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不同类型骨盆骨折治疗方法如何选择

不同类型骨盆骨折治疗方法如何选择

骨盆骨折的治疗不同类型的骨折其治疗方法不同。

1、撕脱性骨折的治疗治疗原则为采取使牵拉肌肉松弛的体位,使骨块尽量复位,促其愈合。

髂前上棘骨折乃由缝匠肌急骤收缩引起,采取屈膝屈髋位,卧床休息2~3周即可,即使骨折片未完全复位,功能恢复也多满意。髂前下棘骨折乃由股直肌猛烈收缩引起,采取屈膝屈髋位,卧床休息2~3周,无手术治疗之必要。坐骨结节撕脱或骨骺分离系由于胭绳肌急骤牵拉所致,患者采取伸髓伸膝位,卧床 2~3周后,即可完全恢复。

2、稳定性骨折的治疗因其骨折不涉及骨盆主弓,一般移位不多,可使患者略屈膝屈髓,休息4~6周即可,一般2~3月内可完全恢复。耻骨联合分离严重者,可用布兜悬吊骨盆卧床休息。

对骶骨横断骨折,如骨折片向前有明显移位,则可用手指从肛门内向后推挤,使其复位,然后以气圈保护,卧床休息4~6周即可。在推挤时慎勿损伤直肠。

对尾骨骨折脱位者,如无明显移位,卧床体息2~3周即可,有移位者,可甩手指从肛门内推挤复位后卧床休息。如“尾骨痛”症状难以消退时,则行尾骨切除术。

3、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一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如下方法:

(1)一侧骶髂关节半脱位者,可用手法整复,用手压髂骨翼向前方,使向右旋转移位得到纠正,然后用布兜牵引或石羔裤固定2~3月。

(2)骨折段移位多,如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脱位,耻骨上下枝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附近的髂骨骨折或骶骨骨折等。均可采用骨牵引法,可行单侧股骨下端或胫骨结节牵引,根据需要也可双侧牵引,在牵引中可配合骨盆部的布兜垂直牵引,纠正骨盆侧向分离移位,也可配用髋人字石羔协助牵引,利用牵引力使骨折脱位逐渐复位,并维持骨折端的良好位置。

还有所谓“90一90一90”牵引法,即是髓、膝、踝三个关节均屈曲90。,在股骨下端做骨牵引,利用臀肌牵拉骨盆,使骨折复位。适用于伸直位牵引难以复位的病例。

对其他不稳定骨折,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灵活应用上述诸法,予以治疗。

所有牵引复位者,2日后应拍x光片,复查对位情况,即时调整牵引方向和重量。

一般牵引应维持6~8周以上,使其达到骨性愈合。若因故不能长时牵引,也可于5~6周后移去牵引改用髋人字石羔固定:

骨盆骨折绝大多数可采用保守疗法,使之坚固愈合,而无需手术治疗。对因未整复而有持续性疼痛的骶髂关节脱位,半脱位,其它疗法无效时,有人主张可经后路行骶髂关节融合术。移位的骨折断端刺破膀胱、直肠或其他脏器者,在修补软组织同时,也可切除骨折尖端。

骨盆骨折腿还能动吗 骨盆骨折可以坐吗

骨盆骨折是否可以坐,首先要看骨盆骨折的类型,如果说是稳定型的骨盆骨折,像骶骨或者是髂前上棘的骨折,这个时候是可以适当的坐的,但是也是要在疼痛减轻以后,骨盆骨折稳定以后再开始适当的坐,大约得需要一周左右。如果是不稳定的骨折,像是开放样,或者是垂直剪切暴力造成的骨盆骨折,建议在手术治疗复位以后,病情稳定了,伤口愈合好了,这个时候才可以适当的坐一下。

桡骨头与桡骨小头有区别吗 桡骨小头骨折怎么治疗

桡骨头骨折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选择哪种治疗方法,还是根据桡骨头骨折的类型来确定。单纯的Ⅰ型骨折,移位较轻的,可以单纯选择保守治疗、悬吊或者是石膏外固定。如果是Ⅱ型、Ⅲ型、四型的骨折,骨折移位严重,关节面有塌陷,这时候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切开钢板螺钉的固定,以及桡骨小头置换,都可以选择。但是治疗怎么选择,还是要看骨折的移位以及塌陷的情况。

