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中药最补血
7种中药最补血
几种常用的补血中药
血是营养人体最宝贵的物质,《黄帝内经》里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中医学认为,血营养人体内外上下各部组织。若血液不足,即发生血虚证,或血液对人体某一部位的营养或滋润作用减弱,或全身性血液亏损。
常用的补血中药有:
熟地黄 由地黄加黄酒拌和蒸制而成。其味甘、性微温,功能滋阴补血。《本草经疏》誉其“补肾家之要药,益阴之上品”,故“凡脏腑之不足,无不可得其滋养”。现代研究证明:地黄有显著的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作用更明显。
当归 以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入药,味甘、辛、苦、性温,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本草备要》谓其“血虚能补,血枯能润”,对气血生化不足,或气血运行迟缓以及血虚肠燥便秘者,常服效佳。凡虚损不足、气血虚弱者,皆可常用。由于当归既补血又能活血,故成为调经要药,可用于月经延时、闭经、痛经、月经量少色淡等病症。
阿胶 为黑驴皮经过漂泡去毛后,加冰糖等配料熬制而成。近年有以猪皮熬制的新阿胶,可代替驴皮阿胶使用。本品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调经安胎等作用,为历代喜用的滋补珍品。
何首乌 为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以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入药,味苦、甘、涩,性微温,若生用,功在润肠通便;若制用,功在补肝肾、益精血。
枸杞子 枸杞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功能补肾生精、益血明目、乌发悦颜,为滋补肝肾之佳品,被誉为历代保健良药。
白芍 味酸苦,性微寒,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为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所常用,尤为妇科常用药。临床上常与熟地、当归配伍,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经后腹痛等;与甘草同用,对胁、胃脘、腹、头、四肢肌肉等部位拘急疼痛有疗效。
鸡血藤 为昆明鸡血藤和山鸡血藤的藤茎,味甘、苦、性温,能补血养血、通经活络。用鸡血藤汁熬制的膏,有大补气血、强筋骨、通经络的功效,老人及妇女体弱者可常服,可治手足麻木、瘫痪、月经不调、跌拉损伤等症。
7种中药食疗减肥偏方
1.茵陈减肥茶减肥
原料:茵陈、金樱子、草决明、山楂、荷叶各等份。
用法:将上述中药饮片粉碎成末,每次取3~6克,每日一次代茶饮。
功效: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降脂减肥。
2.健身降脂茶减肥
原料:何首乌、泽泻、丹参、绿茶各10克。
用法:将前3味药加水煎煮,取汁冲泡绿茶即可饮用。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活血利湿,降脂减肥。适用于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3.山楂菊花茶减肥轻身
原料:山楂片,决明子(捣碎)各15克。菊花6克。
用法:将上述原料放入杯内,每日一次代茶饮。
功效:平肝清热,消积化淤。
4.车前草荷叶茶治单纯肥胖
原料:荷叶、车前草各等份。
用法:以上药物共研末,15~30克为一袋。每天早晨起床后及每晚临睡前空腹各取1袋,用开水250ml浸泡10~15分钟,一次服完。3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停药两个星期。再续服下一疗程。
功效:消炎利水,降脂减肥。
5.枸杞茶治肥胖病
原料:枸杞子30克。
用法:开水冲泡作茶饮,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滋肝肾,降脂肪。主治肥胖症。
6.山药决明散治高脂肥胖症
原料:山药30克,决明子30克。
用法:将山药、决明子炒熟共研细末。每次服5克,一日3次。
功效:补气健脾,利水消脂。
7.决明海带汤祛脂减肥
原料:海带10克,草决明15克。
用法:水煎,滤除药。吃海带饮汤。
功效:祛脂降压。适于高血压、冠心病及肥胖者减肥食用。
补血补气的中药补方
补血中药方:
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
补气中药方:
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用于补气的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补阳中药方:
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
补阴中药方:
适合精气不足、发烧时服用。精气和津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若亏损不足,会出现口干舌燥、身体瘦弱、皮肤干燥,并常伴有干咳症状。另外,面部、手掌、脚掌、背部还会有火烧火燎感觉。可用地黄、五味子、山茱萸、麦冬等补肾滋阴的中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六味地黄汤、理阴煎等。
8种中药补肾壮阳泡酒料
中药补肾壮阳泡酒料
事实上,具有补肾壮阳效果的中药材有很多,例如人参、狗鞭、肉苁蓉、鹿茸以及鹿鞭还有蛤蚧等等都是具有很好效果。不过,老中医告诉我们,如果直接服用这些药材那么补肾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想要获得最好的效果,建议将多种药材混合在一起泡酒,那么效果就会加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泡药酒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将所有需要的药材放入就可以了。事实上,药性之间都是具有相生相克作用的,所以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药性,随后则是要了解所需要的用量,这样才能够制作出科学的药酒,服用之后促进身体健康。现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泡药酒配方,老中医告诉我们,大多数的所谓配方都是没有科学的验证,所以并不一定具有科学效果。
