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出现鹅口疮的原因

小儿出现鹅口疮的原因

一、小儿原因:

1、身体抵抗力还不够强大。新生宝宝的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损,都会使病菌有机可乘,侵入宝宝的伤口继发感染。

2、盲目用药。现代医学证实,婴幼儿患鹅口疮还与长期、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类固醇药物有关,造成婴幼儿体内正常菌群的紊乱。

二、卫生习惯原因:

1、乳头不洁或喂养者的手指伸入小儿口腔内导致感染。妈妈的内衣、手部的触摸、毛巾等等都会是造成妈妈乳头不洁的根源。而用手指触摸宝宝的口腔,则会将致病菌直接带入小儿口腔,导致鹅口疮的发生。

2、带菌的医护人员或卫生条件不达标的育婴室,都有可能造成宝宝感染致病菌。

3、忽略用品的清洁消毒。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这些和宝宝时刻亲密接触的物品,如果没有做到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源。

4、忽略宝宝的口腔清洁。宝宝喝完奶后,须做口腔清洁的工作。否则存留在宝宝口腔内的奶汁也会因长时间变质导致病菌滋生。

宝宝患上这些疾病舌头有预示

鹅口疮

舌头异常状况:宝宝舌头上有白色的斑点

解析:婴幼儿很容易出现鹅口疮,这是由一种长期存在于人类口腔中的真菌—念珠菌引起的,尤其是在6个月大之前的宝宝,因为抵抗力弱,很容易受到真菌的感染。

家长要注意的是,6个月之前的宝宝因为经常喝母乳或配方奶粉,舌头上经常有一层白白的奶垢,症状很像鹅口疮,不过只要用棉签轻轻刮一下,刮得下来就不是鹅口疮,这个妈妈可以细心分辨就能得知。

宝宝出现鹅口疮之后,如果症状轻微很快就会好,如果白斑扩大,甚至影响到了宝宝的食欲,就要赶紧带宝宝去治疗了。

疱疹性口腔炎

舌头异常状况:宝宝舌头上和嘴唇上会有小疱疹

解析:疱疹性口腔炎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主要通过唾沫传染的,除了形成小疱疹,还有的宝宝会流口水,牙龈还会出血,口腔里有很多溃疡。

妈妈要尽量多给宝宝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要是宝宝症状严重,无法进食,要立即去看医生。

猩红热

舌头异常状况:宝宝出现草莓舌

解析:猩红热的发病原因是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这是一种传染病,唾沫和呼吸道是传播途径。症状和川崎氏症有些相像,也有高烧、红疹、皮肤脱屑、扁桃腺红肿等症状,对宝宝心脏和肾脏有害,所以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后要立即到医院,避免传染给其他的婴儿。

川崎氏症

舌头异常症状:宝宝舌头上有像草莓表面那样凸起的红色小点点,并伴有口唇潮红、皲裂。

解析:川崎氏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宝宝会出现高烧、嘴唇出血、眼睛发红、身上出现红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鹅口疮的鉴别诊断

婴儿鹅口疮诊断标准:

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原因比较单纯,不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取少量白色黏膜化验,找到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孢子,是实验室诊断依据。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宝宝用药。

婴儿鹅口疮并发病症:

鹅口疮会导致疼痛。长了鹅口疮,宝宝的口腔会有疼痛的感觉,宝宝会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感染,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脱水。

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是十分罕见的。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小儿鹅口疮的推拿 小儿鹅口疮养护宜忌

1.乳母不宜过食辛热灸博及酸辣刺激物品。

2.注意保持小儿口腔卫生,防止口腔黏膜破损;忌长期运用某种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3.小儿乳具应煮沸消毒,避免感染。

4.体质虚弱之小儿,应注意营养和护理。

5.患儿久病出现鹅口疮,常是全身真菌感染的一部分,应高度注意。

怀孕期间分泌物发黄怎么办 怀孕期间分泌物发黄对宝宝有影响吗

怀孕期间分泌物发黄,有异味,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若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妊娠,引起胎膜早破早产,且很可能造成胎儿感染,胎儿被感染后,皮肤上会出现红斑疹,脐带上出现黄色针尖样斑,若胎儿从阴道分娩,则有2/3的新生儿发病,怀孕分泌物发黄还会使胎儿出现鹅口疮和臀红。

