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崩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崩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崩漏二者会相互转化。崩漏之症候有虚实之分,自疗上虚用补法,实用泻法。崩漏的预防保健和注意事项有:

1、经量多,来势猛烈时,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少翻动,上半身宜稍垫高以利经血排出。

2、严禁房事,外阴保持清洁,毛巾盆具要消毒,不宜坐浴。

3、大出血自疗效少,甚至引起虚脱(神昏、冷汗、糊话等)危及生命时,应速送医院,切勿贻误病情。

4、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再作治“本”自疗,即原因治疗。

5、崩漏停止后仍要进行体质调理性治疗,预防反复。

6、饭菜品种要杂,荤蔬混合食用,并且容易消化。蛋类、猪肝、猪血、鱼类、菠菜、油菜、黑木耳、米苋、红枣等食品既富含高蛋白又含有大量铁质和微量元素,混和食用可互补长短。

7、患者以及家属切忌紧张焦躁。急火内攻更会迫使血流妄行,经量增加。

8、有活血刺激作用的山楂、桃子、鲨鱼、蟹、酒、酒酿、辛辣等食品不宜食用。

小小两物泡脚作用大! 调经止痛

花椒和艾草泡脚有调经止痛的作用。

艾草本身具有调理女性疾病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而花椒和艾草的性味温热,因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暖宫祛寒,活血调经,通淤止痛的作用。

崩漏有哪些症状

最主要的症状是阴道持久的或者大量的出血。如前文所述,出血多而势猛者为崩,出血缓慢而持续者为漏。中医认为阳盛阴虚,热毒严重,肝脾虚淤,加上饮食不善,操劳过度,或结婚生育太早,男女之事太频繁等,都可能造成女性的崩漏病症。具体的说,崩漏有以下几个类别:

1.阴虚型

月经很不规则,每次流出的血液明显比正常状况下的多,或者出血时间过长,血液颜色也比正常情况要深。患者觉得口渴不已,心思烦躁,四肢燥热,失眠不安等。脉搏变得又细又窄,舌苔泛黄。

2.肝郁型

月经周期混乱无常,会流出深红色鲜血。有时候血流如注不可遏止,有时候慢性出血长期不停。人的性格也变得容易发怒,焦躁不安。舌苔为黄色,脉搏快而紧。

3.脾虚型

会突然出现阴道大量出血或长时间的出血不止。该类崩漏出血的颜色比较淡,而且粘稠度比较小。患者常常感到胸闷气短,食欲不振,或出现大便很稀的现象。舌苔淡薄,脉搏较弱。

4.血瘀型

突然大量出血,或血流不止。血液为暗紫色,内有块状淤血。发病时,下腹部剧烈疼痛,当身体排出部分淤血后,痛感可能减轻。舌头暗红色,有少许淤血,脉搏沉重。

5.肾虚型

大多出血少但不易遏止,但有时出血量会突然增多。血液为淡红色或暗紫色。患者常常感觉腰酸无力,失眠多汗,或怕冷,或燥热,排便很稀。

功能性子宫出血用什么中药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称之为“崩漏”。临床上“崩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血暴下称之为“崩”症。另一种是淋漓不止称之为“漏症”。“崩漏”有虚有实,崩症多为实症、漏症多为虚症。

中医认为,脾统血、肝藏血、脾虚则不能统血,肝虚则不能藏血,都可导致出血。气与血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气为血之帅,气虚则不能统血,气郁则迫血妄而出血。因此,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应根据其辩证才能选定适当的方药治疗。

脾气虚型:常见症状为,自汗气短、浮肿、面色熬白、腹胀便溏、出血量多不断,以漏为主。此型可选用理中丸或补中益气汤加减如党参、白术、甘草、陈皮、生龙骨、生牡蛎、炮姜炭、棕榈炭等。

肾阳虚型:常见症状为小腹寒冷,腰背酸痛、怕冷、出血持续不断、色淡或暗等。可选用右归丸治疗。如熟地、山茱萸、山药、杜仲、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血余炭、乌贼骨等。

心脾两虚型:症见面色萎黄、心悸、头晕、出血量多而色淡。可用归脾丸治疗。方剂中有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茯神、枣仁、乌梅炭、藕节、莲房炭等。

崩漏有哪些临床症状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表现为月经量多,或非行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月经持续时间过长。

⑴ 贫血: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⑵ 虚脱: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⑶ 邪毒感染:表现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带下稠粘,色黄气秽或五色并见,伴有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苔黄腻,脉象细滑等。

崩漏有哪些症状

一、崩漏的常见症状

阴道出血

二、崩漏的症状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

崩漏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崩漏艾灸哪里 崩漏艾灸取穴方义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专治血崩;脾俞配三阴交可补脾摄血;肝俞可复 藏血之功;肾俞,关元培元固本,气摄而血止;更加百会可升阳益气,血随气升,漏下自止;气海,血海双调气血;属寒者者更加命门以温补真阳,中极散胞宫之寒凝;属热者更加大敦,太冲二穴,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与原穴并用,可清泄血热,散厥气,调气血;属瘀者更加气冲,冲门,支沟三穴,以助行气化瘀之力。

