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碘怎么补 婴儿补碘的方法
宝宝缺碘怎么补 婴儿补碘的方法
在婴儿配方奶及米粉中,添加了碘,国家标准是每100克奶(米粉)的碘含量要求是30μg~150μg。
注意把盐放在有盖的罐中,炒菜时也要后放盐,以保证碘不丢失。宝宝吃盐少,所以尽量从海产品中和配方奶中补充。
我们吃的海带,被人称之为碘之王,在每100克海带中含碘量为240毫克。经常吃海带不但可以补充体内的碘,而且还可以同时摄入其他种类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哺乳期间,母亲如果自身缺碘,那么乳汁中碘含量会下降,最终造成婴幼儿碘缺乏。因此准妈妈和新妈妈要每周吃次海产品,或喝孕产妇奶粉补充碘。
提醒:哺乳妈妈每天至少要供给200微克碘,才能保证母婴两人的碘需要量。
孕期补这种元素宝宝智商高
孕期缺碘影响宝宝智商
据报道,通过数学建模,将孕期补碘对大脑发育作用转化为智商得分,计算结果为,母亲孕期补碘,相当于孩子儿童期智商增加1.22。研究还发现,在32个缺碘国家,居住着大约19亿人和2.41亿学龄儿童(6岁至12岁)。孕期普遍补碘,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朱莉博士表示,孕期严重缺碘会导致儿童精神障碍及发育迟缓,智商偏低,长大后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收入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孕期缺碘还可能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子代畸形、精神发育障碍和智力落后,并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安全。
孕期每天需要补多少碘?
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补碘。准妈妈每天应该补多少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如果碘摄入低于每日250μg(即尿检结果碘在尿中的浓度低于150μg/L),应每日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
根据最新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期每天推荐摄入230微克(μg),哺乳期每天需要240μg,而每天摄入600μg以内都是安全的。而普通成人推荐量仅为120μg。言外之意,准妈妈需要的碘是普通人群的2倍,来完成胎儿及婴儿对碘的需要。
准妈妈孕期如何补碘?
准妈妈可以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紫菜、贝类等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然而,有建议指出,孕期期不应该服用藻类(海带、海草、海苔)或藻类产品作为碘补充,因为它们的碘含量非常不稳定,并且可能含有重金属汞的污染。海鲜里生蚝的碘含量也比较高,但要小心,应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或服用专门为孕产妇专门设计的营养补充剂。很多妈妈会担心补碘过量导致甲亢怎么办?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根据推荐量,每天摄入600μg碘都是安全的。
由此可以看出,准妈妈需要重视碘的摄入,有缺乏风险的就要补充碘补充剂。如果有甲状腺异常,则需要咨询医生。
宝宝什么情况下需要补碘
一般如果宝宝有缺碘的症状就要给宝宝补碘了,缺碘对宝宝的危害很大,所以作为孩子的母亲,要格外注意宝宝的身体、起居和动作等方面有无异常。特别是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重病区,对新生儿更应特别注意。一旦发现宝宝有缺碘的症状就要尽早到医院做检查,及时的帮助宝宝补充碘。
1.宝宝初期是食物是妈妈的乳汁,数据表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尿液中碘的水平会比用其他方式喂养的宝宝高出一倍,所以通过母乳喂养来给宝宝补碘是良好的途径。
2.碘含量高的食物是海产品,海带、紫菜等的碘含量都很高,所以妈妈可以每周给宝宝安排1到2次,用海带等食材熬煮成汤来喂食宝宝。
3.在给宝宝选择婴幼儿配方食品时可以选购含碘的产品,辅助宝宝补碘。
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标语
1、宝宝的智力发育从妈妈怀孕开始,缺碘会导致智力残疾。2、补碘的最好方法是食用碘盐。3、持续科学补碘,提高人口素质。4、抵制非碘盐,保护群众健康。5、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6、碘缺乏是危害广大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7、碘缺乏危害是可以预防的。8、碘缺乏影响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9、碘缺乏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10、防治碘缺乏病,保护母婴健康。11、扶贫先增智,增智先补碘。12、国家实施食盐加碘策略是为了预防碘缺乏病,提高我国人口素质。13、加强碘盐监督管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14、坚持科学补碘,共建和谐社会。15、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16、坚持食用碘盐,奠基健康人生。17、坚持食用碘盐,提高人口素质。18、坚持食用碘盐,享受健康生活。19、坚持食用碘盐,预防出生缺陷。20、坚持因地制宜,持续科学补碘。21、净化食盐市场,保护群众利益。22、科学补碘,保护智力正常发育。23、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病。24、科学补碘,健康一生。25、科学补碘,造福子孙。26、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消除碘缺乏病。27、缺碘会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28、缺碘易造成死产、早产、流产、先天畸形。29、缺碘影响儿童智力发育。30、让家长购买和食用碘盐。31、人体缺碘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造成不可恢复的智力损伤。