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对老人的重要性
蛋白质对老人的重要性
年人在受到重大压力时,体蛋白在一天之内被破坏可达135克之多,而且也无法很快合成。老年人想要迅速康复,便需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每天早餐吃一个蛋,晚餐吃些肉类的饮食,只能摄取到25克的蛋白质,并非是高蛋白的饮食。当情况较轻时,蛋白质每天摄取80~120克便已足够。
富含完全蛋白质的食物,其含量依序为蛋、牛奶和奶制品、肝脏和其他内脏、瘦肉、鱼和鸡肉、酵母、小麦胚芽、大豆粉和一些核果。由于谷类、豆类和大部分核果中的蛋白质都缺乏某些必须的氨基酸,必须和蛋、牛奶或含有这些氨基酸的肉类一起吃时,才能发挥蛋白质的功用。所以由蛋类、牛奶、乳酪和动物内脏等补充蛋白质,对老年人疾病的康复更为迅速。
实验显示,在白天为老鼠补充它每天所需一半的氨基酸,另一半则在晚上供给,结果它们都发生严重的蛋白质缺乏现象。而且如果缺乏某一种氨基酸或某种非必须的氨基酸过多时,则这种不均衡现象,会使许多必需氨基酸随尿流失。例如,果胶就缺少许多必需的氨基酸,并含有过多的安吉醋酸,过多摄取果胶不但会妨碍治疗,而且在营养不足时还会造成伤害。
除非老年人能适当补充含各种氨基酸的强化牛奶,否则其体内蛋白质的需求是难以满足的。由于乳酪和酸乳在发酵过程中便已变得容易消化,因此,老年人吃这些食物会很有帮助。
如果在强化牛奶中增加谷类、薄饼、蛋饼、松饼和小麦胚芽、大豆粉与非即溶奶粉做的饼干,则所补充的蛋白质会增加许多。然而,发酵麦粉跟天然食物一样含有许多蛋白质,非即溶奶粉,半杯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1升的鲜乳或1.3杯的即溶奶粉含量。可是,任何冲泡的牛奶,都多少会因高温而破坏其蛋白质,故不能用来取代鲜乳。
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类)
优质淀粉和糖类的来源包括根类植物、全麦面包、未加工的谷类、新鲜水果和果汁等。虽然所有淀粉都很容易在肠内转化成糖,但这种转变很慢,所以淀粉渐渐释放糖类物质,为机体提供持续的能量。精制加工的食品和糖类会过度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碱性消化液会干扰蛋白质、钙和许多营养吸收,阻碍有益的肠菌滋长,因此应少食用。
如果补充的热量不够时,体蛋白或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便会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患者如果热量需求较高,那么多吃香蕉、脱水水果、烤马铃薯、全麦面包、煮过的根类蔬菜,都会有帮助,此外,纯果汁或果汁牛奶饮品,也可以补充天然的糖类。
为了减少体蛋白的破坏和预防酸中毒,可以每天补充6次碳水化合物,但是量不必多。然而,病况越重,则每两小时补充碳水化合物食物便越重要,否则便会发生呕吐、头痛与酸中毒的现象。
通过上面的这些内容的介绍,相信我们大家都了解了,生活中老年人到底如何去补充这个蛋白质了吧,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鸡蛋,或者是牛奶之类的,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也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或者是骨骼更加的年轻的呢。
蛋白质对人体都有哪些重要性呢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也是人生命的基本物质。身体中各种组织——肌肉、骨骼、皮肤、神经等都 含有蛋白质。
生长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是酶的主要成分。
人体的60%以上是水分,去了水分之后,大约有一半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心肝肾肺等所有脏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骨头里面除去钙磷等矿物质,仍然含有大量蛋白质,让它保持韧性与活力。
血液、淋巴液、筋腱、皮肤、毛发、指甲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消化道、呼吸道表面的那层粘膜也是蛋白质。
汗液、唾液、粘液里面含有蛋白质。
胶原蛋白的重要性
胶原蛋白的作用
胶原蛋白有什么作用呢?其实胶原蛋白的作用是有许多的,而最常见的一些作用则有以下这些哦。想知道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1、可以预防心血管病