艾叶煮鸡蛋有什么作用 治月经不调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的功能,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女性虚寒引起的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一定疗效。所以,煮鸡蛋时,在水里加少许艾叶,能帮助调理月经,改善女性因为身体虚寒引起的月经问题。

益母草治疗崩漏带下吗

对血瘀型的崩漏带下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妇女在非月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称之为崩;或持续出血,淋漓不断,称之为漏,中医认为崩漏的发生与冲任损伤,脏腑虚损,不能固摄所致,将其分为肾虚型、血热型、虚热型、血瘀型等证型,其中血瘀型崩漏的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固冲止血为主。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恶露不尽等症,对于血瘀型崩漏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关推荐

崩漏的原因

崩漏是中医的说法,指的是非行经期间突然阴道大量下血不止或淋漓不尽。 阴道流血的原因通常下列几种: (1)损伤:性交出血和外伤; (2)炎症: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子宫内股息肉、盆腔炎和子宫、尿道口脱垂; (3)肿瘤:外阴癌、阴道癌、葡萄状肉瘤、透明细胞癌、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卵巢功能性肿瘤和输卵管瘤; (4)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5)计划生育措施引起的出血放置节育环、输卵管结扎木后和服用避孕药; (6)各种月经失调引起的流血。 此外,高血地、糖尿病、肝病和

崩漏怎么治疗

一、止血治疗 1、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 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2、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

什么是崩漏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崩漏的小偏方

1.黑木耳60~80克,加水煮熟烂,再加红糖60克,每日1剂,分2次服。 2.荠菜、龙芽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 3.高粱壳30克,五倍子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服1剂即可见效, 3~5剂即可痊愈。 4.普通鹿蹄草30克,地榆18克,龙芽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3~5剂。 5.飞龙掌血(散血丹)、陈艾各9克,陈棕炭、百草霜各12克,水煎服。白糖为引。每日1剂。 6.野瓜藤(地枇杷)100克,去叶加水700毫升,煎至400毫升,再加甜酒糟30克同煎服。每日1剂,分2

崩漏能治好吗

崩漏这个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治疗的。崩漏这个疾病的治疗是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治疗的,崩漏这个疾病是可以选择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的,也可以选择中医的方式进行治疗的。 崩漏这个疾病的治疗的方法是相对比较好的,治疗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所以崩漏这个疾病的患者也不用过于担心,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情,积极地接受相关的治疗。

崩漏艾灸哪里

崩漏艾灸哪里 治则:理血培元,调补冲任。 血崩方取穴:隐白,关元,三阴交,百会,肝俞,脾俞,肾俞。 漏下方:气海,脾俞,三阴交,地机,血海。属寒者加灸命门,中极;属热者加灸大敦,太冲;属瘀者取气冲,冲门,支沟。 取穴方义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专治血崩;脾俞配三阴交可补脾摄血;肝俞可复 藏血之功;肾俞,关元培元固本,气摄而血止;更加百会可升阳益气,血随气升,漏下自止;气海,血海双调气血;属寒者者更加命门以温补真阳,中极散胞宫之寒凝;属热者更加大敦,太冲二穴,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与原穴并用,可清泄血热,散厥气

崩漏的并发症

并发症 (1)贫血: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2)虚脱: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生命危险。 (3)邪毒感染:表现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带下稠粘,色黄气秽或五色并见,伴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于,舌苔黄腻,脉象细滑等。

崩漏的危害哪些?

1、造成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因长期出现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部分患者造成重度贫血。 2、继发感染。长期的子宫出血,改变了阴道正常的弱酸性环境,给细菌、病毒侵袭造成可乘之机,患者容易继发盘腔阴道感染,引起腹痛、分泌物异常等妇科炎症出现。 3、女性不孕。功血患者功血患者因不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足,造成不孕症;此外,贫血、盆腔感染也是造成不孕的原因。 4、致癌肿瘤:长期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或长期用雌激素治疗者,须注意子宫内膜的变化是否发展成为腺瘤型增生期子宫内膜或子宫内膜腺癌。

崩漏吃什么药

1崩漏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常用的药物黄体酮胶囊、安络血妇科止血灵、氨甲环酸注射液等,补肾敛阴,固冲止血的作用,在缓解症状、减轻身体不适方面效果不错。 2崩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女性月经量多,经期过长,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引发贫血、严重地会导致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3中医讲究饮食调理,患者可以吃一些芝麻粥、红米生地粥、三七粉粥、阿胶粥、山药山萸粥等,补血、益气、养血、滋阴、补虚的功效,相对于药物来说,更安全,而且还能调理身体。

经期能喝艾叶水吗

经期不适合喝艾叶水。 女性经期是不适合喝艾叶水的,因为艾叶具温经止血的功效,经期食用艾叶水可能会导致经期血量真多,经期延长的情况。 艾叶水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明显疗效,女性如果痛经或者月经不调的情况,最好在来月经前或月经过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