32、生产、批发、销售合格碘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缺碘地区群众健康。33、食用碘盐是安全的。34、食用碘盐是最好的补碘方式。35、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36、食用加碘盐,健康全家人。37、食用加碘盐,预防脑残疾。38、消除碘缺乏病,共享健康人生。39、要求学生向家长宣传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有效方法。40、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食用碘盐,奠基健康人生。41、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必须长期坚持。42、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措施是长期坚持食用碘盐。43、在缺碘地区擅自生产、批发、销售非碘食盐是违法行为。44、做好碘缺乏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
孕期补1种东西宝宝更聪明
研究:孕期补碘宝宝更聪明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准妈妈孕期补碘,能让孩子在儿童期的智商增加1.22。研究人员表示,孕期普遍补碘,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孕期严重缺碘会导致儿童精神障碍及发育迟缓,智商偏低,长大后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收入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孕期缺碘还可能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子代畸形、精神发育障碍和智力落后,并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安全。
准妈妈孕期每天应补多少碘?
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补碘。准妈妈每天应该补多少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如果碘摄入低于每日250μg(即尿检结果碘在尿中的浓度低于150μg/L),应每日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
根据最新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期每天推荐摄入230微克(μg),哺乳期每天需要240μg,而每天摄入600μg以内都是安全的。而普通成人推荐量仅为120μg。言外之意,准妈妈需要的碘是普通人群的2倍,来完成胎儿及婴儿对碘的需要。
孕期该如何补碘?
饮食补碘:准妈妈可以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紫菜、贝类等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
服用碘剂补碘:每天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或服用专门为孕产妇专门设计的营养补充剂。有的准妈妈会担心补碘过量导致甲亢,其实只要根据推荐量服用碘剂,是不会出现碘过量的。
给宝宝巧选米粉的小妙招
巧选米粉
面对超市里的琳琅满目的婴幼儿营养米粉,很多新手妈妈不知道如何选择。婴幼儿营养米粉分为婴儿配方粉、婴幼儿补充谷粉、婴幼儿辅助食品、婴幼儿补充食品几大类:
* 婴儿配方粉是适于0-12个月龄婴儿食用的食品,能满足0-6个月正常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 婴幼儿补充谷粉是适合4个月龄以上婴幼儿食用的补充食品,如作为主食易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但是很多补充谷粉内不含有被称为“聪明元素”的碘,如果父母不注意另外给宝宝添加碘的话,可能导致宝宝碘缺乏。
* 婴幼儿辅助食品和婴幼儿补充食品是为四个月以上月龄宝宝生产的食品,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营养素含量全面,能满足宝宝生产发育需要,而后者只能作为补充食品,可以在宝宝缺乏某种营养素或变换口味时有针对性地选择。
选择米粉的5个小妙招
1.在选择婴幼儿营养米粉时要注意看清包装上标示的食品类别,也可以将营养素含量进行比较,以挑选适合宝宝食用的品种。
2.留意内容物是否为独立包装,因为独立包装不仅容易计量,估计宝宝每次用量,而且更加卫生,不易受潮污染。
3.选择与宝宝月龄相适应的婴幼儿营养米粉。
4.选择品牌产品,这些产品售后服务好,质量有保证。千万不要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只认进口奶粉,更不要受广告误导。
5.有些宝宝对乳糖过敏或对牛奶蛋白过敏,妈妈在选购时应特别留意配料表中是否含有奶粉。
宝宝补碘的方法
从胎儿到生后2岁,是人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每日至少需要40-70微克的碘来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以保证正常脑发育,而此时婴幼儿尚未添加辅食,碘摄入如果仅靠代乳品将远远跟不上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和脑发育需要。最好的补碘途径是通过母乳喂状的方法从母体得到足够的碘以保证婴幼儿生理需要。
有资料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尿碘水平高出其它方式喂养的1倍以上。这个时期只要供给母体足够的碘,婴幼儿就不会发生碘缺乏,对哺乳期妇女每天至少要供给200微克碘,才能保证母婴两人的碘需要量,有效地预防碘缺乏对母婴的危害。
配方食品可补碘
从配方食品中给婴幼儿补碘是安全、直接有效的方式。宝宝吃下营养美味的事物(如婴幼儿营养米粉、高品位婴儿专用奶粉)的同时,也获取了足量的“碘”元素,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小编提醒:
当然,人体摄入的碘量,不是越多越好,当机体摄入的碘长期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时,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以至于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所以,人体对碘的依赖性就是这样,少了要得病,多了也不行。
