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维生素a缺乏病

维生素a缺乏病

1、原发性因素

4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其主要原因是维A和胡萝卜素都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内。因此新生儿血清和肝脏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母体。如在出生后不能得到充足的维生素A补充则极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病。

2、消化吸收影响因素

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它和胡萝卜素在小肠的消化吸收都依靠胆盐的帮助,膳食中脂肪含量与它们的吸收有密切联系。膳食中脂肪含量过低,胰腺炎或胆石症因胆汁和胰腺酶分泌减少,一些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粥样泻等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都可影响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

3、储存利用影响因素

任何影响肝脏功能的疾病都会影响维生素A体内储存量,造成维生素A缺乏。一些消化性传染病,尤其是麻疹、猩红热、肺炎和结核病都会使体内的维生素A存储消耗尽,摄入则往往因适于不振或消化功能紊乱而明显减少,两者的综合结果势必导致维生素A缺乏病发生。

维生素A缺乏易腹泻

1、对于暗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有夜盲症及干眼病。

2、容易导致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缺乏维生素A,上皮组织分化不良,皮肤特别是臂、腿、肩、下腹部皮肤会变得粗糙,干燥、鳞状态等角化变化。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推去滋润、柔软性。

3、生长发育不良,尤其是儿童。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骨骼发育,齿龈增生与角化,使牙齿停止生长。

4、味觉、嗅觉减弱,食欲下降。

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危害

腹泻:大量实验已证实VA缺乏患儿易患腹泻病,临床调查显示,腹泻病患儿普遍存在体内维生素A不足或缺乏状态,补充VA可减轻腹泻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等作用。每天小剂量补充VA尚能减少腹泻发病率,起到预防作用。

反复呼吸道感染:VA缺乏儿童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正常儿童的2倍,补充VA可减少复发,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日常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增强抵抗力。

小儿肺炎:临床研究显示,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小儿贫血:维生素A缺乏时会出现贫血,表现类似于缺铁性贫血。适量的维生素对儿童轻度贫血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麻疹:我国麻疹疫苗接种阳性率及阳性保护率均低于发达国家,试验证明与小儿维生素A营养状况相关。婴幼儿接种麻疹疫苗时补充维生素A可以促进麻疹抗体IgG 的产生,延长抗体的持续时间。合理补充维生素A 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麻疹发生率。

维生素A缺乏病临床表现

1.眼部症状,最早表现,常见双眼暗视野的能力差,干燥,出现夜盲症,继之结膜与角膜逐渐失去光泽,由于角质上皮的堆积而形成角膜干燥斑又称毕脱氏斑,严重时出现干眼病,角膜混浊软化,甚至穿孔,溃疡形成,最后导致失明。

2.皮肤症状,皮肤异常是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表现,主要为皮肤干燥及皮疹,皮疹好发部位是四肢伸侧,颈,肩,背及臀部等,初期为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继之为毛囊性角化性丘疹,可散在或密集分布,丘疹为圆锥状,中央有棘刺状角质栓,剥去坚实角质栓,其下方为凹陷坑,丘疹密集处如蟾皮状。

3.粘膜症状及其他表现,毛发干燥,失去光泽,易脱落,甲光泽减退,苍白,有纵沟,横纹及凹点,脆性增加,上呼吸道及尿道粘膜上皮增生角化,易继发感染,在婴儿时期可引起智力,骨,牙的发育迟缓。

维生素A不仅保护你的视力

维生素族家族庞大,而维生素A无疑是族里的龙头老大,维生素A对婴幼儿成长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将维生素A缺乏症列为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并已将其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2009年3月第2版),维生素A缺乏症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与铁和碘并列为全球三大微营养素缺乏。

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儿童严重感染和死亡发生的最主要的营养影响因素之一,被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重点消灭疾病之一。2002年维生素A缺乏率为9.3%,维生素A边缘性缺乏率为45.1%

我们国家的发生率处在≥2%-<10%之间,属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但我国对维生素A缺乏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造成婴幼儿、儿童中普遍体内维生素A水平低下,大规模调查表明我国0-6岁儿童维生素A的亚临床缺乏较高,高达50%左右,部分贫困地区甚至更高。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贫血等,还发现与儿童脑发育也关系显著。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重症肺炎引发,而引起肺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体内维生素A水平不足。

维生素A缺乏病的诊断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清维生素A 水平测定 是评价维生素A 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也是最可靠的指标。除有维生素A 摄入量不足的病史外,在临床前期尚无维生素A 耗尽迹象,而肝贮存已枯竭时,血浆视黄醇水平下降。

正常空腹时血浆维生素A 正常范围为20~80μg/dl(0.70~2.8μmol/L);10~19μg/dl(0.35~0.66μmol/L)则偏低,而<10μg/dl(<0.35μmol/L)时为缺乏,即可确诊本病。成年男子的平均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为47μg/ml,女子为42μg/ml。10 岁以前,此范围为20~30μg/ml。缺乏状态和急性感染时,血浆维生素A 降低。

2.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RBP) 有人认为RBP 与人体维生素A 水平呈正相关,RBP 的含量可反映人体维生素A 的营养水平。正常儿童的血浆RBP 的含量为23.1mg/L。

3.相对剂量反应试验 当血清中维生素A 浓度在正常范围时,肝脏维生素A已有耗尽的可能,因此采用维生素A 的相对剂量反应(relative dose reation,RDR)法,间接评价个体体内维生素A 的贮存量。

