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佝偻病如何确诊 血液检查

佝偻病如何确诊 血液检查

佝偻病患者的血钙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一般低于每升3.0毫摩尔(每100毫升12毫克);血磷也下降而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

佝偻病如何检查 温馨提示

佝偻病的确诊需要多个方面的检查才能完全肯定,如果出现了类似于佝偻病的症状,父母一定要及时送医检查,不能耽误病情。

佝偻病的诊断依据

1、佝偻病的检查:

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是目前检查和诊断佝偻病的常用指标,具有灵敏特异简便快速的优点,目前已经代替了传统的“佝偻病三项”(血钙,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成为早期诊断佝偻小儿佝偻病病主要辅助检查。

虽然,骨碱性磷酸酶没有血清25-(OH)D3和1,25-(OH)2D3灵敏和特异,但基本可以满足临床诊断佝偻病的要求,目前很多医院都开展了该项检查,价格不是很昂贵,30~400元左右。

2、初期佝偻病的诊断

(1)临床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等症,并可致枕部脱发而见枕秃)

(2)理化检查:血生化改变轻微,骨骼X线摄片可无异常

3、激期佝偻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骨骼

(1)头部:乒乓球感,方颅,臀形颅;囟门较大且闭合延迟,乳牙萌出迟。

(2)胸部:软骨串珠状,肋软沟,肋下缘外翻,鸡胸,漏斗胸。

(3)四肢:“手镯”及“脚镯”,开始行走后,(“O”型)或(“X”型)腿,长骨可发生青枝骨折。

(4)脊柱: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骨盆畸形。肌肉改变: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神经系统:发育落后。

理化检查:

(1)X线:钙化带模糊,干骺端增宽,边缘呈毛刷状或杯口状改变。

(2)血生化检查:血钙,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30肾性佝偻病x线表现。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

4、恢复期佝偻病的诊断

(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体征改善。

(2)理化检查:X线临时钙化带重现,生化恢复正常。

5、后遗症期佝偻病的诊断

(1)重症患儿遗留骨骼畸形。

(2)理化检查正常。

早期小儿软骨病如何测定

血钙、磷测定:血钙、磷受内分泌系统影响较大,调节机理复杂,灵敏度差。早期佝偻病血中钙、磷改变不明显,甚至可以正常。只有佝偻病临床表现比较明显时才出现降低,故血钙、磷检测不能准确反映早期骨钙化真实度,对早期佝偻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发钙测定:由于头发含钙量低,毛发表面吸收阳离子,尚无可靠的方法去除外源性钙的干扰,且很难确定发钙的参考值。因此通过发钙测定钙营养状况是不可靠的。

尿钙测定:尿钙由于受尿液酸碱度、饮食钙含量、肠钙吸收饮水量、尿中其他阳离子摄入量、留尿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单次尿样测定更无价值,因此通过尿钙测定判断钙营养状况也是不可靠的。

X线检查:以往手腕部X线检查是佝偻病诊断和分期的主要依据。X线片可反映患儿骨骼改变程度,能帮助医生对活动性佝偻病进行分期,但早期诊断佝偻病的可靠性差。同时,X线检查有一定的放射性,幼儿反复接触X线对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血生化检查:虽然临床上有不少血生化检查有助于佝偻病诊断,但由于灵敏度、特异性及费用等问题,使佝偻病早期诊断受到一定限制。此外,检测时需抽取静脉血,程序复杂,成本高,速度慢。

BAKP水平测定:从佝偻病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改变来看,病变的关键是成骨障碍,在成骨过程中要通过骨钙化的主要活性物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KP)的催化作用,才能使长骨不断生长。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D时,骨钙化不足,成骨细胞活跃,血BAKP活性上升。随着病情加重,BAKP活性不断上升,因而产生骨盐沉积减少,类骨组织增多。因此,BAKP的活性直接反映了佝偻病的病期。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血BAKP是反映骨改变全过程、反映骨生长障碍、诊断佝偻病最正确、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

另外,BAKP还能迅速反映治疗效果,亦是判断疗效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BAKP活性降低,治疗即有效。BAKP测定所用设备简单、快速灵敏,有较好的早期诊断的能力,能够给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测定时取材简单,可与血常规同时取血,无放射性损伤;同时操作简单,费用低,儿童及家长都能接受。

