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抑郁症发病率提升的因素是什么

抑郁症发病率提升的因素是什么

一、压力过重是抑郁症形成的原因: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过重会导致沮丧、压抑、无助、自责等多种负面情绪出现,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常见病因。学会将一件大事按照一定的思路划分为多个小事件,然后有侧重点的逐步开展,这种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自身的压力,还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大精神刺激是抑郁症形成的原因:重大精神刺激是导致重度抑郁症的一个主要病因,常见如失去至亲;夫妻分居或离婚,无法面对丢掉的工作,突然退休等,一旦感到自身失去了一些很重要的事物,而内心无法正视,且失落的情绪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发抑郁症。

二、应激反应是抑郁症形成的原因: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被称为应激。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遗传易感性是抑郁症形成的原因: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抑郁症的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因此至少可以断定遗传因素为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三、遗传基因:普通假使一个人的家族中有抑郁症史,那么他们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远高于正常的人。研讨显现,父母其中1人得忧伤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伤症病人,子女患病率进步至50%~75%。环境诱因:如在生活中一些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情及失落感都有可能会招致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比方说丧偶(特别老年丧偶,简直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安康等。药物要素:假使一个人长期的在生活中服用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那么就大大增加了患抑郁症的风险性。

四、疾病:如生活中的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这些慢性疾病,一旦患病,患者就更容易患抑郁症。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便是细微的状况,也会患上忧伤症。忧伤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先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个性:假使在生活中长期有自卑、自责、悲观等消极心情,那么患有抑郁症的风险性就更大。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之前不少的人觉得能够借助酒精、尼古丁来舒缓忧伤症心情。但是其实运用这些东西实践上会引发忧伤症及焦虑症。饮食:假使一个人的典礼中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也有可能会惹起忧伤病症。

抑郁症的介绍

1.大多数报道将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确定在3%~5%的区间,但有报道称达到了6.1%。

2.我国抑郁症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

3.30年间,报告的抑郁症发病率暴增10~20倍,现在仍然呈上升趋势;不排除有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的字眼作了错误(虚假)报道,故本数据可能不准确。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而且,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 [2]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的科普、防范、治疗工作亟待重视,抑郁症防治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心理因素(30%):

1.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2.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内分泌(25%):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遗传(20%):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文献还报道,双生自己家习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发病机制

过去的研究认为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衡可能是PPD的病因,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PPD的高危因素包括抑郁症病史(特别是产后抑郁),个性脆弱,缺乏社会支持,不良婚姻关系,家庭纠纷,意外生活事件,围生期母婴合并症和贫穷等,妊娠期存在有抑郁症候者发生PPD的可能性很高。

老年性抑郁症发病原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中,遗传学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家系调查中证实: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一级亲属中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的一级亲属的发病率高8~18倍;抑郁症病人的一级亲属中双相情感障碍发生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的发病率高1.5~2.5倍,而两者的一级亲属中抑郁症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3倍,这种差距随血缘关系的疏远而缩小。

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比较高。

从双生子调查中也证实:一般均认同的是:单卵双生子比双卵双生子的遗传因素更高。调查发现:单卵双生子之间的双相情感障碍同病率为33%~90%:重性抑郁症同病率为50%。而双卵双生子之间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同病率为5%~25%;重性抑郁症的同病率为10%~25%。这些数字差别之大,是因为研究方法不同所引起的,但是一致的结论是: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显然高于双卵双生子,证明遗传因素的重要性。

对寄养子的研究中证实了环境因素在发病的因素中不如遗传因素更加直接和重要。

2、心理社会因素:

抑郁症并不像某些遗传疾病,如血友病那样直接地遗传(子代中男性为显性遗传,女性为隐性遗传)。而抑郁症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的诱发,才可能导致发生疾病。因此环境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般认为,环境因素,可以在发病前有时已经存在,如进行的抑郁症病人与正常人关于对生活事件量表进行的回顾性调查证实,病人组在病前6个月中经历了更多的难以接受的生活事件,可以认为它与抑郁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也有研究证实,在抑郁症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恶性生活事件可使抑郁症状复燃,复发及慢性化。

另外,早年(童年)时期具有亲子关系破裂,特别是由于家庭不和所造成的亲子分离,以及早期父母抚养类型对儿童早期发育的影响,都与成年期的精神症状及抑郁症的发病有关。

3、性格及家庭因素:

