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不在是父母的噩梦
早产儿不在是父母的噩梦
常常听人们说到早产儿,到底什么是早产儿,也许大家对于早产儿的具体的概念还不太清楚。而大家所了解的早产儿就是指的不足月的胎儿,到底到了几个月就是属于早产了呢?这些问题也都是我们特别想了解的问题。
有的早产儿,经过一定的护理以后还能够存活,有的早产儿,却不能存活。我们知道怀胎十月,就是指的正常的婴儿在刚好十个月的时候就会自然的生产。而对于早产儿则是怀孕不够十个月就出生的情况。下面我们再给大家具体的讲讲什么是早产儿?、
通常约有7~8%的婴儿在怀孕36周之前出生,这种婴儿就被称为早产儿。妊娠期<32周(224天)则为极度早产儿。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 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少数早产儿而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所有早产儿不一定都会出现问题,但是随着怀孕时间越短、体重越轻,死亡的可能性越高。怀孕34周后出生的婴儿大多能正常成长,但是怀孕26~28周之前出生的婴儿就很难生存了。幸好这种情况很少,而且随着医疗器材的发达,已经能救活很多处于困境的早产儿了。
什么是早产儿,早产儿也就是指的没有成熟的胎儿,当然没有成熟的胎儿就必须要经过特殊的护理,比如说有的早产儿就必须要放到保温箱内慢慢的去养,而现在科技的发达,对于很多的早产儿也能做到及时的处理,能够让早产儿活下来,所以对于早产儿的出现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
早产宝宝的喂养法宝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相对于足月儿来说,早产宝宝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身体比较虚弱,抵抗力极低。那么早产宝宝需要给予哪些特殊护理呢?家长如何正确喂养才能使早产宝宝追上足月儿呢?下面就来看看专家为新手父母讲解早产儿方面的相关知识。
早产的原因很复杂
1.内因:
母亲因素:妈妈在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在妊娠后期合并感染等;
脐带因素:如脐带扭转,脐带打结或者单脐动脉也有可能导致早产;
胎儿因素:胎儿在宫内感染或有染色体疾病等均可导致早产;
2.外因:
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工作压力等外因也可导致孩子早产。
如何正确护理早产儿?
一般来说,早产儿体重超过4斤半后才可出院,这样的孩子回到家后,因为身体仍然很弱,抵抗力极低,做父母的必须在喂养、保暖和预防疾病上给予特殊护理:
喂养方面:
1)要耐心喂养
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较小,消化功能和吸吮能力较弱,在吃母乳时容易疲劳,吃一会可能需要休息一下。若母乳不足,需要添加奶粉时,奶嘴的孔眼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易引起呛咳,太小的话,宝宝吸吮会特别费劲。
2)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
若吃奶粉,要保证奶嘴里不能有空气;若吃母乳,要让宝宝把乳晕的大部分含进去,以免引起宝宝打嗝。
家长在每次吃完奶后,要给宝宝拍嗝,避免出现胃食管反流、呛咳,甚至引起误吸。
3)补充多种营养元素
早产儿的宫内储备相对较少,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都会缺乏,因此,家长除了正常喂养之外,还需要早期补充维生素D,根据胎龄的不同,补充铁剂和多种维生素。
环境方面:
1)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
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6度,湿度保持在55%-65%。
2)减少噪音的刺激
如果有太多噪音,孩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对他的生命体征都有一定影响,因此,要让孩子在没有明显噪声的环境中成长。
3)减少光线的刺激
早产儿视网膜发育的不是很成熟,因此要保证宝宝所处环境的光线柔和,尽量避免阳光和强光的直射。
早产儿出现哪些情况应及时去医院?
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7.4以上
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
③吃奶骤减,脸色苍黄,哭声低弱时;
④突然发生腹胀时;
⑤发生痉挛、抽搐时。
早产宝宝可以追赶上足月儿吗?
