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引发抑郁症的10种职业
容易引发抑郁症的10种职业
第一,护士或者家庭护理人员。照顾人这个职业位居抑郁症发生率最高的十大职业榜首,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当中百分之十一报告说出现过抑郁症。失业人群出现抑郁症的比率是百分之十三,一般人群是百分之七。塔夫茨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一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弗·维拉德说,护理人员每天通常要给照顾对象喂饭、洗澡,还要看护一些“常常不会表示感谢的人,因为这些人要么病情严重,要么年龄太小,还不习惯这样做。这种职业压力大,照顾病人,可是自己的内心却得不到强化。”
第二,餐饮服务人员。位居职业护理人员之后的是在餐厅提供餐饮服务的人员。这类服务人员薪水低,工作繁重,每天找他们服务的人很多。一般工作人员中有百分之十报告说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抑郁症,在这一领域发生抑郁症的女性差不多有百分之十五。莱奇说:“这是一个常常不需要感谢的职业。不仅要面对人们的粗鲁行为,还要付出很多体力。当人们抑郁的时候,很难有力量和动力去工作,如果此时你又不得不工作,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第三,社会工作者。这类工作人员抑郁症比率这么高一点也不令人惊讶。帮助受虐待的孩子或者处于危机边缘的家庭要求很高,加之很多机构的官僚主义,令其成为一种压力巨大、一天到晚忙不停的职业。维拉德说:“有一种文化认为,要想干得好,就要付出努力,常常要做出牺牲。由于社会工作者跟需要帮助的人打交道,不付出很大牺牲恐怕是很难的。”
第四,医护工作者。医护工作者包括医生、护士、治疗师和其他最终付出很多回报甚少或者没有的职业。医护工作者工作时间长,没有规律,而且别人的生命往往攥在其手上。其压力之大,非几张图表所能表示出来。维拉德说:“他们每天要面对疾病、痛苦和死亡并和患者家属打交道。这个职业能让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发生变化,那就是这是一个比较让人悲伤的世界。”
第五,艺术家、演艺人员和作家。这类职业收入不稳定,工作没准时间,且很孤独。文艺创作人员也许心理紊乱的几率也高,约百分之九报告说在前一年发生过抑郁症。就男人而言,这是一个最有可能与抑郁症发生联系的职业(全职工作者几乎是百分之七)。莱奇说:“演艺人员和艺术家当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症状是躁郁症。这些人当中也许还有未经诊断或者未经治疗的心理疾患。对那些喜欢艺术工作的人来讲,抑郁症并非罕见,之所以发生抑郁症,与其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第六,教师。对教师的要求似乎在不断提高。很多教师下班后还要工作,甚至将工作带回家中。在很多地区,教师要学会多付出,少回报。维拉德说:“压力来自不同方面——学生、家长和要求达标的学校,他们的要求各种各样。这让教师很难做他们自己的事情,更难记住他们当初投身这个领域的理由。”
第七,后勤保证人员。这个领域的人经常出现典型问题,那就是要求高,操控程度低。他们在第一线,各方面都给他们发指示;同时他们又是可操控人员的最底层,用莱奇的说法就是,“什么事情都能从他们那里过滤掉”。他们的日程安排没法预测,不论做了什么让人生活轻松的事情都得不到肯定。
第八,维护和地勤人员。什么东西出了问题的时候才有人找你,你感觉如何?这基本上就是维护人员每天要面对的工作。他们工作没准点、没季节或者没时间表,上夜班则是司空见惯。经常给人收拾烂摊子,工作难度大,可是薪水却不高。维拉德说:“这个职业流动性很强,用同事的话说,这类工作人员很孤独,而且工作还有危险。”
第九,金融顾问和财务人员。压力,压力,压力。多数人不喜欢应付退休储蓄计划。可以想象每天为他人处理成千上万美元是什么滋味。莱奇说:“为别人理财以及无法控制的市场要担负很大责任。还涉及犯罪,客户金钱损失的时候,就会有人冲他们喊叫。”
第十,推销员。尽管推销员的工作很容易导致抑郁症,而且理由一大堆,但是他们还是比上面九类人员要幸运。很多推销员是拿佣金的,也就是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们下次会拿多少钱。他们可以去旅行,也可以远离家人和朋友独自度过一段时光。如果他们独立工作,其收益也是有限的。
可诱发抑郁症的药物都有哪些
抑郁症的病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其实,有的时候药物也可以诱发抑郁症,当然了朋友们就应该清楚是什么药物,其实每个人都应去了解这些常识,那么就一起来看一下什么药物可诱发抑郁症,希望在平时的时候多加注意,谨防抑郁症,从一点一滴开始注意!
