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老年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老年人肥胖的原因十分复杂。其发胖的原因与年龄有关。年过40即可见迹象,年过50尤其显著,年纪愈大愈加肥胖。在这种情形之下,不仅是肥胖而已,同时也会跟随一些老化现象,譬如:纵然吃得少,仍有肚腹隆起的现象。容易放屁。若非便秘,就是排出细小的粪便。身体各部位肌肉发痛。皮肤骤现黑斑。身体发痒。容易发怒。
老年人肥胖的危害大,尤其容易因为肥胖引发下列疾病。
1、高血压
肥胖人易患高血压,患病率为正常人的3倍。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患病率进一步增加,同时伴有高脂血症。
2、冠心病
老年肥胖所带来的高脂血症,使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冠心病。老年人的冠心病以中医所说的痰湿体质类型之人,尤易罹患。
3、糖尿病
长期持续性肥胖,糖尿病的发生机率明显增加。有人统计,糖尿病在正常人群中,发生率为0.7%。体重超过正常20%者,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超过50%者,则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
4、胆囊炎、胆石症 肥胖人易发生胆固醇胆结石,并常合并胆囊炎。
感染 肥胖人的免疫力低下,常易发生细菌性合并病毒性感染,一旦发生,则恢复较慢。
5、骨关节疾病、痛风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宝宝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肥胖危害大
1、影响骨骼生长
胖宝宝因为不够灵活、身体太重,稍做运动就气喘吁吁,所以胖宝宝大多不爱运动,但这样不利于骨骼的生长,而且影响认知和运动的发育。
2、心肺功能差
肥胖所造成的呼吸困难、肺泡换气不足会促使红细胞增多,甚至发生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险。
3、远期危害大
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的并发问题,如肥胖症、睡眠呼吸中止症,高血压,皮肤感染等,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肥胖也容易使宝宝的自尊心降低,缺乏自信。此外,肥胖儿童很可能长大后依旧保持肥胖。
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成的,喂母乳的妈妈大量补充营养、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规律、辅食添加不当,都可能会导致宝宝肥胖,而想要宝宝保持良好的体型和健康的身体,主要是要调整好喂养的心态和不良的习惯。
1、转变旧观念
不要担心宝宝营养不良,也不要担心宝宝过瘦,而是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宝宝的精神、运动、活力、免疫力这些方面。同时,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纠正家中老人认为“宝宝吃的越多越健康”的旧观念。
2、注意肠胃平衡,控制进食量
肠胃工作效率低是导致宝宝超重的重要原因,爸爸妈妈要改变过量喂宝宝的习惯,杜绝宝宝暴饮暴食,防止给宝宝的肠胃增加负担。不要看到宝宝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宝宝吃,以免宝宝的胃容量增加,习惯性的吃得更多。
3、营养均衡是关键
宝宝超重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偏食。有很多的宝宝爱吃肉、精米白面、多糖多油,而不喜欢吃蔬菜,摄入的食品热量密度很高,而营养素缺乏严重。爸爸妈妈要注意给宝宝平衡膳食,尽量让宝宝可以均衡获取:蛋、奶、果、谷、脂、蔬,这6大营养,逐渐培养宝宝均衡进食的好习惯。
4、适当增加宝宝得运动量
很多胖宝宝吃得多,但是不爱活动。因此,妈妈们要注意控制宝宝的饮食与活动量的平衡,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时常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些亲子游戏。
老年人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肥胖对老年人的健康是有极大危害的,肥胖一方面造成了老年人行动的不便,另外肥胖还容易导致或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动脉硬化、冠心病 、高血压、糖尿病、胆石症和脂肪肝等,据报道,在50~59岁、60~69岁两组人群中,肥胖者动脉硬化发生率分别为48.2% 和66.7%。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也较高,是导致肥胖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肥胖是诱发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西方国家,大约有8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肥胖,而在肥胖人群中,又有60%的人糖耐量是异常的。可见糖尿病和肥胖是密切相关的。 肥胖者由于肥胖存在脂肪代谢紊乱,胆固醇沉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胆固醇结晶也易于在胆囊中沉积,从而形成胆结石;由于负重的关系,容易发生腰背痛及膝、髋关节疼痛;痛风及高血脂症的发病率也增高。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有效预防肥胖,采取正确的减肥方法,使用安全有效的减肥产品对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中老年人肥胖有哪些危害
1.胆道疾病
肥胖症者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发病率随肥胖程度和年龄增加而增加,与肥胖症患者肝脏和其他组织合成内源性胆固醇增多有关。
正常胆汁中胆盐加卵磷酯与胆固醇之比为11:1,若胆固醇比例增加,则胆固醇将析出结晶和沉淀,易融和成胆结石。胆结石对胆囊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形成胆囊炎。
2.高血压
肥胖症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必须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才能满足机体需要,长期心脏负荷过重使左心室肥厚,血压升高。其次,肥胖者多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可促进肾远端小管对钠的再吸收,使钠潴留并引起高血压。另外,肥胖症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活跃,皮质醇转换率增加,皮质酮和脱氧皮质酮羟化增强,可使血压升高。因此,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3.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有调查资料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体质指数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体质指数大于28者,患病率高达16.51%。
