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感冒你分得清吗
流感和感冒你分得清吗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几乎每个人都得过感冒,所以总体来说得了感冒不是什么大事,可若把流感或甲型h1n1流感当成感冒,那可大大不妙。从轻的说,流感的症状要重得多,恢复的时间也更长,从重的说,甲型h1n1流感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休克,带来生命危险。专家表示,尽管流行性感冒的全球大流行已经结束,但鉴于其在局部地区仍有流行及散发,大家仍不可掉以轻心。
若出现感冒伴随发烧、全身关节酸痛等严重的全身症状,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切莫当成普通感冒随便应付,延误治疗时机。
流感的全身症状相对更重
咳嗽、咳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感冒和流感都有呼吸道症状的表现,难怪老百姓经常把它们混淆在一起。然而,普通感冒对症吃点药没什么问题,对付流感却不能随随便便,否则不但治疗无效,还会延误病情,使病情加重。
专家指出,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在于:普通感冒呼吸道症状重,有多种表现,但全身症状较轻,流感则是发烧、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表现更明显,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是特别厉害。“有些人是咽痛,有些人是声音嘶哑,有些人是咳嗽,可能只有一种呼吸道症状,却持续时间长,恢复比较慢,有的甚至病情越发展越严重,就要警惕是不是流感或者甲流了。”
治流感自行用药不保险
对付一般感冒,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通常多喝水,适当休息,不用吃药过几天就会好。要是比较严重,譬如老是鼻塞、流鼻涕、打喷嚏,连带着头也晕、眼也酸,或者还咳嗽不止,有些发烧,看主要症状是什么,自己对症用些感冒药、退烧药、止咳化痰药、清热解毒药,收效也会很显著。可要是流感发作,在不知道是普通季节性流感还是甲型h1n1流感之前,自行用药很不保险,建议大家及时到医院就诊。
专家表示,普通流感有自限性,不用抗病毒治疗,大部分情况下也可以恢复,但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拖得太久。此外,流感可能同时合并细菌感染,表现为咳浓痰、发高烧,验血显示白细胞高,此时不但要抗病毒,还须使用抗生素治疗。有的人患流感伴有频频呕吐、拉肚子、不想吃饭的,为避免脱水,吊针补充葡萄糖和电解质也是必要之举。
增强体质是预防感冒的关键
专家说,经常感冒的往往是三种人群:1、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劳累过度、休息不好、精神压力大的都市白领;2、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肝炎病人、心脏病人、肥胖病人、哮喘病人等;3、特殊人群,包括小于5岁的儿童、大于65岁的老人和孕妇。“他们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抵抗力弱,那么,要预防感冒关键就是增强体质。”
真假高血压你分得清吗
假性高血压:
有的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很高,降压药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但是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他们的心脏等功能并为受到损害,这种情况就是所说的假性高血压。这些病人的血压升高是由于血管壁显著硬化所致,这类病人不易采取降压治疗,降压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是并发症的出现。需要患者注意的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假性的,需要谨慎检查治疗。
哪些高血压属于假性高血压呢?
(1) 临界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也称为边缘性高血压或高正常血压。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高血压的标准确定为140/90毫米汞柱,临界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虽然临界高血压不属于高血压范围,但其中有20%可能会发展为高血压。
(2) 高原性高血压。凡在海拔较低地区时血压正常,而到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后,血压持续升高超过140/90毫米汞柱,并且还伴有高血压症状,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血压升高,才算是高原性高血压。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缺氧。
(3) 波动性高血压。波动性高血压是指病人血压常变动在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之间。由于血压具有波动性,一次很难准确地测出个体的血压水平。所以,重复检测血压还是有必要的。
(4) 潜在性高血压。有一些人,当受到某种刺激或应激负荷后,血压增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之为潜在性高血压病。这是降压机制功能不全或升压机制功能亢进所造成的。倘若调节得不到恢复并且还继续扩大,最后调节量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个变化过程,即为潜在性高血压的发生过程。
哪些人容易发生假性高血压?
