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有什么可注意的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有什么可注意的
1、补髓汤:鳖1只,猪骨髓200克,生姜、葱、胡椒粉、味精各适量。将鳖用开水烫死,揭去鳖甲,去内脏和头爪;将猪骨髓洗净待用。将鳖肉放入铝锅内,加生姜、葱和胡椒粉,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将鳖鱼煮熟,然后放入猪骨髓,煮熟加味精即成。吃肉,喝汤,亦可佐餐食用。
2、葱烧海参:水发海参500克,清汤250克,油菜心2棵,料酒9克,湿玉米淀粉9克,熟猪油45克,葱120克,酱油、味精、食盐各适量。将水发海参洗净,用开水氽一下,用熟猪油将葱段炸黄,制成葱油;海参下锅,加入清汤100克和酱油、味精、食盐、料酒,用微火炖烂。将海参捞出,放入大盘内,原汤不用。将菜心码放在海参上。锅内放清汤150克,再加酱油、味精、食盐、料酒等调料,用湿玉米淀粉勾芡,浇在海参、菜心上,淋上葱油即成。佐餐食。
3、海参散:海参250克切片,焙干研末。日服3次,每服9克。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头晕、腰酸、足软者。
4、花生衣汤:花生衣10克,水煎服。日服3次。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出血者。
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治吗
有些人在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后,心情就非常的低落,以为这是一种类似白血病的病种,甚至是自暴自弃,觉得自己没救了。其实不然。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血病不同,它是可以治愈的一种血液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几型:重型再障工型、重型再障Ⅱ型及慢性再障。其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半年内的病死率高达80%,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和出血的症状要轻一些,经过正规的治疗,有可能获得痊愈。
虽然说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够治愈,但是它又是非常难治的贫血性疾病。目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使用雄性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但都需要治疗3个月以上,才可能有初步疗效。而对于再生障碍贫血的患儿,除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应尽量避免感冒及其他感染。严重贫血患儿要输注红细胞制剂(不要输全血),血小板特别低而且有严重出血时,应注意减少活动,并输注浓缩的血小板制剂。使用环孢霉素A及雄性激素如康力龙时,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因为这些药物对肝脏功能有一定损坏。
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一、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急性型轻。贫血,慢性过程,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经输血症状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感染,高热比急性型少见,感染相对容易控制。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久治无效的晚期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有发生脑出血者。此时,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可出现剧烈的头痛和呕吐。
二、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感染,多数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发热,体温在38度以上,个别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的高温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他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感染等。感染的菌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出血,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皮肤出血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的瘀斑,口腔粘膜有小血泡;可有鼻衄、龈血、眼结合膜出血等。所有脏器都可有出血,但只有开口于外部的脏器出血才能为临床所查知。临床上可见呕血、便血、尿血,女性有阴道出血,其次为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出血部位由少增多,有潜表转为内脏,常预兆会有更严重的出血。
贫血的治疗费用
一、选对治疗方法就会节省治疗费用:选对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一些患者很困惑,为什么反反复复治疗,还是不能彻底治疗好再生障碍性贫血呢?专家指出,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不一样,所应用的方法自然也应有所区别。
1.支持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凡有可能引起骨髓损害的物质均应设法去除,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工作。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严重出血者宜输入浓缩血小板,采用单产或HLA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可提高疗效。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2.造血细胞因子和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疾病引起的贫血,内源性血浆EPO水平均在500u/L以上,采用重组人EPO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需大剂量才可能有效,一般剂量是不会取得任何效果。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包括G-CSF、GM-CSF或IL-3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对提高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对改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效果不佳,除非大剂量应用。但造血细胞因子价格昂贵,因此目前仅限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剂治疗时的辅助用药,如应用ALG/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因出现严重粒细胞缺乏而并发感染,导致早期死亡。若该时合并应用rHG-CSF可改善早期粒缺,降低病死率。联合治疗可提高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包括ALG/ATG和CSA联合治疗,CSA和雄激素联合治疗等,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组采用ALG、CSA、甲基强的松龙和rhG-CSF联合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已提高到82%。
二、选对医院就会节省治疗费用:有些患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同样是一种疾病,为什么有的人在这家医院治,才花区区几十块钱;而有的人在另外一家医院治,却得花上成千上万呢?这就涉及每家医院的资质、专业程度,以及医疗专家及前沿技术等。
三、及早就医就会节省治疗费用:部分患者抱着侥幸心理不去就医,期望疾病能自己痊愈。事实上,这种心态是严重错误的,时间拖得越久治疗难度越大,而到最后病情严重时,运用的医疗资源越多,费用也会越多。
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近20多年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除采用中药外,男性激素也有许多种,如丙酸睾丸酮,甲基睾丸素,17-去氢甲基睾丸酮(大力补),葵酸诺龙、苯丙酸诺龙和康力龙等。其中以康力龙和大力补为最常用,它们能口服,而且疗效快,副作用也较少,仅部分的人可有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或继续服药好功能也不会再继续恶化。
此外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采用硝酸士的宁、654~2等神经兴奋或调节药物。有的可采用脾切除术。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效果较好。由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进展缓慢,中西药物作用发挥较慢,所以任何一个病人都应坚持治疗起码半年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与治疗时病程有很大关系。病程短于二年者能治好的明显高于超过二年者。因此,病人应尽早诊断和尽早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采用骨髓移植、胚胎肝输注或移植、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配合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它的疗效已有显著改观。随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及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不久必将彻底被攻克。到时候患者的疾病也可以治好了。
可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办