鹅口疮的急救处理方法

婴幼儿时期,有的小儿口腔中出现白色膜状或点状物,这是一种口腔粘膜霉菌病,俗称鹅口疮。鹅口疮多累及全部口腔的唇、舌、牙跟及口腔粘膜,年龄愈小愈容易发病。

婴幼儿时期,有的小儿口腔中出现白色膜状或点状物,这是一种口腔粘膜霉菌病,俗称鹅口疮。鹅口疮多累及全部口腔的唇、舌、牙跟及口腔粘膜,年龄愈小愈容易发病。发病时先在舌面或口腔颊部粘膜出现白色点状物,以后渐增多并蔓延至牙床、上腭,并相互融合成白色大片状膜,形似奶块状,若用棉签蘸水轻轻擦拭则不如奶块容易擦去,如强行剥除白膜后,局部出现潮红、粗糙,甚至出血,但很快又复生。患鹅口疮的小儿除口中可见白膜外,一般没有其他不舒服,也不发热,不流口水,睡觉吃奶均正常。

引起鹅口疮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于小孩抵抗力低下,如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造成,也可通过污染上霉菌的食具、奶头、手等侵入口腔造成,故平时应注意喂养的清洁卫生,食具及奶头在喂奶前要清洗干净。一旦出现鹅口疮,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

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l一2次。

2.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可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就应到医院儿科诊治。

鹅口疮的概述

鹅口疮(thrush)是中医名称,西医称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 acute pseudomembranous candidiasis)或雪口病,由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假膜性损害,是口腔念珠菌病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的大量应用及器官移植、导管插管、放疗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出现,鹅口疮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尽管鹅口疮患者主观症状及临床体征相对较轻微,但它常是深部感染的早期表现及系统感染的重要提示,特别是在HIV阳性感染者,鹅口疮常用来作为疾病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鹅口疮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不适,缩短疾病进程,同时可有效防止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生,特别是在重症患者和免疫缺陷病人,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及致死率。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清理口腔

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 —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霉菌性阴炎对怀孕有影响吗 霉菌性阴炎对怀孕影响大吗

霉菌性阴炎轻者影响怀孕的概率,重者可以导致不孕不育。即使是已经怀上,也可能导致胎儿感染,出现皮肤红斑疹,脐带上出现黄色针尖样斑,如果是顺产,则有三分之二的几率出现鹅口疮和臀红。

相关推荐

新生宝宝鹅口疮的防治护理

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 涂抹药物 宝宝出现鹅口疮时,新妈妈可用2%苏打水清洗乳宝宝患处,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每日需坚持3~5次,一般轻症乳宝宝涂药2~3次就可以治愈。 清洗乳房 鹅口疮主要通过霉菌传播,新妈妈在喂奶前应用温开水洗乳头,保持乳头卫生。如为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 口腔清洁 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喂奶后,新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宝宝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但不要用棉芊或纱布用力去擦宝宝稚嫩的口腔粘膜。 喂奶时间控制 宝宝患鹅口疮时,新妈妈要控制自己的喂奶时间,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

霉菌性阴炎会传染给孩子吗 霉菌性阴炎会不会传染给孩子

如果家里有霉菌性阴炎患者,不管是胎儿还是正在成长的小孩,都有可能被霉菌所传染。 例如:如果是孕妇患有霉菌性阴炎,在孕妇顺产时则可能通过阴道中的霉菌而感染,从而出现鹅口疮或者臀红。 如果是家中正常生长发育期的小孩,其免疫力较低,则容易通过父母的衣裤的混合清洗而交叉感染。

婴儿鹅口疮的饮食宜忌

引起鹅口疮原因主要是由于胎中伏热,热毒上熏心肺所致。后天失调,导致心脾之积热循经上熏于口腔而所致。因此患鹅口疮小儿,其乳母要注意:忌食辛辣香燥动火食物,如烟酒、大蒜、胡椒、辣椒、油煎熏烤等食物,以防热毒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蕴于心脾二经,积热上熏致病情加剧。另外,过量用抗生素也会引起鹅口疮,故乳母在哺乳期要过量用抗生素,必须使用大量抗生素时,婴儿可代用人工喂养为好,以防婴儿发生鹅口疮。 如见小儿发热、痴呆、吵闹等症状,应忌食牛奶,少哺人乳,更应忌食海鲜、鸡鸭、牛羊肉及其汤类。乳母在哺乳期,更应注意忌上述

