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方法
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方法
1.肋骨成型术单侧较深而不涉及胸骨的漏斗胸,可以行肋骨成型术。方法是从中线向患侧作一曲线切口,在肋软骨骨膜和肋骨骨膜下解剖畸形的肋软骨和肋骨,做多个横行切口纠正畸形后,将肋软骨向上拉向胸骨,用缝线将肋软骨缝在胸骨前面,然后缝合骨,用缝线将肋软骨缝在胸骨前面,然后缝合皮肤,这种手术简单,适合于较轻的漏斗胸。
2.胸骨抬高术是将畸形的全长肋软骨(第3~6肋软骨),自肋软骨骨膜下切除使胸骨自第2肋骨以下完全游离,在胸骨的上端相当于第2肋骨水平的胸骨后板作磺行截骨,在截骨处钳入肋软骨片,并缝合固定,这样就使胸骨抬起了。然后再将第2肋软骨由内前向外后斜行切断,将肋软骨的内侧端重叠在肋软骨的外侧端上缝合固定,即三点固定法,最后将肋间肌和腹直肌分别缝合在胸骨上,并缝合皮肤。这种方法术后可能出现反常呼吸,有人用金属针或金属板加强固定,可以避免术后反常呼吸及术后胸骨再度塌陷。此法的缺点是需要再次手术取除固定金属材料,因此不太受欢迎。
3.胸骨肋骨抬高术特别适用于肋软骨肋骨骨质都比较柔韧的较年轻的患者。正中切开皮肤后,显露凹陷的胸骨及肋软骨,在肋软骨骨膜下将肋骨游离出来,在接近胸骨处切断第3至7肋软骨,并将各肋间肌向侧方切开,使肋骨及肋软骨前端具有充分的游离性,将肋软骨腹面作多处横行楔状切除,使肋软骨向上抬起,恢复到正常的走行位置,剪除过长的肋软骨,用涤纶线将相应的肋软骨断端缝合,使胸廓的前后径加大接近正常形态,两侧肋软骨向上牵拉的合力将凹陷的胸骨向上抬起,故称胸骨肋骨抬高术。
4.带上、下血管带蒂胸骨翻转术胸腹部正中皮肤切口将两侧胸大肌分别向外侧游离,显露凹陷的胸骨和两侧畸形的肋骨及肋软骨,并沿腹直肌外缘游离腹直肌至脐水平,切开肋弓下缘,用手指游离胸骨及两侧肋软骨内面的胸膜,直至凹陷畸形的外侧,自畸形肋软骨的两侧起始部切断第7至第3肋软骨及肋间肌,在第2肋间水平分离出两侧的胸廓内动静脉,并向上下各游离出4~5cm,用线锯在此水平横断胸骨,使凹陷的胸骨和两侧肋软骨完全游离,然后将胸肌板及肋软骨带着胸廓内动静脉及腹直肌均呈十字交叉状态。翻转后的胸骨原来最凹陷处变成最突出的部分,可以适当加以修剪,使胸骨变平整。用不锈钢丝缝合胸骨横行断端,并用涤纶线缝合相应的每一根肋软骨断端及肋间肌,缝合时切除过长的肋软骨,使翻转后的胸骨肋软骨板能够非常合适的固定在原来的位置,固定后在胸骨后放置闭式引流管,然后缝合胸大肌、皮下组织和皮肤。
本法术中不切断胸廓内动静脉和腹直肌,胸骨的血液循环能够保持正常,确保了术后胸骨的正常成长发育,只要术中将胸廓内动静脉充分游离4~5cm长度,手术翻转时一般不会遇到任何困难,胸廓内动静脉及腹直肌虽然呈十字形交叉,但动脉搏动有力,静脉不会淤滞。手术后胸壁稳定,无反常呼吸,患者可以早日下地活动,畸形纠正效果板满意。个别患者术后2~3个月后出现上胸部横断胸骨处轻度局限凹陷,有人主张用胸骨牵引架进行牵引,可以纠正上述缺陷。
5.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此法与带上、下血管蒂胸骨翻转术的不同在于本法切断胸廓内动静脉,只保留腹直肌蒂作为血液供应的来源。手术操作与前法基本相同,只是在横断胸骨时先结扎切断胸廓内动静脉,然后再横断胸骨,将胸骨及肋软肌板带着腹直肌蒂翻转180°,修整变形的胸骨板后缝合固定在原来的位置。
6.无蒂胸肌翻转术(和田法)采用胸骨正中或双侧乳腺下横切口,游离胸大肌和腹直肌,显露畸形的胸骨、肋软骨和肋骨,从畸形开始凹陷的部位稍骨侧自肋弓开始向上依次切开两侧肋软骨骨膜,切断肋软骨,并将肋软骨和胸肌自骨膜内剥出,在胸骨向下凹陷的上一肋间处横断胸骨,完整并剪除可能附着的部分肋间肌和软组织等,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后,用钢丝将翻转180°的胸骨板固定在胸骨柄处,剪除过长的肋软骨,然后用涤纶线缝合固定在相应的肋骨部位,缝合肌内及皮肤。
7.胸骨翻思索加重叠术部分患者上胸部扁平或凹陷,手术中可以在胸骨板翻转后,将胸骨上端的前面切成斜面状,插入胸骨柄前面的骨膜,使部分胸肌重叠,胸骨板向上移间,用钢丝将重叠的胸骨缝合固定,用涤纶线缝合肋软骨,部分过长的肋软骨也重叠缝合,这样术后的胸廓外形纠正的更加满意。
胸骨翻转术比较适合于成后患者,因为成年胸骨抬高术等均难以整复。胸肌翻转术后并未发现胸骨血运障碍,而使胸骨遭到破坏或被机体排斥。手术效果满意。
