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教你缓解颈椎病
老中医教你缓解颈椎病
什么是颈椎病?简单地说,颈椎病就是颈椎间盘突出或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颈肩背疼痛、僵硬,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头晕、恶心等。
颈椎病应分型诊治。颈椎病是一个包括各种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表现繁杂,临床诊断一般分以下几种类型:
1.颈型。颈椎退变引起颈肩局部疼痛,或头、颈肩疼痛,就是颈型颈椎病。主要为头、颈、肩感觉异常,比如落枕、脖子难受,一般没有手麻和头晕的情况,但如果X光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或椎肩关节不稳,即为颈型颈椎病。
2.神经根型。即颈椎间盘退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引起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典型症状是麻木、疼痛。X光片显示曲度改变不稳,或有骨质增生,痛点封闭没有明显效果,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
3.脊髓型。颈椎病变使脊髓受压和缺血,导致脊髓传导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走路像踩棉花、四肢麻木无力、走路深一脚浅一脚。
4.椎动脉型。由于关节增生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供血不足。典型症状是颈性眩晕,比如患者在前面走,后边有人突然一叫,他一回头结果就倒地了。眩晕情况复杂,不仅颈椎病可引起眩晕,耳病、精神系统疾病都可能引起眩晕。所以,如果有具体症状还需请医生检查诊断。
5.交感型。交感型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改变刺激了交感神经引起一系列症状。那么,颈椎病刺激到交感神经是什么感觉呢?患者会每天处于紧张状态,感觉很不舒服。运动缓解颈椎病。随着年龄增长,颈椎会出现退行性病变,颈椎病难以避免。但我们如果早预防早治疗,能极大地延缓发病时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运动。
1.锻炼脖子。双手掌撑住下脖,发力,上托或下压,坚持10秒。双手交叉抱头,手往前压,头往后仰,会感觉脖子后面发热,坚持10秒。双手抱头,手往左推,头往右转,然后交替,10秒。
2.调理颈椎曲度。平躺在床上,床边放把椅子,要比床低5厘米左右,把头枕在椅子上,这样就会矫正颈椎生理曲度。还可以做一个小枕头,睡觉时把头往后仰一仰
颈椎病 拔罐可以缓解
白领们天天伏案工作,不活动身体,很容易引发颈椎病。而颈椎病又给生活工作带来很多困扰,目前缓解颈椎病的方法很多。那么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颈椎病吗?下面就来推荐一些有效缓解颈椎病的方法。
有效缓解颈椎病的方法
1、拔罐
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用负压而使杯罐吸着于皮肤,造成局部瘀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适应于风、寒、湿痹及肿痛症,颈、项、腰痛及四肢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
2、颈椎牵引
对于颈部不适,肩背及手臂、手指麻痛等症状为主的病人,牵引是最好的缓解病症的方法之一。缓解颈椎病的方法是牵引可限制头颈部活动,牵开椎间隙,有利于椎间隙内突出物的还纳,从而缓解了髓核等对神经根及有关血管的压迫与刺激作用。
3、推拿和按摩
推拿和按摩也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颈型、神经根型早期疗效较好。有人对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动脉型病人进行推拿,再经脑电图测定,这种缓解颈椎病的方法证实手法柔和、适当推拿,可增加椎动脉的供血量,从而改善症状。但已有下肢活动不利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推拿。
颈椎病拔火罐可缓解
夏天,为了散热,人体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然而秋风吹起,因颈部肌肉暴露在外,极易受到秋风寒气的刺激,使局部肌肉保护性收缩,从而导致颈部张力增高,颈部力量失衡,颈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压迫到神经、血管,发生颈部疼痛不适。专家介绍说,寒湿阻络型颈椎病患者比较适合拔火罐疗法改善病症。
适应症状
头痛、后枕部疼痛,颈项强硬,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背与手指麻木酸痛,或头痛牵涉至上背痛,颈肩部畏寒喜热,颈椎旁有时可以触及肿胀结节。
中医教你缓解阴部瘙痒
按摩穴位缓解阴部瘙痒
曲泉穴,对治疗阴痒非常有名的穴位。用针灸亲测,一针下去立竿见影。按也有不错的效果,这里重点推荐,但是穴位不怎么好找,位置看上图: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行间穴、太冲穴,同属肝经,都有清肝热、除肝火,安定情绪、疏肝理气、解除压力的作用,对于改善压力引起的白带异常现象,及搔痒感有不错的效果,可单独按,按两个可加强效果。
合谷穴,还有镇静神经、消除紧张、易怒情绪、治疗痛经的作用。
曲池穴,有泄热、清邪热的作用,能改善人体反覆感染、发炎问题,抑制皮肤搔痒的不适感。
阴陵泉穴,对于改善女性妇科问题有不错的作用,经常按压阴陵泉穴,能有效舒缓经痛不适感,改善阴部发炎现象,降低白带异常、分泌量过多的问题。
足三里穴,第一保健大穴,适用任何疾病。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改善人体生理机能,降低反覆感染、细菌入侵的可能。
中医教你缓解阴部瘙痒
中医解说女性阴部瘙痒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外阴瘙痒主要是由于肝、肾、脾功能失常。肝脉绕阴器,肝主藏血,为风木之脏;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脾主运化水湿。若肝经郁热,脾虚生湿,湿热蕴郁外阴,或肝肾不足,血虚生风,阴部失于濡养,而致阴痒,临床常见证型有肝经湿热、肝肾阴虚和血虚生风。
外阴及阴道瘙痒不堪,甚或痒痛难忍,或伴有带下增多。湿胜作痒,常浸淫流液;热胜作痒,则焮热或溃烂;虫淫作痒,则白带增多,色质异常,奇痒如虫爬;风寒作痒,则局部皮肤变白;精血亏虚,则阴部干涩,灼热或皮肤变厚或萎缩。以调理肝肾脾为主。治外必本诸内,内服与外用同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进行施治。
按摩穴位缓解阴部瘙痒
