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突发疾病有哪些

老年人突发疾病有哪些

一、急性腹痛

有些老年人患有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当夜间睡眠体位发生改变时,结石移动嵌塞胆道或输尿管导致痉挛而引起急性腹痛。有些患有溃疡病的老年人,由于饮食不节或受凉,加上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多可致胃痛。

二、脑梗塞

老年人一般都有脑动脉硬化,有些人害怕夜间饮水使夜尿增多而限制饮水,结果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而发生脑梗塞。当老年人夜间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肢体不能活动时应想到可能发生脑梗塞。

老人腹泻警惕诱发心血管意外

老人突发腹泻易诱发心血管意外

其实,突然拉肚子对老年人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老年人突然腹泻很易出现低血糖、心脏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腹泻时大量水分丧失,会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并堵塞血管。

腹泻还会造成钠、钾、钙、镁等元素的流失,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尤其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更为不利。腹泻时,老年人没有足够的肝糖原转化为糖,当血糖降低时,就容易出现乏力、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因此,这时就应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推荐:老人长期腹泻营养治疗法

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慢性腹泻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热能过度消耗。为改善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可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增加过快,食物中的营养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加重了胃肠的负担。每天可供给蛋白质100克左右,热量2500~3999千卡。

2、宜供给低渣饮食:使用低渣饮食的目的是尽量减少食物在消化后给肠胃消化道留下的残渣量,从而减少粪便量,并排除机械性的刺激,以及任何刺激物质,以减少肠胃道的蠕动,使其获得休息,使病人早日康复。

最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人群

 ①之前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突然发生心前区疼痛,且疼痛时间延长,含化硝酸甘油等不能缓解,且伴有心功能减退症状者。

 ②患有高血压,血压突然下降,且伴有出汗、胸闷、胸痛。

 ③中老年人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脑循环障碍,且无心前区疼痛。

 ④中老年人突然出现乏力、烦躁、心悸、意识障碍,且有明显的心跳过缓、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⑤老年人在活动后突然感到原因不明的全身乏力,大汗淋漓,心慌气短。

  ⑥急性心肌梗死中大概有30%以胃肠症状为主且无明显心前区痛,表现为突发性的腹部疼痛,且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⑦心电图检查与以前比较,,显示出心肌梗死的演变规律,但无明显不适症状。

  ⑧心电图虽无明显改变,但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定期检查心电图,逐渐出现心电图异常演变者。

老年人有哪些高发疾病

1、急性并发症

包括皮肤感染、肺部感染、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

2、慢性并发症

包括大血管病变、心脏病病变、微血管病变、周围性神经病变、运动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病变、肠胃病变、皮肤瘙痒、关节强直、真菌细菌感染、骨病、口腔病、龋齿等,所以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会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老人无故消瘦可能患甲亢

老年人如果突然消瘦的话,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可能是患有某些疾病。老年人突然消瘦可能是患了甲亢。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在临床上,老年人突然消瘦许多是疾病在侵袭。广州某医院内分泌科黎天鉴主任医师提醒,对于老年人来说,消瘦要区别不同情况。如果一向消瘦,也没有任何异常反应,这种瘦是正常的。但如果老年人突然消瘦就不是件好事了,很可能是某种的疾病造成的,比如糖尿病、甲亢、肿瘤、结核,这几种疾病都会引起老年人突然消瘦。再比如,老年人患癌症的几率较高,并且恶性肿瘤都会导致消瘦,因为癌细胞消耗掉了体内大部分的营养物质,造成患者体重下降。因此,老年人突然消瘦应该找找原因,到医院做一些详细检查,否则会延误病情。

对老年人来说,突然消瘦应该看内分泌科,因为造成老年人突然消瘦最为常见的原因是甲亢和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增高,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引起氧化过程加快,分解代谢增强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

甲亢的一些主要表现:体重减轻是老年人甲亢的主要症状,另外,还有心慌、怕热、多汗、手抖、脾气急躁、大便次数增多等。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蛋白脂肪合成能力下降,分解代谢增强,营养随汗液、尿液流失,出现明显的消瘦症状。

糖尿病的主要表现有:吃得多、口干、总想喝水、乏力等。

老年人有哪些高发疾病

老年人有哪些高发疾病:糖尿病

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并发症。其中:

1、急性并发症

包括皮肤感染、肺部感染、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

2、慢性并发症

包括大血管病变、心脏病病变、微血管病变、周围性神经病变、运动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病变、肠胃病变、皮肤瘙痒、关节强直、真菌细菌感染、骨病、口腔病、龋齿等,所以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会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老年人有哪些高发疾病:风湿骨病

风湿病属于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其有慢性、易复发、致残率高的特点。风湿患者轻则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活动困难,重则关节残疾、肢体瘫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老年人应该怎么应对这些突发疾病

