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瑟氏淋球菌尿道炎怎么办
奈瑟氏淋球菌尿道炎怎么办
1.辅助治疗
急性期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对尿道有冲洗作用。有尿频、尿急及尿痛时,可服用解痉药物,并除去引起尿道炎的各种诱因。性传播疾病所致的尿道炎,应与配偶同时治疗,否则难以治愈。
2.局部治疗
适用于慢性尿道炎,急性期禁忌。①尿道扩张术。②尿道内灌注药物。③内镜电灼术。
3.食疗
1、用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2.取赤小豆50克,玉米须50克。煮汤饮之,每日1次,连服20天。
3.用淡竹叶10克,鲜芦根50克,野菊花10克。水煎服,20天为1疗程。
4.取通草30克,鱼腥草30克。代茶饮,不拘次数。
5.用黄连10克,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各30克,土茯苓、苦参、白鲜皮、瞿麦、萆薢、石菖蒲、川牛膝各l5克,木通、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4.(1)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2)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
(3)被诊为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
(4)发热患者在退热时一般汗出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后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5)要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或浅黄),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淋菌性肛门直肠炎的检查
(一)涂片检查:
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此法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
咽部涂片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对症状不典型的涂片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
(二)培养检查:
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病人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唯一方法,培养阳性率男性80%-95%,女性80-90%。
什么是非淋菌尿道炎
本病的潜伏期较难确定,尤其是性伴侣较多或无症状病原体携带者。典型的症状是尿道刺痒、轻重不一的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尿道口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症状较淋病为轻。
非淋球菌尿道炎即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指有尿道炎的临床症状,但尿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都找不到淋球菌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是一种未明确指明病原体的性病。由于女性在患本病时不仅有尿道的炎症,而且有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的炎症。
因此,仅称之为尿道炎显得不够确切,而将其称为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non specific genital infection,NSGI)。患者在一次性接触中,可同时感染上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由于淋菌性尿道炎的潜伏期较短,平均在3-5天后即发病,而衣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常为1-3周。
因此,当淋病治愈后,NGU的潜伏期到了,开始发病,这种在淋病后出现的尿道炎,称之谓“淋病后尿道炎”(post-gonorrhea urethritis, PGU)实际上是NGU的表现。
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故目前趋向于将本病分别改称“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和“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本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居STD首位。
非淋球菌尿道炎是指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它在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有30%-40%的男性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无任何症状,也有不少患者症状不典型,约有一半的患者初诊时易被误诊。
典型的症状是尿道痉痒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较长时间不排尿或晨起首次排尿前,尿道外口可逸出少许勃液性分泌物,严重者可有赫液脓性分物。10%的病例非淋球菌尿道炎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这类患者常与治疗不彻底或不适当、尿道结构异常、饮酒过度、性行为频繁以及心理障碍有关。
女性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多无症状。当有尿道炎时,约有50%的患者有尿急、尿频及排尿困难,但无尿痛症状或仅有轻微尿痛。宫颈是女性主要感染部位,主要症状为薪液脓性宫颈内膜炎,可有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痉痒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
淋球菌性尿道炎、非淋球菌尿道炎症状相似,有些重症细菌性尿道炎也有相似症状,容易引起误诊漏诊,特别是出现合并感染时易漏诊。因此出现非淋球菌尿道炎症状要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女性淋菌性尿道炎的危害有哪些
尿道炎是指尿道因各种原因导致炎症,出现分泌物、尿痛或尿道不适等症状。如果能检出淋病奈瑟菌,称为淋菌性尿道炎;如果查不到淋病奈瑟菌,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潜伏期短(3~5天)等特点。
危害一:前列腺炎:淋球菌上行感染,侵犯前列腺,引起前列腺发炎,其症状有排尿次数异常、尿液混浊、会阴部疼痛等,如果不积极治疗,会转化呈慢性前列腺炎,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危害二:精囊炎:淋球菌侵入后尿道,可同时侵犯精囊管导致精囊发炎。出现发热、尿频、尿痛,尿血等症状。
