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才能早期诊断原发性肺癌

怎样才能早期诊断原发性肺癌

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治疗肺癌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和诊断呢?这就需要患者和医生密切配合,并借助上述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

凡年龄在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吸烟者,出现下列症状,应警惕肺癌的可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1.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以上,治疗无效或者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性质改变者。

2.持续痰中带血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

3.单侧性局限性哮鸣音,不因咳嗽而改变者。

4.反复同一部位的肺炎,特别是阶段性肺炎。

5.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毒性症状,无大量脓痰,无异物吸入史,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者。

6.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杵状指(趾)。

7.x线检查表现为局限性肺气肿,段、叶性肺不张,孤立性圆形病灶以及单侧肺门阴影加深、增大者。

8.原有的肺结核病灶已稳定,而其他部位出现新病灶;或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下,阴影反而增大;或者有空洞形成,痰检结核菌阴性者。

9.不明原因的迁移性、栓塞性下肢静脉炎患者。

10.无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增长快,多为血性。

肿瘤四项检查的正常值

1、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正常参考值:0~15 ng/ml。

2、癌胚抗原(CEA)

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正常参考值:0~5 ng/ml。

3、糖类抗原125(CA125)

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Ⅲ-Ⅳ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CA125水平的升高是女性生殖系肿瘤复发的信号。正常参考值:0.1~35 U/ml。

4、组织多肽抗原(TPA)

正常参考值:血清<120U/L。TPA主要存在于胎盘和大部分肿瘤组织中,各种恶性肿瘤(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细胞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睾丸肿瘤等)患者血清TPA的检出率(以>130U/L血清为阳性)可从20%至90%,有人认为高达80%-100%,它的存在与肿瘤发生部位,组织类型均无相关性。

肝癌如何确诊

确诊的方式有:(1)实验室检查①肝功能检查。肝癌患者应做肝功能检查,多数患者正 常,伴有肝硬化时可出现肝损害,部分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 升高,肝癌造成肝损害仅见于晚期肝癌患者。②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 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目前常用 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诊断标准 为:大于500微克/升,持续4周以上;AFP在200微克/升以 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以上;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但临床中亦常常遇到这样的肝硬化患者,他们已经连续数年 AFP阳性,却没有出现“肝癌”的症状,所以,并不能说AFP 阳性就一定是肝癌。不过,这样的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随 对都有恶化的可能。同时也发现,不少晚期肝癌患者AFP 仍为阴性,所以,也不能说AFP阴性就不是肝癌。目前,AFP 仅作为诊断的参考。血清铁蛋白CSF)。是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学标志 物,由于肝癌在生长过程中肝组织变性坏死,贮存于肝脏中 的铁蛋白大量流人血循环中。它取决于肝脏损...

癌症的指标

一是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

二是癌胚抗原(CEA)是结肠癌的主要标志物。

三是一般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是卵巢癌首选肿瘤标志物,对肺癌也有参考作用。

四是糖链抗原242(CA242)主要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对肺癌也有参考。

五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一般用于小细胞瘤与非小细胞瘤的鉴别。

六是血清癌胚抗原(CEA)是广谱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肺癌的特异标志物,但在肺癌鉴定方面仍有重要意义。

七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肝炎史癌症鉴定。

八是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灵敏度低,作为肺癌辅助诊断。

九是酸性多肽(Cyfra21-1),是鳞状上皮细胞癌目前首选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均有意义。

十是组织多肽抗原(TPA),是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也是广谱肿瘤标志物。

十一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标志物。

十二是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诊断前列腺癌,监测前列腺癌疗效,术后复发、转移的辅助指标。

十三是良性肿瘤标志物有(CA199)、(CA153)等。

什么是肺肿瘤

一、肺肿瘤又叫支气管肺癌(Lung.Carcinoma)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数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影像学和痰液脱落细胞学的进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肺癌(肺肿瘤)已成为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专家称肺癌和艾滋病是本世纪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两种疾病。在28个发达国家中,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资料表明,我国肺癌发病率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肿瘤)),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世界上至少有35个国家的男性肺癌为各癌症死因中第一位,女性仅次于乳腺癌的死亡人数。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在我国肿瘤死亡,肺癌在男性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中占第五位。

