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冬病夏治预防各种哮喘

冬病夏治预防各种哮喘

冬病夏治哮喘除了药物外敷治疗,还有针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饮食疗法等。针灸疗法取患者膻中、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丰隆等穴,三伏时节隔日1次,共15次。拔罐疗法取膻中和双侧膏肓、肺俞、脾俞、肾俞等穴,每次拔罐5~10分钟,隔日1次,共15次。推拿疗法使用捏脊手法,由尾椎两旁开始沿脊柱向上捏至大椎两旁,每次捏脊10遍,每日1次,连续30日。以上方法对哮喘的防治均有一定的效果,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适应能力选用。

中药穴位贴敷防治咳喘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属于针灸疗法中的“天灸”类,又称敷灸法、药物灸法,是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及毛囊、汗腺等,通过经络,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直达病所,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将中药穴位贴敷用于治疗咳喘,源于清代《张氏医通》中的白芥子涂法,是选择一些具有止咳平喘、温肺化痰、疏通肺络且具有穿透作用的中草药,做成贴敷制剂,依据临床辨证和个体差异,贴在患者相应的穴位上,达到针药并用的治疗效果。

穴位贴敷防治咳喘符合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它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发作期咳喘病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咳喘病患者的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延长咳喘病的发作间歇时间,达到截治病根、驱除夙根、标本兼治、扶正固本、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从而防治哮喘病。

因为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不经过消化道,很少通过肝脏、肾脏代谢,因此不需要特殊忌口,不需要停服原有日常口服用药,与口服药物配合使用,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有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长大了哮喘就可以自然痊愈,往往忽视了对儿童哮喘的治疗,以致病情反复发作,直至长大成人仍为哮喘所扰。

“冬病夏治”的方法中,以穴位敷贴最易被患者及家长接受,临床上应用穴位敷贴来治疗儿童哮喘也取得了较好疗效,据报道,有效率约为80%~90%。

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敷贴的时间较短,穴位敷贴疗法的时间性要求较严,治疗时间为阳历7~8月,在头伏、中伏、下伏第一天敷贴,则疗效最佳,因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

敷贴的穴位一般取定喘、肺俞、脾俞等背部穴位。敷肺俞既可散肺中留伏之寒邪,又可补益肺气;敷脾俞可调整脾胃功能;敷定喘可有平喘止咳之功效。敷贴时间依患者的耐受度为限,一般每次2~3小时,病情严重者可适当延长时间。

敷贴当日禁食生冷、油腻、辛辣品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哮喘在儿童时期的发病率很高,因为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对哮喘患儿进行积极的防治,从而预防哮喘的发作,对小儿哮喘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小儿皮肤薄嫩,脏气清灵,经脉穴位敏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更好于成人。穴位贴敷宜选在夏季“三伏”天进行,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使用的穴位外敷药物,是参照古方,用白芥子、延胡、甘遂、细辛、肉桂等药研细末,用生姜汁、香油、凡士林等调成膏状,做成直径约为1厘米的药饼,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穴位可选择肺俞、风门、厥阴俞、脾俞、心俞、膈俞、膏肓、肾俞等,每次选用左右对称6个穴位,交替外敷。夏季三伏的第一天开始敷贴,每隔3天1次,每次3~4小时,可根据贴药后的感觉而缩短或延长贴药时间,敷后局部有蚁走感或皮肤出现发红、灼热、疼痛可提前取下,反之如贴后皮肤微痒舒适者可酌情延长贴药时间。敷贴10次为1疗程,一般连续敷贴3个夏季。

敷药后的处理

穴位外敷疗法对大多数患者是很安全的,但是有一些皮肤容易过敏的人使用后会出现一些局部皮肤反应,最常见的是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甚或烧灼感、刺麻痒感,属于正常的治疗反应。

皮肤发红不需处理。

刺麻痒感不要搔抓,搔抓后不能使痒感减轻,反而引起疼痛。若痒感难以忍受时,可在局部涂擦止痒的药物,如皮炎平霜等。

皮肤起泡泡内为淡黄色液体,时间短的几小时即可消失,长的可持续数天水泡才完全吸收结痂。气候炎热、贴敷时间长,容易起泡。水泡小的让它自然吸收,或在水泡表面涂一些氧氟沙星凝胶;如水泡大的,可用消毒针头挑破水泡排除水液,保持皮肤不擦破并干燥,外涂擦氧氟沙星凝胶或用艾条灸均可。若水泡破裂不小心感染的,局部涂擦消炎膏,外用消毒敷料保护。