只要治疗好早产儿的疾病状态,通过精心地护理和喂养,孩子生后在体格、智力运动方面都有追赶性生长,在2周岁以前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
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女孩就像一朵小花,或美丽,或娇弱,或妩媚,或敏感,或细腻,她们各具魅力,但她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爱和理解。由于母亲和女儿具有同样的女性基因,要经历同样的生理和心理历程,因此,母亲贴心的关怀会让女儿更加成熟。“富养女孩”,要求母亲付出更多的爱与理解。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意思是说女孩温柔体贴,与母亲心心相印,母亲能读懂女儿的每一个眼神,每一种情绪。同时,在女儿嘟着小嘴撒娇的那一刻,母亲也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被依靠的满足感和温馨母女情的甜蜜。
同父子关系相比,母女关系往往看起来更为亲密。这种亲密的关系对女孩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亲密的母女关系带给女孩沟通、交流的经验,有利于发展女孩的亲密感和感受性,使她感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这种对女孩心理需求的满足,还有谁会比母亲做得更好?正是女孩与母亲的共性,使女孩有了借鉴的榜样,并从中发展了自我。
在下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母亲的爱与理解对女儿是多么重要。
艾德拉和爱葛妮丝曾经是同学,因此,两个人经常到对方家里玩耍。一天,艾德拉的母亲芭芭拉接到爱葛妮丝母亲的电话,在电话里,爱葛妮丝的母亲气愤不已,她毫不客气地对芭芭拉说:“你好好管管自己的女儿吧,有这样一个女儿,是你做母亲的失职。”芭芭拉非常诧异,但是她没有发火,而是等爱葛妮丝的母亲平静下来之后,才开始发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周末度假回来,发现洗衣间的窗子没有关好,地上撒满了打碎的鸡蛋,臭气熏天。”爱葛妮丝余怒未消。
“那和我女儿有什么关系?”芭芭拉依然不解。
“艾德拉的男友最近同她分手了,开始与我女儿爱葛妮丝约会。这是起因,于是,艾德拉便开始报复爱葛妮丝,这件事就是她领着几个朋友干的。”说到这里,爱葛妮丝的母亲又提高了声调。
芭芭拉联想到艾德拉这几天的情绪和她一贯的泼辣作风,开始相信这是女儿的作为:“让我先同她谈一谈,再给你回话,我为你的不幸感到抱歉。”
儿童视力发育标准以及最佳检查时间
儿童开始视力检查的时间:
1)眼睛发育的关键期是3岁以前,敏感期是9岁以前,在这个阶段,保护好眼睛,有问题及时治疗很关键。很多眼睛的疾病是父母难以发现的,比如弱视。眼科专家建议眼睛的检查最好从出生时即开始(特别是早产儿和出生时吸过氧气的孩子)而且要像身高体重那样经常检查。
2)现在,已经有了适合3岁前孩子的视力检查办法和仪器。1岁左右,无论有没有视力问题,保健医生都会建议父母(特别是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情况)带孩子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如果有问题,3岁以前的治疗成功性非常大。3岁以后,建议父母带孩子做一次散瞳验光,彻底了解孩子的眼睛健康情况。
宝宝夜惊怎么办 如何区别噩梦和夜惊
做噩梦也会引发孩子夜惊,但噩梦夜惊和前述夜惊区别明显:做噩梦孩子被吓醒后,他的神志是清醒的,能较为详细和生动地回忆起恐怖的梦境,能正常地应答父母的询问。因梦魇引发的夜惊通常发生在深睡期,差不多是孩子入睡后的0.5~2小时,其诱因可能是在睡前听了紧张兴奋的故事、看了惊险的电影,或近期发生了意外生活事件。由于噩梦夜惊时孩子很清醒,因此显得不那么可怕。夜惊多发生在入睡后15~30分钟,不易叫醒,第二天早上醒后幼儿对自己夜里的表现全无印象。
儿童开始视力检查的时间
1)眼睛发育的关键期是3岁以前,敏感期是9岁以前,在这个阶段,保护好眼睛,有问题及时治疗很关键。很多眼睛的疾病是父母难以发现的,比如弱视。眼科专家建议眼睛的检查最好从出生时即开始(特别是早产儿和出生时吸过氧气的孩子)而且要像身高体重那样经常检查。
2)现在,已经有了适合3岁前孩子的视力检查办法和仪器。1岁左右,无论有没有视力问题,保健医生都会建议父母(特别是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情况)带孩子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如果有问题,3岁以前的治疗成功性非常大。3岁以后,建议父母带孩子做一次散瞳验光,彻底了解孩子的眼睛健康情况。
如何治疗早产儿脑瘫
孩子的身体健康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如果早产儿患脑瘫疾病不及时治疗的话会给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到孩子后期正常的生活。为了能减少疾病对孩子的恶劣影响,作为家长应该带着患儿及时的采取诊治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侵害,那如何治疗治疗早产儿脑瘫呢?