骨盆骨折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一,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盆环是否稳定和有无内脏合并伤。治疗原则首先是防治威胁生命的大量出血与内脏器官损伤,但也要对不稳定的骨盆骨折进行早期复位和持续固定,以利控制骨折的大出血,减轻疼痛和减少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us syndrome,FE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等严重并发症。骨盆承重结构的恢复,亦有助于获得尽可能好的功能效果。

由于严重的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常是多发性损伤,因此为保证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及并发症,McMurtry提出了一个A~F的处理顺序方案,其内容如下:

A(airway,气道):通畅呼吸道,给氧,气管插管,闭式引流等,并注意胸部伤。

B(bleeding,出血):控制外出血,输血、输液,包括输血小板和监测凝血指标。

C(CNS,中枢神经系统):颅脑损伤的处理。

D(digestive system,消化系统):腹内脏器损伤的处理。

E(excretory,排泄):尿道、膀胱的处理。

F(fracture,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的处理。

此方案的特点是从患者的整体治疗出发,首先抢救威胁患者生命的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大量出血,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根据近年来的进展,骨折早期固定可减少FES、DIC、ARDS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在上述的“B”中增加骨盆不稳定骨折复位和固定,包括用外固定器固定骨盆前环,或用Ganz抗休克“C”形骨盆钳固定。

骨盆骨折分型是怎样的

Tile分型

Tile基于骨盆垂直面的稳定性、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外力作用方向将骨盆骨折分为A、B、C三型,按顺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增加。每型又分为3个亚型,每个亚型又可以进一步分型。

20世纪90年代的资料显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占16.7%~80%,其中B型占24.7%~45%,C型占10%~35%。

Tile分型对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决定性指导意义。

1、A型

稳定的骨盆环损伤,骨折轻度移位。A1: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A2: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A3: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

2、B型

旋转不稳、垂直稳固的骨盆环毁伤,毁伤的骨盆后侧张力带和骨盆底仍连结完备无毁伤,髋骨可产生旋转不稳固。B1:外旋毁伤,翻书样毁伤。B2:骨盆侧方挤压毁伤或髋骨内旋毁伤,内旋不稳固,侧方挤压伤;关书样毁伤。B3: 双侧B型毁伤。

3、C型

旋转和垂直不稳固的骨盆环毁伤。后侧骶髂部稳固布局完全毁伤,骶棘和骶结节韧带完全扯破,前侧孕育发生耻骨团结分散,或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骨盆孕育发生旋转和垂直偏向不稳固,一侧骨盆可向上移位。C1:单侧伤;C2:骨盆双侧不稳固,多为侧方挤压性毁伤,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骶髂枢纽关头脱位,一侧旋转不稳,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C3:双侧伤,临床上骨盆环破碎归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骨折。

Young-Burgess分型

Young和Burgess根据损伤机制将骨盆骨折分为4种类型,包括侧方挤压型(LC型)、前后挤压型(APC型)、纵向剪切型(VS型)及复合应力型(CM型)。

每种损伤方式的致伤原因有明显区别,APC型常发生于步行者和摩托车相撞的事故中。LC型常发生于摩托车、汽车相撞。

高处坠落则常导致VS型。50%的LCⅠ型和Ⅱ型患者合并颅脑损伤,往往导致死亡,且胸、肝、脾、膀胱的损伤也很常见。20%的LCⅢ型患者合并肠损伤、40%合并下肢骨折、20%合并锻Ⅱ型患者合并颅脑损伤,往往导致死亡,且胸、肝、脾、膀胱的损伤也很常见。20%的LCⅢ型患者合并肠损伤、40%合并下肢骨折、20%合并动脉损伤,一般无脑、胸、腹部损伤。APC型患者胸腹腔脏器损伤、动脉损伤常见,休克、脓毒血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58%的VS型患者合并脑损伤,23%合并胸损伤,25%合并脾损伤,20%合并动脉损伤。

