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除掉小儿肛裂
中医教你除掉小儿肛裂
1、内饮:槐菊饮
材料及做法:槐米10克,菊花10克,清水洗去浮尘,加开水500毫升冲泡。饮用时加槐花蜜适量,一日数次,当茶频饮。
2、外敷:蛋黄油
将鸡蛋10枚煮熟,去壳和蛋清。将蛋黄放入锅内,中火持续翻炒。约15分钟后,蛋黄炭化变黑。继续煎炒5分钟,即可出现黑褐色浓稠蛋黄油。去渣留油,每日便后清洁肛门,用棉签将蛋黄油涂于肛门裂口处。每日两次,连用10天。
宝宝肛门皲裂要怎样预防
1、培养小儿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要选择家长和儿童时间都不紧张时,让小儿排便,并每天耐心地按时进行,可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2、让小儿有适当的活动量
新生儿后期,可让小儿空腹时进行俯卧,婴儿稍大,就可让其在床上翻滚爬动,这不仅有利于预防便秘,而且对小儿健康发育也有好处。
3、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小儿发生了肛裂,父母应在小儿每次大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轻轻擦干净,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温生理盐水坐浴10-20分钟、或外涂药膏,能起到局部消毒和加速裂口愈合的效果。
4、进行科学喂养
小儿的膳食应当结合其生理特点,满足生长需要,保障机体健康,因此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小儿固然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但也必须摄入适当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这对预防小儿便秘有较大作用。
预防便血 要警惕小儿肛裂
小儿肛裂一般常由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小儿的便秘,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小儿持续便秘,就会引起肛裂和便血。
为了有效地预防小儿便秘、肛裂和便血,家长应注意以下三点:
培养小儿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要选择家长和儿童时间都不紧张时,让小儿排便,并每天耐心地按时进行,可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让小儿有适当的活动量,新生儿后期,可让小儿空腹时进行俯卧,婴儿稍大,就可让其在床上翻滚爬动,这不仅有利于预防便秘,而且对小儿健康发育也有好处。
进行科学喂养。小儿的膳食应当结合其生理特点,满足生长需要,保障机体健康,因此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小儿固然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但也必须摄入适当比例的碳水化合物,也不一定都吃精白米、富强粉,应当多吃一些粗粮、蔬菜和水果等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这对预防小儿便秘有较大作用。
当小儿已经出现便秘、肛裂、便血后,家长不能单纯使用通便泻药或向小儿肛门内塞进开塞露等方法,应让孩子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喝水,标本同治,减轻患儿的痛苦。
小儿便血是什么原因 肛裂
小儿肛裂一般是由长期便秘引起的,其典型症状是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疼痛,疼痛剧烈,并伴有出血,量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于大便表面,给患儿排便带来极大痛苦。长期肛裂会造成小儿因恐惧排便而不敢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其生长发育。
小儿肛裂怎么办
小儿肛裂怎么办?这正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因为小孩的肠道不是很好,只要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就很容易便秘;小儿便秘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肛裂,大家也都明白肛裂对成人的伤害都很大,何况对年幼的小孩呢;以下是小儿肛裂的预防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肛裂的预防:
(1)培养小儿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要选择家长和儿童时间都不紧张时,让小儿排便,并每天耐心地按时进行,可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2)让小儿有适当的活动量,新生儿后期,可让小儿空腹时进行俯卧,婴儿稍大,就可让其在床上翻滚爬动,这不仅有利于预防便秘,而且对小儿健康发育也有好处。
(3)进行科学喂养。小儿的膳食应当结合其生理特点,满足生长需要,保障机体健康,因此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小儿固然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乳类、鸡蛋、瘦肉、鱼肉等),但也必须摄入适当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如粮食、蔬菜等),也不一定都吃精白米、富强粉,应当多吃一些粗粮、蔬菜和水果等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这对预防小儿便秘有较大作用。
小儿肛裂怎么办?当然预防是关键!以上小儿肛裂的预防方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此也衷心祝愿患儿能够早日康复!
