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期综合征
精神神经症状:
兴奋型,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多语、大声哭闹等
抑郁型,烦躁、焦虑、内心不安、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情绪低落等
血管舒缩症状,潮红潮热是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的特征性症状,82%的患者此症状可持续一年
心血管症状,28.9%患者有假性心绞痛,有时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发生常受精神因素影响,此外,约有15.2%患者出现轻度高血压,其特点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高,阵发性发作,血压升高时出现头昏、头痛、胸闷、心慌。
皮肤张力下降,干燥、变薄。
绝经期综合征的中期(绝经后):
萎缩性尿道炎,可见小便困难,尿道口疼痛,尿频、尿急、尿失禁(甚至在大笑、咳嗽,打喷嚏时漏尿),但无脓尿。
老年性阴道炎,绝经后妇女30%会发生老年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灼热感。
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伴尿潴留、尿失禁、排便困难。
痛绝经期综合征的晚期: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部分病人可能出现骨痛、关节痛或局部压痛,但无红肿、热感。可发生椎骨、桡骨远端、髋部骨折,出现脊柱变形,身高变矮,脱牙等。
心血管疾病,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其发病原因部分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有关。
脑动脉、颈动脉的粥样硬化,老年性痴呆症发生率上升。
更年期综合症是怎么引起的
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会减少。女性全身有400 多种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几乎女性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接受雌激素的控制和支配,一旦雌激素减少,就会引发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1.神经递质
下丘脑神经递质阿片肽(EOP)、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与潮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5羟色胺(5-HT)对内分泌、心血管、情感和性生活等均有调节功能。
2.遗传因素
孪生姐妹围绝经期综合征开始时间完全相同,症状和持续时间也极相近。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文化水平、职业、社会人际、家庭背景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绝经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症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如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等,称为“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应做的检查:
注意有无心血管、肝肾疾病、肥胖水肿、营养不良疾病及精神--神经系统异常。应常规作宫颈细胞学检查,并注意有无性器官炎症、肿瘤。有绝经后流血者应作分段诊刮和内膜病检。细胞学异常者,应作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卵巢增大者,应注意排除肿瘤。
更年期各种表现:
感知觉过敏(过分的敏感,把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不愉快事件强行与自己联系。) 特别关注流言蜚语,盲目怀疑. 月经紊乱。阵热潮红。心血管及脂代谢障碍。运动系统退化。
更年期综合症的危害
1.性欲减退.
2.会出现头晕目眩,口干,喉部有烧灼感,思想不易集中,而且紧张激动,情绪复杂多变,性情急躁,失眠键忘,皮肤发麻发痒。
3.血管功能失调:会出现潮热,忽冷忽热,出大汗,有时有头晕,每天可发生几次或几十次,并多在夜间发作,甚至出现发闷、气短等症状。
4.骨质疏松:常有腰腿痛,背痛,身高减低等,稍有用力即骨折。
5.月经失调:这是最常见的更年期综合症的危害之一,常表现为月经量逐渐减少,周期逐渐延长,经期缩短,以致逐渐停经。但有时候也会出现月经量增多,并伴有大量血块等情况出现。
6.肥胖:一般超过正常体重15~20%者为肥胖,更年期是女性发胖的主要时期,尤其是腹部及臀部等处的脂肪最容易堆积起来。
月经不调喝中药的危害
月月经不调常伴有四种并发症,是女性朋友深受困扰。
1、经前期综合征:少数妇女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征象,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多由于性激素代谢失调和精神因素引起。
2、痛经:月经期间合并下腹部严重疼痛,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3、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因不明。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
4、绝经期综合征:指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如性功能减退、阵发性出血。
女人多大年龄算到了更年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绝经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两种。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用尽,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丧失了反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不能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导致绝经。人工绝经是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用其他方法停止卵巢功能,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单独切除子宫而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者,不作为人工绝经。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妇女在围绝经期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必须除外心血管疾病、泌尿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还应与神经衰弱、甲亢等鉴别。
女性更年期一般多发生于45到55岁之间,有的人更年期能够持续两年,其实,做母亲的也很不容易,虽然女性到了更年期很多地方都会让人受不了,但是我们还是要理解。并慢慢的对其进行疏导,也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平时要注意,不要太劳累。
女人更年期的表现
更年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90%的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更年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持续2年之久。
1.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大致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 血管舒缩症状 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约3/4的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妇女可以出现。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更年期的早期症状
病因
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会减少。女性全身有400多种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几乎女性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接受雌激素的控制和支配,一旦雌激素减少,就会引发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1.神经递质
下丘脑神经递质阿片肽(EOP)、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与潮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5羟色胺(5-HT)对内分泌、心血管、情感和性生活等均有调节功能。
2.遗传因素
孪生姐妹围绝经期综合征开始时间完全相同,症状和持续时间也极相近。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文化水平、职业、社会人际、家庭背景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更年期的4大误区
误区一:夏天是更年期综合征的高发季节
从医学上来说,更年期综合征与季节无关。更年期综合征主要症状为潮热盗汗,胸闷不适以及烦躁易怒,夏季酷暑难耐人本来就易躁,对更年期女性来讲,更易激发烦躁情绪。所以更年期女性在夏季要注意调节心境,使烦躁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选择比较凉爽的环境,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擦拭,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清心除烦的食物,如百合、莲心、小米等。
误区二:更年期忍一忍,熬个一两年就没事了
75%的围绝经期女性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许多女性认为反正是生理现象,就忍一下吧,结果直接影响生活和工作。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要远远高于男性,对一些症状不加干预有可能罹患某些疾病。
误区三:服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会致癌
口服雌激素治疗能从本质上解决更年期综合征的一些症状。此外,雌激素还可以改善中老年女性的血脂状况,保护心血管,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符合雌激素服用适应症的围绝经期女性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确保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和监测雌激素水平。只要治疗合理规范,监测及时到位,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利大于弊。>>>>>什么时候丰胸效果最好
误区四:雌激素可以从日常食物中补充
大豆中的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豆浆中只含有很少一部分这类雌激素,达不到有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