Young-Burgess分型注意到合并伤及复苏问题,有助于创伤骨科医生制定合理的复苏方法及外科治疗方法。

1、LC型

LCⅠ型:作用力偏后,表现为骶骨骨折、一侧坐骨和耻骨支水平骨折和伤侧骶骨压缩骨折。

LCⅡ型:作用力偏前,表现为一侧耻骨支水平骨折、骶骨前缘压缩骨折、髂骨翼骨折及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和髂骨翼新月样骨折;

LCⅢ型:一侧Ⅰ或Ⅱ型损伤加对侧外旋损伤(对侧开书形损伤)。

2、APC型

APCⅠ型: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移位不超过2.5 cm,和(或)骶髂关节轻度分离,前后韧带拉长但结构完整。

APCⅡ型: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移位超过2.5 cm,和(或)骶髂关节分离,其前部韧带断裂、后部韧带完整。

APCⅢ型:半侧骨盆完全性分离,但无纵向移位,前后方韧带同时断裂骶髂关节完全性分离,并有纵向不稳。

3、VS型

轴向暴力作用于骨盆产生骨盆环前后韧带和骨复合物破裂。骶髂关节分离并纵向移位,偶有骨折线通过髂骨翼和(或)骶骨。

4、CM型

前和(或)后部纵和(或)横形骨折,可见各类骨折的组合形式(LC-VS型和LC-APC型等)。

结语:患上骨盆骨折以后,大家要“冷静”,不要慌张,找对正确治疗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上述是关于骨盆骨折知识的讲解,如果大家患上骨盆骨折的话,可以多吃一些利于骨骼的食物,希望上述的知识可以帮助到大家!

骨盆骨折有哪些类型

1.骨盆弓无断裂骨折 这类骨折不影响骨盆的完整性,病情轻。如耻骨一支骨折、骸前上或下棘骨折、坐骨结节骨折、能骨骨折、尾骨骨折或脱位。

2.骨盆环单弓断裂骨折 这类骨折影响到骨忿环,但末完全失去连接,基本保持环状结构的完整。如一侧或双侧耻骨上支和下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一侧能够关节脱位或一侧既然关节附近的髂骨骨折。

3. 骨盆双弓断裂骨折这类骨折多为强大的挤压暴力所致。由于骨折移位明显和常伴有脱位,往往导致骨盆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损伤盆腔内的脏器和血管、神经,产生严重后果。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同侧骶髂关节脱位或骸骨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合并一侧骶髂关节脱位或骸骨骨折;骨盆环多处骨折。

骨盆骨折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局部表现

受伤部位疼痛,翻身及下肢活动困难。检查可见耻骨联合处肿胀、压痛,耻骨联合增宽,髂前上棘因骨折移位而左右不对称,髋关节活动受限,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即两手置双侧髂前上棘处,用力向两侧分离,或向中间挤压,引起剧痛;亦可于侧卧位挤压。有腹膜后出血者,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膀胱或尿道损伤可出现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难。直肠损伤时,肛门出血,肛门指诊有血迹。神经损伤时,下肢相应部位神经麻痹。

2、全身情况

表现神志淡漠、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尿少、脉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征象,多为伴有血管损伤内出血所致。

3、骨盆骨折的分类

(1)依据骨盆骨折后形态分类

①压缩型

骨盆受到侧方砸击力,先使其前环薄弱处耻骨上下支发生骨折,应力的继续,使髂骨翼向内压(或内翻),在后环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发生骨折或脱位,侧方的应力使骨盆向对侧挤压并变形。耻骨联合常向对侧移位,髂骨翼向 内翻。骨盆为环状,伤侧骨盆向内压、内翻,使骨盆环发生向对侧扭转变形。

②分离型

系骨盆受到前后方向的砸击或两髋分开的暴力,骨盆环的变形是伤侧髂骨翼向外翻或扭转,使与对侧半骨盆分开,故称分离型或开书型。由于髂骨外翻,使髋关节处于外旋位。

③中间型

骨盆前后环发生骨折或脱位,但骨盆无扭转变形。

(2)依据骨盆环稳定性分类

前环骨折如耻骨支骨折,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等均不破坏骨盆的稳定性,后环骶髂关节及其两侧的骨折脱位和耻骨联合分离,都破坏了骨盆的稳定性,为不稳定骨折。