色素沉着有个别患者可能局部有黑褐色色素沉着,属正常现象,十余天后色素可自行消退。所以,首次接受穴位贴敷治疗时,最好不选择暴露部位的穴位。

对于皮肤极度敏感者,采用贴敷疗法要慎重。贴敷时间以2~4小时为宜;在贴敷药物过程中,如果遇到局部皮肤瘙痒或有渗出现象,应该立即去掉贴敷药物,用温水轻轻擦洗贴敷局部,尽量去除遗留在皮肤表面的药物残渣。

但要说明的是,我们从许多患者中发现,贴敷处出现痛、痒、起泡等反应者,临床效果较好。

儿童适合冬病夏治吗

儿童一些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反复发作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在缓解期,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能达到预防疾病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但是,儿童“冬病夏治”时应该注意一些事项:

(1)敷贴的时间不易过长:成人每次敷贴时间约6~8小时。儿童每次敷贴时间约2小时,以儿童皮肤承受度为限。

(2)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痛苦小,药物经皮肤吸收不经胃肠代谢,保护脏腑功能,副作用相对较小,比较适合儿童应用。需要提醒的是,在治疗时,儿童需要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哮喘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支气管炎、老慢支、哮喘(统属“咳喘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俗称“寒痨病”,属“冬病”。患者发作时往往痛苦不堪:咳痰不止、呼吸不畅、喉间哮鸣有声、全身大汗淋漓、喘息无法平卧,甚至于明显发绀或休克……目前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往往等到急性发作时才给予治疗,而不重视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致使痛苦程度和经济负担不断增加,病情却日趋严重!

祖国中医认为:“肺为娇脏,邪气犯肺,肺失宣降,痰阻气道,久则伤正气以致肺虚,肺虚日久伤及脾、肾,脾虚则水湿停聚而生痰、肾虚则纳气无力而虚喘,气阴两虚,痰湿、痰热壅滞于肺”。因此,要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而且要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

中医主张“春夏养阴”,“冬病夏治”便是该理论的具体体现。夏季患者血经络畅,皮肤腠理宜泄,此时,恰当服用益气补阳药物治疗,并辅以静养,做到治养结合,治疗效果必将大增。因此,大部分冬春季节无法治愈的患者,通过夏季服药、调养,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中医实践证实,“冬病夏治”在慢性病治疗方面,以老年哮喘、老慢支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因此,哮喘病人,尤其是患有此病的年老体弱的老年患者及正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患者,更要把握“冬病夏治”良机,选择正确治疗。采用不含激素的、经高科技提炼后的纯中药针剂,通过穴位注射的方式,能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不会产生抗药性。

哮喘的冬病夏治

哮喘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是预防与治疗的综合,体现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一是指“未病先防”,是指在未发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最理想的积极防病的措施;二是指“既病防变”,是指一旦疾病已发生,则应争取尽早诊治,以防疾病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发展、转变。

哮喘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对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都有效果,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则是最适合于“冬病夏治”的。特别是中老年在冬季哮喘高发,如果抓住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根据脏腑气血虚实,可发挥中医在治疗支气管炎方面的优势,不仅能消除病毒,同时还能修复哮喘病患者的受损粘膜或组织,治疗与修复同步进行、同步完成。

哮喘冬病夏治,哮喘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可以进行穴位敷贴等治疗,贴药后当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之品。其次,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但是也不要大量出汗。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的吸干穴位上的水。

三伏天吃人参好吗 治疗冬病

在中医里有冬病夏治的说法,人参可以扶正固本,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预防冬季慢性病效果甚佳,在冬天很容易患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的人适合在夏天吃参进补。

炎炎夏日如何健康养生 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三伏灸的好处 冬病夏治

三伏灸是指在三伏天中进行天灸,三伏天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期,此时天气炙热,与此同时,身体中的阳气大盛,是为身体排出寒湿伏邪的最好时机,此时使用特制艾草对穴位进行热刺激,可以起到扶阳驱寒、冬病夏治的效果。