研究表明,胶原蛋白可以降低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可增高体内某些缺乏的必需微量元素,从而使其维持在一个相对正常的范围之内,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降血脂食品。
此外,胶原蛋白在协助机体排出铝质,减少铝质在体内聚集方面也有独特之处。
相信大家都知道,铝对人体是有害的,因为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是有铝的摄入有关系的。
同时胶原蛋白有加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的功效,它具有改善循环、对冠心病、缺血性脑病有利。
2、可以作为一种补钙食品
胶原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羟基脯氨酸是血浆中运输钙到骨细胞的运载工具,骨细胞中的骨胶原是羟基磷灰石的黏合剂,它与羟摹磷灰石共同构成了骨骼的主体。
因此,只要摄入足够的胶原蛋白,就能保证正常机体钙质的摄入量,胶原蛋白可成制成补钙的保健食品。
3、可以为特殊人群使用
妇科疾病的主要根源就是内分泌失调,而胶原蛋白则是可以改善妇科疾病的困扰,使得更年期的女性能够更轻松的面对各种身体的不适。
老年人补充蛋白质找准时间最重要
谈起补充蛋白质,首先要对蛋白质加强了解。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蛋白质缺乏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发生,但老年人和儿童更易受到困扰。蛋白质的缺乏常见症状是代谢率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退,易患病,远期效果是器官的损害,常见的是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体质量下降、淡漠、易激怒、贫血以及干瘦病或水肿,并因为易感染而继发疾病。蛋白质的缺乏,往往又与能量的缺乏共同存在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分为两种,一种指热能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称加西卡病。另一种即为“消瘦”,指蛋白质和热能摄入均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
保健养生分多方面,基本可以确定的有健康饮食、合理运动以及精神的调控。三者缺一不可,而补充蛋白质,自然要从饮食方面下手。
老年人补充蛋白质的好时机
既然讲究膳食,那时间的规律也要掌握。早上和晚上是身体吸收蛋白质的最佳时间。早晨刚起床,经过一夜睡眠,体内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补充蛋白质比较容易被身体吸收。经常运动的老人,早餐可选择吃个煮鸡蛋,以及时补充身体在运动中消耗掉的营养成分。晚餐散步后,身体能量也有所消耗,营养物质有所流失,但由于即将进入睡眠,所以不宜食用过多食物,以免增加内脏负担。这时可选择喝杯牛奶。牛奶除了含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钙质,可使活动了一天的老年人在安静的睡眠中充分吸收这些营养物质。此外,下午气温较高,容易缺水,建议老人在外出运动时,随身带一杯蜂蜜水,间歇式地饮用,以补充体内所消耗掉的水分和糖。
缺牙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法
(1)食物中添加调料和佐料,味道宜浓一些,可刺激老人味觉和增加食欲,但老年人不要食用过多的食盐和糖。在吃饭时要多咀嚼以增加唾液,用唾液增味觉,用味觉增食欲。
(2)宜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维生素对保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效有特别大关系。矿物质,尤其是钙、磷对骨质的阻碍较大。
(3)宜保持口腔干净,使口腔内少有杂味,这样能增加味觉敏感性,有利于提高食欲。同时失牙老人还应尽可能地补牙、镶牙或装上假牙,以改善口腔的咀嚼功效。
(4)宜食易于咀嚼和利于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品,可多食肉汤、乳制品、鸡蛋和水果等。
(5)宜食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老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女性65克,男性75克为宜。按这一要求食用足够量的蛋白质,有利于口腔支持组织的健康耐力。
老人营养不良怎么办
老人营养不良,老人的死亡率就会上升。生活条件好了,营养不良的情况为何还居高不下?那么老人营养不良怎么办?