一、脑梗塞:老年人一般都有脑动脉硬化,有些人害怕夜间饮水使夜尿增多而限制饮水,结果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而发生脑梗塞。当老年人夜间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肢体不能活动时应想到可能发生脑梗塞,这时家人千万不要晃动老年人,否则有可能导致栓子脱落引发其他一些并发症。处理方法是保持安静,立即给予溶解栓子的药物。平时应遵医嘱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调整饮食结构,夜间睡觉前饮水稀释血液,晚上起来时最好喝一杯凉开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二、心绞痛:老年人由于劳累、气候突变或晚上看电视心情紧张等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以及夜间睡眠时静脉血液回流增加,致心脏负荷加重。当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时便可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此时,家人应立即将老年人扶起,让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多可缓解。

三、尿潴留:老年人常患有前列腺肥大症,夜间睡眠时尿液浓缩,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前列腺充血等原因可导致急性尿潴留。家人可用热水袋或炒热的盐包热敷小腹部,情况危急时应急送医院插导尿管导尿,或在耻骨上行膀胱穿刺导尿。

四、哮喘发作: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肺心病的老年人,由于夜间睡眠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亢进,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而发生哮喘。哮喘发作时可给氨茶碱,或使用舒喘宁喷雾剂、异丙基肾上腺素等,严重时应立即给予吸氧。

五、急性腹痛:有些老年人患有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当夜间睡眠体位发生改变时,结石移动嵌塞胆道或输尿管导致痉挛而引起急性腹痛。有些患有溃疡病的老年人,由于饮食不节或受凉,加上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多可致胃痛。对于因胆结石和肾结石引发的腹痛,应立即变换体位,同时按压足三里、胆囊穴、内关、关元等穴位可缓解疼痛。胃溃疡病人则服用654-2 等解痉药以缓解症状。

六、痛风发作:痛风一般在夜间或凌晨发作,疼痛剧烈,此时可选用秋水仙素、消炎痛等治疗。

上文介绍了老人晚上易发的6种突发性疾病的应对方法,对于家中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记录下来哦。

老人江边晨练猝死

近段时间医院频频接诊晨练突然发病的老人。前天早晨,一名在番禺江边晨练的老人突发心脏病被送到武警医院番禺分院抢救。由于错失了最佳抢救时间,老人最终不治身亡。

前天早上7时,武警医院番禺分院在丽水湾江边接到了一名心脏病突发的老人。据赶到现场的医生介绍,他们赶到时发现老人只有微弱的呼吸,面色发绀(音赣,青色之意),于是在采取简单的急救措施后将老人火速接回医院进行抢救。由于错失了最佳抢救时间,老人最终宣告不治。

据患者亲属介绍,老人70多岁,有心脏病史,自从退休后把每日的晨练当成了“上班”,每天天没亮就出家门到江边锻炼,一直以来身体都无大碍,可能是由于最近天气骤变,早晨寒冷加上穿衣服又少而诱发了心脏病。

最近以来,武警医院先后接到多起因晨练出事老人。11月21日至24日相继在天平架附近和天河客运站附近接到两名晨练发病的老人,所幸抢救及时。

武警医院急诊科吴金辉主任指出:近期天气寒冷导致血管痉挛,容易引发人体潜在疾病的突发,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针对老年人如何进行科学晨练他提出6点建议:一是晨练前应先吃些食物;二是出太阳后再进行晨练;三是室外运动半小时为宜;四是室内锻炼注意空气流畅;五是做足准备,防止突发疾病;六是不要天天锻炼。

相关推荐

经常耳鸣是什么原因

耳鸣的病因两种,一种是听觉系统疾病,另一种是全身性疾病。听觉系统疾病:外耳道存在异物的感觉、中耳炎、突发性耳聋或老年性耳聋等。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精神紧张、糖尿病、神经退行性变等。

老年人突然消瘦需警惕疾病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体重突然降低往往不被重视反而被当成好事。然而,记者日前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肿瘤等多种疾病早期的症状就是体重减轻,医生提醒老年人关注体重的增减。 医学临床表明:肥胖会增加心脏、循环系统负担,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然而突然消瘦也并非好事。消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体质性消瘦,即没任何生理性异常,此种消瘦与遗传关;另一种是病理性消瘦,即由体内的某种明显或隐蔽的疾病所致。当一个人在饮食、起居等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哪些原因导致老年人耳鸣

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的多发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发病前往往各种征兆,老年人应该密切关注自己身体发生的改变。 很多人以为老年人发生耳鸣是由于衰老造成的,其实,耳鸣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数据统计显示,在耳鸣的冠心病患者中,86.7%的患者耳鸣比心绞痛先出现,8.6%的患者心绞痛和耳鸣同时出现。这是因为耳蜗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老年人长时间出现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内耳症状,往往是由于动脉硬化、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等导致的。多数病人在出现这些症状后的6~12