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方法,以上就为很多的患者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对于很多事漏斗胸的患者,千万不要错过了以上介绍的一些好的治疗方法,通过全面的了解,了解漏斗胸治疗的手术方法,然后通过手术治疗,尽快让自己康复,才能生活质量更高。
漏斗胸与鸡胸的区别
漏斗胸与鸡胸是常见的胸廓畸形,由于很多家长对这两种疾病了解不是很深,容易将两种疾病弄混淆。其实漏斗胸和鸡胸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漏斗胸是胸骨凹陷的畸形,鸡胸则是胸骨外凸畸形。
1. 漏斗胸与鸡胸的临床表现不同
漏斗胸是胸骨体自胸骨柄下缘开始向后倾斜,至剑突上缘达最深,两侧肋软骨连同胸骨后弯,形似漏斗而得名,漏斗胸使前后径变短,从而压迫肺与心脏;鸡胸则是胸骨外凸的畸形,两侧胸肋骨凹陷,比漏斗胸要少见,同样可以压迫心脏并缩小胸腔容积,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2. 漏斗胸与鸡胸的发病原因不同
鸡胸多由小儿佝偻病引起,长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代谢障碍,使患者在幼婴儿时期产生肋骨软化和肋软骨发育不良而内陷,导致胸骨柄前凸形成鸡胸,小儿佝偻病应早防早治,一旦形成鸡胸,则无法用药物来解决;漏斗胸则多为先天性畸形,在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胸骨和脊椎骨、肋骨的发育不平衡,造成了胸廓的畸形,小儿佝偻病引起者非常少见。
一般轻度的胸廓畸形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不大,主要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其继续发展。对于胸廓畸形严重的患者而言,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是改善胸廓畸形的最佳方法,为了确定有无手术治疗的指征,还应进行必要的胸部X线检查和心脑功能测定。
漏斗胸手术后遗症
漏斗胸做手术后一般是没有后遗症的,正确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微创治疗创伤小,避免了留下长长的疤痕,术后感染、畸形复发等并发症出现几率少。资深专家亲自手术,一心一意,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保障手术的安全。及时、成功的手术治疗后,患者胸部外观多能得到改善,心肺不再受到压迫,呼吸和循环功能可以逐渐恢复。与此同时,患者长期以来的心理负担也能得到减轻,走出阴霾,逐渐重拾自信,有望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漏斗胸对患者的身心都会造成严重损害,容易引发心慌、胸闷、胸痛、活动耐量下降、反复肺炎等状况,合并心律失常、二尖瓣脱垂者,严重并发症甚至会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由于外观的异样,患者容易出现抑郁、内向、焦虑、耻辱感等消极心理。及早就诊专科医院,通过胸片、胸部CT、肺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详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全面评估漏斗胸的轻重,严重者需要及早手术矫正,补钙、扩胸锻炼往往收效甚微。
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我国最先进的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其方法是在小儿一侧胸下腋中线部位切一2厘米的小切口,用胸腔镜向胸腔内剥离并引导,然后将一自制矫正器材向对侧穿插开口后翻转,从而实现矫正目的。
(一)手术指征
手术指征:认定存在恒定的畸形(即婴幼儿应在用力呼气时有明确的畸形),漏斗胸指数>0.2,合并有心肺功能障碍及精神负担较重者。
只要有明确的畸形,就应手术。因3岁以前有假性漏斗胸,很可能自行纠正,漏斗胸手术以3~10岁最适宜,年龄越轻,手术范围越小,疗效也越好; 而较大年龄的患儿术中往往须切除骨性肋骨,且常需输血。漏斗胸影响心肺功能及有精神负担的,应该手术治疗。漏斗指数大于0.2的均应手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尚有争论,多数专家认为3~10岁手术为宜,也有人主张只要看到明显的畸形,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立即手术,而不应该等到有严重的临床症状以后再手术,年龄越轻,治疗效果越好,需要手术的范围越小。