常见的冬病夏治疾病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等疾病。

暑期是治疗小儿哮喘的最好时机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让患者痛苦不堪。小儿哮喘也尤为常见,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而且影响学习,让很多家长急上眉梢。专家在此告诉大家:其实暑期是疗治小儿哮喘的最好时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为什么暑期是治疗小儿哮喘的最好时机。

对于小儿哮喘的防治,中医自古就形成了多种类、多形式、多途径的综合疗法。中医提倡“扶正固本”和“冬病夏治”等原则,从补肺、益肾和健脾入手来预防小儿哮喘病的发作,调整小儿哮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缺陷和改善机体的内环境。

夏季是大多数小儿哮喘病患者的相对缓解期,这时用一些温养的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能预防小儿哮喘在冬季发作,或减少发作。中医实践证明,“冬病夏治”在慢性治疗方面,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三伏天如何调理祛除体内寒气

令人“憎恨”的桑拿天,其实“稍加利用”,便能成为改善身体状况的好时机,比如祛除体内的“寒气”。

随着小暑到来,传统的“冬病夏治”在各中医院或中医门诊火爆升温,不少白领也赶“晚场”去医院贴敷。其实除常见的呼吸科疾病治疗外,这也是个改善身体状况的好时机,可借助高温天除去体内因风寒导致的“寒症”。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们对“冬病夏治”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误区。一是,随着气温转暖,像风湿、骨关节病等一些冬天容易发作的病症,夏季病情缓解,患者就开始“轻敌”,不再医治及预防。中医专家提醒,这类病多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所致。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加以调治,有利于达到减轻病症、恢复健康的目的。贴敷于经络上的治疗穴位可使阳气更旺,通过经络调整全身阴阳气血,并为肌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好发季节不易被外邪所伤,对有哮喘、咳嗽、咽干症状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支、哮喘、咽炎等患者有预防发作的作用。

而另一误区则是奉“冬病夏治”为治百病的宝贝。有些医院也应运而生各种贴敷或推拿门诊,推出针对许多疾病的“贴敷”活动。中医专家指出,贴敷并非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不能夸大其作用。除哮喘等常见的“冬病夏治”贴敷外,夏天更需要从预防着手,让冻疮或宫寒等毛病,通过专家建议的保养方案“诊治”。(陶春)

不少年轻女性,总是喜欢薄露透,但一摸手儿,三伏天还冷冰冰的。中医专家说,这是体内寒气太胜。盛夏来临,哮喘、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手脚冰凉、颈椎不适等很多由风寒引起的病症有所减轻,若此时放松治疗,冬季仍会继续发作,并会越来越严重。趁着高温天,从治疗到生活护理“全面出击”,祛除寒气,三伏天也不会那么“讨厌”了。

2022三伏灸怎么做要连做几天 2022年三伏天艾灸的好处

具有以下好处:

三伏天的时候进行三伏灸,主要是为了进行冬病夏治,三伏灸更好存储体内阳气,因为冬天阳气可以保卫肌表。

对于老年人常犯的哮喘、支气管炎等冬季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三伏灸更好的作用是冬病夏治。

三伏天进行三伏灸有温中散寒、补虚的作用,可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三伏天期间部分患者贪凉,脾胃虚寒的情况较常见,此时对腹部、下肢的穴位,如腹部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以及腿部的足三里进行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调和脾胃;对于经常进食寒凉食物造成虚寒型胃痛、腹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6大招数让你春天远离哮喘

预防哮喘第一招: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初次诱发约95%以上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所以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防治哮喘发作至关重要的措施。

预防哮喘第二招:防止接触过敏原可以通过详细了解病情、皮肤试验和激发试验,找到过敏原,采取避、忌、替、移四字方针。尽力避免接触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过敏原。

预防哮喘第三招: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减少或防止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气道高反应性和特异性的形成。平时,多运动、多喝水,能够有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