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体重超重、体表面积增大、脂肪组织过多、心脏负荷加重(包括心肌内外脂肪沉积引起的心肌负荷加重)等因素可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肥胖症者体力活动减少,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以上诸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4.脂肪肝
肥胖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导致肝脏肿大。肥胖病人由于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及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过了将其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或引起极低密度脂蛋白运出甘油三酯发生障碍,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老年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1、高血压
肥胖人易患高血压,患病率为正常人的3倍。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患病率进一步增加,同时伴有高脂血症。
2、冠心病
老年肥胖所带来的高脂血症,使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冠心病。老年人的冠心病以中医所说的痰湿体质类型之人,尤易罹患。
3、糖尿病
长期持续性肥胖,糖尿病的发生机率明显增加。有人统计,糖尿病在正常人群中,发生率为0.7%。体重超过正常20%者,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超过50%者,则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
4、胆囊炎、胆石症 肥胖人易发生胆固醇胆结石,并常合并胆囊炎。
感染 肥胖人的免疫力低下,常易发生细菌性合并病毒性感染,一旦发生,则恢复较慢。
中老年肥胖的真正原因
男人虽然和肥胖不是一对冤家,但是和肥胖的危害却是一对死敌。肥胖的危害带来了多种疾病使很多人受到病痛的折磨。所以中老年男性朋友都在寻找肥胖的原因以便更好的减肥或者预防。
中老年肥胖的真正原因
1、饮食因素:吃的过于精致:精致饮食、偏食、爱吃油炸类的高热量食物。
2、家族遗传:您的长辈是不是有肥胖的人?如家族中有肥胖史,肥胖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3、缺乏运动:能乘电梯则不爬楼梯;能乘车则不步行或骑单车;从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且毫无兴趣。
4、更年期综合症。
过度肥胖危害多
男性过度肥胖的五大危害
1、腰围越大更易患高血压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20-30岁间腰围增粗,高血压的发生率要比同年龄腰围正常者高1倍;40-50岁间腰围增粗,高血压的发生率要比同年龄腰围正常者高50%。
2、更易发生高脂血症
研究表明,腹部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患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高数倍。
并且常常出现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本该高的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
3、更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
男性的大脑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危险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统计显示,男性腰围增粗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是正常者的3.6倍;研究表明,在肥胖程度相等的情况下。
腹部型肥胖者(腰粗)脑梗塞的发生率比臀部型肥胖者(臀部肥胖)高3-5倍。并且,与腰围正常者相比,腰粗者中风后的机体恢复能力明显降低。
4、易导致脂肪肝
大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肝脏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场所,然而肝内并没有多少多余空间来储存它。
在肥胖者体内甘油三酯合成与转运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失调,肥胖者的脂肪酸摄入多,所以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结果形成了脂肪肝。
5、易引起骨关节疾病
肥胖可能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主要有三种:骨性关节炎、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和痛风性骨关节病。
其中发生最多、危害最多的是骨性关节炎。肥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影响膝关节,其次可影响髋关节及手指关节等。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是什么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一:影响智力水平
青少年肥胖既非简单的营养过剩,更非健壮的表现。肥胖致使脂肪在脑组织堆积过多,形成肥胖脑,使大脑沟回紧紧靠在一起,皱褶减少,大脑皮层变得光滑,神经网络发育差,智力水平降低,脑反应不敏捷。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二:影响身体发育
行动迟钝,肢体行动困难。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三:影响心理发育
进而影响小儿心理发育。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四:导致高血压
同时肥胖儿因常食入过多的脂肪和热能,有可能导致其性早熟和高血压。儿童肥胖不驻影响其现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是培养成年疾病的温床,埋下成年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祸根。
中年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1.胆道疾病。肥胖症者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发病率随肥胖程度和年龄增加而增加,与肥胖症患者肝脏和其他组织合成内源性胆固醇增多有关。正常胆汁中胆盐加卵磷酯与胆固醇之比为11:1,若胆固醇比例增加,则胆固醇将析出结晶和沉淀,易融和成胆结石。胆结石对胆囊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形成胆囊炎。
2.其他。皮肤可有细的淡红色纹,分布在臀外侧、大腿上内侧、上腹部等处。皮肤折皱处易磨损发生皮炎和癣。长期负重可有腰背痛及关节病变。