儿童便血的原因
引起儿童便血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肛裂。肛裂这种情况多发生于2岁左右的婴幼儿。肛裂所引起的便血特点为小儿的肛门有少量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感、哭闹不安、大便干硬等。引起肛裂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肛门狭窄、排干硬大便时撕裂肛门以及肛门有损伤或感染。
2、直肠息肉。直肠息肉这种情况多见于3~6岁的小儿。直肠息肉所引起的便血特点为小儿排便终了时出现少量鲜血,且不与粪便混杂在一起。息肉通常长在肠壁的黏膜上,就像一个带蒂的肉疙瘩,如黄豆或蚕豆大小。位置较低的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就像一个红色的“肉球”。若小儿为单发性直肠息肉,可采用手术摘除而治愈;若为多个息肉,则要分次进行手术摘除。
3、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所引起的便血特点为小儿排出的粪便呈赤豆汤、洗肉水样,有腥臭味,且伴有高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出现休克。血常规检查的细胞计数明显增多。
中医教你如何治疗肛裂
1、燥火便结
一般症见大便坚硬燥结,排粪时肛门剧烈疼痛,便后略有缓解,尔后可持续疼痛数小时,甚则整日疼痛不减,便时鲜血随之而下,多呈点滴状。常因大便燥结痛苦,而不敢正常进食,伴有心烦意乱,口苦咽干,舌苔黄燥,脉数。
证属:燥火郁结,结于肠道。
治法:宜清热泻火,润肠通便。
方用:栀子金花丸,或以此方加减使用。外用祛毒汤熏洗,敷生肌玉红膏于伤口。
2、湿热蕴结
便时腹痛不适,排便不爽,肛门坠胀,时有粘液鲜血,或可带有脓血,苔黄厚腻。
证属:湿热下注,蕴结于肛。
治法:清化湿热,润肠通便。
方用:黄连汤加减内服。
外用四黄膏敷肛裂处。
中医教你识别小儿感冒
感冒临床表现多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为主,但也不可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冬季多见风夹寒,春季多见风夹热,夏季多风夹湿,秋季多兼燥邪。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一般起病较急。多表现为怕冷怕风,甚至寒战(需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厚被子才觉得舒服点),头痛,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周身酸痛明显,发热轻,一般不出汗,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痰稀色白,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得了风寒感冒只要想办法出汗就行,比如喝热水、热粥、生姜汤后盖厚被。平时手足偏凉,性格内向的阳虚体质人,感染风邪后易夹寒而形成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重,轻微怕冷,鼻子堵塞、流脓鼻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黏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值得注意的是,冬季也可能得上风热感冒,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因为有暖气,室内温度较高,空气湿度相应降低,这时候气道的抵抗力就下降了,所以在此条件下,感受风寒后很快就会在体内转化为热。得了风热感冒后,应多喝水,少说话,保持大便通畅,可喝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解毒类药物以缓解症状。平时体格偏瘦,脾气急躁,阳气偏亢或者阴血亏虚的人,患感冒时易夹热出现。
风湿感冒主要表现有身热重、轻微怕风,汗少,肢体酸重疼痛、头昏重、胀痛明显,咳嗽,痰黄黏稠,鼻涕黄黏,心烦,口中黏腻无味、口渴但饮水不多,时犯恶心、胸闷,尿黄量少,舌苔薄黄腻。平时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体内痰湿偏重的人若感染风邪,易转化成风湿而出现感冒症状。反过来,感染湿邪后也易犯脾胃,所以感冒后一定注意饮食清淡,大便通畅,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品要少吃,会加重症状,如有必要,可吃些山楂丸助消化。