三、分期

0期:原位癌或病变局限于支气管粘膜层者。

1期:病变长经<3cm无肺门淋巴结或肺外转移者。

2期:3cm

3期:d>5cm,或有胸膜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有外侵,世有血管、神经压迫现象。如上腔静脉压迫,声带麻痹,隔神经麻痹,或有全肺不张者。

4期:有胸腔外转移,或有对侧或肺门转移,或有癌性胸腔积液者。

四、病因

一般认为肺癌(肿瘤)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吸烟:公认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二、职业致癌因子。

三、空气污染。

四、电离辐射。

五、饮食与营养。

此外,病毒的感染、真菌毒素(黄霉曲菌)、结核的瘢痕

如何诊断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有排卵周期中伴随月经而来的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生殖器官没有明显的病变,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初潮后不久的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的年轻妇女。中医学称之为“经行腹痛”。

[临床表现]

疼痛多在月经来潮后数小时,也可于经前1-1天开始,经期加重。多表现为下腹坠胀痛,或下腹冷痛、绞痛,可放射至腰、肛门、会阴部。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2—3天,其程度因人而异。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晕厥。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晕、心慌等症。若为膜样痛经,在排出大块子宫内膜前疼痛加剧,排出后疼痛减轻。

[诊断]

1.具有典型症状。

2.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均无异常。

3.B超检查可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4.应注意和继发性痛经相鉴别,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盆腔淤血症、宫内异物、于宫畸形等,根据妇科及B超检查即可确诊。

甲胎蛋白的形成过程

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反映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

目前可以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只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最初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它在肝癌患者出现症状之前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患者仍无明显症状,这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现在甲胎蛋白还广泛地用于肝癌手术疗效的监测、术后的随访以及高危人群的随访。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发性肝癌那样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应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诊断的可靠性。

值得提出的是α-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AFU测定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在64%~84%之间,特异性在90%左右。AFU以其对检出小肝癌的高敏感性,对预报肝硬变并发肝癌的高特异性,和与AFP测定的良好互补性,而越来越被公认为是肝癌诊断、随访和肝硬变监护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另外血清AFU活性测定在某些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或子宫癌之间有一些重叠,甚至在某些非肿瘤性疾患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出血等也有轻度升高,因此要注意鉴别。

另外在患有肝脏肿瘤时,γ-GT、ALP、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5'-NT等也常常出现升高。

怎么理解肿瘤指标偏高

1.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般低于350-400ng/ml。

2.癌胚抗原(CEA)

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

3.癌抗原125(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Ⅲ-Ⅳ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4.癌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

时刻注意体检指标预防癌症

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高了,天天可以吃到肉,蛋类的食品。但是就是在这么高的生活水平下,却还有很多的人会患病,而且现在有很多的人患上了癌症,一听到癌症,人们的脸色就会大变。因为癌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怎样的情况下是癌症,癌症的指标有哪些?

对于癌症的出现,像初期的时候我们不太明确,等到了晚期才会察觉。但是初期如果通过仪器的话是可以查出的,那就是需要我们了解癌症的指标有哪些,因为不同的癌症的指标是不同的。下面就是专家为我们做的详细的介绍。

一是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

二是癌胚抗原(CEA)是结肠癌的主要标志物。

三是一般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是卵巢癌首选肿瘤标志物,对肺癌也有参考作用。

四是糖链抗原242(CA242)主要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对肺癌也有参考。

五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一般用于小细胞瘤与非小细胞瘤的鉴别。

六是血清癌胚抗原(CEA)是广谱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肺癌的特异标志物,但在肺癌鉴定方面仍有重要意义。

七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肝炎史癌症鉴定。

八是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灵敏度低,作为肺癌辅助诊断。

九是酸性多肽(Cyfra21-1),是鳞状上皮细胞癌目前首选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均有意义。

十是组织多肽抗原(TPA),是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也是广谱肿瘤标志物。

十一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标志物。

十二是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诊断前列腺癌,监测前列腺癌疗效,术后复发、转移的辅助指标。

十三是良性肿瘤标志物有(CA199)、(CA153)等。

对于癌症的指标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专家为我们从不同的癌症的指标做了相应的介绍。最后,专家提醒我们,如果发现身体有异常现象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即使是早期的癌症也可以检查出来,就能得到早期的治疗。