婴幼儿缺碘会影响大脑发育
碘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守护神
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和蛋白质合成作用,并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是调节新陈代谢的荷尔蒙,其分泌状况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与智力发展息息相关,人体中所有器官的功能几乎都会受到甲状腺素分泌状况的影响。
宝宝缺碘的危害有哪些
婴幼儿缺碘,会影响大脑发育,并增加死亡机率;青少年缺碘易致智能不足、发育迟缓、学习力降低;而孕妇的碘摄取不足时,将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甚至出现死胎或流产。寒冷会加速人体对碘的消耗,使缺碘程度加剧,因此冬季更应该有意识在给宝宝补碘是。
孕期补这种元素宝宝智商高
孕期缺碘影响宝宝智商
据报道,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凯特.朱莉博士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报告及专家意见进行了分析梳理,通过数学建模,将孕期补碘对大脑发育作用转化为智商得分,计算结果为,母亲孕期补碘,相当于孩子儿童期智商增加1.22。研究还发现,在32个缺碘国家,居住着大约19亿人和2.41亿学龄儿童(6岁至12岁)。孕期普遍补碘,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朱莉博士表示,孕期严重缺碘会导致儿童精神障碍及发育迟缓,智商偏低,长大后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收入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孕期缺碘还可能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子代畸形、精神发育障碍和智力落后,并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安全。
孕期每天需要补多少碘?
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补碘。准妈妈每天应该补多少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如果碘摄入低于每日250μg(即尿检结果碘在尿中的浓度低于150μg/L),应每日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
根据最新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期每天推荐摄入230微克(μg),哺乳期每天需要240μg,而每天摄入600μg以内都是安全的。而普通成人推荐量仅为120μg。言外之意,准妈妈需要的碘是普通人群的2倍,来完成胎儿及婴儿对碘的需要。
准妈妈孕期如何补碘?
南京市儿童医院营养医师刘长伟表示,准妈妈可以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紫菜、贝类等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然而,有建议指出,孕期期不应该服用藻类(海带、海草、海苔)或藻类产品作为碘补充,因为它们的碘含量非常不稳定,并且可能含有重金属汞的污染。海鲜里生蚝的碘含量也比较高,但要小心,应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或服用专门为孕产妇专门设计的营养补充剂。很多妈妈会担心补碘过量导致甲亢怎么办?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根据推荐量,每天摄入600μg碘都是安全的。
由此可以看出,准妈妈需要重视碘的摄入,有缺乏风险的就要补充碘补充剂。如果有甲状腺异常,则需要咨询医生。
哪些人需要补碘及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是当前补碘的重点人群。怀孕期间严重的碘缺乏会损害胎儿的发展,对脑部发育的伤害最为严重,可导致智商明显低下,在早孕时补碘所生的宝宝在运动及语言能力方面较未补碘孕妇所生的婴儿高5.28智能发展商点。严重缺乏碘会导致流产、死胎。
2、婴幼儿及青少年:婴幼儿和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最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一般来说,甲状腺肿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补碘以后,经过一定时期甲状腺肿大可恢复正常。婴幼儿和青少年碘缺乏会对生长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造成损害,补碘可提高神经运动功能发育,提高智力,提高身体机能,强壮身体。
3、远在内陆地区,很少吃到海产品的人要注意补碘: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中国有很大一部分人生活在缺碘地区,这就可能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缺碘。
怀孕5个月时的营养调理
一. 合理补充维生素。
有些孕妈妈深怕胎宝宝缺维生素,每日都盲目补充,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药物。胎宝宝发育过程中,维生素的确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一定要做到合理补充,盲目的补充会给胎宝宝造成另一种伤害。过量服用维生素A会影响胎宝宝大脑和心脏的发育。如果孕妈妈补充维生素D过多,则会导致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严重者还会伴有智商减退。
二. 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1.碘。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必然导致甲状腺素减少。在缺碘地区,女性怀孕后可以多吃一些含碘较多的食物,预防碘缺乏。
