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膻中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艾灸膻中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重点处。属任脉,是心包经经气及一身宗气的聚集之处,为治疗胸闷气急的要穴,艾灸刺激该穴位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脉及消化道。

刺激该穴位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开瘀散结,通阳化浊,安神定金,清心除烦之功效,临床上主治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哮喘,产后乳汁少,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心悸心肺等症。

艾灸什么穴位治乳腺增生

1、艾灸乳根穴治乳腺增生

取穴方法:乳根穴位于乳房下缘,第5.6肋骨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从乳头向下约1.5寸(2横指宽)处就是乳根穴。

功效:燥化脾湿。

2、艾灸阿是穴治乳腺增生

取穴方法:在病变局部找到的痛点,即压痛点,或在增长肿块上取两个穴。

功效:缓解疼痛。

3、艾灸膻中穴治乳腺增生

取穴方法: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功效: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

吹空调咳嗽有痰怎么艾灸

艾灸取穴

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

艾灸方法

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可以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患者可以承受为度。

使用工具

一般艾灸治疗咳嗽有痰,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眼艾条,工具很少,就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不灸要强很多。

艾灸膻中的作用效果 艾灸膻中的好处

胸中感到憋闷的时候,多是由于胸口有气郁结所致,这一团气会扰乱机体的正常运行,此时保持心态平和,配合艾灸膻中穴,不但可驱散憋于胸中的闷气,还可调顺人体正常的气,同时使心情变得舒畅。

艾灸膻中能散热,行气,活血,不但能让胸部得到充分滋养,还能使胸部得到充分的滋养,保护乳腺健康,远离乳房疾病,并且能起到通经催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女性少乳,乳痈等症。


艾灸可以治疗乳腺增生吗

可以治疗。

根据中医辩证,乳腺增生多因肝郁气滞,痰湿阻络,冲任失调所致,艾灸对于乳腺增生效果很明显,还应该配合中医推拉手法,拔罐,刮痧等方法来综合调理。

乳腺增生艾灸的穴位有:乳根,膻中,阿是,屋翳,期门,少海,梁丘,太冲,丰隆,足三里,下巨虚,阳陵泉等穴位。

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5厘米左右悬灸,也可以使用灸罐灸,施灸时艾条轻轻围绕乳房回旋,或顺经络上下扫动。

哺乳期艾灸可以吗 哺乳期艾灸会回奶吗

哺乳期艾灸不仅不会回奶,反而有增加奶水的功效。

艾灸少泽穴,并且配合肩井、膻中穴、乳根穴,可辅助治疗产后缺乳,但是注意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操作。


呕吐艾灸哪里可以缓解

呕吐应该辩证分型来取穴进行艾灸,具体分型如下:

外邪犯胃型呕吐艾灸

主要症状:突然呕吐,兼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胸腹满闷,苔白。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中府,大椎,风门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中府,于俯卧位加灸大椎,风门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边,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悬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时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然后俯卧,去2双胃俞穴温和灸5-10分钟,灸法同上。

艾灸功效:解表化浊。

饮食停积型呕吐

主要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吐后则舒,苔厚腻。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建里,神阙,阴陵泉,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建里,神阙,阴陵泉,与俯卧位加灸脾俞穴。

艾灸手法:各穴艾炷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据穴区部位切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新鲜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火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用火点燃艾炷进行施灸,待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灸3-5壮。

艾灸功效: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肝气犯胃型呕吐

主要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满闷,胀痛不舒,苔薄。

艾灸疗法:灸膻中,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膻中,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

艾灸手法:用一手中指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边,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垂直悬灸所选穴位的皮肤,离皮肤3-4厘米,以感觉温热至微有灼痛感为度,如果觉得太热可以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脾胃虚弱型呕吐

主要症状: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或稍觉劳倦,即困惫乏力,眩晕呕吐,喜暖恶寒,面白肢冷,便溏,舌淡。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神阙,关元,脾俞,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神阙,关元,于俯卧位加就脾俞,肾俞穴。

艾灸手法:同上述艾灸手法一致。

艾灸功效: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产后奶水少怎么办 艾灸下乳法

通过艾灸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来达到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作用。常用的艾灸穴位有膻中穴、足三里等穴,每次课艾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温热为度。


艾灸中府的作用 艾灸中府特效疗法

中府配伍膻中,定喘施灸,对小儿哮喘治疗有帮助。

小儿哮喘是常见疾病,容易反复,多是肺气虚弱引起,在灸定喘,膻中的基础上,配伍中府施灸以益气固金。

操作手法:悬灸,以感觉温和为度,每穴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5-7为1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治疗时先灸定喘,再灸中府,最后灸膻中。


如何用艾灸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

很多老一辈的人对于中医治疗方法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很多略懂医术的老年朋友就很喜欢用艾灸来治疗疾病。艾灸对于治疗过敏性咳嗽这样的疾病也是有很不错的效果的,现在也有不少改良的艾灸产品,大家甚至可以在家里治疗。如何用艾灸治疗过敏性咳嗽?