人的性格与疾病(包括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判定哪种性格(人格)与抑郁症的发病有特殊关系。但是从家庭、婚姻、亲友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来看,抑郁症病人在这些方面均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有的研究证明:社会支持与抑郁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缺乏与亲友之间的一定数量及质量的联系会诱发抑郁症。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支持会使病人认识到自己被关怀,被爱,具有自信心,自尊和价值感,会使抑郁症状获得缓解。

精神病狂躁症的病因是什么

躁狂症的原因一、精神因素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遗传因素通过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 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躁狂症的原因二、心理社会因素现在研究业已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而且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例如paykel指出:在既往6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者,抑郁症发病危险增高6倍,自杀的危险性增高7倍。

而且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时间有关,在经受严重威胁个人安全生活事件的一年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较常人为高。至于认为情感性障碍的先天素质是受到童年期的某种特殊遭遇或经历的影响或改变,并无足够的证据;现在看来,此因果关系尚难定论。至于童年期与双亲关系与本症发病有何关系,也难以肯定。

躁狂症的原因三、体质因素kretschmer及sheldon等人认为矮胖型伴有循环型人格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抑郁症的发展

注:1.大多数报道将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确定在3%~5%的区间,但有报道称达到了6.1%。

2.我国抑郁症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

3.30年间,报告的抑郁症发病率暴增10~20倍,现在仍然呈上升趋势;不排除有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的字眼作了错误(虚假)报道,故本数据可能不准确。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而且,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2]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的科普、防范、治疗工作亟待重视,抑郁症防治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

我国抑郁症发病率

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精神事件压力的增加,时而发生的因抑郁症所引发的社会事件,使得公众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日益关注,尤其是对于自身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体验的关注日益增强。但是,一些不实或不准确的知识宣传,也容易误导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一些概念和问题的混淆,通常会给公众对心理卫生健康产生过度敏感或泛化的恐惧感。

抑郁,是心中之霾。为了让公众科学认知抑郁症,中国科协最近举办“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邀请我国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公卫宣传、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与媒体进行了交流。

抑郁属于负性情绪

“像恐惧、愤怒一样,抑郁也是一种负性情绪。”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洪炜说,人们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件事是好还是不好都会有相应的情绪表达。他把情绪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两类,前者如喜悦、幸福和成功感等,后者如焦虑、抑郁等。

告诉大家,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是经验,情绪也是一种经验,或者说是更早的经验,伴随着我们出生就已经开始有了。那个时候知识还没有完全建构起来,但是情绪的经验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就像依恋、信赖等。

医生认为,负性情绪对人生来讲也是有意义的。比如惊恐、恐惧是一种经验,可以使我们避免一些负性事情的发生。正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说,有了这种经验,以后就可以避免一些危险性的事情,比如疼痛这种不良经验。恰恰是因为有了疼痛,小孩子才可能避免一些伤害性的刺激。

抑郁症的发病率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抑郁症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大城市的白领们在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下迅速成为此病的高发人群。令人遗憾的是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3.1%,而在发达国家接近6%左右,2002年全球重症抑郁病患者已有8900多万人,而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达3.4亿。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口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率增加。预计到2005年,抑郁症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将上升到8~10%;到2020年重性易于所致功能残基将升至疾病总类的第2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抑郁症在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4%。

据应用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所进行的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10‰~15‰左右,已与发达国家统计结果相近。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有资料显示,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与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患者约占人群的5%~10%,身心疾病、心理障碍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2002年我国重点城市典型医院神经系统用药金额已达14.20亿元左右,京沪穗三大城市的比重占63.28%,抗抑郁药约占1/5。

造成产后抑郁的遗传因素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产后抑郁的病因有很多,绝大多数原因已经知道,但仍有少数产后抑郁的原因尚未阐明,造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包括了遗传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专家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遗传因素: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素质密切有关。家系研究发现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血缘关系越近发病一致率越高。

心理因素:重大的突发或持续时间在2~3个月以上的负面性生活事件对个体抑郁症的发生构成重要的影响。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或失恋等情况可以作为导致抑郁症的直接因素。

童年经历:儿童期的不良经历往往构成成年期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躯体因素: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躯体疾病可成为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人格因素:人格特征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强迫、冲动等特质的个体易发生抑郁症。

物质滥用:调查发现,长期饮酒者有50%或以上的个体有抑郁症。此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如阿片类物质和抑郁障碍的关系也与酒精相类似。

社会因素: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于抑郁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婚姻状况的不满意是发生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低经济收入家庭中的主要成员易患抑郁症。