2. 锌。锌能参与人体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孕妈妈在妊娠期缺锌会导致DNA和含有金属的酶合成发生障碍。孕期缺锌,胚胎的发育必然也受到影响。这个期间,孕妈妈可以有选择性的多吃一些芝麻,核桃,麦片,豆制品等含锌较为丰富的食物。
3.铜。母体缺铜会影响胎宝宝某些酶的活性以及铁的吸收和运转,从而导致贫血。孕妈妈在妊娠期可以尝试多吃一些芝麻,大豆,动物肝脏等食物。
0到2岁是宝宝成长最佳补碘期
专家称,碘缺乏可影响宝宝脑发育,造成智力残疾和体格发育不良。碘元素对人脑的发育起重要作用,是宝宝成长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尤其是从胎儿到2岁这个阶段,妈妈们一定要抓住这最佳补碘时期。
0到2岁是脑发育关键期
人类脑发育的90%是在胎儿、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完成。这个时期碘和甲状腺激素,对脑细胞的发育和增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碘是甲状腺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是脑组织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碘缺乏,影响人类脑组织正常发育,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碘缺乏,都会影响脑发育,损害智力发展。
脑组织发育有准确的时间表,像火车、飞机一样,按一张严格的时刻表运行,按时开始,准时结束。大体上说,这张时刻表,是从母亲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开始,一直延续到出生后两周岁以内,这段时间叫做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关键时期内,大脑神经细胞的生长依靠甲状腺激素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制造出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需要充足的碘,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任何程度的碘缺乏,就会容易导致克汀病(呆小症),表现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病情严重的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能上学,其寿命也很短。
轻度患儿,生活虽可自理,但不能做复杂劳动,不能适应社会生活,有听力、语言和运动障碍。聋哑发生率高,甚至出现生长缓慢。
【重点答疑】关键期结束后,再进行补碘行不行?专家认为,发育期受到影响的大脑,再不可能达到正常水平了。换句话说,关键期内因缺碘造成的脑发育不良问题,是不可康复的,一旦形成,抱憾终生。因此,这种疾病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如何早发现缺碘的傻宝宝
作为孩子的母亲,首先应该密切注意,宝宝的身体、起居和动作等方面有无异常。特别是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重病区,也就是流行有“粗脖子”的地方,对新生儿更应特别注意。
如果发现宝宝出生后哭声无力、声音嘶哑、腹胀、不愿吃奶或吃奶时吸吮没劲、经常便秘、脑门也比一般的宝宝大、皮肤发凉、浮肿以及皮肤长时间发黄不退时等,平时宝宝醒来时,手脚很少有动作或动作甚为缓慢,甚至过了几个月也不会抬头、翻身、爬坐等,千万不要把这些都看成是宝宝“省心”、“不淘气”、“不缠人”,而应高度重视宝宝是否有甲状腺低下的可能,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确诊。
因为缺碘所致甲状腺低下患儿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出生就给人以“老实”的感觉,常常是大人把他放到哪里,他便老老实实地原地不动,甚至几个小时也不挪动一下地方。有时大人没有及时给他喂奶、吃饭,他也不会因饥饿而吵闹不休。
【重点答疑】重点人群补碘原则是什么?孕龄期妇女、孕妇、产妇、0至2岁婴幼儿、学龄儿童是重点补碘人群。首先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要注意补碘,国际推荐的碘营养素标准为每天200微克,低于这个标准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除每天食用适量的碘盐外,还要多吃些海带、紫菜、虾皮等含碘量高的食物。
吃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良策
有哪些具体方法判断缺碘?查尿碘来判断缺碘。对个人而言,可定期到医院检测尿液的含碘量,所有新生儿都要进行采血筛查,一旦发现甲状腺激素异常,应及时在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而宝宝补碘可有这些途径:
1.母乳喂养的宝宝,尿液碘水平会高出其他方式喂养的宝宝1倍以上。因此母乳喂养是补碘的良好途径。
2.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的含碘量最高,如有可能,妈妈可以用不同的烹饪方式,每周都给宝宝安排吃1~2次海产品。
3.为宝宝选购含碘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以免宝宝体内碘量不足。
4.坚持使用食用碘盐烹调。
当然,人体摄入的碘量,不是越多越好,当机体摄入的碘长期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时,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以至于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所以,人体对碘的依赖性就是这样,少了要得病,多了也不行。
【重点答疑】吃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良策吗?是的。每个普通人,每天吃相当于一只图钉尖大小的碘即可,我们一辈子需要的碘约5~6克。如果每人每天通过碘盐获得平均200微克的碘,就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碘盐,就能保证补碘的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而且食用碘盐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