第一:海狗鞭
海狗鞭就是一种常见的具有补肾壮阳功效的中药材,对身体也具有非常好的补益功效。具体的功效如下:
1.补血益气,海狗鞭中含有比较高的血红蛋白以及血色素,这两种物质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补血,所以说海狗鞭能够很好的治疗血虚气弱的症状;
2.这种药材最明显的药效就是能够补肾,对于一些肾阳不足以及肾阴亏损的情况治疗效果非常的明显。除此之外对于肝脏还有内分泌都是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3.这是很多女性都关心的效果,那就是美容养颜。因为海狗鞭中含有大量的粘性蛋白,进入身体之后还能够保持皮肤中的水分以弹性,长期服用自然而然就能够延缓衰老。
4.强健筋骨,经常服用海狗鞭,身体自然会越来越强壮。
第二:熟地
这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都非常熟悉的一种中药材,服用之后具有补血养阴的功效,对于遗精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鹿鞭
鹿鞭也是一种常见的补肾壮阳的中药材,服用之后具有强健腰膝的作用,对于肾阳也具有很好的补益效果。如果出现了耳聋耳麦以及遗精、早泄或者是尿频的情况,那么服用鹿鞭之后身体就能够很快的恢复健康。
第四:熟地
熟地具有很好的养阴以及补血的功效,如果出现了肾虚亏损的情况,服用这种药材效果非常的好。
第四:驴鞭
中医方面具有一种吃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现代医学证明这种说法是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驴鞭之后能够很好的祈祷补肾的作用,特别是一些阳痿、筋骨酸软或者是气血亏损的情况效果非常的好。除此之外,如果女性在分娩之后出现乳汁不足的情况,服用驴鞭也具有一定的催乳功效。
第五:白术
白术具有润燥、补脾以及和中的作用,如果出现了食欲不振、腹部肿胀以及水肿、黄疸或者是头晕、盗汗的情况,服用这种药材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另外,白术对于怀孕期间的女性功效也是非常大的,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安胎效果。
第六:山药
山药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也是一种有利身体健康的中药材。老中医告诉我们,服用之后能够起到保健脾胃、肾脏还有肺部的效果,对于身体虚弱治疗效果很好。
第七:人参
人参是一种名贵的补药,能够很好的补充身体亏损的元气,还具有固本生源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能够提高智力,一举多得。
第八:枸杞
枸杞具有很好的滋补肾脏以及保养肝脏的效果,服用之后能够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还具有清热明目的效果。
气血不足推荐六种中药补气血
补气血的中药一、八珍
八珍汤有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因此得名“八珍”。这几味药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1芎、芍药、地黄养血,其补血与补气是同步进行的。
补气血的中药二、当归
所用药材更简单,只有当归和黄芪两味,补气血的效果相当好。
补气血的中药三、四味
这款汤的主料是羊肉。何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药材,即当归头、白芍、熟地黄和黄芪。该汤补气之功来行血、补气补血的功效、既能养身,又能治病。
补气血的中药四、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食材,还是一种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预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循环、补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种作用。
补气血的中药五、人参
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补气血的中药六、黄芪
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营养原则
气血双补需以食用补血、补气的食物、药物慢慢调养,切不可超之过急。
气血双补的食物既可补气,又能补血。常用补气血的食物有猪肉、猪肚、牛肉、鸡肉等,常与之相配伍的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等。药物调理需在中医指导下服用。
1、宜多吃具有补血、补气作用的食物。
2、宜多食性平、味甘的温热食物。
气血不足的您,可以试试以上的补气血的中药吧!补气血中药虽好,但需警惕的是,当您长时间出现气血不足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并针对治疗,在不了解病情的基础上,切勿盲目喝中药治疗。
补气的7种中药
1.熟地黄
是由于地黄加黄酒拌和蒸制而成。其味甘、性微温,功能滋阴补血。《本经》有“填骨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的记载。《本草经疏》誉其“补肾家之要药,益阴之上品”。故“凡脏腑之不足,无不可得其滋养”。现代研究证明:地黄有显著的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其作用更明显。
2.当归
以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入药,味甘、辛、苦、性温,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本草备要》谓其:“血虚能补,血枯能润”,对气血生化不足,或气血运行迟缓以及血虚肠燥便秘者,常服效佳。当归是常见补血补气的中药,临床和实验证明,本品有抗贫血、抗维生素E缺乏及镇静、镇痛,降血脂等作用,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子宫有双向性调节作用。因此,是一味重要的保健中药,凡虚损不足、气血虚弱者,皆可常用。
3.阿胶
为黑驴皮经过漂泡去毛后,加冰糖等配料熬制而成。近年有以猪皮熬制的新阿胶,可代替驴皮阿胶使用。本品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调经安胎等作用,为历代喜用的滋补珍品。
