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痔疮应该做什么检查
得了痔疮应该做什么检查
首先应当询问病史,包括患病时间长短、便血情况、大便情形、有无疼痛、曾经作过何种治疗,以及有无其他疾病(例如结核、血液病等)、妇女月经情况。
检查患者时,先让其取蹲位,可以用镜子反照进行视诊,必要时用手触摸,注意痔的软硬、疼痛等,确定其性质。
初期内痔,从肛门外表既不能够看见,指诊也不容易摸得出,必须用肛门直肠窥器检查,始能够肯定诊断。指诊与窥器检查时,让患者取侧卧位或者膝胸卧位。肛门直肠指诊目的,为发现直肠内有无比如癌、息肉及狭窄等其他病变,内痔除纤维化者以外,一般不容易摸出。
窥器检查即直接窥视直肠粘膜情况,正常直肠粘膜呈现粉红色,表面光滑,如果有充血、水肿、溃疡,即应当考虑到直肠有病变。如果直肠粘膜正常,可以逐渐将窥器向外退缩,同时继续观察。在窥器头端到达齿状线时,即可以见到内痔向窥器内口部位突出,呈现暗紫色隆起。
此时应当注意痔的数目、大小、部位及与齿状线的关系,有无出血和溃疡等情祝。然后拔出窥器,脱垂的内痔常随之而出现在肛门以外。内痔好发于右侧上、下方和左侧中部三个母痔区域。
痔疮治疗有哪些误区存在
一、十人九痔,无需去治
因其常见性,许多痔疮患者认为痔疮是小病,可治可不治。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十人九痔”的观点只是说明痔疮的常发性,并非说明痔疮是一种小病。任何疾病都会有一个从小变大,从轻变重的过程,痔疮若久拖不治,也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二、服药可以治好
许多患者得了痔疮之后,盲目乱治,特别是听信一些小的偏方,吃药能治好痔疮。可是药吃了不少,结果往往越治越严重。对此专家提示,痔疮靠吃药治疗是不科学的,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解决根本。盲目的乱服药物,不仅不能够治疗痔疮,还有可能产生许多副作用,对身体损害极大。
三、痔疮无需做详细检查
在痔疮检查时,许多医生通过粗略的视诊、指诊,就盲目下药,其实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在临床上,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所以正规的痔疮治疗,都是先进行详细的肛门镜检查,确诊疾病的类型原因,再行治疗。
四、痔疮手术特别疼痛
许多做过痔疮手术的患者坦言手术特别疼痛。诚然,许多患者在小门诊做手术时,由于设备的不齐全和过低的医师水平,他们大都采用传统的即将淘汰的手术疗法。如今在治疗痔疮的方法上,无痛技术已成主流,如安氏疗法,治疗肛肠疾病无痛苦、小巧快、治疗彻底被广大痔疮患者所青睐。
痔疮要做哪些检查
一、痔疮检查的第一步就是进行问诊:问诊是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也有填写问卷的方式、内容包括是否疼痛,有无出血.脱肛等症状出现。若有,再问其具体情况及程度,另外有无肿大.瘙痒.排泄分泌物等其他症状及排便的情况也会问到,除此之外,也会问一些关于以前的病史及日常生活情况等问题,患者尽可能详细地了解自己的情况.正确地传达给医生.是检查和治疗的关键。
二、检查痔疮的第二部步要进行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
三、痔疮的检查第三步要进行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四、痔疮的确诊要进行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痔疮的检查很重要
痔疮检查第一步:做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较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
痔疮检查第二步:做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痔疮检查第三步:做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专家指出,患者一定要重视痔疮的检查,痔疮检查是排除其他疾病存在,正确诊断痔疮的必要方法,也是制定正确治疗痔疮方法的依据。但是得了痔疮以后需要做哪些检查,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做好的检查有助预防痔疮
痔疮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肛肠疾病,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痔疮患者的生活,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生活中预防痔疮需要做好痔疮诊检查,如何做好痔疮的检查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1、痔疮的症状:大便时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粪便中带有血液或脓血,多数是由痔疮引起的;肛裂的 出血 呈鲜红色,伴有肛门剧痛;大便带血,血色暗红或大便色黑暗,那是消化道出血所致。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伴有肛门潮湿或有粘液,多数是由 内痔 脱出或直肠粘膜脱出;如果肛门有肿块,疼痛激烈,肿块标面色暗,呈圆形,可能是患了血栓性 外痔 。
2、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脱垂特别是环状痔疮诊断,更有意义。
3、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是否患直肠 肿瘤 及息肉。
4、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疮,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如何做好痔疮的检查呢?文章中给我们介绍了做好痔疮检查的方法,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对痔疮的检查有更多的了解,在生活中做好痔疮的诊检查,及时的治疗这种疾病。
