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产前发现先天愚型
如何在产前发现先天愚型
先天愚型也称Down氏综合征,或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病。病儿父母多为正常人,只是孕母在怀孕早期受到各种放射、化学毒物或病毒感染等影响,使精子或卵子的第21对染色体不分离,当卵细胞受精后,胚胎就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最终发育成先天愚型儿。而孕妇年龄越大,生育先天愚型儿的风险就越高。
遗传咨询和产前检查是发现先天愚型胎儿的有效措施。孕早期,可在孕8~14周,检测孕妇血中妊娠相关蛋白A、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在孕10~14周进行B超筛查。对于高风险孕妇,可于孕6~9周在B超引导下,经过子宫颈抽取胚胎绒毛直接检查染色体。
孕16~22周后,可检测孕妇血清甲胎蛋白、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三醇含量,如风险值达到1∶250或1∶270,可进行羊膜腔穿刺。而此时进行B超检测也可检出65%~75%的先天愚型儿。如果以上筛查结果有异常,应进一步进行羊水细胞或胎儿脐带血染色体检查。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
近年来,对本病的病因研究有重要的突破,应用分子遗传学和连锁分析方法发现,本病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此外,尚发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的患病危险性也增加,存在着潜在的家族性联系。
其他有关病因的假说有:正常衰老过程的加速,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脑内的蓄积;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减弱以及慢性病毒感染等,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高龄、丧偶、低教育、独居、经济窘迫和生活颠沛者患病的机会较多。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本组疾病的发病诱因。
什么是唐氏筛查
唐氏综合征又名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是由于先天缺陷导致智能障碍,发病率为0.5‰左右。患者会有特殊的面容,体格发育落后并智力障碍。
唐氏筛查是通过检查孕妇的血液,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过往病史和一些生活习惯,将胎儿患有先天愚型风险较高的孕妇筛检出来,再进行下一步诊断,如果确诊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让孕妇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唐氏综合症是什么病
唐氏综合症又称为21-三体综合征,也称为先天愚型,是一种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这是一种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一种疾病,而且,得了这种疾病的孩子,会成为父母和社会一辈子的负担。因为未来的岁月中他也很难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成为智障残疾人。
患这种疾病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母亲是高龄产妇,一般情况下即使怀孕,也是非常容易流产的,这种胎儿的生命力非常差,但是也有存活下来的。但是,这些活下来的孩子其实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更大痛苦。所以,对于高龄产妇,孕后做染色体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发现是先天愚型,宁可做人工流产,也不要把这样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
最佳生育年龄在24—29岁,30岁以上就是高龄产妇,风险就会升高,如果到40岁以上,风险就更高。而且,这种先天的愚型刚出生还是很难判断的,只有逐渐的长大,某些特征才会显露出来。
产前诊断的五个方面
1)、观察胎儿的外表结构 应用超声波、X线、磁共振(MRI)、胎儿镜等检查观察胎儿有无先天畸形。当前在产前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B型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孕妇和胎儿都无创伤而且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产前超声的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地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目前任何一种技术都无可替代的。
2)、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利用羊水、绒毛细胞或胎儿血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用于诊断胎儿染色体疾病和脆性X综合征等。
3)、生物化学的分析 利用羊水、羊水细胞、绒毛细胞或胎儿血液等进行蛋白质、酶和代谢产物的分析,可以检测发现某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血红蛋白分子病和神经管缺陷等。
4)、基因检测分析 产前基因诊断是在胎儿出生以前,通过某些特异基因进行分析,判断胎儿是否有某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手段,如血友病、假肥大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5)、某些先天性疾病的产前母血筛查如先天愚型 由于先天愚型发病的普遍性和疾病本身的严重性,一直受到各国医学工作者的关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科学家发现怀有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下降、游离雌三醇(uE3)浓度亦降低,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则升高,所以通过测定孕妇血清AFP、uE3和hCG能够分别预测胎儿是否发生先天愚型的危险概率,联合应用这三项指标进行先天愚型产前母血筛查可以提高预测胎儿先天愚型的准确性。
婴儿患先天愚型的检查方式有哪些种类
检查方式有筛查及确认两种方式。确认检查所谓确认检查是在孕妇怀孕第16-20周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此法除先天愚型外亦可检查有无其他染色体异常。由于费用较高、风险较大,即使是高龄孕妇,在国外也大多不愿意接受此项检查。筛查在孕15-20周时,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甲胎蛋白降低,以此作为筛查指标。此种方式较羊水检查方便,安全,但却不能百分之百筛查出所有的先天愚型胎儿,故世界各国均将此法放在产前先天愚型检查的第一线,使得多数不做羊水穿刺术的年轻孕妇多一层保障。
关于唐氏筛查,这些知识你要懂!
为了优生优育,准妈妈在孕期要去医院做唐氏筛查,这样能防止生出患唐氏综合症的宝宝来。这项检查很重要,妈妈千万不要忽视。那么,关于唐氏筛查,准妈妈都了解吗?今天小编就来科普科普,不了解的准妈妈快来看。
一、什么是唐氏筛查?
唐氏筛查是必须要做的孕检项目,它是唐氏综合症产权筛选检查的简称。这项检查是抽取准妈妈血液,然后化验血液中某些生化指标的水平来判断胎儿患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综合症的风险有多大,从而避免先天性愚型患儿的出生,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二、什么时候做唐氏筛查?