艾灸方法:选取好的艾条,记住治疗气管疾病不能用次的艾条,差的艾条里面杂质很多会对气管产生二次伤害。那么好的艾条也会有烟,但是他的杂质少,艾烟就不会很呛。如果您为了治疗气管炎,怕烟,还想艾灸,那么您也可以选择无烟艾灸棒,这个艾条也一样会有作用的。

艾灸取穴: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把疾病包起来艾灸,这就叫“包围战”,患处艾灸十分重要。

艾灸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您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您可以和这个网友一样,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您可以承受为度。

使用工具:一般治疗气管炎,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烟艾条,工具很少,您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你不灸要强很多。

文中介绍的艾灸治疗过敏性咳嗽的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学会,其实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对艾灸治疗疾病感兴趣,也可以自己多学习一些,除了对治疗过敏性咳嗽有效果,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也很好的,特别是用来消炎。

乳房艾灸哪个部位

在对乳房进行艾灸时,一般避开乳头和乳晕部位,要求距离皮肤三厘米以上。艾灸的方式一般采用雀啄灸或者温灸器灸,在操作不熟练时,尽量采取温和安全的温灸器灸。乳房艾灸常用的穴位有膻中穴、乳根穴、乳中穴、期门穴等,艾灸的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


相关推荐

艾灸治疗静脉炎疗效显著

穴位:阿是穴、膈俞、膻中、血海。方法:首先用点燃的艾条温灸阿是穴(即条索状硬结处)15-30分钟;尔后灸其它穴7-15分钟,均灸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作用原理:膈俞系八会穴之血会,补血调血,理气化瘀之功效。膻中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之会穴,是八会穴之气会,活血化瘀,宽胸解郁,开心利肺等功效;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穴,系脾血归聚之海,祛瘀生新

吃坏肚子肚子疼怎么办 艾灸缓解腹痛

艾灸的温热刺激不仅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等病理产物的消散吸收;还可以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发挥镇静、镇痛的作用。因此吃坏肚子肚子疼也可以用艾灸进行治疗缓解,具体方法如下:穴位:中脘、膻中穴、足三里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下左右往返移动,红枣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以皮肤温热而不至于灼痛为度,一般艾灸10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1、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血寒型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

心悸艾灸哪里

心悸可以艾灸心悸多因素体虚弱,心血不足或优思过度,劳伤心脾,使阴血亏损,心失所养,神志不宁;或肾阴亏损,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如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均可发为本病。临床上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浊阻滞六种类型。灸法治疗本病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为主,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艾灸相关穴位补益心气,滋养

心悸是否可以艾灸 心气不足型心悸艾灸

治则:补益心气。艾灸处方:膻中,心俞,气海,关元,间使。艾灸方义:气会膻中与心俞同用可调补心气,气海,关元培补元气而固本,间使宁心安神,主治心悸,心痛。五穴相配,标本同治,心慌,心悸可止,失眠加神门,善惊加大陵,多梦加太冲。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7次为1疗程,每

艾灸去黄褐斑可行吗

各穴位的作用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可激发经气,疏通脏腑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拔膻中穴、气海穴可补益心肺、养心安神、增强免疫力;中脘可调理脾胃,气海、关元可补肾强身,从而达到肾气平稳,肝脾调和治本的目的。取诸穴实施按摩、拔罐,能加强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正常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体内黑色素的分/泌,逐步消退面部黄褐斑,促进皮肤康复。从大椎穴开始,最好先用一次性点刺针,在大椎穴点刺3-5下,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气郁

女人气虚体质该怎么做针灸

气虚体质可以做针灸吗?很多人认为针灸会造成气虚,这是一种误解还是事实如此。今天就为大家解惑,气虚体质可以做针灸吗。气虚体质的常见表现症状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艾灸祛黄褐斑可以吗

艾灸方法:用鲜姜切片,直径2-3厘米,厚约0.2-0.3厘米,中间刺孔,吸去姜汁,再将其致于灸头处,放在神厥穴及双侧足三里,灸后皮肤温热。功效:培补肾元:健运脾胃、以防新生之淤,净化血液、解决病痛及淤阻。培补阳气,温运血行,血行则淤化,清除积存已久的淤滞(褐斑)。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可激发经气,疏通脏腑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拔膻中穴、气海穴可补益心肺、养心安神、增强免疫力;中脘可调理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