1. 用降压药治疗中的高血压患者;
2. 平时血压偏高(130-139/85-89)者;
3. 经常吸烟、饮酒的人。
区分真假高血压还需正确测量
在医院测量发现血压超出临界值的人,除了再次到医院测血压进行复查外,也可以采用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早晚各测一次,连测10~14天,若血压值持续超过135/85 mmHg,亦可初步认定为高血压。在最易放轻松的家里测血压,通常更能排除紧张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干扰。不过,缺点是测量值的准确性受测量方式以及测压时是否处于标准状态的影响较大。
测量标准状态:
测量前排空膀胱。
测量前半小时内不喝咖啡、浓茶,不吸烟。
脑力、体力处于放松状态10分钟后进行测量。
选坐有靠背的椅子,两腿平放坐正,测量时不说话,不看电视,思想放空。
测量方式要点:
由于左右上臂血压可能存在不超过10 mmHg差别,所以第一次测压时分别测量两侧上臂血压,确定哪一侧上臂血压较高,以后每次测压选用血压较高的同侧手臂。血压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手臂肌肉放松,手掌向上平伸。
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处,且松紧度以能放下被测者1根指头为宜。
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至少测量2次,若最初2次血压读数差异大于5mmHg,应间隔1分钟测量第3次,选择相邻相近的两次读数,取平均值。
各种豆角你分得清吗
白不老
白不老是一种颜色青白的豆角,豆子较大,豆荚质感疏松,因此非常容易烹调入味。白不老很适合焖或炖,口感软烂,香气扑鼻。
蛇豆
蛇豆的外形较普通四季豆更为细长,颜色较深,表面有些粗糙,两侧的侧线向豆荚内轻微凹陷,豆荚整体有些螺旋旋转。蛇豆口感紧实,适合焖炒。
四季豆(豆角)
四季豆是市场常见的豆角品种,豆荚瘦长、圆润、肉厚、颜色嫩绿。四季豆食用时主要食用豆荚,因此以表面光滑,豆子不饱满的为佳,这样的四季豆豆荚肉比较厚,口感更好。四季豆可以炒制、焖制,非常可口。
豇豆 (长豆角、长豇豆)
豇豆外形细长,一般长30~40cm,豆荚肉比较薄,整体紧实脆嫩。豇豆适合炒制或用来制作泡菜。制成酸豆角后非常美味,可以制作酸豆角炒肉末,直接炒制或焯熟凉拌也很好吃。
油豆角
油豆角身材较胖,较普通豆角丰满,表面能看到饱满的豆子造成的突起。油豆角颜色翠绿,有时带有一些紫色纹路,非常漂亮。由于豆荚肉非常肥厚,所以油豆角最适合焖或炖煮,例如肉焖油豆或土豆炖豆角。
扁豆
扁豆是非常常见的豆角品种,外形扁平而得名。扁豆表皮质感细密,有轻微的起伏,豆荚肉较厚,豆子不饱满的口感更好。扁豆适合炒或焖,将扁豆切丝后炒制是常见的家常菜。
猫耳豆
猫耳豆的花朵和豆荚都比较具观赏性,因此很多人喜欢在自家庭院里种植猫耳豆,夏秋收获后还可以食用。猫耳豆长10cm左右,豆荚扁而宽,边缘卷曲,形似猫耳,还有紫色的品种。猫耳豆可以炒制,口感微苦,味道清香。
如何挑选
豆角无论品种,挑选手法大致相同,通常是将一头的尖角折断,看看能否从边缘处拉出老筋。另外,如果豆角的豆荚松软,看起来豆子很饱满,说明豆角有些老,如果豆荚青翠紧致,表面平滑,豆子很小,说明豆角很嫩。
如何储存
豆角是非常耐储存的蔬菜,对于繁忙的上班族来说,它可以作为家中的常备蔬菜。从市场买回的豆角不要清洗,直接放入冰箱储存,至少可以存放三四天
如何烹调
豆角用焖、炒、炖的手法烹调都很可口,值得注意的是,在烹调时需要处理成熟,否则会导致食物中毒。
得过乙型流感还会得吗 如何区分乙型流感和普通感冒
1.如果你今天感冒、发烧,但用点感冒药,第二天就好转了,这种情况一般是普通感冒。
3.如果发病较急,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并且持续高热超过3天,甚至超过5天,同时有剧烈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反应迟钝、烦躁、严重腹泻等,都属于"重症"乙型流感的表现。
真假高血压你分得清吗
如何区别判断真假高血压对患者来说是非常的重要,高血压的很多症状与一般其他疾病症状都很相似,导致很多的患者错误的判断,错误的治疗。对于老年朋友来说,血压的突然高升并不是说就得了高血压,高血压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大家要学会分清真假高血压。如果不辨别出真假高血压,盲目使用降压药物,将会导致不好的问题。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假性高血压:
有的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很高,降压药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但是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他们的心脏等功能并为受到损害,这种情况就是所说的假性高血压。这些病人的血压升高是由于血管壁显著硬化所致,这类病人不易采取降压治疗,降压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是并发症的出现。需要患者注意的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假性的,需要谨慎检查治疗。
哪些高血压属于假性高血压呢?