相关推荐

躁狂抑郁症的疾病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尚未阐明,可能与遗传、生化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于本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其证据: (1)情感性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同胞手足及子女)终身患病几率12%~15%,远高于一般人群(1%~2%)。 (2)情感性障碍者的单卵双生子(MZ)的同病率为67%(46对),双卵双生子(DZ)同病率为14%(276对)。另有12对分别抚养的.MZ其同病率高达65%。寄子研究也证明遗传因素的影响明显高于环境影响。但就目前资料来看,情感性障碍与遗传有关,

青少年为何患上抑郁症

一、家族遗传背景 家族遗传性也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之一。大量的临床实践统计结果表明,家庭精神疾病史,特别父母罹患抑郁症与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关。这也提示了有抑郁症史的父母,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 二、神经质因素 许多研究证实,神经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高神经质的人倾向于体验更多的负性的情感体验。所以神经质儿童和青少年罹患抑郁症和体验更多应激的易感因素。神经质和青少年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明确的。这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一种。 三、应激事件的刺激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

抑郁症到底怎样造成的

1、心理因素:重大的突发性的负性生活事件且持续时间较长,对个体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恶性的刺激,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构成重要影响。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或失恋等情况,直接的引起抑郁症的原因。 2、遗传因素抑郁症的原因与遗传素质密切相关。家族史研究发现,其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3、童年经历:儿童期的不良经历,往往构成成年期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4、人格因素:人格特征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强迫、冲动等特质的个体,易发生抑郁症,也常见的引起抑郁症的原因。 5、社会因素:不

心情不好吃什么食物 鱼类

有研究发现,一个国家鱼类消费量与抑郁症发病率成反比。因为很多鱼类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增加人体内的五羟色胺,而这种物质影响情绪的主要神经递质,能够缓解情绪,减少抑郁的患病概率。

重症抑郁为何好发于老年人

老年人重症抑郁症的主要构成人群,据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报告指出,老年抑郁症患者有10%-20%为重症抑郁症。那么,导致老年人重症抑郁症高发的原因有哪些呢? 1、疾病因素 身体疾病,尤其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慢性躯体疾病,导致老年人抑郁障碍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约7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的2年内,会患上抑郁症;约40%的冠心病患者、45%的心肌梗死患者、越25%的糖尿病患者、约40%的肿瘤患者,均可患上抑郁症,而这些疾病在老年人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并且抑郁症本身会各种慢性疾病也会产生不良影

失眠发病率提升的原因什么

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失眠的情况了,失眠会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伤害的,而且生活上也受到影响。失眠疾病特别的多见的一种疾病了,有很多的人会遇到此病,遭受到了失眠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多多了解失眠疾病的知识,特别诱发失眠出现的因素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那么会有哪些原因引发失眠的出现呢,在这里为朋友们介绍一下吧。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大,节奏的加快,社会心理压力的增加,焦虑症和忧郁症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最常见的负性情绪。很多人因为心烦、郁闷,悄然成为都市人们的日头禅。现代都市人急需心理减压口时间会冲淡一切,再高的呼

抑郁症的病因有哪些?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导致抑郁症发病率也日益增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抑郁症如何发生的?很多人会觉得就因为压力太大导致的,然而压力大并不导致抑郁症的唯一原因,我们来看看以下关于抑郁症的病因的详细介绍。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很多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异常,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增高。正常人服用地塞米松后,可抑制皮质醇分泌,而抑郁症病人服地塞米松后,未见皮质酸应有的抑制现象,此即用以诊断抑郁症的所谓“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产后抑郁

激素因素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会发生很大变化,尤其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分娩后的3~5天内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为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为抑郁。 躯体因素 产时及产后并发症、难产、滞产、手术产等产后抑郁症不可忽视的诱因。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出现滞产

失眠发病率提升的原因什么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大,节奏的加快,社会心理压力的增加,焦虑症和忧郁症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最常见的负性情绪。很多人因为心烦、郁闷,悄然成为都市人们的日头禅。现代都市人急需心理减压口时间会冲淡一切,再高的呼声如果没有人关注也终将会烟消云散的,而与此同时,焦虑与忧郁的影响却在不断升级。失眠症最常见的原因情绪的焦急、忧郁和睡眠卫生不良。 现代社会,焦急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工作中的轻、中度焦虑,可以集中我们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任务。一旦我们把焦急带到睡床上,焦急启动的醒觉维持和导致的大脑皮层兴奋都会捣乱

产后抑郁症怎么回事

1.心理因素(30%): 1)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 2)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2.内分泌(25%):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