(二)手术方法
1、肋骨成型术
单侧较深而不涉及胸骨的漏斗胸,可以行肋骨成型术。方法是从中线向患侧作一曲线切口,在肋软骨骨膜和肋骨骨膜下解剖畸形的肋软骨和肋骨,做多个横行切口纠正畸形后,将肋软骨向上拉向胸骨,用缝线将肋软骨缝在胸骨前面,然后缝合骨,用缝线将肋软骨缝在胸骨前面,然后缝合皮肤,这种手术简单,适合于较轻的漏斗胸。
2、胸骨抬高术
是将畸形的全长肋软骨(第3~6肋软骨),自肋软骨骨膜下切除使胸骨自第2肋骨以下完全游离,在胸骨的上端相当于第2肋骨水平的胸骨后板作磺行截骨,在截骨处钳入肋软骨片,并缝合固定,这样就使胸骨抬起了。然后再将第2肋软骨由内前向外后斜行切断,将肋软骨的内侧端重叠在肋软骨的外侧端上缝合固定,即三点固定法,最后将肋间肌和腹直肌分别缝合在胸骨上,并缝合皮肤。这种方法术后可能出现反常呼吸,有人用金属针或金属板加强固定,可以避免术后反常呼吸及术后胸骨再度塌陷。此法的缺点是需要再次手术取除固定金属材料,因此不太受欢迎。
3、胸骨肋骨抬高术
特别适用于肋软骨肋骨骨质都比较柔韧的较年轻的患者。正中切开皮肤后,显露凹陷的胸骨及肋软骨,在肋软骨骨膜下将肋骨游离出来,在接近胸骨处切断第3至7肋软骨,并将各肋间肌向侧方切开,使肋骨及肋软骨前端具有充分的游离性,将肋软骨腹面作多处横行楔状切除,使肋软骨向上抬起,恢复到正常的走行位置,剪除过长的肋软骨,用涤纶线将相应的肋软骨断端缝合,使胸廓的前后径加大接近正常形态,两侧肋软骨向上牵拉的合力将凹陷的胸骨向上抬起,故称胸骨肋骨抬高术。
温馨提示:无论何种手术由于要切断肋骨,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肺部感染,肺不张致使缺氧引起脑损伤的手术风险仍然存在。
漏斗胸手术多少钱
表现漏斗胸(1)症状:绝大多数漏斗胸患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胸部便出现浅的凹陷,且多以剑突处明显。随年龄增长,一般在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凹陷进行性加深。学龄期时基本趋于稳定。但也有少数儿童胸廓凹陷出现较晚,学龄期甚至青春期随身体的快速发育而进行性加重。由于凹陷的胸壁对心肺造成挤压,气体交换受限,肺内易发生分泌物滞留,故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时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食量少,消瘦。
(2)体征:大多数的漏斗胸患者体型瘦长,最为常见的是胸骨下 3/4出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凹陷,绝大多数伴有:前胸凹、后背弓、双肩收、腹膨隆的表现。部分患儿还合并有胸肌发育不良、扁平胸和叉状肋等.疾病治疗手术矫形目的是解除心肺受压,改善心肺功能。改善外观,解除患儿消极的自卑心理。防止“漏斗胸体征”继续发展和防止脊柱侧弯.婴儿中因用力呼吸及哭闹会导致暂时的畸形,而且对两岁以内小儿由于体弱、骨质较软、肋软骨易变形(佝偻病活动期),只要无明显心肺功能障碍应先行保守治疗,同时观察有无自行矫正的希望。
两岁以上如症状、体征显著可选择性的行手术矫正。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矫治比较好的年龄为3~12岁。因为此年龄段畸形范围较局限,导致脊柱侧弯的胸源性应力未发生,手术塑形较容易,效果也好。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术越来越微创,手术适应征也逐渐放宽,患者不仅为了改善心肺功能,防止脊柱胸廓出现其他畸形而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同时也能治疗一部分因畸形外观引起的心理问题以及美容的需要。现在所使用的微创手术,即Nuss术式,该术式伤口小,出血少,肌肉软骨完整保留,术后恢复快、下床活动早、
鸡胸如何治疗
每一种疾病都会多少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大家还是有必要高度重视起来的。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鸡胸这一问题,其实是一种胸廓畸形,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的话,对以后的治疗也是非常困难的。对于鸡胸的治疗,小编有以下一些资料。