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人到老年,身体组成发生了改变,肌肉和矿物质减少,同时,牙齿脱落,味蕾数量减少,胃肠功能降低,这些生理变化让老年人在食物的摄取、吸收等方面受到影响。其次,错误的饮食观念也让很多中国老人营养状况不佳。比如很多老人认为多吃粗粮就健康,或者长时间吃“老三样”,这都会导致营养不均衡。此外,行动不便也会让老人忽视营养。
按照身体需求的重要性,老年人最容易缺,也最需补充的营养素有以下几种。蛋白质:老人对蛋白质的利用能力降低,但分解代谢的能力却有所增强,因此极易出现蛋白质缺乏。老人每天应按照每公斤体重1—1.25克摄入蛋白质。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都含有优质的动物蛋白。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缺乏与骨密度下降及骨量丢失有关。我国老年人每日需摄入1000—1500毫克钙及50微克维生素D。维生素C、E: 20%—50%的老年人缺乏维生素C,每日膳食中维生素C供给量为60毫克,每日可再增服100—200毫克维生素C片剂更好,否则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烦躁不安、生长迟缓等问题。维生素E的缺乏则可能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皮肤干燥等问题,各种植物油是维生素E的最好来源。铁:各种矿物质中,铁是老人最容易缺的营养成分,要多吃些动物血和瘦肉。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常见来源是粗粮、豆类和薯类。
观察老人是否患有营养不良,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在过去三个月内,食欲和进食有无下降,体重是否降低,有无患急性疾病和较大突发事件,精神心理是否有问题,如痴呆或抑郁。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就要引起重视。
知道了老人营养不良怎么办,此外,行动不便也会让老人忽视营养。
蛋白质的重要性与来源
蛋白质 蛋白质是化学结构复杂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人体的必须营养素。蛋白质的英文是protein,源于希腊文的proteios,是“头等重要”意思,表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头等重要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组分中含量最为丰富、功能最多的高分子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各种生命功能执行者的作用,几乎没有一种生命活动能离开蛋白质,多以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发现历史
人们对蛋白质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1742年Beccari将面粉团不断用水洗去淀粉,分离出麦麸,实际上就是谷蛋白之一。1841年Liebig发表了分析蛋白质的文章。此后于1883年JohnKjedahl发明了一个准确测定氮进而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分析方法,至今仍被广为应用。随后,氨基酸也被发现。1902年E.Fischer测定了氨基酸的化学结构,还测定了肽键的性质。大约在1927年,J.B.Summer证明了酶是一种蛋白质。然后,上世纪50年代,J.B.Summermi描述胰岛素的氨基酸顺序时获得了一个重大发现。其他研究表明DNA、RNA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关系。1953年F.Crick和J.Watson描述了DNA的分子结构。科学家们逐渐阐明了细胞如何建造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特定蛋白质。
代谢吸收
蛋白质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肠中完成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氨基酸的吸收通过小肠黏膜细胞,是由主动运转系统进行,分别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在肠内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不仅来自于食物,也有肠黏膜细胞脱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g左右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质由粪便排出体外。
生理功能
蛋白质的三大基础生理功能分别是:构成和修复组织、调解生理功能和供给能量。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人体各组织、器官无一不含蛋白质。同时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始终在不断更新,只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方能维持组织的更新,身体受伤后也需要蛋白质作为修复材料。另外蛋白质在体内是构成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参与调节生理功能。最后供给人体能量是蛋白质的次要功能。
正常需要量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重新修订了推荐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新修订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成年男、女轻体力活动分别为75g/d和60g/d;中体力活动分别为80g/d和70g/d;重体力活动分别为90g/d和80g/d。
过量表现
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摄入过多,对人体同样有害。首先过多的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就必然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其次蛋白质过多本身也会产生有害影响。正常情况下,人体不储存蛋白质,所以必须将过多的蛋白质脱氨分解,氮则由尿排出体外,这加重了代谢负担,而且,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水分,从而加重了肾脏的负荷,若肾功能本来不好,则危害就更大。过多的动物蛋白摄入,也造成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这样可加速骨骼中钙质的丢失,易产生骨质疏松。
缺乏症
蛋白质缺乏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发生,但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更为敏感。蛋白质的缺乏常见症状是代谢率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退,易患病,远期效果是器官的损害,常见的是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体质量下降、淡漠、易激怒、贫血以及干瘦病或水肿,并因为易感染而继发疾病。蛋白质的缺乏,往往又与能量的缺乏共同存在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分为两种,一种指热能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称加西卡病。另一种即为“消瘦”,指蛋白质和热能摄入均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
食物来源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两大类。植物大白质中,谷类含蛋白质10%左右,蛋白质含量不算高,但由于是人们的主食,所以仍然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大豆含蛋白质高达36%~40%,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在体内的利用率较高,是植物蛋白质中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蛋类含蛋白质11%~14%,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奶类(牛奶)一般含蛋白质3.0%~3.5%,是婴幼儿蛋白质的最佳来源。肉类包括禽、畜和鱼的肌肉。新鲜肌肉含蛋白质15%~22%,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质,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脂肪肝如何调理 空气浴
多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环境对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深山老林中的负离子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五脏六腑,让人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