得了痔疮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1.直肠指诊 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较大内痔可在齿状线上方摸到纵形皱折和隆起的痔结节,血栓外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此外通过直肠指诊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2.肛门镜检查 先观察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状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原发内痔一般有右前,右后与左中,继发内痔的位置常有变异。
以往认为原发性内痔好发于右前,右后,左中与直肠上动脉主要分支,与直肠右前,右后和左中部有关,现代研究认为主要是肛垫呈“Y”字型裂沟分为3块,位于右前,右后和左外的原因。
3.吸引器检查对中,晚期有痔脱出史者,可用吸引器将痔体吸引于肛门外观察,也可嘱病人排便后不要复位进行观察。
痔疮的检查
1.直肠指诊 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较大内痔可在齿状线上方摸到纵形皱折和隆起的痔结节,血栓外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此外通过直肠指诊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2.肛门镜检查 先观察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状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原发内痔一般有右前,右后与左中,继发内痔的位置常有变异,以往认为原发性内痔好发于右前,右后,左中与直肠上动脉主要分支,与直肠右前,右后和左中部有关,现代研究认为主要是肛垫呈“Y”字型裂沟分为3块,位于右前,右后和左外的原因。
3.吸引器检查对中,晚期有痔脱出史者,可用吸引器将痔体吸引于肛门外观察,也可嘱病人排便后不要复位进行观察。
得了痔疮应该做什么检查
痔疮一种常见的疾病,大家对此都不是很陌生。该病的发病率在目前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疾病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发病范围非常广泛,患上痔疮就该积极去治疗,而治疗这一疾病时,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准确的制定治疗方案。
首先应当询问病史,包括患病时间长短、便血情况、大便情形、有无疼痛、曾经作过何种治疗,以及有无其他疾病(例如结核、血液病等)、妇女月经情况。
检查患者时,先让其取蹲位,可以用镜子反照进行视诊,必要时用手触摸,注意痔的软硬、疼痛等,确定其性质。
初期内痔,从肛门外表既不能够看见,指诊也不容易摸得出,必须用肛门直肠窥器检查,始能够肯定诊断。指诊与窥器检查时,让患者取侧卧位或者膝胸卧位。肛门直肠指诊目的,为发现直肠内有无比如癌、息肉及狭窄等其他病变,内痔除纤维化者以外,一般不容易摸出。
窥器检查即直接窥视直肠粘膜情况,正常直肠粘膜呈现粉红色,表面光滑,如果有充血、水肿、溃疡,即应当考虑到直肠有病变。如果直肠粘膜正常,可以逐渐将窥器向外退缩,同时继续观察。在窥器头端到达齿状线时,即可以见到内痔向窥器内口部位突出,呈现暗紫色隆起。此时应当注意痔的数目、大小、部位及与齿状线的关系,有无出血和溃疡等情祝。然后拔出窥器,脱垂的内痔常随之而出现在肛门以外。内痔好发于右侧上、下方和左侧中部三个母痔区域。
治疗痔疮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当发现自己大便出血时就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专家给出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危害,因为痔疮可以引发很多并发症产生。
痔疮检查诊断的要点
痔疮检查首先要依据症状进行:
大便时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粪便中带有血液或脓血,多数是由痔疮引起的;肛裂的出血呈鲜红色,伴有肛门剧痛;大便带血,血色暗红或大便色黑暗,那是消化道出血所致;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伴有肛门潮湿或有粘液,多数是由内痔脱出或直肠粘膜脱出,这是痔疮检查的常见依据。
痔疮检查诊断要点
(1)有内痔、外痔或混合痔出血史。
(2)大便末肛门滴血或粪便表面附着有鲜血。
(3)可见痔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有的可见到出血点。
(4)肛门指检指套上有血迹,并可排除直肠内癌瘤出血,这是痔疮检查的依据。
(5)直肠镜检查可见到内痔核及出血点。
(6)做痔疮检查,必要时做粪便细菌培养、钡剂灌肠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得了痔疮患者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1、常规检查:通过红血球、白血球计数,及中性细胞、淋巴细胞的测定,来监测人体机能的状况。通过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的测定,来确定手术是否能正常进行,判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尿常规检查:来确定肾功能及代谢系统是否正常,是否有尿路感染,保证肾功能不会因手术而损害。
3、便常规检查:确定便血状况及寄生虫情况,以判断痔疮是否合并有其他病症。
4、肝功能及二对半的测定:加强对术者保护,或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肝炎病毒。