4.何首乌
为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以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入药,味苦、甘、涩,性微温,若生用,功在润肠通便;若制用,功在补肝肾、益精血。它不仅为滋补强壮佳品,亦为乌发、悦颜、润泽肌肤之要药。年迈体弱者常服则大有裨益。
5.枸杞子
以前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入药,味甘、性平,功能补肾生精、益血明目、乌发悦颜,为滋补肝肾之佳品,被誉为历代保健良药。据药理研究,枸杞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有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用其防治高血脂症、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
6.白芍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为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所常用,尤为妇科常用药。正如《日华子本草》云:“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
7.鸡血藤
为昆明鸡血藤和山鸡血藤的藤茎,味甘、苦、性温,能补血养血、通经活络,现代研究证明,有升白细胞之作用,可用于因放射线照射过多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用鸡血藤汁熬制的膏,有补血补气、强筋骨、通经络的功效,老人及妇女体弱者可常服,可治手足麻木、瘫痪、月经不调、跌拉损伤等症。
7种中药最补血
血是营养人体最宝贵的物质,《黄帝内经》里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中医学认为,血营养人体内外上下各部组织。若血液不足,即发生血虚症,或血液对人体某一部位的营养或滋润作用减弱,或全身性的血液亏损。《医学入门》曾对血虚症这样评论:“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可见,血虚给人们带来的生理、病理性危害是很严重的,必须及时进行补血。常用的补血中药有:
熟地黄。是由于地黄加黄酒拌和蒸制而成。其味甘、性微温,功能滋阴补血。《本经》有“填骨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的记载。《本草经疏》誉其“补肾家之要药,益阴之上品”。故“凡脏腑之不足,无不可得其滋养”。现代研究证明:地黄有显著的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其作用更明显。
当归。以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入药,味甘、辛、苦、性温,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本草备要》谓其:“血虚能补,血枯能润”,对气血生化不足,或气血运行迟缓以及血虚肠燥便秘者,常服效佳。临床和实验证明,本品有抗贫血、抗维生素E缺乏及镇静、镇痛,降血脂等作用,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子宫有双向性调节作用。因此,是一味重要的保健中药,凡虚损不足、气血虚弱者,皆可常用。由于当归既补血、又能活血,故成为调经要药,可用于月经延时、闭经、痛经、月经量少色淡等病症,常与熟地、白芍、川芎等配成“四物汤”应用。前人把当归称之为“妇科专药”,无论胎前、产后各病,都常随症加减采用。
阿胶。为黑驴皮经过漂泡去毛后,加冰糖等配料熬制而成。近年有以猪皮熬制的新阿胶,可代替驴皮阿胶使用。本品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调经安胎等作用,为历代喜用的滋补珍品。《水经注》即有“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记载,故有贡胶之称。《本草纲目》更是称其为“圣药”,它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的“三宝”。据研究,阿胶主要是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合成的,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并能改善动物体内的钙平衡,使血钙升高。此外,阿胶还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
何首乌。为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以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入药,味苦、甘、涩,性微温,若生用,功在润肠通便;若制用,功在补肝肾、益精血。另有白首乌,是以萝摩科植物大根中皮消的块茎入药,虽功同赤首乌,但补力较弱。由于何首乌有促进红细胞发育,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硬化和轻泻等多种药理作用,故为重要的抗衰老药物之一。它不仅为滋补强壮佳品,亦为乌发、悦颜、润泽肌肤之要药。年迈体弱者常服则大有裨益。
枸杞子。以前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入药,味甘、性平,功能补肾生精、益血明目、乌发悦颜,为滋补肝肾之佳品,被誉为历代保健良药。如《神农本草经》里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食疗本草》谓之能“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据药理研究,枸杞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有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用其防治高血脂症、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