(3)依据骨折部位分类

除前述稳定骨折的部位外,不稳定骨折的骨折部位和变形如下。

①骶髂关节脱位

骶髂关节的上半部为韧带关节,无软骨关节面,在骶骨与髂骨之间有许多凸起与凹陷,互相嵌插借纤维组织相连,颇为坚固。骶髂关节的下半部有耳状软骨面、小量滑膜及前后关节囊韧带,是真正的关节,比较薄弱。

②骶髂关节韧带损伤

施加于骨盆的暴力,使骨盆前环发生骨折,使骶髂关节的前侧韧带或后侧韧带损伤,该关节间隙张开,但由于一侧韧带尚存而未发生脱位,骨盆的旋转稳定性部分破坏,发生变形。

③髂骨翼后部直线骨折

骨盆后环中骶髂关节保持完整,在该关节外侧髂骨翼后部发生与骶髂关节平行的直线骨折,骨折线外侧的半个骨盆受腰肌腹肌牵拉,向上移位。

④骶孔直线骨折

骶髂关节完整,在其内侧4个骶骨前后孔发生纵骨折,各骨折线连起来使上4个骶骨侧翼与骶骨管分离,该侧半骨盆连骶骨侧翼被牵拉向上移位,由于骶1侧翼上方为第5腰椎横突,该侧骶骨翼上移的应力,可撞击第5腰椎横突发生骨折,此类型损伤,骨折线与身体纵轴平行,靠近体中线,向上牵拉的肌力强大,故很不稳定,该侧骨盆上移位较多。复位时需要强大的牵引力。

⑤骶骨骨折

多为直接打击所致骶骨发生裂隙骨折,未发生变位者不影响骨盆的稳定性。由挤压砸击所致的骶骨骨折,严重者亦发生变位及前环骨折,就成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由于骶骨管中有马尾神经存在,移位骨折可致马尾损伤。

(4)Tile分类

Tile总结了各种骨盆骨折的分类后,提出了系统分类:

①A型(稳定型): 骨盆环骨折,移位不大,未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性。

②B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的旋转稳定性遭受破坏,但垂直方向并无移位,仅发生了旋转不稳定。

③C型(旋转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即发生旋转移位,又发生垂直移位,C1单侧骶髂关节脱位,C2双侧骶髂关节脱位,C3骶髂关节脱位并有髋臼骨折。

尾椎骨骨折需复位吗

需要复位。

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亦可与骨盆损伤同时出现;前者较少见,而后者在骨盆骨折中占30%~40%,因此,其绝对发生率远较单发者高,且以男性多见。治疗亦较复杂,需与骨盆骨折同时治疗。

骶骨骨折的预后视损伤类型不同而差异甚大单纯性无移位的骶骨骨折预后均好,少有残留后遗症者;但伴有内脏或神经损伤者,则易残留后遗症,以局部残留痛为多见。此外伴有骶髂关节脱位及腰骶椎节脱位者,视治疗情况而定健康搜索。

颅中窝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尾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1)无移位者 卧木板床休息3~4周后上石膏短裤起床活动;坐位时,应垫以气垫或海绵等,以保护局部、缓解压力。

(2)轻度移位者 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将其逐渐复位,2~3天后再重复1次,以维持对位。

(3)重度移位 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先施以手法复位,若无法还纳,或不能维持对位,可酌情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

(4)合并骨盆骨折者 应以骨盆骨折为主进行治疗,包括卧床(蛙式卧位)、双下肢胫骨结节牵引疗法、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等。

(5)骶神经受压者 可先行局部封闭疗法,无效时则需行手术减压。

2.特殊类型的骨折及其处理

(1)伴有骶髂关节分离的骶骨纵行骨折 除少数病例可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外,大多数病例按以下顺序行非手术治疗:①牵引复位;②骨盆兜带悬吊牵引;③石膏短裤固定。