5、血糖常规检查:尿糖不正常者,应进一步作血糖测试,除外糖尿病,防止术后伤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6、心电图检查:对青年人主诉或病史中有过心脏症状者,或中年以上者,均应常规作心电图,防止术中诱发或刺激加重心脑血管疾患。
7、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
8、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9、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你想不到的痔疮背后的秘密
痔疮——想不到是直肠癌
明辉(化名)大约在3年前就查出有痔疮,时常便血,但是不痛不痒。他没太在意,直到最近,他日渐消瘦,便血增多,全身明显乏力。妻子劝他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他已经得了直肠癌。
“痔”不糊涂:直肠癌和痔疮有相似的症状,如大便带血或便后出血、肛门疼痛、瘙痒等。 90%以上的直肠癌在初期会被自己或医生误认为是痔疮。区别痔疮与直肠癌在临床上只需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就能达到目的,如做肛门指检、肛门镜及奥林巴斯结肠镜检查等。如能早期发现,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痔疮——想不到是前列腺肥大
董军(化名)发现大便带血之后,立即去了医院。在医生详细的询问中,董军说最近自己还有小便变细变弱的情况。经医生进一步检查,他已经出现了前列腺肥大的症状,就是因此导致的痔疮。
“痔”不糊涂:随着前列腺的不断增大,腺体向后位突出,压迫直肠前壁,有时可产生便秘,加重肛门直肠静脉丛的瘀血扩张,形成痔疮。前列腺肥大时会引起排尿困难,就难免经常用劲憋气,促使腹压上升,发生血液回流障碍的直肠静脉淤血扩张,引起或加重痔疮和脱肛的发生。
痔疮——想不到是因为缺钙
陆钟(化名)从没想到自己会得上痔疮,他每天早晚会各有30分钟的运动,平时也爱吃蔬菜水果。体检表上写的痔疮让他百思不解,医生说他的痔疮可能是因为缺钙而引起的。
“痔”不糊涂:痔疮发生的原因,不外乎肛门的血液循环不良,或因排便的压力造成出血性伤害。当体内有足够的钙,使血液循环良好,发生痔疮的几率就会少很多。抽烟喝酒是缺钙元凶。即使有再多的运动,吃再多的水果,如果不改掉抽烟、喝酒的两个坏毛病,就会直接影响钙的吸收。
痔疮治愈的注意事项
医生可以帮你检查直肠,诊断你得的是内痔还是外痔。如果直肠出血不是痔疮造成的,医生会建议你做更全面的检查,也就是乙状结肠镜检查或结肠镜检查,因为直肠出血也是结肠癌的症状之一。
注意,小孩虽然不常得痔疮,但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小孩抱怨如厕时感到疼痛,请立刻带他去看儿科医生。
许多原因会导致小孩如厕时感到疼痛,包括粪便很干、脱水、没有摄取充足的纤维、如厕训练和压力。要是粪便或厕纸上有血,可能是痔疮结构畸形肛裂(组织破裂),或是克隆氏病等肠道疾病的早期迹象。不管是哪一种状况,你都必须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
如果痔疮没有在4到7天内好转,一定要去看医生。虽然痔疮很少引发并发症,但还是有可能引发痔疮嵌顿绞窄(受外力压迫,导致血流受阻),失血也会造成贫血。
痔疮检查
1、大便时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粪便中带有血液或脓血,多数是由痔疮引起的。
2、肛裂的出血呈鲜红色,伴有肛门剧痛;大便带血,血色暗红或大便色黑暗,那是消化道出血所致。
3、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伴有肛门潮湿或有粘液,多数是由内痔脱出或直肠粘膜脱出;
4、如果肛门有肿块,疼痛激烈,肿块标面色暗,呈圆形,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
5、肛门肿块伴局部发热疼痛,触诊肛门有条索装物,并有少量脓液自溃口出,是肛瘘的表现。
痔疮做哪些检查
内痔好发于成年人,多见于齿线上膀胱截石位3、7、11点.此处的痔称为母痔,其余部位发生的痔称为子痔。
初发时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使血,见于便中或便后,出血呈间歇性,有时为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自动停止,时发时止。过食辛辣、饮酒、便秘、腹泻等诱因常使症状加重。便血量多或长期便血可致贫血。随着病情发展,痔核逐渐增大可脱出肛门外,最初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随不断加重,在用力、行走、咳嗽等腹压增高时痔核即脱出,且不能自行回纳。痔核若不及时回纳,可因痔核炎症、水肿而形成嵌顿,以致复位困难、疼痛剧烈。因脱出痔核反复刺激,或肛门括约肌松弛分泌物增多,可使肛门周围发生湿疹和瘙痒等。临床上根据病情的长短不同内痔可分为三期:
I期:痔核较小,排便时无脱出,无明显症状,仅大便带血、色鲜红。痔核不脱出肛门外,肛门镜检查可见齿状线上直肠肛柱扩大旱结节状突起。
Ⅱ期:痔核较大,排便时痔核可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反复便血,滴血或喷射状,量较多色鲜红。
Ⅲ期:痔核更大,黏膜变厚,暗红色,或灰白(纤维型),表面粗糙,便血少或无便血。脱出后不能自行回复,需要用手推回或平卧后方能复位。在用力、咳嗽、行走和蹲下时都可以脱出。如不能及时复位,可引起嵌顿性内痔。
【鉴别诊断】
1.直肠脱垂
脱出物呈环状或螺旋状,长度2~10cm或更长,表面光滑,色淡红或鲜红,无静脉曲张,一般无出血。
2.直肠息肉
多见于儿童,可有大便带血或少量滴血、无射血,脱出物为单个带蒂,表面光滑,质地较痔核硬。
3.直肠癌
多见于中年以上,经常在粪便中夹有脓血、黏液,便次增多,大便变形,肛门指检时触及菜花状肿块或凹凸不平的溃疡,质地坚硬,推之不移。
4.肛乳头肥大
为齿线附近的锥形、灰白色的表皮隆起,质地较硬,一般不出血。肛乳头过度肥大时,便后可脱出肛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