(1) 临界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也称为边缘性高血压或高正常血压。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高血压的标准确定为140/90毫米汞柱,临界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虽然临界高血压不属于高血压范围,但其中有20%可能会发展为高血压。
(2) 高原性高血压。凡在海拔较低地区时血压正常,而到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后,血压持续升高超过140/90毫米汞柱,并且还伴有高血压症状,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血压升高,才算是高原性高血压。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缺氧。
(3) 波动性高血压。波动性高血压是指病人血压常变动在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之间。由于血压具有波动性,一次很难准确地测出个体的血压水平。所以,重复检测血压还是有必要的。
(4) 潜在性高血压。有一些人,当受到某种刺激或应激负荷后,血压增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之为潜在性高血压病。这是降压机制功能不全或升压机制功能亢进所造成的。倘若调节得不到恢复并且还继续扩大,最后调节量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个变化过程,即为潜在性高血压的发生过程。
哪些人容易发生假性高血压?
1. 用降压药治疗中的高血压患者;
2. 平时血压偏高(130-139/85-89)者;
3. 经常吸烟、饮酒的人。
区分真假高血压还需正确测量
在医院测量发现血压超出临界值的人,除了再次到医院测血压进行复查外,也可以采用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早晚各测一次,连测10~14天,若血压值持续超过135/85 mmHg,亦可初步认定为高血压。在最易放轻松的家里测血压,通常更能排除紧张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干扰。不过,缺点是测量值的准确性受测量方式以及测压时是否处于标准状态的影响较大。
测量标准状态:
测量前排空膀胱。
测量前半小时内不喝咖啡、浓茶,不吸烟。
脑力、体力处于放松状态10分钟后进行测量。
选坐有靠背的椅子,两腿平放坐正,测量时不说话,不看电视,思想放空。
测量方式要点:
由于左右上臂血压可能存在不超过10 mmHg差别,所以第一次测压时分别测量两侧上臂血压,确定哪一侧上臂血压较高,以后每次测压选用血压较高的同侧手臂。血压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手臂肌肉放松,手掌向上平伸。
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处,且松紧度以能放下被测者1根指头为宜。
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至少测量2次,若最初2次血压读数差异大于5mmHg,应间隔1分钟测量第3次,选择相邻相近的两次读数,取平均值。
葛根、粉葛、野葛、柴葛,你分得清吗
我们习惯性说起的葛根,其实是粉葛和柴葛的统称。口语上当然不用计较太多,不过在中医药典里,粉葛、葛根被列为两个品种,“葛根”在药典里单指野葛(即柴葛)。
粉葛根的淀粉含量高;野葛根里的有效药用成分多,性状和适用领域的不同使得粉葛和野葛的收购价差距较大。所以,看完CCTV7《致富经》节目《“葛疯子”刨根刨出亿万财》而对种葛感兴趣农民朋友,还是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葛根、粉葛、柴葛的区别。
为了保证用药的准确性,《中国药典》自2005年版起就按植物不同来源己将葛根分列为葛根、粉葛两个品种,把粉葛单列出来,葛根原植物只有野葛。
最新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粉葛为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出去外皮,稍干,截断或再纵切两半或斜切成厚片,干燥;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甘葛藤与野葛植物形态相似。粉葛因含葛粉多而得名粉葛,因其口味清甜,也被叫做甘葛。粉葛多为栽培,主产于广西、广东,在江西、湖南等地也在逐步发展种植,四川、云南等地亦产。野葛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均产,野生资源较多,以河南、陕西、安徽、浙江为主,各地称谓不同,野葛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柴葛或药葛。
一般而言,野葛的葛根素含量明显高于粉葛,故野葛主要作提取之用。野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降血压、降糖降脂等作用,其有效成分葛根素还被制成注射剂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糖尿病等疾病。
粉葛口感佳,可药食两用,既在药用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又可作为蔬菜食用或制作成保健品销售。粉葛的功效在于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解酒毒。我国是粉葛主要产区,国内粉葛的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研究比较多,例如以粉葛中分离出来的淀粉和异黄酮类物质为原料,制成葛粉、葛根茶、葛根粉丝、葛根饮料等多种产品,是良好的保健食品。近些年,粉葛作为蔬菜、保健品的用量逐年增加。
感冒和流感怎么区分
感冒与流感是两种不同疾病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主任谢旭介绍,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进行传播,但他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据了解,流感的病原体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在深圳,流感疾病引起大范围爆发和流行的毒株以甲型为主,甲类流感因为容易引起变异,所以容易在人群当中造成大范围流行。从典型症状看,流感起病急,发热多,且以高热为主,体温常达38℃以上,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乏,也可有咳嗽、流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多数病人可以自愈;但对于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一旦感染,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所以一旦得了流感,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
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它主要是由像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的症状主要以“卡他”症状为主,像流涕、鼻塞等,与流感症状略有区别。感冒与流感的症状区别在于,感冒以流涕、喷嚏、鼻塞为主,罕有高热,全身症状也不明显。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但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某些流行。感冒多呈自限性,一般经5至7天可痊愈。
医生可通过
辅助检查来区分
除了症状不同,医生还可通过发病史和辅助检查来辨别流感。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社康管理中心全科医疗办主任段学燕告诉记者,流感流行时诊断较容易,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会明显增加。散发病例则不易诊断,如单位在短期内出现较多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则应考虑流感的可能,应作进一步检查,予以确定。
段学燕表示,还可通过以下辅助检查来判定: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胸部影像学检查: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3.病毒特异抗原及其基因检查:取患者呼吸道标本或肺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型特异的核蛋白(NP)或基质蛋白(M1)及亚型特异的血凝素蛋白;还可用逆转录2聚合酶链反应(RT2PCR)法检测编码上述蛋白的特异基因片段。
4.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肺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
5.通过增殖将第4项中采集的标本接种到马达犬肾(MDCK) 细胞过夜增殖后,进行第3项中有关检查。
6.血清学检查:急性期(发病后7天内采集)和恢复期(间隔2-3周采集)双份血清进行抗体测定,后者抗体滴度与前者相比有4倍或以上升高。
感冒和流感咋区分
若在流感季节出现感冒症状,人们不免心里嘀咕自己是否“中招”,但实际上,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由于病原不同,症状上是有较明显差异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副主任熊玮教授介绍,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卡他”是指黏膜炎),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痛,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可伴咽痛,还可有声音嘶哑、咳嗽、味觉迟钝、听力减退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和头痛。一般5—7天痊愈。
如何区分孕期感冒和流感
什么是感冒?什么是流感?