(2)骶骨上段横形骨折 对伴发骶神经根损伤者多需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骶骨椎板以求获得神经减压。对移位明显的骶椎骨折可考虑通过撬拨复位。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无移位或是可以手法复位的轻度移位病例。

(3)骶骨下段横形骨折 ①无移位的骨折 只需取蛙式位卧床休息2~3周,必要时可采用封闭疗法止痛或服用长效止痛剂。②有移位骨折 一般在局部麻醉下按肛门指检的方法,用示指将骨折块轻轻向后推压而使骨折端复位。对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考虑行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内固定术。

(4)合并腰骶关节脱位的骶骨横形骨折 治疗较困难,大多需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可酌情选择椎弓根钉技术+钢丝固定结扎术。

(5)单纯性腰骶关节脱位 治疗宜按“脊柱滑脱”施以手术疗法,大多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节间Cage内固定术。

(6)合并骶骨骨折的双侧骶髂关节脱位 轻者仅需卧床休息数天后(蛙式位)以石膏短裤固定即可,但对移位明显且手法复位失败者则需行开放复位及双侧骶髂关节融合术。

治疗轻度和重度的尾骨骨折有着不同的方式,而且在对尾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上,根据患者的自身,也是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骨折后患者在饮食上也是要注意,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要少吃,这样对自身问题改善有着很好帮助。

骨盆骨折的治疗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4个治疗方法

对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整复能镐关节脱位和骨盆骨折的变位,最大限度地恢复骨盆环的原状。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脱位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手法,配合单相或双相牵引,或用外固定架、石膏短裤、砂袋垫挤等综合措施来保证复位后的稳定和愈合。

1.单纯耻骨联合分离,分离轻者用侧方对挤法使之复位,两侧髂骨翼外侧放置沙袋保持固定。分离宽者,用上法复位后再用布兜悬吊以维持对位,或用多头带固定即可。

2.骶髂关节服位合并能骨骨折或镕骨翼骨折,半侧骨盆向上移位而无储翼内、外翻者,可在牵拉下手法复位,并配合同侧深上牵引或皮牵引,重量10—15kg。维持牵引重量不宜过早减轻,以免错位。8周拆除牵引,下床锻炼。

3.骶髂关节脱位并骸翼骨折外翻变位者,手法复位后给单向下肢牵引即可。

4.髂翼骨折外翻变位并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无后上脱位者,可用骨盆夹固定;耻骨上、下支或坐骨上、下支骨折伴同侧能镕关节错位,或耻骨联合分离并一侧能僻关节错位者,复位后多不稳定,除用多头带固定外,患肢需用皮牵引或骨牵引,床尾拾高。如错位严重行骨牵引者,健侧需用一长石膏裤做反牵引,一般牵引时间为6—8周。髋臼骨折并股骨头中心型脱位,采用牵伸板拉复位法和牵引复位法。牵引固定6—8周方可解除

上述是给大家介绍的对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4个治疗方法,如果真的发生骨折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祝患者早日康复。

不同类型骨盆骨折治疗方法如何选择?

1、撕脱性骨折的治疗治疗原则为采取使牵拉肌肉松弛的体位,使骨块尽量复位,促其愈合。

髂前上棘骨折乃由缝匠肌急骤收缩引起,采取屈膝屈髋位,卧床休息2~3周即可,即使骨折片未完全复位,功能恢复也多满意。髂前下棘骨折乃由股直肌猛烈收缩引起,采取屈膝屈髋位,卧床休息2~3周,无手术治疗之必要。坐骨结节撕脱或骨骺分离系由于胭绳肌急骤牵拉所致,患者采取伸髓伸膝位,卧床2~3周后,即可完全恢复。

2、稳定性骨折的治疗因其骨折不涉及骨盆主弓,一般移位不多,可使患者略屈膝屈髓,休息4~6周即可,一般2~3月内可完全恢复。耻骨联合分离严重者,可用布兜悬吊骨盆卧床休息。

