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应该如何选购减肥保健品
女性应该如何选购减肥保健品
通常所说的减肥药,除了药字批号的处方药之外,大部分都是各种健字批号的减肥保健品。
保健品与药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食品一个是药物。卫生部明确界定保健品(也称保健食品)是只适合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病为目的的食品。
大多数的减肥保健品都宣称有很好的减肥效果,同时没有副作用。很多人在广告的诱惑下,把各种减肥保健品当成了减肥首选。
事实上,如果没有添加任何处方药成分,纯粹的食品是没有减肥作用的。服用之后若出现明显减肥效果,食品中肯定添加了西药成分。但添加了西药成分的保健品对人体的危害尤其大。
目前保健品中违规添加的西布曲明(已禁用)、甲状腺激素、芬氟拉明(已禁用)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额外负担,如高血压患者不适宜吃西布曲明,甲状腺激素增加代谢率,但会有心率增快、心慌等不良影响。
保健品中既然没有将添加药物成分标明,更不可能明确写清添加了多少。消费者为了快速取得明显的减肥效果,会随意增加用量;服用后的副作用明显,对人体造成伤害。
减肥吃什么好
1、蓝莓
蓝莓所含的浆果类对身体最好。研究表明:蓝色浆果中抗氧化剂的含量是常吃的水果中最高的。每杯浆果中纤维含量是3.6g。纤维可以起到切实防止食用的脂肪被吸收。别再在一整碗麦片顶部放几颗蓝莓了,来一整碗蓝莓吧,在上面撒些麦片,再加点 牛奶或者酸奶,味道一定很棒。
2、苹果
吃苹果好处多多,每天一个苹果还能帮助减肥哦。在吃正餐之前吃一个苹果,摄入的热量比吃其他零食少。苹果中纤维含量很高,每个有4到 5g,纤维让人有饱腹感。另外,苹果中含有的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代谢综合症。苹果是最理想不过的低热量零食。要做成馅饼的话,将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切碎,撒上1/2汤匙甜胡椒,1/2汤匙肉桂,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一分半钟。
3、石榴
石榴不仅富含叶酸和可以预防疾病的抗氧化剂,它们还是低卡路里、高纤维的食品,因此石榴可以满足你吃甜食的欲望而不会对节食有影响。把生石榴子作为零食放在桌子上,用这些代替果仁放在沙拉里吃。
4、鳄梨
别被鳄梨中的脂肪含量吓到(每颗约29g),那正是它高居减肥食品榜的原因。鳄梨中含有的这种有益心脏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会增加饱腹感,让你少吃进很多东西。鳄梨的卡路里含量的确不低,所以最好注意加入的分量。一种简便吃法:可以试试鳄梨沙拉酱做的蔬菜沙拉。
吃减肥餐不掉称怎么办 吃减肥餐对身体有害吗
如果是正确食用减肥餐的话,食用后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
减肥餐一般是指少油、少碳水的饮食,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减肥餐都是有营养的、健康的食材,合理食用减肥餐对身体没有害处。
在选购减肥餐材料的时候要去正规的超市或者生鲜市场去选购食材,这样可以保证购买到的食材新鲜、卫生、合格,可以避免很多健康问题。
教你如何正确挑选减肥药
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一些减肥保健食品将功夫下在产品的夸大虚假宣传上,但真的终究是真的,假的终究是假的,只要消费者睁大眼睛,识破这些减肥保健食品的夸大虚假宣传并非难事。那么,减肥保健食品在夸大虚假宣传方面,有哪些常用招数,我们又如何识破呢?
第一招:减肥保健食品大肆宣传疗效不可信
在保健减肥食品宣传中,“立即见效” “无副作用” “茶+胶囊,双管齐下,减肥真快,立显奇效”等字眼常常见到,事实上,只要涉及到宣传治疗效果,这些保健食品的减肥宣传,全部可以认定是违法的。
我国《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指出,“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和含有使用该产品能够获得健康的表述,不得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不得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或者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的作用”。由此可见,只要宣传中含有对治疗效果的介绍,这些减肥保健食品就不可信。
第二招:大肆宣传减肥速度快的不可信
在保健减肥食品宣传中,“一个半月能减48斤” “6天能减2斤半”“一月减肥30斤” “每天都在瘦,天天有变化”等内容比比皆是。身体脂肪的燃烧决定于机体的多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代谢过程。
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大量的“燃烧”。“一个半月能减48斤”,就是泻也泻不了那么快,除非是处于病态。由此可见,宣传减肥速度快,本身就不科学,对这样的减肥保健食品,当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三招:大肆宣传价格超低的减肥保健食品不可信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减肥保健食品开始在价格宣传上大做文章,“10元钱瘦身大验证”、“30元体验减肥奇效”、“一天不到三块钱,一天一斤往下掉”等等。拚低价,本身就是对自身产品没有自信的表现,给人一种“骗一把就跑”的印象。
专家指出,这些故意在价位上做文章的减肥品保健食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要么是添加些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物,要么是利用一些古药陈方,没什么新科技。因此,减肥效果根本无法保证。
在吃了没有什么效果的减肥保健食品的上,花再少的钱都是冤枉,而且说不定还损害健康。因此,对于在价格宣传上大做文章的减肥保健食品,消费者也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
对于爱美又爱健康的中青年女性来说,减肥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但减肥同时还是一项复杂工程,要想真正实现减肥目的,理性态度和科学方法,二者不可缺一。
减肥品泛滥虚假宣传怎识破
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一些减肥保健食品将功夫下在产品的夸大虚假宣传上,但真的终究是真的,假的终究是假的,只要消费者睁大眼睛,识破这些减肥保健食品的夸大虚假宣传并非难事。那么,减肥保健食品在夸大虚假宣传方面,有哪些常用招数,我们又如何识破呢?
