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犊鼻穴 治疗膝关节酸痛
按摩犊鼻穴 治疗膝关节酸痛
犊鼻穴详解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碧者,屈不能伸。”又名外外膝眼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现多用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取穴方法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别名:外膝眼穴。
穴义:胃经经水由此经过并带走脾土微粒。
犊鼻穴操作
屈膝90,向后内斜刺0.5~1寸
犊鼻穴功能与主治
主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外伤等各种膝关节痛患者,犊鼻穴为常用喻穴。膝部神经痛或麻木,下肢瘫痪,常为辅助用穴。
膝关节周围图片图册功能作用:清刷膝关穴节中的脾土微粒,保证膝关穴节的伸缩自如。
功效: 祛风湿,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利关节止痛。
治法:寒则泻之,热则补之。
主治:膝痛,麻木,屈伸不利,脚气。现多用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
配膝阳关、足三里、阳陵泉,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膝及膝下病。
配梁丘、阳陵泉,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配阳陵泉、委中、承山,有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髌骨脂肪垫劳损。
刺灸法: 直刺1~1.5寸。禁直接灸,艾条灸10~15分钟。
首先按摩犊鼻。该穴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伏兔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处。
梁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两寸处。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按摩犊鼻穴的时候手法要轻一些,按摩范围不可扩大。不然,因其下缘的骨头较高,如果按摩的范围稍大或者按摩手法过重,容易损伤皮肤。
上述分享的按摩犊鼻穴,治疗膝关节酸痛这篇文章,通过学习,下次有类似症状可以尝试一下,效果不错哦。
梁丘在哪条经络上 梁丘的作用功能主治
通经利节、和胃止痛。
梁丘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且又是足阳明胃经气血所聚的郄穴,因此是治疗急性胃病的主要穴位,对穴位进行外部刺激能有通经利节、和胃止痛的功效。
常见的急性胃炎、胃痉挛等疾病,按揉梁丘穴或配中脘、内关、足三里主治急性胃痛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所导致的膝关节痛,可用带密封盖的热水杯热敷此穴后再进行按摩,或者配犊鼻、阳陵泉、膝阳关一起按摩也能有很好的减轻作用,另外,梁丘对乳腺炎等乳房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膝关节疼痛的推拿点穴法
膝关节痛是关节疼痛的一种,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在承受几乎全部体重的同时还要担负起腿部的各种运动任务。如果不注意保护膝关节,很容易损伤,恢复不好就会有转为慢性病的趋势。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膝关节的保健治疗方法,并且能坚持治疗,就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几种膝关节痛的推拿保健的手法。
1、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关节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
2、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1)血海穴、梁丘穴
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关节疼痛,效果显着。
(2)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
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关节疼痛。
(3)阴陵泉穴、阳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关节疼痛等异常感觉。
3、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等。
犊鼻的定位在哪里
犊鼻的准确位置
犊鼻属足阳明胃经穴道,屈膝,在膝部,髌骨和髌韧带外侧的凹陷中。
快速取穴:
1.坐位,屈膝呈135度,在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2.侧坐屈膝135度,下肢用力蹬直时,在膝盖外边见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按摩犊鼻的作用
1.犊鼻穴位胃经上的穴位,这个穴位有一个作用,就是冲刷穴内的脾土微粒,使穴内的五行气血只保留属于肝肾二经的气血,腿部的肝经和肾经气血通畅了,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积液也就正常了,腿脚自然也就可以正常活动了。
2.犊鼻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长期按摩此穴为,能够治疗膝关节痛,下肢麻痹,脚气水肿,膝脚无力,不能久站等病症。
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肛门括约肌功能消失或减退,常下痢或大便失禁等,也具有很好的治疗,调理,保健作用。
犊鼻的保健按摩方法
1.正坐或仰卧,膝盖关节弯曲90度。
2.双手掌心向下,轻置膝盖上。
3.用中指的指腹用力伸入穴位,垂直揉按,会有酸胀感和痛感。
4.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1-3分钟。
膝阳关的位置与作用 膝阳关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泻之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之或水针。
2、日常保健:
(1)、常常练习下蹲动作,可以减轻关节疼痛症状。
(2)、按摩犊鼻穴、阳陵泉穴、膝阳关穴、足三里穴,每穴各1—3分钟。
(3)、针对症状:膝关节疼痛、发凉、僵硬、屈伸不利等。
3、针灸疗法:直刺膝阳关穴0.8—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膝部盒大腿外侧。
4、艾灸疗法:艾柱灸或温针灸膝阳关穴3—5壮,艾条灸膝阳关穴10—20分钟。