抑郁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的特征为持久的心境低落。医学调查发现,某些药物也是引发抑郁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由药物引发的抑郁症就称为药源性抑郁症。药源性抑郁症多在用药数日至两年之内发生。用药量越大,越容易出现抑郁;药量减少后,病情虽可缓解,但再次用药又可诱发抑郁。特别是性格敏感内向的患者,更容易发病。其典型表现是坐卧不安、心神不宁、烦躁、缺乏自信心、睡眠障碍,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倾向。
长期复方降压片是可产生抑郁,其他含有利血平的复方制剂如安达血平片、新降片、降压静片、脉舒静片、复方降压平片等,也会诱发药源性抑郁症。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报告称利血平能引起抑郁。
除了降压药,易诱发抑郁症的药物还有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激素等,特别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当然,并非所有人服用上述药物都会诱发抑郁症,会否发生药源性抑郁病,与病人的个体素质、有无精神病的家族史以及用药量的多少、用药时间的长短等有关。
因此,在服药期间出现抑郁症,或者使原有的抑郁症状加重,应当首先考虑到药源性抑郁症。药源性抑郁症带有一定的隐匿性,患者用药后若出现相关抑郁症状,应加以注意。如发现有抑郁症的正早,应当及时停药,改换其他药物品种。
为什么会得产后抑郁症
1、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体内的荷尔蒙雌激素以及黄体酮会比平时高出10倍左右。而在生产之后,体内的荷尔蒙水平会急剧下降,通常在3天内恢复到孕前水平。这就会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和情绪,比较容易出现抑郁症。
2、抑郁症也会遗传,有家族抑郁病史的女性在产后也很容易引发抑郁症。而且曾经患过抑郁症的女性,在产后患抑郁症的的几率也比较高。
3、女性在初为人母的时候,都是充满喜悦的,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喜悦就会逐渐消失,被每日照顾孩子的烦恼所取代。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就很容易使女性患上产后抑郁症。
能够造成女性在产后出现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以上所介绍的几种原因之外,家庭不和睦、缺乏温暖、夫妻冷战等家庭因素也很容易使女性出现产后抑郁症。
哪些行业容易引发职业病
煤炭、化工、建材、水电、冶金这五大行业是我国职业病的高发行业,因此对于这几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并定期去相关医院做体检,以确保自身健康。
12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组成的四队督察组全部回到北京,标志着为期一年半的全国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全部结束。督察发现,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在许多省市得到全面推广,有效促进了专项行动的开展。《关于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是2009年8月由四部委联合发出的。
近日“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上传出消息:我国迄今约有16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总数高达两亿人。50年间,我国职业病种增加了7倍多。
来自卫生部的另一个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是从覆盖率仅达10%左右的健康监护中发现的,因此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报告数字。而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千亿元。
专家提醒建材、水电、煤炭、化工、冶金作业是职业病高发行业。有疾控中心的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对调离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劳动者进行离岗职业性健康检查;对退休前已被列入职业病观察对象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
我国职业病种从1957年的14种扩大至现在的十大类115种。除尘肺、化学物中毒等外,放射性肿瘤、铅及其化合物中毒、高原病、炭疽等病种也相继被纳入职业病范畴之中。专家表示,改善职业病诊断制度,是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的关键一环。
农民工成为职业病高危人群
令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研究员张敏担忧的是: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民工普遍以临时工、季节工等身份,代替正式职工从事职业危害严重的工作。他们大多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合同,缺乏职业病防范意识和基本常识,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病,成为现阶段职业病的高危人群。
张敏认为,解决目前严峻职业病防治形势,必须有保险和企业自律。
张敏说,发达国家就是这样做的,而且保险要流动,可支付,可转移。
还有专家解析,解决职业病诊断难的根本方向是,调整现行不合理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诊断机构有权根据病人主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结合病人自诉的职业史进行职业病临床医学诊断;建立职业病诊断认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认定;职业病诊断认定委员会可由职业卫生监督部门组织,成员包括政府、劳动者及用人单位代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专家等。
有法律界人士建议,要突出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责任主体地位。
由此可见,对于这几种高发职业病的行业,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员工负责,做好职业病的防范工作。
糖尿病久治不愈引发抑郁症
据调查证实,长期处于生活紧张,工作节凑快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非常高。精神紧张首先会使对抗胰岛素的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多,同时,精神紧张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也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最近,有关专家发现大脑皮层紧张时可分泌一种激肽--脑肽,可促使血糖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诱因之一。另外,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不健康生活有关,其中除了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之外,还与精神因素如学习、工作中的困难,意外事件、亲人的亡故等精神刺激有关。可见,精神因素可诱发糖尿病,但糖尿病能诱发抑郁症吗?
