九,因此,2019年12月12日就可以开始做预灸了。

三九灸从数九寒天中的“一九”前十天开始进行,为预灸,不做预灸的话也可以在“一九”时进行“一九灸”但通常为了更好的效果,都会做预灸。

为什么冬至不是最冷的时候 冬至有什么传统

画就是指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用图或文字来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方法。在《帝京景物略》里,也提到了这种“九九消寒图”。

饺子是我国一种传统美食,冬至也有吃饺子的习俗,这样能起到驱寒保暖的作用,现在民间更有俗语说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在民间,冬至这天还会举行贺冬、拜冬这样的活动,如从阴历十一月冬至节丛火、祀家庙、福祠、拜父母尊长等。

数九什么时候开始

冬至节气开始。

冬至,又做“交九”、“数九”。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每九天算做一九,连数九个九日,数九就过完了,也就是古人常说的“九九消寒”。先人就是以这种“连冬起九”的方式捱过漫长冬天的。

数九过完已是寒消暖至,冬去春来之际,也就是俗称的“九九艳阳天”了。此时已经到了惊蛰和春分之间了。

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和饺子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主要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之后开始变冷,一些文人、士大夫者流,会举行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小贴士: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021过年是几九冷不冷 数九什么时候开始暖和

九九消寒,天气开始变得暖和,具体日期在2021年3月11日开始暖和。

梁代宗懍《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与冬至逢壬日“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我国部分地区,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一些寒冷地区在春季尚未有春天气息。

相关推荐

2020三九灸时间表

预灸:2019年12月12日-2019年12月21日。 一九灸: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 二九灸: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8日。 三九灸:2020年1月9日-2020年1月17日。 加强灸:2020年1月18日-2020年1月至27日。

冬至节气的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

数九歌什么意思

表示数九天气的寒冷程度,虽然全国各地的气候不一样,但大致都由凉转寒,再逐渐回温的。 数九歌全文: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的传统风俗什么

冬至有自己的传统风俗,具体如下: 画九就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在我国冬至的时候还会酿米酒,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在我国一些南方地区,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

数九天跟三伏天的意思 2020年一九几号

2020年一九2019年12月22日。 数九的开端冬至节气,2019年的冬至节气在12月22日,因此,数九也就从12月22日开始,第一个九天,也就一九就从这天开始,一九时,天气还没有很寒冷,到了第三个九天和第四个九天之后,天气才会彻底变得寒凉起来。

今年数九第一天啥时候

2019年12月22日开始。 正常情况下数九从每年冬至当天开始计算,因此2020年数九2019年12月22日开始,一般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 “数九”北方特别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此时春暖花开。

2019年春节冷吗

2019年春节不会寒冷。 春节时正处于数九寒天中的六九,谚语云“六九沿河看柳”,说的就这段时间温度会变得很舒服,而且春节前一天正好立春,冬季气候被春季气候所取代,气候正在逐渐变得温暖起来,气象上目前也无寒潮天气发布,以,2019年春节不会太冷,温度还会比较舒服。

2019年寒冬还暖冬

2019年暖冬。 2019年的春节正好数九寒天中的六九前后,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说的到了六九前后,天气就会逐渐的变暖起来,而气象上,目前也没有寒潮天气发布,18年的大雪下了一场大雪,按照往年的惯例,之后不太会出现倒春寒天气。

小寒时节都有哪些习俗

小寒习俗之一:画图数九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小寒吃菜饭老南京的习俗。南

三九天什么意思 2020年除夕数九的第几天了

四九天的第七天。 数九从冬至日开始计算,2019年冬至2019年12月22日,丙申日,也数九天的第一天,2020年除夕2020年1月24日,正好四九天的第七天,从往年的惯例来说,三九天、四九天温度比较低的,因此,今年春节的时候温度可能会比较低,出行前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