第一招:减肥保健食品大肆宣传疗效不可信
在保健减肥食品宣传中,“立即见效” “无副作用” “茶+胶囊,双管齐下,减肥真快,立显奇效”等字眼常常见到,事实上,只要涉及到宣传治疗效果,这些保健食品的减肥宣传,全部可以认定是违法的。我国《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指出,“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和含有使用该产品能够获得健康的表述,不得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不得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或者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的作用”。由此可见,只要宣传中含有对治疗效果的介绍,这些减肥保健食品就不可信。
第二招:大肆宣传减肥速度快的不可信
在保健减肥食品宣传中,“一个半月能减48斤” “6天能减2斤半”“一月减肥30斤” “每天都在瘦,天天有变化”等内容比比皆是。诚如国际生命科学协会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组长、前中国预防科学院院长陈春明所说的,身体脂肪的燃烧决定于机体的多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代谢过程,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大量的“燃烧”。“一个半月能减48斤”,就是泻也泻不了那么快,除非是处于病态。由此可见,宣传减肥速度快,本身就不科学,对这样的减肥保健食品,当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三招:大肆宣传价格超低的减肥保健食品不可信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减肥保健食品开始在价格宣传上大做文章,“10元钱瘦身大验证”、“30元体验减肥奇效”、“一天不到三块钱,一天一斤往下掉”等等。拚低价,本身就是对自身产品没有自信的表现,给人一种“骗一把就跑”的印象。专家指出,这些故意在价位上做文章的减肥品保健食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要么是添加些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物,要么是利用一些古药陈方,没什么新科技。因此,减肥效果根本无法保证。在吃了没有什么效果的减肥保健食品的上,花再少的钱都是冤枉,而且说不定还损害健康。因此,对于在价格宣传上大做文章的减肥保健食品,消费者也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
对于爱美又爱健康的中青年女性来说,减肥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但减肥同时还是一项复杂工程,要想真正实现减肥目的,理性态度和科学方法,二者不可缺一。
女性更年期保健品选购准则
一、听从医生建议
"先请教医生,看医生对你的诊断是什么",因为曾有更年期病人觉得自己有心悸,结果发现是心脏病。也曾有病人一直觉得自己很热,后来才知道是甲状腺机能亢进,所以千万别闷着头吃健康食品,结果发现没效,却延误了诊断和就医时间。在确定自己没有其它疾病之后,再进一步处理更年期的症状。
二、小心所服药物的交互作用
除了请医生评估自己的情况,应该有什么治疗与改善方法之外,也要很清楚自己所吃的产品可能有哪些副作用,或是和其它药物有交互作用。比如说,黑升麻可能会带来肠胃的不适,自己是否能忍受。卡乏椒可能带来肝衰竭,就应避免。而服用抗凝血剂的人,则应避免使用月见草油和红花苜蓿的产品,月见草油和红花苜蓿也不能同时使用。
三、看生产厂商
选购时一定要买来路统一、有清楚标签的产品,看看有效成分的标示和内容是否相符,注意厂商的使用与制造质量,以确保保健的效果,而且这些产品的价格应该在合理范围,不应该是惊人的贵。
四、试用感受,莫听浮夸效果
不可否认,这些健康食品对某些人很有效,但对某些人却没甩,个别差异很大,但经过口口相传的力量,又会被渲染得很神奇,到底该不该吃,怎么判断比较好?