对骶骨横断骨折,如骨折片向前有明显移位,则可用手指从肛门内向后推挤,使其复位,然后以气圈保护,卧床休息4~6周即可。在推挤时慎勿损伤直肠。

对尾骨骨折脱位者,如无明显移位,卧床体息2~3周即可,有移位者,可甩手指从肛门内推挤复位后卧床休息。如“尾骨痛”症状难以消退时,则行尾骨切除术。

3、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一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如下方法:

(1)一侧骶髂关节半脱位者,可用手法整复,用手压髂骨翼向前方,使向右旋转移位得到纠正,然后用布兜牵引或石羔裤固定2~3月。

(2)骨折段移位多,如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脱位,耻骨上下枝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附近的髂骨骨折或骶骨骨折等。均可采用骨牵引法,可行单侧股骨下端或胫骨结节牵引,根据需要也可双侧牵引,在牵引中可配合骨盆部的布兜垂直牵引,纠正骨盆侧向分离移位,也可配用髋人字石羔协助牵引,利用牵引力使骨折脱位逐渐复位,并维持骨折端的良好位置。

还有所谓“90一90一90”牵引法,即是髓、膝、踝三个关节均屈曲90。,在股骨下端做骨牵引,利用臀肌牵拉骨盆,使骨折复位。适用于伸直位牵引难以复位的病例。

对其他不稳定骨折,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灵活应用上述诸法,予以治疗。

所有牵引复位者,2日后应拍x光片,复查对位情况,即时调整牵引方向和重量。

一般牵引应维持6~8周以上,使其达到骨性愈合。若因故不能长时牵引,也可于5~6周后移去牵引改用髋人字石羔固定:

骨盆骨折绝大多数可采用保守疗法,使之坚固愈合,而无需手术治疗。对因未整复而有持续性疼痛的骶髂关节脱位,半脱位,其它疗法无效时,有人主张可经后路行骶髂关节融合术。移位的骨折断端刺破膀胱、直肠或其他脏器者,在修补软组织同时,也可切除骨折尖端。

骨盆骨折神经损伤

1、手术时机:最好在伤后7天以内进行,最晚不超过14天,否则复位难度将大大增加,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2、根据骨折分类选择治疗方式:AO分类中的A型骨盆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一般予以保守治疗,卧床休息4-6周,早期下地行走锻炼;B型骨折为前环损伤,仅须行前方固定;C型骨折为后环或前后联合损伤,需要行骨盆环前后联合固定。

3、手术指征:(1) 闭合复位失败;(2) 外固定术后残存移位;(3)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或耻骨联合交锁(4) 垂直不稳定骨折;(5)

合并髋臼骨折;(6)骨盆严重旋转畸形导致下肢旋转功能障碍;(7)骨盆后环结构损伤移位>1cm,或耻骨移位合并骨盆后方不稳,患肢短缩>1.5cm;(8)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方损伤。(9)耻骨支骨折合并股神经、血管损伤,(10)开放骨折

4、手术方式:

(1)、前方固定: 用于固定前环不稳定,常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手术指征为:a、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 b、耻骨联合交锁 c、耻骨支骨折合并股神经、血管损伤 d、开放耻骨支骨折 e、合并骨盆后方不稳

主要固定方式为外固定架、耻骨重建钢板、空心拉力螺钉

(2)、后方固定:用于固定后环不稳定,常用于骶髂关节分离、骶骨骨折等。手术指征为:a.垂直不稳定骨折,b.骨盆后环结构损伤移位>1cm,c.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方损伤

d.合并髋臼骨折。

主要固定方式为:C形钳(C-clamp),骶前钢板固定;骶后骶骨螺栓、骶骨钢板、骶骨拉力螺钉固定

5、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

(1)、外固定架:前方固定

外固定架多数情况下是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时固定,或与其它固定方式联合应用固定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不作为常规的最终固定选择。常用的固定方法是双钉法,即在两侧髂脊各打入两枚螺纹钉;当病情危急时也可各打入一枚螺纹钉,如考虑长期固定可选择在髂前下棘上方(髋臼上缘)打入螺纹钉。置钉前可先用床单等类似物兜紧骨盆。