白芍。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为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所常用,尤为妇科常用药。正如《日华子本草》云:“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临床上常与熟地、当归配伍,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经后腹痛等;与甘草同用,对胁、胃脘、腹、头、四肢肌肉等部位拘急疼痛。
鸡血藤。为昆明鸡血藤和山鸡血藤的藤茎,味甘、苦、性温,能补血养血、通经活络,现代研究证明,有升白细胞之作用,可用于因放射线照射过多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用鸡血藤汁熬制的膏,有大补气血、强筋骨、通经络的功效,老人及妇女体弱者可常服,可治手足麻木、瘫痪、月经不调、跌拉损伤等症。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补血中药。服用时,应辨证用药,要分清是一般血虚、肝血虚、心血虚,还是心脾两虚。
7种中药最补血
熟地黄。是由于地黄加黄酒拌和蒸制而成。其味甘、性微温,功能滋阴补血。《本经》有“填骨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的记载。《本草经疏》誉其“补肾家之要药,益阴之上品”。故“凡脏腑之不足,无不可得其滋养”。现代研究证明:地黄有显著的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其作用更明显。
当归。以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入药,味甘、辛、苦、性温,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本草备要》谓其:“血虚能补,血枯能润”,对气血生化不足,或气血运行迟缓以及血虚肠燥便秘者,常服效佳。临床和实验证明,本品有抗贫血、抗维生素E缺乏及镇静、镇痛,降血脂等作用,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子宫有双向性调节作用。因此,是一味重要的保健中药,凡虚损不足、气血虚弱者,皆可常用。由于当归既补血、又能活血,故成为调经要药,可用于月经延时、闭经、痛经、月经量少色淡等病症,常与熟地、白芍、川芎等配成“四物汤”应用。前人把当归称之为“妇科专药”,无论胎前、产后各病,都常随症加减采用。
阿胶。为黑驴皮经过漂泡去毛后,加冰糖等配料熬制而成。近年有以猪皮熬制的新阿胶,可代替驴皮阿胶使用。本品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调经安胎等作用,为历代喜用的滋补珍品。《水经注》即有“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记载,故有贡胶之称。《本草纲目》更是称其为“圣药”,它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的“三宝”。据研究,阿胶主要是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合成的,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并能改善动物体内的钙平衡,使血钙升高。此外,阿胶还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
何首乌。为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以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入药,味苦、甘、涩,性微温,若生用,功在润肠通便;若制用,功在补肝肾、益精血。另有白首乌,是以萝摩科植物大根中皮消的块茎入药,虽功同赤首乌,但补力较弱。由于何首乌有促进红细胞发育,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硬化和轻泻等多种药理作用,故为重要的抗衰老药物之一。它不仅为滋补强壮佳品,亦为乌发、悦颜、润泽肌肤之要药。年迈体弱者常服则大有裨益。
枸杞子。以前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入药,味甘、性平,功能补肾生精、益血明目、乌发悦颜,为滋补肝肾之佳品,被誉为历代保健良药。如《神农本草经》里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食疗本草》谓之能“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据药理研究,枸杞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有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用其防治高血脂症、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
白芍。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为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所常用,尤为妇科常用药。正如《日华子本草》云:“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临床上常与熟地、当归配伍,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经后腹痛等;与甘草同用,对胁、胃脘、腹、头、四肢肌肉等部位拘急疼痛。
鸡血藤。为昆明鸡血藤和山鸡血藤的藤茎,味甘、苦、性温,能补血养血、通经活络,现代研究证明,有升白细胞之作用,可用于因放射线照射过多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用鸡血藤汁熬制的膏,有大补气血、强筋骨、通经络的功效,老人及妇女体弱者可常服,可治手足麻木、瘫痪、月经不调、跌拉损伤等症。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补血中药。服用时,应辨证用药,要分清是一般血虚、肝血虚、心血虚,还是心脾两虚。
补血补气的中药补方
补血中药方:
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
补气中药方:
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用于补气的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补阳中药方:
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