糖尿病久治不愈可诱发很多并发性疾病,同时还可诱发抑郁症等各种精神性疾病。据国外调查,11%的糖疗病患者出现重症抑郁症,31%的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症状加重。在20项包括非糖尿病人群的研究调查中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要高出两倍。由于抑郁可导致高血糖,并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临床医生应对抑郁症进行筛查。但是,目前2/3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并未得到治疗。其实,无论先发生糖尿病还是抑郁症,只要患上这两种疾病,同时治疗可使两者无法获得双向改善,而且,关键还是要治疗好糖尿病。
由此可见,糖尿病久治不愈很容易引发抑郁症等并发性精神疾病,因此,大家一旦患上糖尿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糖尿病人还要注意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开朗乐观的情绪,以免患上抑郁症更加加重抑郁症的病情。
老年人患有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
1、老人得抑郁症的原因包括亲友的离世,特别是配偶的去世往往对老年人形成较大的精神创伤,容易诱发抑郁症,有人曾对4489名55岁以上的丧妻者进行为期9年的调查,发现5%的人在丧妻后半年内相继去世,死亡率比未丧妻的同龄人高40%。此外,周围的老年朋友的逝世也会引起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2、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如职业生涯的结束、生活节奏放慢、经济收入减少等,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人得抑郁症的原因。
3、老人得抑郁症的原因与个人的人格因素也很有关系。一般来说,素来性格比较开朗、直爽、热情的人,患病率较低,而性格过于内向、或平时过于好强的人易患抑郁症。这些老年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会变得心情沉闷,或害怕绝症、或恐惧死亡,或担心成为家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引起抑郁。
4、老人得抑郁症的原因还包括身体原因,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引起抑郁症。
揭秘抑郁症高发的8种职业
1、后勤保证人员
这个领域的人经常出现典型问题,那就是要求高,操控程度低。他们在第一线,各方面都给他们发指示;同时他们又是可操控人员的最底层,什么事情都能从他们那里过滤掉。他们的日程安排没法预测,不论做了什么让人生活轻松的事情都得不到肯定。
2、餐饮服务人员
位居职业护理人员之后的是在餐厅提供餐饮服务的人员。这类服务人员薪水低,工作繁重,每天找他们服务的人很多。一般工作人员中有百分之十报告说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抑郁症,在这一领域发生抑郁症的女性差不多有百分之十五。这是一个常常不需要感谢的职业。不仅要面对人们的粗鲁行为,还要付出很多体力。当人们抑郁的时候,很难有力量和动力去工作,如果此时你又不得不工作,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3、医护工作者
医护工作者包括医生、护士、治疗师和其他最终付出很多回报甚少或者没有的职业。医护工作者工作时间长,没有规律,而且别人的生命往往攥在其手上。其压力之大,非几张图表所能表示出来。他们每天要面对疾病、痛苦和死亡并和患者家属打交道。这个职业能让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发生变化,那就是这是一个比较让人悲伤的世界。
4、教师
对教师的要求似乎在不断提高。很多教师下班后还要工作,甚至将工作带回家中。在很多地区,教师要学会多付出,少回报。压力来自不同方面——学生、家长和要求达标的学校,他们的要求各种各样。这让教师很难做他们自己的事情,更难记住他们当初投身这个领域的理由。
5、维护和地勤人员
什么东西出了问题的时候才有人找你,你感觉如何?这基本上就是维护人员每天要面对的工作。他们工作没准点、没季节或者没时间表,上夜班则是司空见惯。经常给人收拾烂摊子,工作难度大,可是薪水却不高。这个职业流动性很强,用同事的话说,这类工作人员很孤独,而且工作还有危险。
