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肺病容易与肺癌混淆
四种肺病容易与肺癌混淆
肺炎
支气管肺炎一般起病较急,发热等感染症状比较明显,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肺部病变也较快吸收。但若炎症吸收缓慢或反复出现,应做深入检查。
肺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经抗生素等治疗可以痊愈。但是,如果一个部位反复发生肺炎,则应该引起我们对肺癌的警惕。
肺癌是肺部的恶性肿瘤,一般表现为肺部包块,但包块很小时,影像学检查可能查不出来。任何一个支气管内有异物或肿物阻塞,哪怕是不全阻塞,也会导致局部肺组织的炎症,即肺炎。如果反复发生一个部位的肺炎,就应该警惕是否是肺癌。
因此,如果有咳嗽、反复同一部位肺炎,强烈推荐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早期发现肺部肿瘤
肺脓肿
肺癌中央部分坏死、液化形成癌性空洞时,X线征象易与肺脓肿混淆,但肺脓肿病例常有吸入性肺炎病史。急性期有明显的感染症状,痰量多、呈脓性、有臭味。X线片上空洞壁较薄,内壁光滑,有液平面,脓肿周围的肺组织或胸膜常有炎性病变。
肺结核
对于中年以上的肺结核病人,在肺结核病灶部位等呈现块状阴影,经抗结核药物治疗肺部病灶未见好转,块影反而增大或伴有肺段或肺叶不张,一侧肺门阴影增宽等情况时,都应引起结核与肺癌并存的高度怀疑,必须进一步做痰细胞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等。
哮喘
哮喘病与肺癌可能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引发哮喘的慢性炎症可以产生过多的自由基,自由基是人体内活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能够对人体内其他物质进行氧化,它不仅破坏遗传物质,而且也能促使癌症形成和发展。女性哮喘患者,更应该提高警惕,定期复查。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应每隔半年接受一次检查,如果同时合并其他典型症状,则应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以期及时发现病灶,早期诊断,提高生存率。
小细胞肺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上皮性胸腺瘤
胸腺瘤的核内染色质不像胸腺小细胞癌那样均质分布,而且常被内部的纤维条索分隔成小叶状。胸腺小细胞癌嗜铬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而胸腺瘤为阴性。
2.胸腺内甲状旁腺腺瘤
此类患者临床常有高钙血症,这与内分泌性病理损害的特点正相反,但有些病例可无激素引起的症状,这样就易与胸腺小细胞癌相混淆。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鉴别。
3.纵隔副神经节瘤
在形态学上也与胸腺小细胞癌相似,但是它并不一定出现在胸腺而常发生于大血管;因其多起源于主动脉、肺动脉内的或是血管内的副神经节,同胸腺小细胞癌的较大的腺管样生长方式不同,副神经节瘤的瘤细胞呈紧密群集状生长。另外,副神经节瘤核分裂象少见,而胸腺小细胞癌核分裂象多见。嗜银染色在副神经节瘤为阳性,而胸腺小细胞癌呈阴性。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染色二者均可呈阳性,但在副神经节瘤更多见。
肺热咳嗽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长期咳嗽并不一定是肺痨,正如咳嗽不一定是由感冒引起。中医看咳嗽,大致可分为四个原因:
感冒咳
即西医所说,过滤性病毒入侵上呼吸道,引起身体免疫系统产生连串反应。气管和鼻道黏膜分泌增加,患者出现流涕、鼻塞、有痰等病徵。喉咙因为有痰涎的缘故,因而作出收缩、咳嗽等反射动作,以求清除痰液。同时间,身体透过提高温度 ( 发烧 ) ,企图杀灭细菌。这一切会持续至病毒被打败为止。
肺热咳
这情形非常普遍。肺热咳与感冒咳不同之处,是肺热咳未必伴有浑身骨痛、发烧、忽冷忽热等病徵;反之,伴随出现的是口乾、口苦、喉咙痛、痰涎黄稠等「燥热」徵象。肺热之所以会咳嗽,全因机体热盛,黏膜组织充血,令细菌有机可乘。
虚弱咳嗽
这情形不同於上述两种咳嗽,因气虚肾虚而咳嗽的人,咳起来不会惊天动地,亦不会重浊声大,辛苦万状,只会轻微而持续地「咳咳」两声。患者总觉得喉头发痒,说话多了,或者跑了几步,喉咙就不舒服,忍不住轻咳两声。咳起来或会有微微灰黑的痰。这类咳嗽可以天长地久,陪伴你一世。
肺部疾病
因罹患肺炎、肺痨、肺癌等严重病而引起的咳嗽。感冒后的燥咳应以润肺止咳为主,可以服用中药桑杏汤治疗,如果咳嗽历害的话可以吃些镇咳药氢嗅酸右美沙芬之类的。
容易与新生儿湿肺混淆的疾病
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本病常见于早产儿,多在生后8~12个小时内出现呼吸急促,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紫绀。早期临床及X线表现极似湿肺,但与其不同:本病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典型肺部X线表现为两肺透光度普遍降低,弥漫性网状细颗粒影及支气管充气征。连续摄片动态观察有助于本病与湿肺的鉴别。