1、药物治疗:在婴儿期可以辅助应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如谷氨酸、脑活素、脑复康等,病变一旦固定这些药物也就起不了作用。这时可以使用一些肌肉松弛药物如巴氯酚等,但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造成运动能力低下及药物毒性蓄积等不良反应。
2、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早产儿脑瘫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早期治疗中尤为重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使脑组织在不断的成熟和分化过程中,使被损害部分的机能得到代偿,从而使早产儿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3、中医治疗: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针灸和按摩。
4、手术治疗:在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就成为重要手段。
宝宝做噩梦了害怕怎么办
白天遇到的强烈刺激会在宝宝的大脑皮层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其他的外界刺激不再进入大脑,这个刺激的银基就会释放发挥作用,让宝宝做噩梦。除此之外,当宝宝身体不舒服或者有某处病痛也会做噩梦。当宝宝生长快,而摄入的钙又不够的时候,都会导致做噩梦。
宝宝做噩梦,家长要怎么帮助宝宝远离噩梦困扰呢?以下这几点可以缓解宝宝做噩梦的害怕的情绪。
1、在宝宝做噩梦哭醒后,妈妈或者爸爸要及时把他抱起来安慰,抚摸轻拍,用甜蜜柔和的语言解释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让宝宝缓解对噩梦产生的恐惧感。
2、要了解宝宝在白天看见了哪些可怕的东西。向宝宝讲清不用害怕的道理,免得以后再遇到继续做噩梦。有的宝宝在下雨刮风时看到窗外的树或者其他东西不断地摇晃,就会和可怕的东西联想起来,到了入睡之后自然就会做噩梦。所以妈妈可以带宝宝到窗外去看或者打开窗户,让宝宝知道窗外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
3、做噩梦的宝宝在第二天往往还会记住昨晚梦中的怪物,妈妈可以让宝宝将怪物画出来,以培养宝宝的创造力,然后借助于超人、奥特曼的威力打败怪物,以安慰宝宝。
4、当宝宝初次一个人在房间睡觉时,因为害怕而做噩梦。此时妈妈一方面要向宝宝将一个人睡的好处,另一方面也可以开盏小灯,以消除宝宝对黑暗的恐惧。也可以打开门,让宝宝听到父母的讲话声,感到父母就在身边,这样就可以安心入睡了。
如何正确护理早产小宝宝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婴儿。胎龄小样儿指出生体重与该胎龄应有体重相比,低于平均值二个标准差以下或比应有平均体重低20%以下的婴儿。如在孕37周后体重不足2500克时也为胎龄小样儿,但一般称之为足月低体重儿。
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品儿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温。早产儿居住的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26度,湿度保持在55%~65%。
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不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以防交叉感染。
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富含必须氨基酸,尤其是早产儿所必须的胱氨酸、牛磺酸较高,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酷氨酸较低。
早产儿体重越小,胃容量小,故应采用多次少量喂养的方法,缩短间隔时间。研究发现,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快,一般到2岁时体重、身长可与同年龄的足月近似,个别体重过低者,迟到4岁才能相近。
早产儿住院期间依赖医护人员及特殊的医疗器材照顾,不需父母费心,但出院后的一切养护责任必须由父母承担,因此建议父母应具备以下物品:
1.预备必须的装备:
如氧气袋(瓶)、抽痰管、喂食管及喂食空针等。
2.熟练胸背部的拍痰:
这对肺、气管发育不佳的早产儿是有利的。
3.喂食量:
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婴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4.喂食方式:
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间断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钟,便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能平顺呼吸约十分钟,然后再继续喂食,如此间断式的喂食,可减少吐奶发生或呼吸上的压迫。
5.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产儿奶粉):
可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对早产儿的生长有益。
6.维持适宜室温:
早产儿对环境的温度和变迁一样敏感,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恒定性,以免调适不佳而致病。
7.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
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大脑超声波、营养咨询及接受预防注射等。
8.与医师保持联系,以便随时咨询:
原来负责照顾宝宝的医师对其状况有详尽的了解,在处置上比较得心应手;如果换别的医师,对宝宝是不利的。
9.熟练婴幼儿急救术:
早产儿智力低下吗
虽然在早产儿中发生智力低下或是脑瘫的现象较多,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作为父母,应该在早期就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进行干预,唯有如此,才能够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父母可以在早产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为新生儿做颅脑CT以及脑电图检查,并给与促进新生儿脑细胞新陈代谢的药物。
早产儿智力低下的表现:
1、肌张力异常:智力低下、脑瘫患儿比正常儿张力低或增高。
2、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
3、反射异常:正常小儿头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不消失。还有其他各种反射异常。
4、姿势异常:智力低下、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
根据以上这些早产儿的异常表现,可以轻松判断早产儿是否患有智力低下、脑瘫等小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