3.动脉硬化及冠心病。有调查资料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体质指数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体质指数大于28者,患病率高达16.51%。 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体重超重、体表面积增大、脂肪组织过多、心脏负荷加重(包括心肌内外脂肪沉积引起的心肌负荷加重)等因素可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肥胖症者体力活动减少,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以上诸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老年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老年人肥胖的危害大,尤其容易因为肥胖引发下列疾病。
1、高血压
肥胖人易患高血压,患病率为正常人的3倍。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患病率进一步增加,同时伴有高脂血症。
2、冠心病
老年肥胖所带来的高脂血症,使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冠心病。老年人的冠心病以中医所说的痰湿体质类型之人,尤易罹患。
3、糖尿病
长期持续性肥胖,糖尿病的发生机率明显增加。有人统计,糖尿病在正常人群中,发生率为0.7%。体重超过正常20%者,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超过50%者,则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
4、胆囊炎、胆石症 肥胖人易发生胆固醇胆结石,并常合并胆囊炎。
感染 肥胖人的免疫力低下,常易发生细菌性合并病毒性感染,一旦发生,则恢复较慢。
5、骨关节疾病、痛风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老年肥胖怎么办
1、老年肥胖怎么办之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应逐步推广。除由内科医生、心理学家、营养医师和护士组成指导小组外,还应取得家庭配合,指导病人制订计划,改变进食行为,并定期检查执行计划的效果。除计划吃什么、吃多少外,还应注意进食方式和环境,例如增加咀嚼次数,减慢进食速度,避免进食时边看电视或边听广播,并在疲乏、厌烦、抑郁期间进食时应克服冲动。
2、老年肥胖怎么办之饮食疗法
合理的饮食是防治老年肥胖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往由于许多患者将饮食疗法误以为“严格控制主食、放宽副食”,而长期接受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果导致病人难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甚至由于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引起或加重高脂蛋白血症、增加胰岛素抵抗,促进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肾病等血管并发症。
3、老年肥胖怎么办之运动锻炼
肥胖是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堆积,而运动则是增加机体对脂肪的消耗。因此,运动是肥胖者很好的“减肥剂”。
肥胖的老年人多有冠心病、高血压、形体肥胖、行动笨拙;加之减肥心切,运动过量,致使不少老年人因此而发生严重病症。肥胖的老年人运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首先,要定期检查身体,特别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肥胖者,尤其注意心电图的对比观察;其次,避免单独运动,要有人陪同,或有熟悉其健康情况的运动伙伴。随身带有健康记录卡和急救保健盒,以备紧急情况时迅速了解病情,并能及时用药。
老年肥胖危害是什么
1、高血压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展的危险因素。一项对中、老年的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高血压患病率为7.55%,体质指数24—26之间者高血压患病率为20.26%,当体质指数大于28时,患病率达36.89%。
2、糖尿病
肥胖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我国14省、市3l万多人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26%,超重者的发病率为2.82%,是前者的10倍多。
3、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据调查资料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体质指数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体质指数大于28者,患病率高达16.51%。
4、脂肪肝
肥胖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导致肝脏肿大。
老年肥胖怎么办
常规治疗:治疗肥胖症首先从改变生活方式着手,其中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以及合理的用药。
(1)行为疗法:应逐步推广。除由内科医生、心理学家、营养医师和护士组成指导小组外,还应取得家庭配合,指导病人制订计划,改变进食行为,并定期检查执行计划的效果。除计划吃什么、吃多少外,还应注意进食方式和环境,例如增加咀嚼次数,减慢进食速度,避免进食时边看电视或边听广播,并在疲乏、厌烦、抑郁期间进食时应克服冲动。
(2)饮食疗法:合理的饮食是防治老年肥胖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往由于许多患者将饮食疗法误以为“严格控制主食、放宽副食”,而长期接受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果导致病人难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甚至由于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引起或加重高脂蛋白血症、增加胰岛素抵抗,促进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肾病等血管并发症。
坚持老年肥胖患者的营养饮食治疗基本原则:①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和代谢的需要,既要使老年肥胖者获得正常人的生活待遇,又要保持正常或标准体重,维持健康和正常工作。②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及劳动强度确定总热量,肥胖或超重者以低热量饮食为宜,并主张总热量的限制要逐渐进行,体重降低不宜过快过猛,否则患者难以忍受与坚持。③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在确定总热量后,对三大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素进行合理的搭配,目前WHO主张,在总热量限制的前提下,适当放宽碳水化合物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