怀疑肝病要做哪些检查 甲胎蛋白检测

甲胎蛋白是做早期发现肝癌的基本检查项目之一,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

怎样筛查癌细胞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主要是对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筛查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主要是对胰腺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的筛查

前列腺特异型抗原(T-PSA):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癌以及其它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游离前列腺特异型抗原(F-PSA):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癌以及其它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糖类抗原(CA19-9):主要用于筛查胰腺、胆道、肠道及甲状腺等器官肿瘤

糖类抗原(CA-50):主要用于胰腺、胃、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

糖类抗原(CA24-2):主要用于胰腺癌精准筛查,与CEA同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及诊断

糖类抗原(CA72-4):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细胞角蛋白(CYFRA21-1):主要用于非小细胞癌及N母细胞瘤等的肿瘤的早期筛查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肾脏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等肿瘤的筛查

鼻咽癌EB病毒抗体检测:用于检查鼻咽癌

如何发现肺癌

一般认为肺癌的发病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一说起肺癌,人们总会想到吸烟,的确,肺癌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从不吸烟却死于肺癌,而有些人整天吞云吐雾却也能长寿。其实这也不难解释,吸烟虽然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但并非唯一病因。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吸烟、被动吸烟、职业暴露、大气污染、家族遗传等与肺癌密切相关。本病预后很差,约80%病人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是因为许多病人在诊断时己属晚期。而越早治疗,预后也就越好。

为早期诊断肺癌、普及肺癌防治知识,了解一些肺癌的早期症状是非常必要的。总的来说肺癌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咳嗽:肺癌患者最为常见的自诉症状便为咳嗽。60%左右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主要为阵发性刺激性的干咳,无痰或有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

(2)咯血:这是肺癌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也是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约30%患者以此症首发。通常为偶发性的痰中带血点、血丝。

(3)胸痛:是早期肺癌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20%-30%患者以此首发。肿瘤累及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感觉的疼痛,如不规律的胸部钝痛或隐痛;有明显压痛点的胸痛;随呼吸、咳嗽、变换体位而加重的疼痛等。

(4)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常常是多种原因造成。许多肺癌患者本身就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肺病,肺癌的发生会导致原来症状的加重;另外若肿瘤位于大的支气管,可导致其狭窄、阻塞,进而影响呼吸等等。

(5)发热:肺癌可造成阻塞性肺炎引起发热,这种发热许多病人经过抗生素治疗后可得到缓解;另外肿瘤本身也可引起癌性发热,往往表现为持续不退、抗生素治疗可能无效。

(6)体重减轻:是常见的症状,并不一定是晚期表现。

(7)其他:肺癌可引起伴瘤综合征,比如神经肌肉病变(肌病综合征等)、黑棘皮病、肥大性骨关节病、内分泌改变(库欣综合征、类癌综合征等)等。

肺癌产生的症状与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很相似,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对上述症状提高警惕,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如胸片、CT、纤支镜等可以及时发现病灶,早期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在与癌症的战斗中赢得更多的时间,提高生存率。

肺鳞癌的检查

1.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变情况。可采取肿瘤组织供病理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3.细胞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原发性肺癌患者多数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

4.剖胸探查术

肺部肿块经多种检查和短期诊断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除外者,应作剖胸探查术。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患者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相关推荐

治愈肺癌的几率有多大

1.早期肺癌,早期的肺癌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可以做到临床治愈的,让这些肺癌患者免除死亡。 肺癌治愈的机会有多大?通过手术,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80%―90%。对于早期原发性肺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方式。但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往往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且术后易复发。为此,术后采用肿瘤生物免疫治疗能有效的避免肿瘤复发和转移。 2.中期肺癌,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段延长患者的生命,也不会让患者离死亡一步之遥。 3.晚期肺癌,所有症状都会表现出来,且十分严重,肺癌便是如此。此时,我们还可以通