1.上、下带血管蒂胸骨翻转术 同漏斗胸手术方法。
2.无蒂胸骨翻转术 方法亦基本同漏斗胸手术方法,只是鸡胸的肋骨及肋软骨较长,鸡胸的第3、4肋骨及肋软骨最长,而第5肋比较短,手术中应特别注意。
3.胸肋沉降术 胸前正中或横切口,分离两侧胸大肌,显露畸形的胸肌及两侧肋软骨,在腹直肌附着点切断腹直肌,将其翻向下方,切开肋骨骨膜,将畸形范围内受累的各肋软骨过 长的部分切除,并将过长的骨膜纵向缝缩,如果胸肌畸形严重也需作横断楔形截骨,使胸骨变平,然后用钢丝固定,拉拢缝合胸大肌并将腹直肌缝合胸骨前面。手术的效果非常满意。
小儿漏斗胸手术后怎么调养
1、摄入高营养食物: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肉、蛋、奶类,新鲜水果和蔬菜。
2、输液: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能量、维生素,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
3、补钙:饮食中多补充含钙高的食物,如虾皮、海带、芝麻酱等,补钙的同时注意适量的运动及维生素D的补充,对于小儿漏斗胸的调养很有帮助。
4、当日禁食:小儿漏斗胸手术后当日禁食、水,无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者术后第二天可进食,一般先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5、摄入富含纤维食物:因小儿漏斗胸收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要注意进食富含纤维的蔬菜、香蕉等,防止便秘。
另外,小儿漏斗胸做完手术,心理方面难免因为疼痛而产生恐惧感,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做好对孩子的心理安慰,不要忽略。
鸡胸多久能治愈
1.外部支撑技术
在国外,儿童、青少年想避免手术者,使用一个定制的胸壁撑,用于直接压向突出的胸部区域,可产生良好的结果。国外,支撑术越来越流行,主要是因为它消除了手术的风险。重度鸡胸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一些严重的病例经手术治疗将可能导致很好的改善。
2.严重鸡胸的治疗同样需要采用手术方法
(1)上、下带血管蒂胸骨翻转术同漏斗胸手术方法。
(2)无蒂胸骨翻转术方法亦基本同漏斗胸手术方法,只是鸡胸的肋骨及肋软骨较长,鸡胸的第3、4肋骨及肋软骨最长,而第5肋比较短,手术中应特别注意。
(3)胸肋沉降术手术纠正鸡胸畸形时,要注意原来突出的胸骨手术后会不会压迫心脏,因此术前要仔细研究胸片及CT片,如果胸骨与心脏之间没有肺组织,术后就可能发生胸骨压迫心脏,手术时要适当抬高胸骨位置。
3.做保健操,矫正鸡胸
(1)呼吸起落操,两脚与肩同宽站立,身体放松,微闭双眼,两臂轻轻向前平举至头顶,同时吸气,停一会儿,两臂自然下落,伴以深呼气,每日数次,每次10分钟。
(2)俯卧撑或持哑铃做两臂前平举练习每日3至4次,每次10分钟。
(3)单双杠上翻筋头,每日清晨空腹进行,但不可过于劳累。
(4)慢跑有助于增强内脏活动,扩大呼吸量,改善胸廓发育不良状况。
如何治疗鸡胸
1.上、下带血管蒂胸骨翻转术
同漏斗胸手术方法。
2.无蒂胸骨翻转术
方法亦基本同漏斗胸手术方法,只是鸡胸的肋骨及肋软骨较长,鸡胸的第3、4肋骨及肋软骨最长,而第5肋比较短,手术中应特别注意。
3.胸肋沉降术
手术纠正鸡胸畸形时,要注意原来突出的胸骨手术后会不会压迫心脏,因此术前要仔细研究胸片及CT片,如果胸骨与心脏之间没有肺组织,术后就可能发生胸骨压迫心脏,手术时要适当抬高胸骨位置。
4.做保健操,矫正鸡胸
(1)呼吸起落操,两脚与肩同宽站立,身体放松,微闭双眼,两臂轻轻向前平举至头顶,同时吸气,停一会儿,两臂自然下落,伴以深呼气,每日数次,每次10分钟。
(2)俯卧撑或持哑铃做两臂前平举练习每日3至4次,每次10分钟。
(3)单双杠上翻筋头,每日清晨空腹进行,但不可过于劳累。
(4)慢跑有助于增强内脏活动,扩大呼吸量,改善胸廓发育不良状况。
漏斗胸如何做好术后护理
患儿一些遗传倾向的疾病是导致漏斗胸复发的主要原因,脊柱侧弯也是漏斗胸复发的一个高危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升高在不断的增高,漏斗胸患者术后复发也与身高有着较大的关系,升高增长的过程中,患儿畸形的肋骨生长速度也会加快,从而导致漏斗胸复发。