专家建议,可在使用10天之后,看看症状是否有改善,比如说,脸潮红的现象有没有好一点,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就不要再勉强自己傻傻地吃。
更年期保健品的选择根据以上几点,若精神、体力和情绪有变好,症状存在却得到了改善,则整体向正面发展,那表示还有改善的迹象,值得继续使用。从正确的诊断评估,到小心谨慎地使用,这样吃才能确保自己的健康。
不要让不吃晚饭减肥假象所蒙蔽 认清减肥假象
初期采用这样的方法,确实能够从秤上明显看到掉秤,实际这种情况往往是“假瘦”以“滴米不进”的状态去减肥,会造成身体早起脱水,就会有体重下降的假象,实际上减掉的不是脂肪而是水,就如同一些所谓的减肥保健品,违紧添加利尿成分,让人在短期内丧失大量的水分,造成瘦的假象,而脂肪是不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燃烧!
对保健品的正确认识
这股保健食品热的兴起,购买和食用保健食品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人对保健食品的认识,选择上都有错误或者不健全的理解。
一、保健品首先不是药品,能调理生理功能,但是对治疗疾病效果不大。可以用来进行辅助治疗。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有27种,包括: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利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
同时,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凡是超过上述27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二、注意标志和批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卫生部对这一食品的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第号,或者国食健字第号,进口保健食品:卫进食健字第号。
三、保健食品的标签除与普通食品应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应注明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四、保健品不可以代替药品。一种新药品的面市,必须要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保健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五、理性选择保健品。每种保健品都有适宜的人群,选购时应该按照个人的差异,认真选择,不能按照送礼习俗,胡乱的选择,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选购减肥药误区
误区1:减肥药都是有效的
说起来,真的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想象力:减肥药里居然含有活的绦虫卵!吃了这药,虫卵进入消化道,孵化出绦虫,不断地吸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抑制甚至破坏食欲——减肥,自是卓有成效。只是,成日成夜与虫共生,这得需要多大勇气?
再有就是拿“新陈代谢”说事儿的减肥药了。其实,最安全有效地提高新陈代谢的方法只有一种:体育锻炼。
误区2 :减轻体重就是
减肥成功体重是否减轻是大多数减肥者衡量减肥是否成功的标准,可事实上,脂肪堆积才是真正的原因。体重计掩盖了事实:一切都在偷梁换柱中发生。
含有“利尿剂”的减肥药,将占人体70%重量的水分从身体中转移出去,很快减轻重量,含有大黄、番泻叶等腹泻作用的减肥药,也是这种原理。只是,这两类药物只能图一时之快。一旦停用,喝水进食,体重反弹势如破竹。
女生网购减肥果十天吃出肾衰竭
为减肥,家住塘沽的女生小冯从网上订购了一瓶“巴沙减肥果”胶囊。仅仅服用10天,小冯就因身体极度不适被送往医院治疗,经诊断为轻度肾衰竭。医生提醒,近期网店热卖几种“绿色减肥果”副作用很大,均为假冒产品。市民在实行减肥计划前最好咨询专科医生,不要乱服药,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据介绍,家住塘沽21岁的女生小冯,趁大二暑假休息时,决定在家实施减肥计划。8月初,小冯从网店订购了一款名为“巴沙减肥果”的减肥胶囊,开始每天服用。刚吃了3天,小冯就出现了恶心头晕等症状。以为这是服药的正常反应,小冯又坚持服用了一周,直到出现呕吐、晕倒等身体极度不适症状才停药,被家人送到医院检查。经诊断,医生称,小冯服用的减肥药是一种假药。在药物的副作用下,小冯已出现了轻度肾衰竭,所幸就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查到,近期在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了包括巴沙减肥果在内的5种名叫“减肥果”的胶囊。这些“减肥果”以保健食品名义销售,在产品介绍中,把功效说得神乎其神。很多消费者服用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失眠、头晕、胃疼、厌食、尿频尿急以及全身乏力等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6月26日紧急叫停了这些“减肥果”胶囊。据权威部门鉴定,这些减肥药品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属于假冒产品。
同时,记者也发现,虽然这些所谓的“减肥果”并没在市面销售,但只要上网查找,很多知名的购物网里仍有多种“减肥果”胶囊在售,消费者仍有可轻易买到这些声称效果神奇的减肥药。
医生提醒市民,商店里眼花缭乱的减肥茶、减肥胶囊等都属于减肥保健品。减肥保健品并不等同于减肥药,真正的减肥药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在减肥保健品中添加违规成分。如果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在购买减肥保健食品前,除了要核实产品的真实性外,最好能找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或健康医师咨询,选择对自身没有伤害的减肥方法.
四类减肥保健品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是过度的吃减肥药,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可以适当食用健康减肥保健品,并且配合适当的运动,才能真正达到减肥的效果,那么减肥的保健品有哪些呢?健康减肥产品有哪些?