做唐氏筛查的时间准妈妈要把握好。一般来说,准妈妈在孕中期去医院抽血筛查,但近年来不少准妈妈选择在孕早期做这项检查。
孕早期做唐氏筛查的时间为孕11周到孕14周,最佳时间是11-12周。孕中期做唐氏筛查的时间为孕15周到孕20周,最佳时间是16-18周。提前或推后都会让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如果准妈妈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唐氏筛查,那就只能通过羊水穿刺来发现胎儿是否是先天愚型了。
三、关于唐氏筛查,这些知识要清楚
1.唐氏筛查过了并不等于胎儿不会患病
有不少准妈妈觉得唐氏筛查通过了宝宝就没问题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唐氏筛查通过知识说明宝宝患病的风险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每年仍有不少通过唐氏筛查的宝宝仍然患有先天愚型。
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羊水过多、胎儿发育迟缓等异常,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防止生出先天愚型的患儿来。
2. 唐氏筛查高危也不等于宝宝肯定患病
假如唐氏筛查没有通过是高危,妈妈也不要心慌意乱。唐氏筛查高危并不代表宝宝肯定会患病,比如21三体风险系数是1/100,他的意思是说,宝宝有百分之一的几率患上先天愚型,其实这种概率还是很低的。如果想确切知道宝宝是不是先天愚型,可以做无创DNA的检测。
3. 唐氏筛查不能判断宝宝性别
网上有人说唐氏筛查能看出胎儿是男是女,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唐氏筛查是化验妈妈的血清,并不是胎儿的,所以不能看出宝宝的性别。
孕早期唐氏筛查的重要性
每位孕妇都有生出先天愚型患儿的可能,愚型筛查是一种较经济、简便,对胎儿无损伤的检测方法。”
筛查成了普查,孕妇选择矛盾“每位孕妇都有生出先天愚型患儿的可能,愚型筛查是一种较经济、简便,对胎儿无损伤的检测方法。”昨日,怀孕16周的刘女士从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领到一张“武汉市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知情同意书”,上面印着这样的提醒。
同意书中说,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一种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的多基因畸变造成的疾病,患儿的典型特征是体貌异常、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且寿命短。其患病率为1/800-1/600,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同时说明“静脉抽血检查只是一种筛查,但约30%的先天愚型胎儿通过这种方式无法检出”。
刘女士心里有些打鼓:不做筛查,胎儿是愚型咋办;做筛查吧,交100多元还未必能准确查出。
记者从同济、省妇幼等多家医院获悉,怀孕16周-19周左右的孕妇,医院都会给一份类似的“告知书”,建议通过静脉抽血筛查唐氏愚型。
医生立场中立,孕妇忐忑不安林女士近日从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拿到筛查结果时发现,自己的结果单是红色的,而别人的结果单多是蓝色。一问才知“红单”特指检查结果异常,林女士心中顿生不悦。
记者看到,“红单”上写着“唐氏综合征的危险度超过预定筛查标准”。医生解释,这表明孕妇是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可能生愚型儿,但需羊水穿刺或脐带血检查确诊。
让孕妇们忐忑不安的是,医生们对筛查结果的解释都留有余地:高危孕妇的胎儿未必是愚型;非高危孕妇的胎儿未必不是愚型儿。
准确率低,唐氏筛查有待改进据介绍,唐氏筛查是参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等多种因素,通过电脑公式测算,超出标准值就属“高危孕妇”。
但记者发现,有关指标在不同的医院并不统一:有的医院正常值标准是“小于1/270”,有的则是“小于1/380”;最佳筛查期有“16周-19周”、“18周-21周”或“15周-20周”不同的说法,让孕妇不知所措。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洁介绍,筛查只是初筛,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是否愚型儿还要参考怀孕6个月时的彩超结果,以及羊水穿刺或脐带血检查最终确认。
同济医院妇产科曾万江副教授坦言,按有关标准,100个筛查结果是阳性,最终通过羊水穿刺确诊的愚型儿应在60个左右。但事实上,筛查的假阳性率太厉害,很多孕妇会被筛查结果“误判”。
专家还提到,国内采用的唐氏筛查法,参考了国外孕妇的相关数据和标准值,这可能是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有医生在专业杂志上撰文称,筛查的假阳性率竟达90%以上。
常见检查胎儿畸形的方法
(1)、B超是检查胎儿畸形的常用方法:
一般在怀孕20~24周内,胎儿的各个脏器都已能通过B超清楚地显现出来,如果B超发现此时胎儿脑脊膜膨胀突出、无脑、脊柱裂、脑积水、多肾,或明显地内脏外翻,就应及时流产,以免拖至妊娠晚期给孕妇造成更大的痛苦。
但应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畸形胎儿都能用B超测出,因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先天愚型儿或小的畸形儿,B超就测不出来。
(2)、产前诊断
那什么样的孕妇应抽取羊水做“产前诊断”呢。
高龄孕妇。即年龄在35岁以上的孕妇,这些孕妇怀孕后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先天愚型儿)的机率会比其他妇女大几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直线上升。如40岁以上的孕妇出生先天愚型儿的机率可达6%。
生育过先天愚型儿者。这种妇女再次怀孕,仍有再次生育先天愚型儿的可能。
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平衡异位者。
家庭中有性连锁疾病史(如血友病、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等)的人群。
曾生育过原因不明的智力障碍儿、先天畸形儿者。
多次自然流产史者。
孕早期有特殊药物或接触史者。
孕期为何要测定母血中的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早期胚胎特有的一种蛋白质,在怀孕第6周即开始在胎血中出现,到14-20周达到高峰,此后便逐渐降低。
甲胎蛋白可进入母体血中,虽然比胎血中浓度低很多,但临床只需取母血就可进行检查,因为取材非常方便,临床常用来做筛查。
当甲胎蛋白数值异常低时,发现先天愚型患儿的比例明显增高,因此可作为监测先天愚型患儿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