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嗜睡不防试试中医调理法
经期嗜睡不防试试中医调理法
1.脾虚湿困引起的嗜睡
症状:脾虚湿困的人,多形体肥胖,平日里常发生浮肿,且食欲欠佳,稍微动一下就感觉气喘;白带量多而粘腻。经期来临之际,常常感觉精神疲惫,四肢沉重,困倦嗜睡。
调理方法:可用苍术、陈皮各12克,藿香、厚朴、石菖蒲各10克,生姜3片,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5天开始服药,经至后停服。
2.气血不足引起的嗜睡
症状:气血不足的女性多半身体比较虚弱。表现为内向、不爱说话,倦怠乏力,头晕甚至还会伴有心悸。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期更是昏昏欲睡,面色萎黄。
调理方法:可用党参、白术、茯苓、 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各10克,黄芪30克,肉桂、川芎各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月经前开始出现嗜睡时服药,服至月经干净,一般以每次连续用药 5-8剂为宜。
3.肾精亏损引起的嗜睡
症状:肾精亏损多见于频繁流产的女性,主要表现为经行倦怠,神情呆滞,平日里精力不支,常有耳鸣、腰膝酸软等情况。月经多延后,经量偏少。
调理方法:可用紫河车30克,熟地24克,炒杜仲、天冬、麦冬、牛膝各10克,龟板10克,黄柏6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一丸。
有经期嗜睡症状的女性,在饮食上要少吃甜腻与高脂肪的食品,平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球、打太极拳等,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锻炼方式,并长期坚持。
嗜睡症测试
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
在以下情况有无打盹、瞌睡的可能性 得分
坐着阅读时 ●
看电视时●
在公共场所坐着不动时(如在剧场或开会)●
长时间坐车时中间不休息(超过1 小时)●
坐着与人谈话时 ●
饭后休息时(未饮酒时)●
开车等红绿灯时
下午静卧休息时●
总分
注:
①评分标准: 从不=0 分; 很少=1 分; 有时=2 分; 经常=3 分;
②如得分总和超过9 分,即可能存在嗜睡。
此测量表是临床上用来诊断嗜睡症的常用手段和方法。
治疗白发的常见方法
1、中药治疗:中医认为导致白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血滞留、肾脏亏盈所指的,所以提倡调理身体,使白发从发根开始慢慢变黑,从而彻底治疗白发,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不防试一试中药治疗白发。
2、其他治疗:很多白发患者为了自己的外在美丽,经常会通过染发遮盖疾病,但是从长远的效果来看,是不适合患者使用的。治疗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头皮,刺激头部穴位,改善血液循环,也有利于促进玄色素颗粒的合成,从而使头发转黑。
3、日常调理:在出现白发之后,患者也不要忧心忡忡,应保持精神愉快,留意劳逸结合,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上述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品及含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的食品。采用中医补血、补肾的方法进行治疗,也有一定作用。
白血病患者怎么能防止疾病复发,上述内容就是我们对白血病的详细介绍,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怎么能治疗白发了吧,白发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不仅仅要及时治疗,还要注意日常的调理,同时也需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如果大家对此病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女性经期嗜睡的原因
有一部分女生在来月经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乏力的情况,而且也有总是睡不醒的感觉。一般这个情况在月经前后都不会出现,尤其是在月经期结束之后这个症状就会立刻消失。这种情况的出现,给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要想办法调理,做好经期保健工作。那么女性经期嗜睡是什么原因呢?该怎么调理呢?经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将一一为大家介绍,供大家参考。
女性经期嗜睡的原因
女性在生理期想要睡懒觉是有原因的。经行嗜睡是指妇女每遇经行前后,或适值经期,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又欲睡的病症。又称“经行多寐”、“周期性睡眠过多症”等。有的妇女虽然忘记了来月经的日期,可她有经行嗜睡的特有症状,届时自然就知道月经又要来潮了。从我们临床上接触到的这些病人看,这种病象的出现与妇女的体质禀赋有一定关系。更为具体的原因如下:
中医学认为,经行嗜睡多由脾虚湿困、气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所致。由脾虚湿因引起的经行嗜睡,多数形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闷,白带量多,质粘而稠。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困倦嗜睡。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由气血不足引起的经行嗜睡,多见于素体虚弱的妇女,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之际昏昏欲睡,每以进餐后尤甚。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患上阳痿不妨试试中医调理
鹿茸益精丸治疗阳痿
鹿茸益精丸由鹿茸3克,菟丝子、补骨脂各15克,山茱萸、桑螵蛸各12克,茯苓18克,党参、杞子、巴戟各20克组成,具有填精补肾的功效,在治阳痿的时候对肾气虚型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另外此类患者也可口服无比山药丸、强力春宝丸等中成药,治疗阳痿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三子补阳汤治疗阳痿
三子补阳汤由金樱子、菟丝子各30克,淫羊蒙、破故纸各10克,构杞子12克,熟地黄、肉苁蓉各20克,续断、党参、狗脊各15克,仙茅9克组成,具有温补命门火的功效,在治阳痿的时候对命门火衰型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另外此类患者也可口服附桂八味丸、左归丸等中成药,治疗阳痿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黄芪建中汤治疗阳痿
患上阳痿痛苦多,不妨试试中医调理。黄芪建中汤由黄芪、麦芽、葛根各30克,白术、白芍、神曲各20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陈庞皮、甘草各6克组成,具有补益胃气兴阳的功效,在治阳痿的时候对胃气虚型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另外此类患者也可口服参苓白术散、清官八仙糕等中成药,治疗阳痿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启阳娱心丹治疗阳痿