睡觉冒冷汗的检查

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肋骨外翻的症状

肋骨外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精神症状。早期易激惹、烦燥、不活泼、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血清钙正常或稍低。活动期常有骨骼的改变:方颅、肋骨串珠、手镯或脚镯全身肌肉松弛,血清钙降低等症状。

建议带孩子去医院请医生确诊是否为肋骨外翻,是否还有其他佝偻病的临床体征,然后要化验血钙,根据这些综合情况诊断孩子是否有佝偻病。如果确诊为佝偻病,则需要治疗。根据化验检查的结果决定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量。同时注意帮助孩子做扩胸运动,可以帮助改善有佝偻病引起的胸廓畸形。

佝偻病的检查

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磷代谢失常,从而导致发生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一般检查方法是对血钙、磷、骨源性碱性磷酸进行检查,常用的有血生化检查、尿钙检测、长骨骨骺端X线摄片和X线骨龄摄片等。

1、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检查:一般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尿素氮 、二氧化碳结合力、肌酐、尿酸、尿微量蛋白)、离子、淀粉酶、心肌酶等等,针对佝偻病的血生化检查,主要是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25-(OH)D3(正常10~80g/L)和1,25-(OH)2D3(正常0.03~0.06g/L)在佝偻病活动早期就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血浆中碱性磷酸酶升高。

(2)尿钙测定:尿钙测定也有助于佝偻病的诊断,尿中碱性磷酸酶的排泄量增高。但是尿钙测定并不是一次就能检测准确,需要进行多次检测才能对佝偻病的诊断有更准确的参考价值。

2、其他辅助检查

(1)长骨骨骺端X线摄片:发现长骨骨骺端佝偻病的特异X线表现,早期X线长骨骺部钙化预备线模糊;极期钙化预备线消失、骨骺端增宽、骺端呈杯状或毛刷状改变,骨质稀疏、骨干弯曲变形或骨折。

(2)X线骨龄摄片:发现骨龄落后。

佝偻病的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病程中增高出现较早,而恢复最晚,有利于检查诊断。

(2)测定血清中25(OH)D3或1,25(OH)2D3水平,其值在典型佝偻病几为零,在亚临床佝偻病也显著下降,而维生素D治疗后可显著回升,为敏感而可靠的生化指标。

2、X线检查:

X线改变以骨骼发育较快的长骨为明显,尤以尺桡骨远端及胫腓骨近端更为明显。

相关推荐

什么是佝偻病前期症状 佝偻病如何确诊

佝偻病确诊的话是必须依据维生素D的水平,临床表现,还有血生化的一些指标,以及骨骼X线的表现来确诊。一般的话维生素D水平比平时明显地降低的,体内的25-羟基维生素D3的水平是最可靠的一个诊断标准。但是很多单位不能够检测,所以有的单位就是可以检测血生化和骨的X片。

儿童佝偻病有哪些类型

小儿的佝偻病大多数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所致,叫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婴儿,冬春季节多见,2岁以后停止进展而逐渐痊愈。其他某些原因也可出现佝偻病的表现,例如: 1、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遗传性疾病,2-3岁以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的表现。血钙正常,血磷明显降低,一般剂量的维生素D治疗无效。 2、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身材矮小,有代谢性酸中毒,多尿,血钙低、血磷低、血钾低。 3、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为遗传性疾病,是因为机体不能把维生素D转化成有活性的维生素D而发挥作用所致,或者是机体对活性维生素D没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等于碱性磷酸酶吗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不等于碱性磷酸酶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是一种病叫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是儿保防治的四病之一,是儿科常见、多发病,由于日照不足,北方高发,虽经多年防治,其患病率仍高达31.7%。厂商由于缺乏对钙营养问题的科学认识或出于商业目的,在媒体上大肆炒作,致使广大家长盲目给孩子补钙,而对维生素D的作用认识不足,因其过量应用易产生中毒症状,也出现了医生指导维生素D治疗的偏差,为避免中毒而出现用量不足,延误了治疗。是因为以往的检测指标不能及时、准确反映机体钙状态。 〔1〕 儿童期AKP主要以NBAP为主,约占A