喂奶前需要清洗乳头吗?这个哺乳禁忌,很多宝妈正在犯 哺乳前一定要来一次彻底清洁吗

不需要。 因为除了母乳所含诸多有益成分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菌喂养,二者的结合会最大程度地增强宝宝抵抗力。 如果家长用消毒湿巾、香皂、酒精甚至挤出部分乳汁等方式来清洁乳头,就会失去乳头上的需氧菌,以及乳管内的厌氧菌。这些都是有益菌,是可以促进宝宝肠道菌群的建立,帮助消化与吸收,防止过敏现象发生的。 另外,长期使用消毒湿巾、香皂、酒精清洁乳房,还会造成残留,可能会对宝宝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说过度清洁乳房对宝宝有害无益! 并不是。如果喂奶前不清洁乳头,宝宝摄入有益菌的同时,还会被细菌“攻击”,可能会导

幼儿嘴里长口疮吃什么好

引起鹅口疮原因主要是由于胎中伏热,热毒上熏心肺所致。后天失调,导致心脾之积热循经上熏于口腔而所致。因此患鹅口疮小儿,其乳母要注意:忌食辛辣香燥动火食物,如烟酒、大蒜、胡椒、辣椒、油煎熏烤等食物,以防热毒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蕴于心脾二经,积热上熏致病情加剧。 另外,过量用抗生素也会引起鹅口疮,故乳母在哺乳期要过量用抗生素,必须使用大量抗生素时,婴儿可代用人工喂养为好,以防婴儿发生鹅口疮。 如见小儿发热、痴呆、吵闹等症状,应忌食牛奶,少哺人乳,更应忌食海鲜、鸡鸭、牛羊肉及其汤类。乳母在哺乳期,更应注意忌上

孕期阴道炎对胎儿有影响吗

孕期阴道炎对胎儿是会有影响的,如果孕妇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细菌可能沿着子宫颈上行,导致胎膜早破,从而造成早产。而自然分娩出的婴儿免疫力很低,准妈妈的很多细菌可能会转移到胎儿身上,胎儿出生以后出现鹅口疮和臀红等现象就是胎儿经过产道被少量念珠菌感染引起的。 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性阴道病可能会引起不良围产期结局,也就是常见的绒毛膜羊膜炎、羊水感染、胎膜早破、早产及剖宫产后或阴道产后子宫内膜感染等。 孕期滥用药物也是对胎儿有极大影响的,比如妊娠早期服用灭滴灵这类的治疗阴道炎药物,可能引起胎儿畸形,灭滴灵还能够通过胎盘

冬季出生的宝宝要准备什么 新生儿护理要点

1、清理口腔 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2、保温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室温不能低于23℃。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3、滴眼 初生后即用0.5%新霉素或0.25%

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原因 免疫功能低下

很多人都属于念珠菌的携带者,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表现出来,在人体免疫力出现急剧下降时就会导致菌类大量增生,出现症状,6个月的而新生儿免疫力较低,并且新生儿出生时容易在阴道感染念珠菌,这也是鹅口疮最高于新生儿的主要原因

五要点对抗鹅口疮

护理要点1: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 婴儿鹅口疮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疾病,在宝宝患病期间,妈妈要十分注意喂奶前后的乳头清洁,勤更换内衣,每次给宝宝喂奶后,需要给婴儿食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杜绝宝宝痊愈后有再复发的隐患。 婴儿鹅口疮护理要点2:控制喂奶时间 在宝宝患婴儿鹅口疮期间,妈妈要注意控制喂奶时间,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需要避免宝宝使用安抚奶嘴,防止宝宝再次接触真菌。 婴儿鹅口疮护理要点3:哺乳妈妈的饮食宜清淡 宝宝的营养来源全部为妈妈的乳汁,在宝宝患病期间就需要尤其注意自己的饮食,不可以食用辛辣刺激

宝宝出现鹅口疮,该怎么办

1. 在产道中,宝宝很容易感染鹅口疮,在宝宝出生后,由于某种激素的原因而发生感染。 2. 如果生产宝宝的过程中,妈妈使用了抗生素,那么宝宝感染鹅口疮的几率也会增大很多。 3. 宝宝消化不良、体质虚弱、慢性腹泻,都会很容易引起酵母菌的增生,从而诱发宝宝鹅口疮。 4. 宝宝常用的奶瓶、奶嘴,如果没有及时清洗、消毒也会有霉菌,这样很容易引起宝宝发生鹅口疮。 如何判断宝宝的是否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很容易发现得,不需要经过医生专门的诊断,新妈妈也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宝宝是否为鹅口疮。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的口腔内侧有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