1、左旋肉碱
左旋肉碱是健康减肥的最佳产品之一,因为左旋肉碱是一种天然、无副作用的保健食品。左旋肉碱是体内脂肪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必需营养物质,它能够有效地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从而起到健康减肥的作用。另外,左旋肉碱作为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物质,能够在机体内除去多余的脂肪及其他脂肪酸的残留物,使细胞内的能量得到平衡,进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2、苹果酸
苹果酸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它是人体新陈代谢中重要的中间产物。在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有利于氨基酸的吸收,能够有效地减少体内的脂肪量,从而起到瘦身减肥的作用。另外,L-苹果酸可以促使体内各种营养物质顺利分解,促进食物在人体内吸收代谢,有效地防止肥胖,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
3、螺旋藻
螺旋藻中富含的苯基氨基酸,能影响脑部控制胃口、均衡食欲。此外,螺旋藻中具有的高蛋白,干糖能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须要的营养,免除其他减肥形式给人带来的饥饿,营养不良之苦,达到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下的减肥。螺旋藻减肥的效果虽然缓慢,但非常理想和稳定,对身体不仅无害且大有裨益。
4、膳食纤维
大多数的肥胖主要是因为摄入的热量过多,而运动量减少,导致体内脂肪的堆积,从而出现肥胖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膳食纤维,可以使体内摄入的热能减少,在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也下降,最终使体内脂肪消耗而起减肥作用。
中老年人如何选购保健品
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该如何选购
1、 认清属性
就是看自己是否属于某保健品列举出的特定人群。
2、找到自身需求
3、注意产品成分
认识产品中的有效成分(功效成分),不要因广告中的功效宣传而转移了注意力。比如大多调整睡眠类的保健品,目前市场上有四五十种之多,名称不相同,宣传不相同,但其有效成分都是褪黑素。
4、“健”
注意生产单位和批准文号,看是否有“健”字号。
5、“适宜人群”
看产品说明书上注意事项里是不是有“适宜人群”,如果没有此项说明,至少可以判断此种保健品是不正规的。
6、“不适宜人群”
有的保健品说明里还列举出了“不适宜人群”,购买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对照。
如何理性选购保健食品?
1、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但可以用来进行辅助治疗。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有27种,包括: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利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等等。
同时,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凡是超过上述27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2、保健食品不可以代替药品。一种新药品的面市,必须要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保健食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更年期选购保健品
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多表现头痛、头晕、失眠、情绪烦躁易怒、疲倦乏力等神经衰弱的症状,虽说每个女性都会经历更年期,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的到来还是要认真对持,同时需要些保健品来进行调理,尽可能舒适的度过更年期。保健品时在选购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一些事项,或是选购不正确的保健品只会有危无利的。
一、 了解产品的副作用及与其它药物的交互作用
除了请医生评估自己的情况,应该有什么治疗与改善方法之外,也要很清楚自己所吃的产品可能有哪些副作用,或是和其它药物有交互作用。比如说,黑升麻可能会带来肠胃的不适,自己是否能忍受。卡乏椒可能带来肝衰竭,就应避免。而服用抗凝血剂的人,则应避免使用月见草油和红花苜蓿的产品,月见草油和红花苜蓿也不能同时使用。
二、请医生诊断与评估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补充及另类医学中心建议,不管是使用激素补充疗法或是替代疗法与健康食品,一定要先询问医生,评估对个人的好处与坏处。 妇产科医师特别提醒,“先请教医生,看医生对你的诊断是什么”,因为曾有更年期病人觉得自己有心悸,结果发现是心脏病。也曾有病人一直觉得自己很热,后来才知道是甲状腺机能亢进,所以千万别闷着头吃健康食品,结果发现没效,却延误了诊断和就医时间。在确定自己没有其它疾病之后,再进一步处理更年期的症状。
三、有没有效自己最清楚
不可否认,这些健康食品对某些人很有效,但对某些人却没甩,个别差异很大,但经过口口相传的力量,又会被渲染得很神奇,到底该不该吃,怎么判断比较好?专家建议,可在使用10天左右,看看症状是否有改善,比如说,脸潮红的现象有没有好一点,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就不要再勉强自己傻傻地吃。
四、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大厂产品
选购时一定要买来路统一、有清楚标签的产品,看看有效成分的标示和内容是否相符,注意厂商的使用与制造质量,以确保保健的效果,而且这些产品的价格应该在合理范围,不应该是惊人的贵。
五、短期使用定期追踪
现在西方国家对这些保健食品的临床实验与研究,多半是短时间的,半年到一年之间,所以长期使用会产生哪些副作用,目前还未知。所以,最保险的做法是短期使用,缓解症状就好,别长期依赖。如果能定期评估更好,因为如果发现有什么伤害,可立即停止使用,将伤害减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