老人保健的几大注意事项要知道

调节饮食,养肺生津相较于年轻人来讲,老年人的五脏更加衰弱,肠胃也相对薄弱,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再不讲究饮食,生冷无节、饥饱无常的话,势必伤胃犯病。因此,在秋季,应经常提醒老年人少吃多餐,多食用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 为老年人选择食物时,可以选择甘平润燥、养肺生津的食物为主。比如:梨、百合、麦冬、荸荠、山药、猪肺、莲子、藕等食物可以多食。积极预防,易发疾病秋季的特殊气候特点,使得老年人极易发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因此,老年人应结合自己的体质情况重点防范,积极控制

老年人突发耳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初步认为那是老年性突发性耳聋,建议赶紧带老人去正规的医院拿去做一个检查,如果是的话得抓紧时间治疗,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原因呢,很多一般就是老年人等各方面儿,体质都下降了,或者是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导致的,突发性耳聋,具体的情况呢?还是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让医生来做一个正确的判断 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老是不确定的,首先的包裹病毒感染,和血管因素等等治疗上的常用溶栓,扩管级数的高压氧舱也是可以的,平时建议呢,让老人远离噪音的地方多注意休息,多吃清淡的东西,比如说蔬菜水果。 建议平时呢,又发现耳朵听力下降的就赶紧及

​老人嗜睡怎么办?

俗话说“后30年睡不着”,说出了老年人在睡眠上一般偏少,睡眠时间比年轻时会少一些,但一些老年人特别嗜睡,睡眠多且睡不醒,容易“秒睡”,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或是一些疾病引起的。如果家中老年人出现嗜睡的情况怎么办? 查明原因:一向觉少的老年人突然出现嗜睡的症状时,家人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携带老人前往医院就医,及时检查身体,查找出老年人嗜睡的原因,才能根据病因治疗老年人疾病,以免耽误病情。 坚持规律作息:出现嗜睡的症状可能是因为晚上休息不好,所以白天没精神,感觉怎么睡都睡不够。老年人可能是由于失眠

老年人特别嗜睡怎么办啊

1、查明病因 一向觉少的老年人突然出现嗜睡的症状时,家人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携带老人前往医院就医,及时检查身体,查找出老年人嗜睡的原因,才能根据病因治疗老年人疾病,以免耽误病情。 2、坚持规律作息 出现嗜睡的症状可能是因为晚上休息不好,所以白天没精神,感觉怎么睡都睡不够。老年人可能是由于失眠导致精力不足,才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因此要从根源抓起,坚持规律的作息,晚上休息好了,白天才精神。 3、坚持适当的运动 运动益身体健康,原因是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排除体内的毒素,加强血液循环,让老年人晚上可以睡得更香

老年人肠胃疾病高发

老年人痔疮发病率很高,高达60%—70%,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降低?您能否就这个病情给大家简单做一个介绍? 是这样的,国内外的统计资料显示,痔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正常人群发病率大约在30%—40%左右,中老年人数值就更高了,一般会达到60—70%。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以混合痔为主,女性以外痔为主。高发的年龄段大概是在60—69岁,以后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发病率会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 请王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年人痔疮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老年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复杂,一般病程比较长。一般是年轻时候发病,

老人房间至少装三盏灯

张秘书长告诉记者,在老年人的房间好不要挂大灯,因为老人习惯起夜,如果在半夜突然遇到特别刺眼的灯光,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因此,建议老人的房间应使用间接光,尽量避免光线直射眼睛。 老年人喜欢躺在床上看书,所以床头灯应该稍微亮点,好使用装调节开关的灯,看书时可以调亮点,看电视时则可以调暗点。张秘书长特别建议,在老人卧室到卫生间的通道上,好装盏夜间灯,类似于宾馆的那种,晚上的时候让它一直开着,方便老人起夜。 除了以上提到的通用光源、可调节亮度的床头灯,以及夜间灯这三盏外,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在电视柜的上方装盏

高龄老人养生的禁忌

禁忌1:恐惧造成末路 高龄老人的朋友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于是想到死亡要降临在自己身上了,结果惶惶不可终日。这样一来,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长寿者大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心理健康。 禁忌2:“折腾”引发惨痛 的高龄老人去参加一些不合适的运动,甚至参加旅游、观光、会议等带明显“折腾”性质的活动。结果是“力不从心”,突发严重健康事件。高龄老人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平安地幸福生活着。 禁忌3:倔强导致意外 的老人平常生小病从来不去医院治病,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