危害三:附睾炎与睾丸炎:淋球菌侵入附睾组织,使附睾肿大,疼痛发热,同侧腹股沟和下腹部会有反射性抽痛。淋球菌还可从附睾侵入睾丸,使睾丸发炎。
危害四:对新生儿淋球菌感染:约1/3的新生儿通过未治疗产妇软产道是感染淋菌,发生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甚至出现淋菌败血症,使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
超级淋病病毒疑似炒作
据了解,超级淋病病毒的代号为H041,2011年首次发现于日本,美国和挪威等地也相继出现感染者。美国地区首位感染的患者是夏威夷的年轻女性,发现于2011年5月。看到以上消息,我们查阅了国外的相关文献,对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没有疑问,但作为相关专业的医学工作者,我们需要向大家澄清一个概念。实际上,淋病是由于感染奈瑟氏淋球菌引起的。该细菌是一种格兰染色阴性双球菌,属于细菌的一种。而细菌和病毒完全是两个概念,淋病的病原体是细菌,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不能因为想表述超级淋病的感染性超过艾滋病,就将明明是细菌的病原体说成病毒。我们可以说超级淋病,也可以说超级淋球菌,但不能说超级淋病病毒,超级淋病病毒是翻译时的一个误传。
淋病的临床表现以尿道炎、宫颈炎多见,典型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道口排出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等。本病可侵犯眼睛、咽部、直肠和盆腔等处,也可以通过血行播散性感染引起关节炎、肝周炎、败血症、心内膜炎或脑膜炎等。
淋球菌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通过变异获得对某些抗生素的抗药性,或者至少使药物的疗效下降,并且它正在对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产生抗药性。新闻中所说的超级淋病实际上是指对头孢曲松耐药的一种类型。头孢曲松是公认的抗淋球菌药物,在其他常见药物无效的情况下,用此药可能是最后的选择。如果连它都无效了,就可以说这种病菌是超级淋球菌了。不过,尽管这种超级淋球菌很厉害,但是至少目前还没有病人死于该细菌的感染。新闻中说,这种超级淋病没有任何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这个说法也欠妥当,至少2009年日本的第一位H041超级淋病患者,就是用大观霉素和阿奇霉素进行了有效的治疗。
如何治疗慢性淋病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主要由性器官的直接接触而感染,淋病的病原体为奈瑟氏淋病双球菌,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的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男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及附睾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等。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淋病性关节炎、淋病性心内膜炎、淋病性脑膜炎及淋病性败血症。
患淋病时,最好根据淋球菌耐药情况,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若对耐药情况不清楚,在治病的同时还需密切观察疗效,防止治疗失败。在治疗淋病的同时,可作药物敏感试验,以便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淋病。另外,淋病患者常合并衣原体感染,合并感染情况男性约为20%,女性约为40%。因此,建议淋病患者治病时,应进行衣原体筛检或同时加用治疗衣原体的药物,如口服多西环素100mg,连服10日,每日2次。
淋病由急性变为慢性,有几种主要原因:一是患者未接受正规治疗;二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病,未引起重视;三是性伴侣未治愈,反复发作;四是患者调理不当,饮酒熬夜,身体抵抗力下降;五是遇到耐药菌种感染;六是年龄偏大,体弱者;七则属淋病后综合征患者,以心理因素为主。因此,本病的治拧,要针对以上病因,在抓住每个环节的基础上,最好做个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用药,切忌一味加大剂量,交替用尽各种抗菌素。否则,长期用药,导致身体菌群失调,不利于本病的治疗。
什么是非淋菌尿道炎呢
非淋球菌尿道炎即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指有尿道炎的临床症状,但尿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都找不到淋球菌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是一种未明确指明病原体的性病。由于女性在患本病时不仅有尿道的炎症,而且有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的炎症。
因此,仅称之为尿道炎显得不够确切,而将其称为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non specific genital infection,NSGI)。患者在一次性接触中,可同时感染上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由于淋菌性尿道炎的潜伏期较短,平均在3-5天后即发病,而衣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常为1-3周。
因此,当淋病治愈后,NGU的潜伏期到了,开始发病,这种在淋病后出现的尿道炎,称之谓“淋病后尿道炎”(post-gonorrhea urethritis, PGU)实际上是NGU的表现。
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故目前趋向于将本病分别改称“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和“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本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居STD首位。
非淋球菌尿道炎是指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它在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有30%-40%的男性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无任何症状,也有不少患者症状不典型,约有一半的患者初诊时易被误诊。
典型的症状是尿道痉痒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较长时间不排尿或晨起首次排尿前,尿道外口可逸出少许勃液性分泌物,严重者可有赫液脓性分物。10%的病例非淋球菌尿道炎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这类患者常与治疗不彻底或不适当、尿道结构异常、饮酒过度、性行为频繁以及心理障碍有关。