1.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脐血输注和胎肝细胞输注等,主要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0岁以下未接受输血及未发生感染的患者,有供髓者可考虑。
2.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用药物,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直接作用于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但副作用较为明显,依赖性、成瘾性很强,不建议使用。
3.造血细胞因子主要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促进血常规恢复的作用。
再生障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能很多朋友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的发病症状跟治疗方法是不了解的。主要是这是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少见,它的表现症状是呈现贫血、皮肤感染以及内脏出血等,所以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大家最好是及时的接受医生的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有严重感染或出血倾向。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可有严重的内脏出血和败血症,不经有效治疗多在6-12个月内死亡。
临床表现
(一)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
(二)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在39℃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粘膜感染等。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三)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皮肤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粘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三系严重减少,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常0.5×10/L,血小板常20×10/L,网织红细胞0.01,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L。
(二)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穿刺液稀薄,油滴增多,粒红两系造血细胞极度减低,无巨核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
对于文章介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跟辅助检查,你们应该都知道如何去诊断这种疾病的发生了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患者的内脏影响很大,有可能会出现内脏出血或者皮肤感染的情况,所以患者应该要懂得如何去预防这种疾病。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
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脐血输注和胎肝细胞输注等,主要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0岁以下未接受输血及未发生感染的患者,有供髓者可考虑。
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用药物,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直接作用于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但副作用较为明显,依赖性、成瘾性很强,不建议使用。
造血细胞因子主要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促进血常规恢复的作用。
康髓诺是目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物,它可以激活髓诺造血功能,补血、养血、活血、盈血,使血象回升至正常水平,从而摆脱疾病困扰。
对于重型再生障碍贫血的患儿,除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应尽量避免感冒及其他感染。严重贫血患儿要输注红细胞制剂(不要输全血),血小板特别低而且有严重出血时,应注意减少活动,并输注浓缩的血小板制剂。使用环孢霉素A及雄性激素如康力龙时,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因为这些药物对肝脏功能有一定损坏。
虽然治疗方法有许多种,但是一定要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询问主治医师后再做决定。另外,患者的心态也很重要,在发现自己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先不要紧张,等到医生确定病情的实际情况,再对症治疗,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提。
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病因主要有:1.化学毒物及相关药物2.x线、γ线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环境,长期照射可致再障3.血清学阴性肝炎可导致4.家族遗传5.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可以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并发症,目标治疗是补充和替代极度减少和受损的造血干细胞。年龄小于30岁,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首选造血干细胞移植,年龄大于40岁,无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非重型再障可采用雄性激素和环孢素治疗。
障碍型贫血发病比较缓慢,身体如果有慢性感染,或者是有出血现象,则会是的这种疾病的发病变快。障碍性贫血会导致我们免疫力下降,在贫血的同时,身体还容易遭到各种病菌的感染,所以患病后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积极治疗。
障碍性贫血能治疗好吗
很多人不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更有甚者直接将白血病归结到再生障碍性贫血里面,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害与白血病同样严重,但也和白血病有着极大的区别,很多人会疑问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现在我要告诉大家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是绝症,它是有很大治愈的希望的。
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发病率为0.74/10万人,重度再障发病率为0.14/10万人,而且发病率还有上升趋势,其中10-25岁的青少年儿童是重型再障的主要发病人群。然而,公众对重型再障的正确认知却严重不足。有些儿童一旦患病,家里就盲目绝望,甚至干脆放弃治疗。专家指出,再障疾病虽然凶险,但其实它是一种良性疾病,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扼住重型再障病魔的咽喉,甚至实现治愈。
再障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最终导致患者体内全血细胞的数量减少。重型再障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严重,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发症状。例如,患者出现严重鼻出血、视物不清、头痛、恶心、呕吐,常是致命性颅内出血的先兆表现,若不及时就医,往往会剥夺患者生命。重型再障患者还会合并非常严重的感染。严重感染可加重出血,而出血容易继发感染,同时,出血和感染又加重了贫血,成为恶性循环的梦魇。
再障发病机理之一是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是再障的高危因素。大多数再障与遗传无关,少数病人再障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范科尼贫血、先天性角化异常等。如果儿童及年轻患者出现身材矮小、咖啡斑及骨骼异常,常提示可能为先天性再障,家长应该警惕。
看到以上这些,各位朋友应该也已经对障碍性贫血有所了解,其实障碍性贫血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只要大家在发现有障碍性贫血后第一时间去往医院进行检查,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有痊愈的希望,千万不能盲目听信别人,一定要在医生的诊断之后再下结论,这才是对自己最好的重视。
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治吗
现在很多人错误的把再生障碍性贫血当做白血病,虽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害堪比白血病,但却和白血病有着本质的区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是绝症,有治愈的希望。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发病率为0.74/10万人,重度再障发病率为0.14/10万人,而且发病率还有上升趋势,其中10-25岁的青少年儿童是重型再障的主要发病人群。然而,公众对重型再障的正确认知却严重不足。有些儿童一旦患病,家里就盲目绝望,甚至干脆放弃治疗。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规范化治疗全国论坛上,专家指出,再障疾病虽然凶险,但其实它是一种良性疾病,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扼住重型再障病魔的咽喉,甚至实现治愈。
治疗急性重型再障选中医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高危病症,严重者可直接致命,以颅内出血最为严重。据统计,临床上约有5%的再障患者因为治疗不当而诱发白血病,致死率高于50%。”那么再障贫血该怎么治疗呢?