佝偻病后遗症

佝偻病情节不严重的患者,能及早进行治疗,多补充维生素D的话,患者就能康复,一般不会引发佝偻病后遗症; 但若患者佝偻病由于早期没有及时治疗,患病情况严重就很容易引发佝偻病后遗症。严重者会导致患者骨骼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今后的生活,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疗。 因此,父母若察觉出宝宝具有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确定是不是患有佝偻病,若真的是的话,那就要及早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只要及早进行治疗,那么就不会造成佝偻病后遗症的出现,也就不会让自己出现驼背的现象了。

儿童佝偻病防治新概念

一、预防佝偻病是补充钙制剂还是维生素D? 婴幼儿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以及每天吃400毫升牛奶的幼儿,一般是不会缺钙的,不需要另外补充钙制剂。而食物中的维生素D肯定不能满足儿童正常生理需要,晒太阳可以增加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由于种种原因,婴幼儿的日照常常不够,尤其在冬春季节,包括南方夏天的梅雨季节。但目前在各种儿童食品中都添加维生素D的做法引起了专家们的忧虑,一是不能判断维生素D的摄入量,二是很容易引起儿童维生素D中毒。国外仅在配方奶粉中添加维生素D预防儿童佝偻

补钙反而补出佝偻病

率达40%“判断佝偻病的标准是血浆中25羟基维生素d 3的含量,并补充骨骼的x光片。”苏宜香向南都记者表示,该事件已引起业界很大关注,因此其已研究过最先经浙江经视报道的小患者的检测报告,并建议近期以专家论坛形式结束争论。“患者维生素d 3含量正常且没有x光片配合,个人认为不能确诊,至少并不处于佝偻病的活动期,而佝偻病的潜伏期有2-3个月,因服用某产品3个月就导致佝偻病的说法医学上难以成立。” “相当多家长认为补钙就铁定预防佝偻病,这种认识存在误区。营养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

佝偻病对患者的危害

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不仅仅是婴儿、成人也可患病称之为骨质软化病。 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是目前检查和诊断佝偻病的常用指标,具有灵敏特异简便快速的优点,目前已经代替了传统的“佝偻病三项”(血钙,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成为早期诊断佝偻病主要辅助检查佝偻病虽是可治之症,但是不及时治疗,病情会加重,甚至发展成身体畸形,会影响孩子各方面的正常发育。常见的危害如下: 1、肌肉松弛,腹部膨隆,容易发生脐疝。 2、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可有夜惊、易哭、多汗,尤其是前半夜刚人睡

脑积水诊断鉴别

1、未成熟儿:头颅增大较快,有些类似脑积水,但脑室不大。 2、佝偻病:头颅增大多为方形并有其他佝偻病症状。 3、畸形大头:头颅大,增长也快,有明显的智力不足,无眼珠下垂现象,脑室造影正常。 4、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头颅增大较慢,硬脑膜下穿可见较多的红色或黄色液体,眼底有出血,CT可确诊。 5、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脓肿等。 在老年人,脑积水还需与因脑萎缩导致的相对脑室系统扩大相鉴别,两者可以从症状,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鉴别,单纯的脑萎缩,没有脑积水的典型症状,如痴呆,小便失禁及步态不稳,CT及MRI上看,脑

孩子枕秃是怎么回事

造成孩子枕秃的原因很多,如果枕头比较粗糙或太硬,小孩子又常常躺在上面,一旦出汗发痒时,小家伙就会用左右摇头的动作来止痒,时间长了,枕部的头发就可能被磨掉,出现枕秃。 这样的枕秃无需治疗,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 如果孩子有枕秃现象,同时伴有睡眠不好、出汗等症状,又没有按规则补钙,这时就要考虑可能是缺钙了。 平常我们所说的“缺钙”,实际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很多人都认为缺钙可以引起婴儿患上佝偻病,然而佝偻病的真正原因是婴儿体内缺少维生素D。婴儿体内缺少维生素D会影响婴儿对钙的吸收以及钙在骨骼中的沉积,从而影响

盗汗是怎么引起的

生理性盗汗 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 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病理性盗汗 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