2、羊水吸入综合征胎儿有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史,在复苏后即发生,而新生儿湿肺患儿出生时大都正常,呼吸急促发生相对较晚。本病胸部X线特点亦与新生儿湿肺不同,可资鉴别。
所以对于新生宝宝来说,如果有出现和新生儿湿肺的疾病,为了避免容易与新生儿湿肺混淆的疾病的问题发生,最为关键的问题,最好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然后正确的治疗,让宝宝更加健康。
肺脓肿容易与什么疾病混淆
1.慢件支气管炎:
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患者,咳嗽、咳癌症状以冬、春季为土,痰为白色泡沫样就痰,感染急性发作期可呈脓件,但痰量较少,且无反复咯血病史;肺部的下湿哆旨散在分布c借此可与支气管扩张相鉴别。
2.肺结核:
可有慢性咳嗽、咳痰,但常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且痰量少。病变多位于上叶,典型体征为肺尖或锁骨下区轻度浊音及细湿哆音。x线检查可发现病灶,钙化常较明显,痰内可查到结核杆菌3.支气管肺癌: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咯血为主要表现,有时与肺癌较难鉴别:但是后备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吸烟患者,常伴有不明原因的消瘦,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异位内分泌等伴项综合征表现。进行胸部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细胞学检查等,可作出鉴别。
矽肺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无职业接触史,儿童多见。是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一部分,起病急,有严重中毒症状,有时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X线胸片显示双肺野均匀分布,密度和大小均匀,边缘清楚的粟粒状阴影,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而矽肺临床表现无全身中毒症状,且小结节阴影在胸片上表现密度较高,同时有职业接触史。2.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者,有左心衰竭病史,无职业史。以反复发作咯血、气短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贫血为特点,有杵状指(趾)、脾大等体征。胸片可见大小不一的、分布不均匀、一定数量的细结节阴影,密度大,伴有少量条索状阴影,晚期出现广泛肺间质纤维化。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查到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往往有心脏病体征。3.结节病 为原因不明、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可侵犯全身许多脏器,但多发生在肺部及胸内淋巴结。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体征,Ⅱ期结节病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浸润,肺部病变广泛对称地分布于两侧,呈结节状、点状或絮状阴影。Ⅲ期结节病肺部呈现纤维化改变,而肺门肿大淋巴结消失。纤维化阴影中常混杂有肉芽肿的阴影,病变广泛者可出现肺脏皱缩、膈肌升高、肺门上提等。结节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胸片、胸CT改变、组织学活检及Kvein试验阳性。患者可能伴有其他脏器病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结核菌素皮试阴性或弱阳性可作为参考指标。4.肺泡微结石症 往往有家族史,多无粉尘接触史。X线胸片上两肺满布细砂料状阴影,大小在1mm左右,边缘清楚,以肺内侧多见,肺门影不大,肺纹理无明显变化,病程进展缓慢。5.细支气管肺泡癌 常咳较多白泡沫痰,有时咯血,痰中查见癌细胞。
矽肺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需与矽肺结节影相鉴别的疾病有以下几种: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细支气管肺泡癌、结节病、肺泡微结石症及结缔组织病等。矽肺的块状病变需与肺结核球、肺癌肿块等相鉴别。1.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无职业接触史,儿童多见。是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一部分,起病急,有严重中毒症状,有时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X线胸片显示双肺野均匀分布,密度和大小均匀,边缘清楚的粟粒状阴影,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而矽肺临床表现无全身中毒症状,且小结节阴影在胸片上表现密度较高,同时有职业接触史。2.