治疗急性重型再障选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
【中医治疗】在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上,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在于肾虚,肾不藏精、生髓,髓不化血,强调"以肾为本、从肾论治",临床上治疗以补肾为主,长久来看,对病情恢复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见效慢,疗程长。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使用雄激素、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虽然见效较快,但其带来的严重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报道加以汇总比较,可以确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相比,优势明显。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1、免疫阻断+清除 目前医学界公认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机体免疫有关,对此,免疫细胞激活疗法采用中频渗透修复疗法、自血激活再生疗法等,从根源上阻断机体免疫细胞被过多破坏。
2、免疫修复+激活 采用中频渗透修复疗法、淸髓理血再生技术,修复受损的免疫细胞,同时激活自身固有免疫细胞的功能,不断改善造血微环境,提升机体免疫力。
3、免疫重建+保护 采用中频渗透修复疗法、中医养身健体疗法,重建人体固有免疫系统,彻底改善造血微环境,恢复血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杜绝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复发。
经无数急性重型再障患者临床验证,免疫细胞激活疗法治疗本病有见效快、无毒副、安全彻底的巨大优势,自该疗法在济南血液病医院临床推广以来,已使数万患者重获健康,在医学界和广大患者朋友中广受好评。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一、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1、肾阴阳两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法:滋阴助阳。
方药,阴阳双补方(熟地、女贞子、制首乌、枸杞子、山萸肉、菟丝子、补骨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方解:上方补肾阴,补肾阳药味相等,药力均匀,共奏补肾之功。与当归补血汤合用,补肾治本,补血治标,标本合治。
2、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滋阴补肾方(熟地、女贞子、枸杞子、首乌、山茱萸、旱莲草、菟丝子、补骨脂)合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加减。
方解:本方除菟丝子、补骨脂为补肾阳外,余者为滋阴补肾之品,加两味补肾阳药,意在阳生则阴长。旱莲草还有凉血止血作用。黄芪、当归,一气一血共奏补血之功。
二、造血细胞因子和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疾病引起的贫血,内源性血浆EPO水平均在500u/L以上,采用重组人EPO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需大剂量才可能有效,一般剂量是不会取得任何效果。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包括G-CSF、GM-CSF或IL-3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对提高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对改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效果不佳,除非大剂量应用。但造血细胞因子价格昂贵,因此目前仅限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剂治疗时的辅助用药,如应用ALG/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因出现严重粒细胞缺乏而并发感染,导致早期死亡。若该时合并应用rHG-CSF可改善早期粒缺,降低病死率。联合治疗可提高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包括ALG/ATG和CSA联合治疗,CSA和雄激素联合治疗等,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组采用ALG、CSA、甲基强的松龙和rhG-CSF联合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已提高到82%。
三、支持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凡有可能引起骨髓损害的物质均应设法去除,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工作。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严重出血者宜输入浓缩血小板,采用单产或HLA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可提高疗效。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出现什么情形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 很多种表现,在临床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分为急性与慢性,重型和非重型。不同程度的再障,其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这种疾病,共同点主要有贫血、出血、感染这三种典型症状。另外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无肝、脾肿大。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分急性与慢性
(一)急性型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很常见。
(二)慢性型再障:起病缓慢,以出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
分重型与非重型
(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AA进展而来。
1.贫血: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进行性加重。
2.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在39℃以上。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黏膜感染等,常合并败血症。
3.出血:皮肤可有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黏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
(二)非重型再障(NSAA):起病和进展较缓慢,贫血、感染和出血的程度较重型轻,也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常见的症状有贫血、出血、感染。而且这三种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很多时候常合并发生。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无肝脾肿大,这一点可以与白血病相鉴别,所以诊断时需注意了。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分型,现多称之为“非重型再障”,临床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相对较轻。临床症状主要有:
1、贫血:往往是首发症状及长期表现;呈慢性过程,患者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经输血治疗后症状多改善,但不持久。
2、感染:高热较少见,感染相对易控制,很少持续一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
3、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多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女性患者可有阴道出血,出血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总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较长,相对急性再障来说,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