6、社会工作者
这类工作人员抑郁症比率这么高一点也不令人惊讶。帮助受虐待的孩子或者处于危机边缘的家庭要求很高,加之很多机构的官僚主义,令其成为一种压力巨大、一天到晚忙不停的职业。有一种文化认为,要想干得好,就要付出努力,常常要做出牺牲。由于社会工作者跟需要帮助的人打交道,不付出很大牺牲恐怕是很难的。
7、金融顾问和财务人员
压力,压力,压力。多数人不喜欢应付退休储蓄计划。可以想象每天为他人处理成千上万美元是什么滋味。为别人理财以及无法控制的市场要担负很大责任。还涉及犯罪,客户金钱损失的时候,就会有人冲他们喊叫。
8、艺术家、演艺人员和作家
这类职业收入不稳定,工作没准时间,且很孤独。文艺创作人员也许心理紊乱的几率也高,约百分之九报告说在前一年发生过抑郁症。就男人而言,这是一个最有可能与抑郁症发生联系的职业(全职工作者几乎是百分之七)。演艺人员和艺术家当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症状是躁郁症。这些人当中也许还有未经诊断或者未经治疗的心理疾患。对那些喜欢艺术工作的人来讲,抑郁症并非罕见,之所以发生抑郁症,与其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产后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1、性格驱使:
性格原因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内向、谨慎、悲观、固执、敏感等性格的人在患抑郁症的比例中远高于其他性格人群。
2、遗传易感性:
遗传因素提高了女性患抑郁症几率的50%。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近来研究发现,妇女染色体片段2p33~35的特定基因异常导致女性在早年就会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抑郁症。
3、社会心理易感性:
根据对30个国家超过3万人的调查显示,女性更容易抱怨说她们正处在紧张的情绪之中。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遭受某些极度紧张的特殊状况,比如性虐待、家庭暴力等。
4、生物学易感性:
女性的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其他性激素在女性初潮、月经周期、妊娠、围产期(产前、中、后)、围绝经期(更年期)都会发生剧烈变化。这种变化间接导致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最终导致抑郁症。经前期综合症累及20%~40%的育龄期妇女,而更加严重的经前期心境恶劣障碍会在5%的育龄期妇女中见到。孕妇妊娠期间有4%~15.6%患有抑郁症,10%~15%的母亲在生育后6个月患产后抑郁症。
5、环境因素
严要的丧失,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熬夜容易引发抑郁症
表现为,一旦晚上失眠睡不着觉时,就会陷入对生活的恐惧,并将生活细节中的痛苦夸大;但只要清晨醒来,当阳光射进房间时,这种苦恼又会全部消失。
专家提醒:这样的人应关注自己的心理问题,以避免发展成为真正的抑郁症。经常需要加班或倒班,或者是自己喜欢、习惯熬夜的人们,平时药注意多利用休假旅游或培养新的生活习惯、改变生活环境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并可用药物治疗失眠,避免抑郁成疾。
友情提醒:
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美容时间,也就是人体的经脉运行到胆、肝的时段。这两个器官如果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青春痘等问题。对于不习惯早睡的人来说,最迟也要在凌晨1时的养肝时间进入熟睡期。
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经常疲劳,免疫力下降。人若经常熬夜,所造成的后遗症,最严重的就是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熬夜之后,最好的保护措施自然是“把失去的睡眠补回来”。如果做不到,午间的10分钟小睡也是十分有用的。此外,打打羽毛球,多去户外走动,有助于你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快,也是摆脱熬夜后萎靡状态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