肿瘤要做哪些检查

体格检查 体检是肿瘤诊断的重要部分,除根据病人主诉某些症状的特点,对有关器官组织进行细致的和有目的的检查外,还要进行系统的全身检查和肿瘤的局部检查。 1.全身检查 目的在于确定病人是否患肿瘤,良性或恶性,原发性或继发性,有无远处转移,重要器官(心、肺、肝、肾、中枢神经系统、骨髓)的功能情况,能否耐受较大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等措施。 2.局部检查局部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肿瘤发生的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能否手术治疗,着重检查肿块与区域淋巴结受累的情况。 实验室检查 肿瘤早期多数无特殊症状和体征,尤其

如何预防肺癌的发生

一、禁止和控制吸烟 肺癌的预防之道,远离香烟和烟雾是最为明智之举。不但不要吸烟,而且也不要让自己吸上二手烟,即使是在公共场所也应该设法避开那些吞云吐雾者,以避免受到二手烟的危害。有关资料显示,控制吸烟可以减少80%以上的肺癌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如果连续戒烟12年,则可与不吸烟者接近。 开始于1960年代的美国反吸烟运动经过了40年的努力,使得吸烟率明显下降,美国男性肺癌的发病率也从1990年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反吸烟运动的功效。对于已经染上烟瘾者而言,

两种肝炎最易癌变

肺癌 每180天涨一倍 “80%以上的癌症患者被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是医生无能吗?不,是肿瘤太狡猾。”王远东指出,癌症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都是慢慢生长的,也不是说一天就得这个病,它也分“勤快人”和“懒汉”。“肿瘤的增大采取细胞分裂的方式,从一个癌细胞变成两个癌细胞,细胞分裂时间最快是40天,最慢是400 天,因此每种肿瘤的进展速度不同。”他举肺癌为例,有研究发现腺癌的体积倍增时间是180天,一个0.5厘米大小的肿瘤要经过四年以上,也就是至少1 400天,才能长到超过3厘米大小。这就为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提供了充分

肺癌肝转移

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肝脏也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肝癌小细胞肺癌[1]及肺腺癌最常见,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临床上约有28%-33%的肺癌患者出现肝转移。肝转移: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

慢性肝炎apf值多少正常

1、甲胎蛋白不同检测法的正常值范围 放射免疫电泳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5μg/L 放射免疫分析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0μg/L 酶联免疫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5μg/L。最常用的定量试验为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ug/L),若超过25ug/L为阳性,若再25——400 ug/L之间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ug/L即为高浓度阳性。 2、甲胎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正常标准值 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并且对生殖细胞肿瘤累的疾病诊断也有提示意义。一般认为:甲胎蛋白定性法阳性或定量>40

早防肺癌看懂身体求救信号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遗憾的是,这一恶性肿瘤在较易被控制的早期阶段常被患者忽略,等到查出来往往已是治疗较为困难复杂的中晚期。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当我们告知一位肺癌中期患者诊断结果时,他连呼不信———“肯定错了,肯定错了!我平时那么结实,百来斤的东西扛起来就走,这次不就是咳嗽了几天吗?” 肺癌,如何早防早治 统计数据显示,淋巴结没有转移的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但肺癌的“狡猾”在于:它经常在发展到晚期才表现出临床症状,所以很多早期肺癌的诊断都很偶然,往往在由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肺炎、肺的其他疾病

中医药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中晚期肺癌病人除了会伴随肺硬变以外有的还有肺功能方面的损害,化疗的毒副作用则进一步促使肺功能的加剧损害,而在肺炎活动期、恶心、呕吐、胸水、贫血等情况下化疗则更加不适合。目前的统计,临床上以中医药为主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报道约占90%以上,因此,中医药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目前的临床资料表明,原发性肺癌在确诊时,属中、晚期者高达90%以上。虽然近代手术治疗的5 年生存率大大提高,但这只能是对早期诊断的亚临床肺癌或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而对中晚期肺癌病人而言,其中多数合并肺硬变或早

肺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变情况。可采取肿瘤组织供病理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3.细胞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原发性肺癌病人多数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 4.剖胸探查术

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因

1、饮食因素 饮食与血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长期喝浓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均可促使原发性高血压。 相反,饮食中有充足钾、钙、镁和优质蛋白,则可防止原发性高血压。素食为主者血压常比肉食为主者低,而经常食鱼地区血压水平也往往较低。由此可见,饮食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遗传因素 有不少的学者认为高血压是属多基因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