骨盆骨折的治疗

(1)手术时机最好在伤后7天以内进行,最晚不超过14天,否则复位难度将大大增加,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2)根据骨折分类选择治疗方式AO分类中的A型骨盆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一般予以保守治疗,卧床休息4~6周,早期下地行走锻炼;B型骨折为前环损伤,仅须行前方固定;C型骨折为后环或前后联合损伤,需要行骨盆环前后联合固定。

(3)手术指征①闭合复位失败;②外固定术后残存移位;③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或耻骨联合交锁;④垂直不稳定骨折;⑤合并髋臼骨折;⑥骨盆严重旋转畸形导致下肢旋转功能障碍;⑦骨盆后环结构损伤移位>1cm,或耻骨移位合并骨盆后方不稳,患肢短缩>1.5cm;⑧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方损伤。⑨耻骨支骨折合并股神经、血管损伤,⑩开放骨折。

锁骨骨折的类型有哪些

锁骨骨折的常见类型及治疗锁骨骨折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个类型,稳定型即骨折断端没有分离的骨折,常见的有撕脱性骨折和线形骨折。不稳定型骨折指断端分离的骨折,常见的有移位性骨折和一根骨形成三块以上的粉碎性骨折。撕脱性骨折和线形骨折根本就不需要手术,单纯的移位骨折如果是我自己和我的家人我不会选择手术,粉碎性骨折要根据情况选择手术。锁骨稳定型骨折的治疗原则首选的应该是绷带外八字固定的非手术保守治疗,这一点学医的都应该非常清楚,但事实上这类情况确实有很多都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在锁骨骨折伤残评定问题里多提了一句锁骨骨折的治疗,是因为锁骨骨折伤残评定问题提的人多,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问题提的人少,而我认为这个问题同样也应该引起充分的注意。

骨盆骨折腿还能动吗

骨盆出现骨折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来判断是否对下肢有所影响,如果说骨盆骨折累积到了坐骨神经,可能会影响下肢活动,但是如果骨盆骨折没有神经的损伤,这个时候下肢是可以适当活动的,但是在早期由于骨盆骨折可能合并有腰部肌肉以及髋部肌肉的损伤,可能对于下肢的活动是会受到影响的,但是通过治疗通过休息下肢的活动是能够恢复的。

相关推荐

小儿骨折和成人骨折治疗不同

小儿天性好动,加之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容易发生各种骨折。小儿骨组织结构、骨折愈合特点与成人大不相同,在骨折治疗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小儿骨骼的结构特点 1.位于小儿骨骼两端的生长板,是维持骨骼生长的特殊结构,骺板软骨内的细胞不断分化、增殖,使骨骼长度不断增长。青春期后,骺板逐渐失去增殖能力,骨骼即停止生长。若小儿因外伤引起骺板损伤,则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2.与成人相比,小儿骨骼有机质含量多,无机质含量少,因此骨的韧性高而脆性低,损伤后引起的骨折常常像嫩树枝折断一样,表现为骨的弯曲或仅有部分

不同类型骨质增生的症状

一、颈椎骨质增生 以颈椎4、5、6椎体最为常见,骨质增生如果是发生在颈椎,骨刺压迫血管直接影响血液循环,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甚至视物模糊,吞咽模糊。如果骨刺伸向椎管内压迫了脊髓,还可导致走路不稳,瘫痪、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

骨盆骨折会影响男人的性功能吗

男人的骨盆与生殖器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男性的生殖器是位于骨盆的下方,与骨盆之间间隔着一个尿生殖膈。尿道是从骨盆低下穿越而过,在骨盆内部与膀胱、精囊和前列腺相连,并且在前方与阴茎接头,由于男人的性器官与骨盆有这么大的关系,所以一些男性在骨盆骨折以后很担心自己的性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由于各种原因如车祸、矿井塌方和房屋倒塌等造成骨盆骨折时,骨折碎片、局部损伤与血肿等极易损伤尿道,并可导致性功能障碍。据统计约10-20%的骨盆骨折患者并发有尿道损伤。轻度损伤可出现尿后滴血或血尿,并有尿疼、小腹痛症状。重度