启阳娱心丹由党参30克,菟丝子12克,山药、茯神、白芍各15克,石菖蒲、生酸枣仁、当归、白术各10克,炙甘草、远志、砂仁各6克,神曲、橘红、佛手、柴胡各9克组成,具有安神壮阳的功效,在治阳痿的时候对胆虚惊恐伤肾型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痛经试试中医点穴功
痛经、乳房胀痛等是许多女人的顽疾,以中医的观点,经络内连脏腑,外连肢节,日常生活中常做一些经络穴位按摩,具有流通气血,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作用。
没有中医背景的人很难自己找出穴位的准确位置,传授给女性朋友们三个可以轻易被找到的,平时经常揉按就可以达到保健的目的穴位。你可以在家试试,坚持下来,不仅能缓解痛经,还有预防其他疾病的作用。
气海:增强免疫力
位置:气海在关元穴(参考下文关元穴位置)与肚脐中间的位置。
作用: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是说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有临床验证,气海穴确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的作用。对先天体质虚弱、后天劳损太过者有很大的保健作用。气海穴可广泛用于男科病及妇科病,如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虚脱等。
关元:缓解经期痛苦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也就是在肚脐眼正下方,你将除大拇指外的4指并起来,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就是你的关元穴所在位置)。
作用:关元穴为“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和血等作用。日常按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而当你有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外阴瘙痒等妇科病症时,针对性地按摩此穴位,也能缓解妇科症状。
足三里:调肠胃、抗衰老
位置: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一个巴掌的距离)处就是足三里穴位。
作用:敲打足三里,可以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泻泄、便秘等胃肠道消化不良的病症。经常按摩足三里,还能防病健身、抗衰延年。
按摩方法:揉、按就可以了
按摩这些穴位是否需要特殊的方法,以及一定的力度和时间呢?按摩穴位不需要特别的手法和力度,尤其是上面三个基本保健穴位,只要以平常自己习惯的力度揉、按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才能真正起到保健的作用。
月经不调不妨试试运动疗法
1、初级形体操
一般的初级形体操就是学习如何用呼吸法排解压力,释放体内的负能量,能促进血液的循环,通畅经络,对调理月经的不适有很大的功效。
2、交谊舞
交谊舞也是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呼吸循环水平,同时,舞蹈带给人的愉悦感更加利于气血通调,心理的作用是不可看小的。
3、乒乓球
较为轻松、不激烈的乒乓球运动可提高人体的机能水平,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有利于子宫经血的排出,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来说好处更多。
4、太极
太极被誉为中华民族武术的精髓不是没有道理的,简单的太极动作看似简单,但一招一式都刺激到人体各部位的经穴,对月经不调有帮助
5、慢跑
慢跑属于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呼吸,顺畅气血,对腹肌、盆腔肌交替收缩和舒张有作用,减低经期时子宫的压迫感与疼痛感。
6、冥想型瑜伽
较为轻柔、放松的冥想型瑜伽,有利于帮助身体血液顺利流通,缓解压力,调理气血。
中医5招治脚气
中医5招治脚气
中医5招治脚气---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次至3次可愈。
中医5招治脚气---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
中医5招治脚气---夏天脚癣犯了,可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涂搽患处,每天1次至2次,一般数次便可见效。
中医5招治脚气---犯有多年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中医5招治脚气---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有特效。
患有脚气的人群不防试试小编推荐的中医5招治脚气吧。
喉咙痛试试中医疗法
1、滋阴清热饮
每次用天冬12克、麦冬12克、桔梗9克、山豆根6克、岗梅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有滋阴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和扁桃体炎等。
2、罗汉果利梅煎
用雪梨1个或雪梨干30克、罗汉果半个、岗梅20克,水煎服或代茶水饮,每天1剂。有滋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急慢性咽炎。
3、银耳沙参鸡蛋饮
每次用银耳10克、北沙参10克、水煎取汁,然后打入鸡蛋1~2个,蛋熟后加适量冰糖服用。有养阴清热、润肺等作用。适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引起咽干喉痛、口渴等症。
宝宝脸色不好试试中医调理
鼻根部有青筋,多为积滞或惊风
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却鼻根部“青筋暴露”,好像在担忧什么似的。中医认为,这可能是患有积滞或惊风之证。此类患儿多有食欲不佳、腹胀、大便不调、俯卧睡眠、登被、夜睡不安、手脚心热、出汗、咬牙等症状。对这种患儿最好服用保和丸、王氏保赤丸、化积口服液、消积散等中成药以改善症状,也可由专业医生针刺位于除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的第二个指横纹处的四缝穴,以达到消积导滞的目的。
面部土黄,多为脾胃虚弱
有些孩童面部土黄,这类儿童多有营养不良、厌食、偏食等症状。中医认为,如果孩子脾胃虚弱,对食物的吸收能力降低,就会导致五脏失养、阴阳失衡,久而久之就会气血不足,从而出现面色土黄。
对此类患儿,治疗上应以健益脾胃为主,兼以消积导滞。中医“捏脊疗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双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另外,还可配合服用健脾益气的中成药,如健儿消食口服液、参苓白术散等。
面部白斑,莫误诊为癣
还有些儿童面部出现有淡白色的粗糙斑块,一些家长会误认为是一种“癣”,其实多是由脾胃虚弱所致,应选用白术、山药、云苓、白扁豆、山楂等进行健脾胃、消积滞治疗。如果患儿除了面部白斑外,还经常出现腹痛、消瘦等症状时,应考虑肠道蛔虫等寄生虫,尽快对患儿进行驱虫治疗。
除面部白斑外,还有些儿童面部表现为 白色。此类患儿多有出汗、虚胖、大便稀等症状,这主要是肺脾气虚所致,患儿多合并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应服用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进行健脾补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