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者,有左心衰竭病史,无职业史。以反复发作咯血、气短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贫血为特点,有杵状指(趾)、脾大等体征。胸片可见大小不一的、分布不均匀、一定数量的细结节阴影,密度大,伴有少量条索状阴影,晚期出现广泛肺间质纤维化。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查到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往往有心脏病体征。3.结节病 为原因不明、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可侵犯全身许多脏器,但多发生在肺部及胸内淋巴结。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体征,Ⅱ期结节病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浸润,肺部病变广泛对称地分布于两侧,呈结节状、点状或絮状阴影。Ⅲ期结节病肺部呈现纤维化改变,而肺门肿大淋巴结消失。纤维化阴影中常混杂有肉芽肿的阴影,病变广泛者可出现肺脏皱缩、膈肌升高、肺门上提等。结节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胸片、胸CT改变、组织学活检及Kvein试验阳性。患者可能伴有其他脏器病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结核菌素皮试阴性或弱阳性可作为参考指标。4.肺泡微结石症 往往有家族史,多无粉尘接触史。X线胸片上两肺满布细砂料状阴影,大小在1mm左右,边缘清楚,以肺内侧多见,肺门影不大,肺纹理无明显变化,病程进展缓慢。5.细支气管肺泡癌 常咳较多白泡沫痰,有时咯血,痰中查见癌细胞。
如何区别肺炎与肺癌
肺炎与肺癌的区别,往往很多时候大家会把早期肺癌与肺炎相互混淆,造成误诊漏诊现象。那么如何区别肺炎与肺癌?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肺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现象,而肺癌则是肺部的一种恶性肿瘤,在肺癌早期会出现感冒、支气管炎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肺炎。
肺癌早期表现为肺部包块,但包块很小时,影像学检查可能检查不出来。肺炎很容易发生,任何一个支气管内有异物或肿物阻塞,都会导致局部肺组织非炎症,即肺炎。而如果反复发生一个部位的肺炎,就应该警惕是否是肺癌了。
肺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热等感染症状较为明显,经抗生素药物治疗后症状可迅速消失,肺部病变也较快吸收。但若炎症吸收缓慢或反复出现,应做深入调查,警惕肺部占位病变,产生肺癌。
专家还介绍,肺癌的预后总体上并不理想,关键原因是肺癌早期发现较为困难,容易与肺炎、支气管炎等炎症相混淆,因此应加强早期肺癌的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肺癌治愈率。
肺癌容易误诊怎么办
有关数据表示我国每年约有40万人被确诊患有肺癌,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国家。与其他癌症相比,肺癌更像一个“潜伏的杀手”,大部分患者被诊断患有肺癌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即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身体的其他部分。
而在这一阶段才接受治疗,只有不到5%的患者能够活过5年。若在早期即被诊断出,那么有近70%的患者能够存活5年以上,部分患者甚至有治愈的希望。确诊肺癌的分期早晚,直接影响治疗方式已经预后,晚期的肺癌,即便运用多种治疗方式综合治疗,也很难取得好的疗效。
肺癌容易误诊,这是需要患者和医生都要重视的问题。比如45岁以上男性烟民长期肺部炎症发热,治疗效果不佳者尤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就应该再进一步检查,不应该掉以轻心。
肺部疾病鉴别难度较大,比如说影像学上区分结核和肺癌的难度就相当大。患者在发现肺部有病变时,总希望自己得的是一种“好治的病”,害怕用进一步的手段确诊是否为肿瘤。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部穿刺活检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痛苦,患者因为害怕这种痛苦,而宁愿相信自己得了“结核病”。结核病的治疗要经过漫长的周期,反而耽误了肺癌的早期确诊和治疗。
部分肺癌和肺结核在影像学上难以区别,如肺结核瘤易与周围性肺癌混淆,肺门淋巴结结核易与中心型肺癌混淆,陈旧型肺结核易与瘢痕癌混淆等等,临床上极易发生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从症状上看,肺癌的症状则特异性不高,最常见的也是咳嗽,或者痰中带血,两者的症状也容易混淆。结核病常见咳嗽、盗汗、午后低热、消瘦。
约有三分之一的早期肺癌没有症状,还有一部分病人尽管有轻微的早期症状,但未重视或被误诊,而延误了病情。因而在出现肺癌相关症状时一定要认真排查,做好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