女性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多无症状。当有尿道炎时,约有50%的患者有尿急、尿频及排尿困难,但无尿痛症状或仅有轻微尿痛。宫颈是女性主要感染部位,主要症状为薪液脓性宫颈内膜炎,可有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痉痒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
淋球菌性尿道炎、非淋球菌尿道炎症状相似,有些重症细菌性尿道炎也有相似症状,容易引起误诊漏诊,特别是出现合并感染时易漏诊。因此出现非淋球菌尿道炎症状要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前列腺炎分为哪几种 淋球菌性前列腺炎
有淋球菌感染史,常与淋球菌性尿道炎并存,除有尿道炎症状外,合并有前列腺炎症状,或淋球菌尿道炎治疗后,前列腺炎症状存在。
淋病怎么检查 涂片检查
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此法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
咽部涂片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对症状不典型的涂片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
淋病的原因有哪些
淋病病因概要:
主要是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淋病奈瑟菌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常成对排列,人对其有易感性。人是淋球菌惟一的天然宿主。淋病患者是传播淋病的主要传染源。淋病主要通过不洁性交传播,但也可以通过非性接触途径传播,如接触患者的衣物、被褥、毛巾、浴盆等物品感染。妊娠妇女患淋病,新生儿通过未经治疗孕妇的产道时可感染淋病奈瑟菌。
淋病详细解析:
【发病机制】
①淋球菌的亲嗜性:淋球菌对单层柱状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如前尿道、子宫颈、后尿道、膀胱黏膜敏感,而对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如舟状窝、阴道黏膜不敏感。
②黏附与入侵:淋球菌首先侵入前尿道或宫颈黏膜,淋菌借助其菌毛、蛋白Ⅱ和它释放的IgAl分解酶与上皮黏附,淋菌即被柱状上皮细胞吞饮。
③繁殖与炎症反应:淋菌进入细胞后大量繁殖,导致细胞损伤崩解,然后淋菌逸至黏膜下层,通过其内毒素脂多糖与补体、IgM等的协同作用,在该处引起炎症反应,多核白细胞增多,黏膜糜烂、脱落,形成典型的尿道脓性分泌物。
④归转:若不及时治疗,淋菌可进入后尿道或宫颈,向上蔓延引起泌尿生殖道和附近器官炎症,如尿道旁腺炎、尿道球腺炎、精囊炎、附睾炎、前列腺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严重者经血行播散全身。
⑤后遗症:淋球菌可长期潜伏在腺组织深部,成为慢性淋病而反复发作。黏膜坏死后由鳞状上皮或结缔组织代替,引起尿道瘢痕性狭窄,输卵(精)管狭窄、梗阻,继发宫外孕和男女不育。
【病原学】
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diplococcus gonorrhoeae),简称淋球菌(gonococcus),属奈瑟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1879年,Neisser首次分离出淋病双球菌,所以淋病双球菌又称为奈瑟氏双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1885年,Bamm在凝固血清培养基上培养淋球菌获得成功。
1.淋病双球菌:形态与脑膜炎双球菌相似,卵圆形或圆形,常成双排列,两菌接触面扁平或稍凹,像两瓣黄豆合在一起,大小为0.6μm×0.8μm,革兰染色阴性。急性期多在白细胞内,慢性期则在白细胞外,它是嗜二氧化碳的需氧菌,不耐干热,干燥环境中1~2h死亡,在55℃下5min即死亡,一般消毒剂很易将它杀灭,1:4 000硝酸银溶液2min可将其杀死。 1%苯酚溶液l~3分钟死亡。0.1%升汞溶液可使其迅速死亡。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主要侵犯黏膜,尤其对单层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所形成的黏膜具有亲和力。感染后淋球菌侵入男性前尿道、女性尿道及宫颈等处,由于其表面的菌毛含有黏附因子,因而黏附到柱状上皮细胞的表面进行繁殖,并沿生殖道上行,通过柱状上皮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繁殖,并导致细胞溶解破裂,淋球菌遂被排至细胞外的黏膜下层。淋球菌内毒素及淋球菌表面外膜产生的脂多精,与补体结合产生一种化学毒素,能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和吞噬,引起局部产生急性炎症,出现充血、水肿、化脓和疼痛。当细菌进入尿道腺体和隐窝后,腺管开口及隐窝被阻塞,潜藏的细菌成为慢性淋病的主要病灶。
2.淋球菌的表面结构与毒力:
(1)菌毛:菌毛与毒力有关,淋球菌借助于菌毛黏附于人体生殖道黏膜含有唾液酸受体的柱状上皮细胞表面,定居、生长、繁殖。淋球菌有5种不同的菌落形态,Tl和T2型菌落的淋球菌有菌毛、有毒力、有传染性;T3、T4和T5型菌落的淋球菌无菌毛、无毒力、不能致病。
(2)外膜蛋白:含有蛋白Ⅰ、Ⅱ、Ⅲ及脂多糖等物质。
3.淋球菌的分类:近年来常用于鉴定淋球菌的表型分类法有:营养分型、血清分型、血清学变异分类和双重分类法等。可结合淋球菌耐药性、质粒类型,对于流行病学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淋球菌的耐药性:一种是逐渐表现出来的低度耐药性。是染色体介导的,染色体突变使细胞通透性改变造成对青霉素的耐受性增加2—4倍;另一种是高度耐药性,是质粒介导的,耐药质粒能够编码合成β-内酰胺酶,能裂解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而使青霉素失效。这种菌株1976年被分离出,以后世界各地相继报告,称为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enicillinase-producing neisseria gonorrhoeae,PPNG)。
【流行病学】
淋病在世界广泛流行,是SIDs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其中以欧美和非洲一些国家尤甚。约有20%的男性,60%的女性为无症状淋病或称隐性淋病,这些对防治和流行病学极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性病又重新传人我国,各地发病似有直线上升之势,淋病占性病的第一位,全国性病监测点报告,2005年报告169 715例。占性病的第一位。2007年上半年为71 208例,较2006年上半年下降9.70%。
【传染方式】
(一)性接触传播成人淋病几乎都是通过性交感染,女性较男性更易感染。
(二)非性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受感染。如接触患者的衣物、被褥、毛巾、浴盆等物品感染妊娠妇女患淋病,新生儿通过未经治疗孕妇的产道时可感染淋病奈瑟菌,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眼炎。 妊娠期妇女淋病患者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包括胎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