有些漏斗胸的复发与手术有着重要的关系,患儿接受手术的年龄不当,是阻碍手术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患儿年龄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另外手术操作不当,术后的外伤也是导致漏斗胸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专家说漏斗胸手术后复发,跟手术技术、患者的身体、生活习惯等等因素有关,漏斗胸术后复发给患者再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漏斗胸的治疗一定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才能避免漏斗胸的术后复发。漏斗胸患者的最佳手术年龄应在青春期开始之前,可减少漏斗胸复发的几率。
治疗漏斗胸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是患者矫正漏斗胸的首选方法,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无痛、术后恢复快等自身优势,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防止漏斗胸的术后复发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护理,术后积极的做好日常的护理和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身体营养物质的补给,可以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所以,漏斗胸的术后护理不要轻视。
缺钙可以引起漏斗胸
1. 遗传因素是漏斗胸的主要原因
其实漏斗胸是先天性并常常是家族性的疾病,属伴性显性遗传,90%以上的患儿出生时就患有本病,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可能表现的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突显出来。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畸形往往是对称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漏斗胸畸形逐渐变得不对称,胸骨往往向右侧旋转,右侧肋软骨的凹陷往往较左侧深。
2. 缺钙也可以引起漏斗胸,但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
漏斗胸主要是先天发育异常,部分患儿的漏斗胸也可由缺乏维生素D引起,维生素D缺乏影响了肠道对钙的吸收而造成缺钙,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如果存在活动性佝偻病,就需要口服或肌内注射维生素D和口服钙剂,如果无活动性佝偻病,则表明漏斗胸是佝偻病的后遗症,不需服用维生素D及钙剂。只要症状不是特别严重,通常不需要用药或者通过手术治疗,只要平时适量给孩子补钙,多晒晒太阳,长大以后多做锻炼,就可以有所恢复。
漏斗胸基本诊断
漏斗胸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诊断,畸形一目了然。但要确定漏斗胸的严重程度则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描述方法。1.体表波纹分域图是客观描述畸形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光源和格子的投照方法将胸壁凹陷部分的波纹等高线图像拍照下来,依据波纹等高线的间隔及数目,经数字转换器输入电子计算机计算出凹陷部分的容积,确定漏斗畸形的严重程度,并可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
2.漏斗指数是另一种表达畸形的方法a.漏斗胸凹陷部的纵径;b.凹陷部的横径;c.凹陷部的深度;A.胸骨的长度;B.胸廓的横径;C.胸肌角至椎体的最短距离判断漏斗胸凹陷程度的标准是:重度:FI>0.3,中度0.3>FI>0.2,轻度:FI<0.23.漏斗部注水测量水量 令患者仰卧在漏斗部注水然后测量水量,也可以了解漏斗胸的严重程度,漏斗胸的容水量可达200ml左右,有人用橡皮泥填充在漏斗胸内,塑形后取出橡皮泥,浸入水中就可以很容易地测出漏斗胸凹陷部的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