预防哮喘第四招:使用中药敷贴用中药研成粉末制成糊状,每年大伏天敷贴有关穴位,即所谓的“冬病夏治”。这样可以有效防治哮喘的发生。

预防哮喘第五招:多摄入维生素A、C和钙质日常注意选吃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韭菜、苋菜、南瓜、杏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保护气管上皮细胞;多吃些大枣、柑、柚、番茄、动物内脏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利抗炎、抗坏血、防感冒、防癌变,增强免疫机能;还要多吃一些猪骨汤、鱼、豆腐、青菜、芝麻酱等富含钙质的食品,以提高气管的抗过敏能力。

预防哮喘第六招:注意补充蛋白质一日三餐宜定时定量吃饱,消化功能薄弱的宜少吃多餐。含脂肪的动、植物油脂,富含蛋白质的瘦肉、肝脏、鸡蛋、家禽、大豆及其制品等也要适当摄取。高蛋白食物,有助于气管炎症修复,增强抗病能力,更要补足。

儿童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有些病不能“夏治”

儿童高发的一些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反复发作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在缓解期,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能达到预防疾病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但是,一些正在发作期的哮喘患儿,应先接受药物控制。此外,患有严重皮肤过敏、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疾病的患儿,也不适合进行“冬病夏治”。

敷贴时间不宜过长

成人每次敷贴时间约6~8小时。但是对于皮肤稚嫩的孩子来说,每次敷贴时间大约为2小时左右,否则容易导致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现象。

治疗期间有禁忌

由于是中医治疗手段,因此在治疗期间讲究“忌口”,一般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孩子在夏天喜爱吃冷饮,如经常食用难免影响治疗效果。

相关推荐

三伏天为什么要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 三伏天贴三伏贴最主要的作用是冬病夏治,三伏天是全年温度最高的一段时间的统称,此时气候最为炎热,身体内的阳气大盛,如果使用中药贴对穴位进行局部热刺激,可以扶阳驱寒、去除冬病。 温阳祛湿 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中药材,还都是热性材料,有活络经脉的作用,三伏天的时候贴一个三伏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寒冷的时候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三伏灸的好处

冬病夏治 三伏灸是指在三伏天中进行天灸,三伏天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期,此时天气炙热,与此同时,身体中的阳气大盛,是为身体排出寒湿伏邪的最好时机,此时使用特制艾草对穴位进行热刺激,可以起到扶阳驱寒、冬病夏治的效果。 常见的冬病夏治疾病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等疾病。 消暑祛湿 三伏灸的主要材料是艾叶,艾叶性温辛,有祛寒、祛湿、通经络之效,三伏天的时候做三伏灸可以将身体中淤积的湿气、寒气都排出体外,同时三伏天做三伏灸还能消除身体苦夏难捱的暑热不适感,故做三

什么人可以贴三伏贴 慢性疾病人群

三伏贴是传统中医疗法,有冬病夏治和治未病的作用,三伏贴时身体中的阳气大盛,是为身体排出寒湿伏邪的最好时机,此时使用特制、具有温热性的中药材对穴位进行热刺激,可以起到扶阳驱寒、冬病夏治的效果。

冬病夏治为什么三伏天要治寒湿呢 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

顺应三伏天的时间即可。 冬病夏治也就是说在三伏天期间进行身体理疗,顺应三伏天的时间进行即可。 三伏天是一段高温炎热的日子,在三伏天的时候进行冬病夏治调理,可以明显的改善体质,起到健康养生的作用,冬病夏治一般是在三伏天的初伏、中伏和末伏进行的,围绕这个日期进行养生理疗即可。

夏季养生四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

三伏天敷贴有什么作用

冬病夏治 中国有一句传统俗语叫“冬病夏治”,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的时候气候炎热,此时身体内的阳气大盛,如果此时使用中药贴对穴位进行局部热刺激,可以扶阳驱寒、去除冬病。

肾湿怎么缓解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需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

哮喘贴三伏贴有用吗

三伏贴能扶正祛邪,产生温散寒湿、行气活血、止咳平喘的效果,用三伏贴治哮喘是一个特别有效的冬病夏治的项目。

夏季养生保健的重点

1、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2、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 酸角、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3、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4、

三伏灸小孩可以做吗 治疗冬病

三伏天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期,此时段气候炎热,身体中的阳气大盛,如果此时使用特制的艾草对身体穴位进行局部热刺激,可以起到一个扶阳驱寒、冬病夏治的作用。 常见的冬病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反复感冒、肺心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