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怎么熬 煎药选砂锅

中药怎么熬 煎药选砂锅

煎药容器以砂锅为好。砂锅主要是不会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受热均匀,有利于药效的充分散发;砂锅还有一定的保温效果。煎药不宜用金属容器。


中药怎么熬效果最佳 砂锅熬

熬中药最理想的器具是砂锅,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次是搪瓷锅和耐高温的玻璃器皿,一定不能用铁锅、或含金属元素的锅熬制中药。


不锈钢锅可以熬中药吗

可以用不锈钢,但是首选还是砂锅熬中药,还是最好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为此,熬中药的时候,需要用心与细心,才能煎熬出效果好的中药。


铁锅能不能熬中药 用什么容器熬中药好

熬中药最好是使用砂锅和陶瓷容器。

熬制中药最好是选择用砂锅,或者是陶瓷的容器来进行熬制,因为砂锅和陶瓷的性质比较稳定,不会游离产生新的物质。


中药怎么煎 熬中药注意事项

熬中药时,应当煎出一次后,再加水煎第二剂,取药汁保存。药渣则不宜留存太久,否则药性将大打折扣。


煎中药用什么锅

很多家庭平时不备煎药的沙锅,一旦需要熬中药时,就用不锈钢锅或铝锅来应急。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大家特别注意。

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煳锅。不过,除了这个缺点,不锈钢锅还是不错的备选对象。用铝锅、铁锅煎药的问题可就多了,因为铝、铁是活泼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效,甚至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例如:铝、铁可以与中药中的鞣质起反应,生成鞣酸铝、鞣酸铁,产生黑绿色沉淀,服用后引起恶心、呕吐;铝、铁还可能与黄芩、葛根、补骨脂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或与大黄、何首乌中的蒽醌类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有些络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脑等组织中,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铝、铁还会与朱砂等含重金属的中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有毒的游离汞……每种中药里都含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化合物,用铝锅、铁锅熬药时可能发生无法计数的化学反应。

而沙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是煎药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沙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沙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沙锅上的油污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

老中医教你如何正确煎中药

煎煮中药的器皿选择

煎煮中药选择器皿是很重要的。熬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最忌讳使用铁锅和铜锅。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

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砂锅上的油渍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

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凤凰中医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铁锅和铜锅煎药。因为铁和铜是活泼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毒副作用。

煎中药的时间

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其中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熬制方法

1、中草药的煎熬,首先一点是要把草药洗净,切不可留有泥土,否则不注意喝下去后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病没治好,可能又填了新病。

2、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3、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4、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5、中草药的熬制,首选是砂锅,砂锅也有讲究,细腻的砂锅金属含量少,不容易与药物中的成分起化学作用,有利于健康。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砂质陶瓷,而普通陶瓷锅的成分砂质与陶瓷相比要少,且金属含量较高,相对容易与药物成分结合,损失了药性,还会生成有毒物质,也不利于健康。

煎中药的方法 煎中药用什么锅

煎中药的器具以砂罐或瓷罐为佳,切忌用铁、铜等金属器具,因为大多数药材与金属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变化,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牙疼怎么办 川牛膝赭石方

配方:川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地3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麦冬10克、白芷20克、黄连2.5克。

用法:上药按常规中药熬煎.日1服。

功效:补肾降火,清热止痛。


熬中药用什么锅最好

最佳还是砂锅,这个是最好的,但是家里只有不锈钢锅也可以,效果就没那么好了。铁锅不能熬中药。

熬中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


相关推荐

怎样中药药效最好

煮药需用白开水现在人们药经常是打开自来水直接用,其实药最好是把烧开的水放凉后再使用。因为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先煎后煎分药性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应先煎。贝壳类有牡蛎粉、蛤粉等,矿物类有石膏粉、龙骨等,骨甲类有鳖甲、龟板等。此类药应先煎1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物。有些药方要求一味药或几味药后煎,也就

多汗吃什么

原料:浮小麦200克,碧桃干100克,黄芪50克,百合100克,黑枣100克,莲子100克,蜂蜜500克。做法:把浮小麦、碧桃干、黄芪、百合、黑枣、莲子放进一个大砂锅里浸泡三个小时,然后在加入一定量的水,即手指尖触到药面之后,加水的量应该在第二个指节的位置,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煎煮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之后,准备一个大碗,把一个干净的纱布铺在碗口上,用夹子夹牢。然后把药汤滗出来,这是第一碗汤药

药用砂锅别做菜

日前,本报刊登的《6000年前古人用砂锅做饭》,提起了不少人对砂锅的兴趣。秋天已至,用砂锅炖菜、煲汤也多了起来。可是砂锅做菜并不是无禁忌,对食材要有所择才好。砂锅优势 可长时间保温众所周知,砂锅的最大优点在于受热、散热均匀,能长时间保温。生活中,人们常用砂锅在小火上煨、焖、炖质地较老的食品。对此,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膳食部副主任雷敏指出,砂锅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如把蛋白质

中药一般多久合适

一般是20到30分钟,每种中药的药效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是要分不同的状况。中药泡好后,放在煤气炉子,或者蜂窝炉子上面开始制。在中药开之前用大火,开之后转为小火慢慢,小火制大约20分钟。看着表,到时间后,如果药汤还是很多,可以再继续一会。切记千万不能把中药干了,那只能倒掉。中药必须有人在旁边守着才行。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锅沿上挡住药渣,再用药淋子过滤,这样效果更好,

砂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要逐渐加温,不要骤然在大火上烧,以免胀裂。2.烧好食物后,砂锅离火时,用木片把锅架起来,使其均匀散热,缓慢冷却,以免缩裂。也可根据砂锅大小,做一个铁圈,当砂锅离火后,放在铁圈上,使其底部不直接触地,悬空自然降温,可使砂锅使用时间更长些。3. 砂锅不要用来炒菜,一般使用砂锅来煲汤菜,因为炒菜的油温很高,当锅内的油被烧热时,骤然放进凉菜,锅容易炸裂。所以在做饭的时候也应该先加水,然后才能移到炉火

频繁遗精怎么调理 鸡蛋三味汤

用料:鸡蛋1个,芡实、去芯莲子、淮山药各9克,白糖适量。做法:将芡实、莲子、淮山药煎成药汤,再将鸡蛋煮熟,汤内加入白糖即可。吃蛋喝汤,每日服1次。功效:用于补脾,益肾,固精安神。适用于肾虚遗精。

怎样正确煎煮中药 煎药容器

煎药容器以瓦罐、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铜器。因为有些药物与铜铁一起加热后会产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

如何煎中药

一、好药锅择好煎药工具是煎药的首要环节。煎药最好砂锅或搪瓷锅。目前一些人用铝锅,这是不合适的,更加不能使用铁锅煎药。中草药中含有一种叫鞣酸的化学物质,它碰上铁和其它贵重金属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或其他鞣酸盐。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另一方面,草药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生物碱因得不到鞣酸而不能溶解于水,降低药效。如果实在没有条件,不锈钢锅也可以用,但药效会受到一些影响。此外,煎药用锅必须清洁,

中药用不锈钢锅行吗 中药用什么锅最好

中药最好砂锅,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传热均匀缓和。除了砂锅之外,也可以择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器皿。

怎样正确煎煮中药 煎药水位

由于饮片均为失水后的干品,一旦加水引起药材细胞膨胀时,会吸收大量的水份,因此煎药时需要加够水量,不能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每剂药一般煎2-3次,第一煎水量可多些,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第二、三煎水量可略少,每次煎得药量100-200mL左右,一般一日服用一剂,将两次或者三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分2-3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