基于我们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即使是没有医学知识背景的孕妈妈,当出现鼻塞、流涕、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时,也会告诉别人——我感冒了。是的,感冒在我们一生中是时不时会来串一次门的常客,不管别人是不是欢迎,任性地想来就来,想走才走。但通常情况下,感冒来了,也就是暂住,证件还没办好就会悄悄溜走,所以,很多人在家休息、多喝水就扛过去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感冒。但是,还有一种也叫做感冒的东东,就是一个比较死皮赖脸的客人,一旦串门住下,不把主人家搞个天翻地覆不罢休,这就是流行性感冒。
感冒有哪些症状?
普通感冒主要是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虽然也是由病毒引起,但是,这些病毒道行不深,闹几天就精疲力尽,自动撤离了,也就是说:普通感冒具有自限性,如果不并发细菌感染,普通感冒7天后自然痊愈。症状也相对较轻,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低热(通常<38.5℃)、肌肉酸痛等。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起病急,症状重,患者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肺炎等,流感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虽然大多数患者可有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可因肺炎等并发症发展为重症流感,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可见,普通感冒与流感虽然是一家人,但流感可比感冒凶恶许多。
区分一般感冒和流感
孕妇感冒了怎么办?
不要慌,先要区分是一般的感冒还是流感,然后区别对待。
孕妇患了一般感冒怎么办?
如果是一般感冒,就不用太担心。一般感冒的主要症状是:打喷嚏、鼻塞,但不发烧,症状较轻。患上一般感冒的准妈妈不要过于担心,这种感冒对胎儿不会有什么影响,也无需服感冒药,一般一个星期左右感冒会自愈。
孕妇感冒是因感染流感病毒,怎么应对?
如孕妇因流感病毒感染而患感冒,一般会有发烧甚至持续高烧不退的症状,这就可能对胎儿有危害了,原因是:
首先,流感病毒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宝宝体内,在胎宝宝器官系统分化完成之前,很容易造成发育畸形或者引起流产,孕早期的流感对胎儿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广告第二,感冒后服用的抗病毒药物对胚胎有致畸作用,要慎重服用,应该先咨询医生;
第三,若孕妇发烧且发烧在39度以上,只有在孕早期会对胚胎有较大影响。孕中晚期,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流感,也不用太过担心。孕中晚期胎宝宝的各种器官已经发育,感冒基本上不会对胎宝宝有影响,但如果感冒很严重,就需要去医院看一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或服用一些毒副作用轻微的药物。
春秋是流感高发季节 孕妇如何预防感冒?
在春秋季,流感高发,孕妇要多喝水;调整日常作息和饮食习惯以提升自身抵抗力;居家要注意开窗通风;可以拿个小锅,锅里倒些醋烧开,对房间熏一熏,有助于杀死流感病毒。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
第一,引起感冒的原因不同。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传染性强、传染速度快,通过飞沫以及与流感人群接触传播。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人们流感主要是前两种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普通感冒经常在人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比如过分疲劳、受凉等。
第二,症状不一样。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流感“急”,突然畏寒、急起高热、头痛、全身乏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症状来得急却不容易好。而普通感冒在全身症状上较轻,不发热或者低热,会有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一般的普通感冒3-5天就能痊愈。”
第三,传染性不同。流感病毒可通过患流感的人群咳嗽、打喷嚏时传染给别人,传染性很强,这也是为什么流感容易形成暴发性流行。而普通感冒大多是个别出现,少有成批出现。“此外,流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节比较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