骨折类型标准不同类型也各不相同

1.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骨折外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 (2)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断端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2.根据骨折断裂的程度分类 (1)不完全性骨折:骨的连续性术完全服外,或骨小梁仅一部分发生连续性中断,也称微骨折。 (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破坏,包括骨外膜完全破裂者。 3.根据手法复位外固定后骨折的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骨折:复位固定后不易再移位的骨折,如横断骨折、有锯齿状的短斜骨折。 (2)不稳定骨折:复位固定后骨

指骨骨折类型治疗方法

一、治疗 指骨骨折治疗,首先要重视。既要达到准确地复位,又要达到牢固地固定,还要尽可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手指灵活的活动功能。 无移位的骨折,可用铝板或石膏将伤指固定于掌指关节屈曲和指间关节微屈位,4周左右拆除固定,进行功能锻炼。末节指骨的粉碎性骨折,可视作为软组织损伤处理,不必予以固定。 有移位的闭合性骨折,可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其固定的位置应根据骨折移位的情况而定,如掌侧成角者将手指固定于屈曲位;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应于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4~6周拆除固定。 对开放性

骨盆骨折治疗方法

①骶髂关节脱位以牵引复位并保护为主,重量轻、减重早是再脱位的主要原因。 ②骶髂关节韧带损伤:对分离型以手法侧方挤压矫正,骨盆悬吊。 ②骶孔骨折:以早期闭合复位并骨牵引为恰当的治疗方法。 ④髂翼后部直线骨折容易复位,用牵引复位并保持。 ⑤耻骨联合分离以手法侧方挤压复位并用骨盆悬吊保持或用环形胶布加腹带多可成功。如不能保持复位,则行手术切开复位并内固定亦是可行的方法。

骨盆骨折临床表现有哪些 骨盆骨折怎么治疗

骨盆骨折治疗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保守治疗,第二种是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一般是稳定的骨盆骨折,有些撕脱骨折,还有骶骨比较稳定的骨折,还有坐骨的骨折,这些都可以保守治疗。 如果累及到髋臼关节面的,还有累及到真骨盆骨盆环这种骨折, 就是骨盆的整个稳定性被破坏掉了,还有骶髂关节脱位这种情况,还是需要手术治疗,第一是恢复骨盆的稳定,另一个是通过手术让下肢等长。

骨盆骨折的疾病治疗

应根据全身情况,首先对休克及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进行处理。 (一)休克的防治。患者因腹膜后大量出血,常合并休克。应严密观察进行输血、输液、骨盆骨折的输血可多达数千毫升,若经积极抢救大量输血后,血压仍继续下降,未能纠正休克,可考虑结扎一侧或两侧髂内动脉,或经导管行髂内动脉栓塞术。 (二)膀胱破裂可进行修补,同时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对尿道断裂,宜先放置导尿管,防止尿外渗及感染,并留置导尿管直至尿道愈合。若导尿管插入有困难时,可进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及尿道会师术。 (三)直肠损伤,应进行剖腹探查,做结肠造口术,使粪

尾骨骨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1)无移位者 卧木板床休息3~4周后上石膏短裤起床活动;坐位时,应垫以气垫或海绵等,以保护局部、缓解压力。 (2)轻度移位者 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将其逐渐复位,2~3天后再重复1次,以维持对位。 (3)重度移位 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先施以手法复位,若无法还纳,或不能维持对位,可酌情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 (4)合并骨盆骨折者 应以骨盆骨折为主进行治疗,包括卧床(蛙式卧位)、双下肢胫骨结节牵引疗法、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等。 (5)骶神经受压者 可先行局部封闭疗法,无效时则需行手术减压。 2

骨盆骨折治疗可用这两种方法

整复方法:对于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一般不必复位,卧床2周~3周即可下地活动。对于骨盆环单处骨折:卧硬板床4周~6周即可。 固定方法:对于无移位和骨盆骨折一般不必固定。对于髂骨翼外旋、耻骨联合分离者,手法复位后可采用多头带包扎或骨盆兜悬吊固定,约4周~6周。骨盆向上移位者,可采用患侧下肢皮牵引。向上移位超过2厘米者,应采用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5~1/7,牵引时间需6周~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