风燥犯肺主要表现为干咳且呛咳,咽喉干痒疼痛,口舌、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容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初起还伴有鼻塞,头痛、微寒、微热、舌苔薄白、质红、干而少津等。老人久病津液受损、长期饮水较少,导致津液不足或者平素阳气偏亢的人,感受风邪后均容易引起风燥伤肺。肺燥后要多喝白开水,可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能补充人体水分又可润肺止咳,还能抗衰老。此外,要注意戒烟酒、辛辣食品,多吃新鲜果蔬,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中医教你去除秋燥症
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参、石斛、荸荠、枸杞等,可以润心肺、养胃阴。而带有胶质或是质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润”的效用,例如银耳、海带、山药、莲藕、秋葵、菇类、海参、海蜇皮等。
老中医说吃猪脚养生,就是因为猪皮富含胶质可润燥,但若是平常较少运动的人,怕吃猪脚太油,可以改摄取植物胶质。另外,含有油脂的坚果类,例如芝麻、杏仁、煮熟的花生等,也可以达到滋润、润肠消便秘的功效。至于炸烤、辛辣等燥热的食物则应尽量避免,以免耗伤津液、加重秋燥症状。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多喝水很重要,喝水的方法也要注意。喝水时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则身体无法有效吸收、分布。喝太大口的水,就像忽然间下起大雨一样,尤其是循环差、经络容易阻滞的人,身体局部会闹水灾,也就是水肿。
另外,中医还有一个补水小秘方,那就是喝蜂蜜水。蜂蜜可以润燥、清热,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滋润肌肤的功效,与水调和喝下,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以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许多甘燥症状,还能抗衰老,是秋季养生的简单良方。不过,由于蜂蜜内可能含有某些厌氧菌,婴幼儿、肠胃道过于敏感,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人应避免食用。
喜欢喝茶的人,秋天可以用杭白菊泡茶,半发酵的乌龙茶也是不错的选择,适度饮用有助于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
中医教你消除痘印
有痘有印有方法!驱痘印穴位常常按,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
1、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取穴极度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
3、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取穴绷腿时,胫骨前肌隆起往下量一个食指宽度,旁开胫骨外侧边缘一个中指的宽度为此穴;
4、血海为足太阴脾腧穴,位于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足三里配血海,益气又养血;合谷配曲池,行气又活血;四穴平时多多点揉,共收理气、养血、活血之功。此乃调内。辅以面部微针与中药外敷,此乃治外。面部微针法用于面部皮肤的美容,在皮损外周行围刺针法,小小针尖斜向皮损的基底部,适当刺激,浅刺皮下,留针轻弹,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收缩毛孔,调节皮脂分泌及消炎祛瘀作用,配合调制中药面膜外用,多有明显效果。
小儿肛裂的治疗偏方
外敷蛋黄油:将鸡蛋10枚煮熟,去壳和蛋清。将蛋黄放入锅内,中火持续翻炒。约15分钟后,蛋黄炭化变黑。继续煎炒5分钟,即可出现黑褐色浓稠蛋黄油。去渣留油,每日便后清洁肛门,用棉签将蛋黄油涂于肛门裂口处。每日两次,连用10天。
内饮槐菊饮:槐米10g,菊花10g,清水洗去浮尘,加开水500ml冲泡。饮用时加槐花蜜适量,一日数次,当茶频饮。
采用此法治疗第二天,阳阳大便已顺利排出,疼痛减轻。第7日,妈妈带阳阳到门诊复诊,诉说每天排软便一次,排便时已不再喊疼。经检查阳阳肛裂创面已愈合,便嘱咐多让其吃蔬菜、水果,常喝槐菊饮,以防大便干结。
蛋黄油具有生肌润燥作用,可促进创面愈合,民间常用来治疗烧伤和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槐菊饮中槐花清热通便,凉血止血;菊花能疏风泻火。二药以槐花蜜为引,不仅增加了其泻火润肠通便功效,还因其味甘甜宜于被患儿接受。这种自我疗法方法简单,没有痛苦,用于成年人早期肛裂的治疗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