曲泉穴,对治疗阴痒非常有名的穴位。用针灸亲测,一针下去立竿见影。按也有不错的效果,这里重点推荐,但是穴位不怎么好找,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行间穴、太冲穴,同属肝经,都有清肝热、除肝火,安定情绪、疏肝理气、解除压力的作用,对于改善压力引起的白带异常现象,及搔痒感有不错的效果,可单独按,按两个可加强效果。
合谷穴,还有镇静神经、消除紧张、易怒情绪、治疗痛经的作用。
曲池穴,有泄热、清邪热的作用,能改善人体反覆感染、发炎问题,抑制皮肤搔痒的不适感。
阴陵泉穴,对于改善女性妇科问题有不错的作用,经常按压阴陵泉穴,能有效舒缓经痛不适感,改善阴部发炎现象,降低白带异常、分泌量过多的问题。
足三里穴,第一保健大穴,适用任何疾病。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改善人体生理机能,降低反覆感染、细菌入侵的可能。
中医教你如何缓解颈椎病疼痛
1、拿捏颈肌
做法: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2、按揉风池穴
做法: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放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中医教你缓解腰背酸痛
按摩肩井穴
该按摩手法很灵活,主要的手法是拿肩井,即将拇指放在肩井穴的位置,其余四指放在对侧,前后对应用力,向上做提捏的动作,每提捏一次后稍做休息,再次提捏。也可以自颈至肩、由内而外做提捏动作,还可以拍一拍、搓一搓,动作要轻柔缓和,切忌用暴力,反复操作10次即可通畅局部气血,缓解肩背部的肌肉痉挛。
舒缓后颈部疼痛
将2-3条毛巾扭成辫子状,两手各拉住一端,然后拉伸扭结好的毛巾,并把它们放在脖子后面,慢慢的上下揉擦你的脖子,有助释放紧张情绪。
舒缓上背部疼痛
靠墙站立,在左肩胛骨和脊椎之间放置一个网球,身体向后压住球,使它在同一区域内,上下来回移动,要小心别让球压到你的脊椎。然后将球放到右肩胛骨和脊椎之间,重复该动作。
如何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是因为颈椎的退行性变、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慢性劳损、颈椎的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的。主要表现有颈背疼痛、手指发麻、头晕、上肢无力、行走困难、下肢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会出现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和吞咽困难等等。现在颈椎病已经成为都市白领的职业病。
颈椎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一般采用镇静剂、止痛剂、维生素B1、B12等,在缓解颈椎症状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也可尝试使用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进行支持性治疗。这两种药物主要是治疗骨关节炎的,这些药物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来缓解颈椎症状。
通过运动去治疗颈椎病是常见的方法。在各种颈椎病症状得到缓解或处于慢性状态时,可以通过医疗性的运动来帮助康复。但是在颈椎病急性发作期间是禁止运动的,应该局部休息。另外,如果出现明显脊髓受压症状时是需要禁忌运动的。
中医传统治疗主要包括牵引复位、按摩穴位、推拿整复、药包热敷等,往往效果良好,主要是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正骨复位等功效。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颈椎病的酸痛、麻木、僵硬等症状。
另外,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等严重情况,必要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颈椎病是一种长期不良习惯引起的疾病,所以在平时最好注意颈椎的护理,姿势要端正,不要太劳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中医拔火罐治疗颈椎病的妙方
中医经络理论将人体分为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部分,拔罐法即利用皮部治疗疾病,通过刺激皮部,改善经脉、络脉、经筋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作用。看中医拔罐治疗颈椎病的妙方。
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说,很容易患颈椎病。这是因为这些人在工作中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姿势或坐姿不良,造成颈部肌肉的过度疲劳、紧张或劳损,时间长了就会得颈椎病。那么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介绍中医的拔罐疗法,帮你驱走疼痛:
中医教你拔罐巧治颈椎病
中医经络理论将人体分为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部分,拔罐法即利用皮部治疗疾病,通过刺激皮部,改善经脉、络脉、经筋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作用。
拔竹罐法:
取风池、大杼、风门、肩井、天宗、曲池等穴位。用加工过的不同口径的竹罐放在煮沸的热水锅内2~3分钟后取出,迅速放在体表部位上,留罐7~8分钟,使局部皮肤出现瘀血或充血,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拔火罐法:
用罐口直径为8cm左右的玻璃或陶瓷火罐在背部的肩井、大椎、天宗、厥阴俞等部位,以酒精闪罐法扣罐、留罐20分钟,2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中医教你缓解阴部瘙痒
配方一:黄柏、苦参、百部各10克,蛇床子30克。水煎2次,混合后成1000毫升,倒入盆内,加入烧酒约15毫升,患者坐于盆上,先熏后洗,约半小时,每日1次,一般3—5剂即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阴道滴虫病305例,治愈率95.2%。
配方二:六神丸(成药,微丸):患者临睡前用洁净温开水清洗外阴,上床后仰卧位,取六神丸15粒入阴道,每晚1次,6天为1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一般在2个疗程内可愈。
配方三:食醋适量。用25—50%的食醋稀释液冲洗阴道,再塞入70%的食醋棉球,每日1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248例,全部治愈。
配方四:五倍子120克,蛇床子、生黄柏各30克,冰片15克。共研细末。用药末先将阴道洗净,再将药粉涂抹阴道,每晚1次,5次为1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0例,痊愈50例,无效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