犊鼻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犊鼻的作用
1.犊鼻穴位胃经上的穴位,这个穴位有一个作用,就是冲刷穴内的脾土微粒,使穴内的五行气血只保留属于肝肾二经的气血,腿部的肝经和肾经气血通畅了,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积液也就正常了,腿脚自然也就可以正常活动了。
2.犊鼻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长期按摩此穴为,能够治疗膝关节痛,下肢麻痹,脚气水肿,膝脚无力,不能久站等病症。
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肛门括约肌功能消失或减退,常下痢或大便失禁等,也具有很好的治疗,调理,保健作用。
跑步膝盖疼怎么办
膝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多的关节,长期跑步等运动,以及爬楼梯登山过多时容易出现膝关节肿痛,逐渐长出骨刺,磨坏软骨,导致膝关节提前退休。可以借助塑料瓶,强壮膝关节。
准备好一个矿泉水瓶(空的)。坐姿,把两个脚打开1个拳头的宽度,再用膝盖夹住矿泉水瓶(可适量加入热水)把脚抬起一点,保持2分钟。这个小动作可以锻炼膝盖周围的肌肉,锻炼的时候,气血供应上来,就会把一些风寒、寒气去除,治疗膝关节疼痛。
做完上述动作后,把双手搓热,然后按揉膝关节,由内向外按揉。经常搓膝关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治疗膝关节疼痛。
也可以用双手拍打犊鼻穴,犊鼻穴的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和髌韧带外侧的凹陷中。每天拍打犊鼻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膝关节供血,治疗膝关节疼痛。
按摩穴位治胃病 足三里的取穴和按摩
足三里的取穴和按摩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它位于人体的腿部。每个人膝盖的髌骨下外侧都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就是犊鼻穴。足三里穴距离犊鼻穴有大约3寸。我们将自己的四个手指放在犊鼻穴下,于胫骨粗隆旁开一横指即可准确取到足三里穴。
按摩右侧足三里穴,可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位上,其他4个手指握住胫骨,拇指垂直下按,力度要大。由于足三里穴附近肌肉丰厚,手力小的人可用掌指关节叩击,也可使用辅助器械,如口红盖、小刮痧板、保健锤等器械进行辅助按摩,或请别人帮助按摩,均能有较好的效果。
由于足三里穴通过胃经与胃相连,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因此,只要是消化系统的疾病,都属脾胃运化失调形成的,按摩足三里穴可有显著的效果。
另外,足阳明胃经从头一直循行到脚,所以按摩足三里对全身及各脏腑的疾病如头痛、牙痛、发热、自汗、鼻炎、鼻出血、口眼歪斜、口舌生疮、颈痛、喉痹、胸满、哮喘、心悸、高血压、腹胀、黄疸、精神疾患、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及全身骨关节肌肉酸痛等胃经循行之处的各部位的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关节痛的推拿点穴法应如何进行
1、点揉痛点: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 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 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 20 次,再由重至轻点揉 20 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2、点揉穴位: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 1 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 位疗效较好。
1、血海穴、梁丘穴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 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 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 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
2、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 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膝盖疼如何按摩呢
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对于缓解膝关节痛,如果能够掌握一些穴位疗法,效果也不错。中医认为:痛则经络受阻、气血凝滞,所以从根本上治疗膝关节疼痛应遵循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原则,可以选择这样几个穴位:犊鼻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和膝阳关穴。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又名外膝眼穴。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在临床治疗膝盖疼痛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主治膝痛腿麻、屈伸不利等症。犊鼻穴位于膝部,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即是该穴。按摩时取坐位,用你的拇指端点按该穴1~3分钟。接着,以相同手法点按足三里穴。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犊鼻穴的时候手法要轻一些,按摩范围不可扩大。不然,因其下缘的骨头较高,如果按摩的范围稍大或者按摩手法过重,容易损伤皮肤。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膝阳关穴属足少阳胆经,在阳陵泉穴上三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中。我们可以采用大拇指或中指定点按压的方法按摩,每穴1~3分钟。
这几个穴位搭配起来使用,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
孕妇坐月子时如发生膝关节疼痛,建议用纱布、姜粉、棉花做一个护膝。做法是:铺一层纱布,然后在纱布上铺一层棉花,再均匀地撒上姜粉,在姜粉上再铺上一层棉花,棉花上铺一层纱布,最后用线缝成一个护膝,可做上系的带子,每天戴着护膝。戴上一段时间后,可打开再铺一层姜粉,继续戴,要定期加姜粉。此法的疗效慢些,但效果很好,一直戴到不再疼痛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