方法:口服1000mg 维生素A 棕榈酸,分别于口服前和口服后5h 测定血清维生素A 浓度。若服后5h,RDR 率≥20%,表示肝脏内维生素A 的贮存已处于临界状态。用此方法可以进一步确定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 缺乏。

4.中段尿检查 中段尿液做上皮细胞计数,维生素A 缺乏则增高,高倍显微镜下更可见上皮细胞角质变性的程度。

其他辅助检查:

1.视觉暗适应功能测定 最早期的变化视杆细胞功能障碍,可用暗适应测量法、视杆细胞暗点测量法或视网膜电流描记法来检测,这些检测方法需要病人的合作。

维生素A 缺乏症患者的暗适应能力比正常人差,但是其他因素也可引起暗适应能力降低,如视神经萎缩,色素性视网膜炎,睡眠不足等。

2.眼结膜角质上皮细胞检查 将患儿眼睑分开暴露4~5min,用棉拭子蘸生理盐水,自结膜面上轻轻刮下,在显微镜下可见角质上皮细胞。

诊断:结合喂养史及眼部或皮肤症状等,诊断一般无大困难。此外,当维生素A缺乏时,泌尿系统上皮细胞同样有病变,尿沉渣检查中常见较多的上皮细胞并呈角化,或常伴有继发性感染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病史和症状 仔细询问病史,如患者存在维生素A 摄入不足,或者存在维生素A 的吸收、利用障碍,或引起维生素A 消耗过多的疾病,同时有暗适应障碍、夜盲、结膜干燥、角膜软化,或四肢伸侧有毛囊性角化丘疹。

2.相应检查 通过暗适应检查和血浆维生素A 浓度的测定可基本作出诊断。

若血清维生素A 水平在正常低值,此时肝内维生素A 的储存也可能已耗竭。在这种可疑的情况下,可采用敏感而可靠的相对剂量反应试验来进一步确定亚临床维生素A 的缺乏。尽量做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缺乏维生素A会怎么样 缺维生素A缺乏恐失明

维生素A是构成视网膜表面的感光物质,是保护眼晴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缺乏容易引发夜盲症、干眼症,长期泪水、黏液分泌减少,可能发生角膜发炎,造成视网膜功能受损而失明。

维生素A缺乏症的预防措施

1.增加富含维生素A食物的摄入,尤其是要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比例,肝脏,羊肝、牛肝每100克含维生素A约5万IU,奶类、黄油、奶酷和蛋类维生素A中等含量,牛肉、羊肉、猪肉中维生素A含量较低,植物性食物中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水果有南瓜、胡萝卜、深绿色叶子蔬菜、马铃薯、芒果、杏、西红柿等。棕榈油中维生素A含量很高,但在我国食用很少。因为肝中铁的含量也高,维生素A和铁还可以相互促进吸收和利用。

2.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推荐服用剂量为小于6月婴儿服用1次5万IU的维生素A,6-12月婴儿10万IU的维生素A1次,大于12个月的儿童,每4-6月服用20万IU的维生素A。孕妇和哺乳母亲也是易于维生素A缺乏的人群,但由于孕期,尤其孕早期(妊娠3个月以内)服用大剂量维生素A可以使婴儿畸形,因此孕期每日摄入维生素A不宜超过1万IU。孕晚期(距分娩8周以内)或哺乳早期可以服用维生素A20万IU。儿童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可以出现恶心、头痛、呕吐的副作用,副作用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24小时。

3.强化食物:选择作为强化食品的食物是大多数人经常食用的食物,并且没有因大量使用这种食品而造成剂量过大的危险。为了保证强化食品的质量,必须集中加工处理,保证经维生素A强化后不影响该食品的形状、颜色、质地和感观性质。如小麦、稻米、奶制品、茶、人造黄油、糖等。

常见营养素缺乏病有哪些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病、维生素B2缺乏病、维生素PP缺乏病、维生素C缺乏病、营养不良性贫血、碘缺乏病及其他营养缺乏病等。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四个普遍性营养问题,即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和铁缺乏。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四大营养问题。

相关推荐

维生素与维生素缺乏病

本世纪医学证实,维生素是一种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必需由食物来供给,若缺乏不同的维生素就会发生不同的疾病,这类疾病统称为维生素缺乏病。 早在唐代,我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图1)就观察到维生素缺乏病的存在,并提出用猪肝治雀目(即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坏血病就是因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早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即曾描述过坏血病,但未将其与饮食联系起来。1747年,一位英国医生林德(图2)在海军服役期间,船员中有人得了坏血病。他在前人经验基础上,认为坏血病可能与饮食有关。于是,他在船上进行实验,他将12名症状

中国婴幼儿是否补充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仍然是妇女和儿童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约1.9亿学龄前儿童和1900万孕妇,在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和东南亚区域的负担最为沉重[2]。 在妊娠期间,维生素A对于维持孕妇健康以及胎儿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对于中度维生素A缺乏的孕妇,胎儿仍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供其发育,但需要动用孕妇的维生素A储备。孕妇对维生素A补充剂的推荐剂量通常能很好耐受;不过当摄入量超过10000 IU/日或25000 IU/周时,维生素A可能对孕妇及其胎儿有毒性。作为一种维生素A的前体,孕妇补充β胡萝卜素可能要优于基于维生

维生素A缺乏是导致毛囊角化病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维生素A缺乏与一般低营养往往同时发生。有一部分维生素A缺乏可能由于运输障碍或缺少载体蛋白。维生素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须的物质,其中以眼、呼吸道、消化组,尿道及生殖系统等上皮影响最显著。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干燥,增生及解化。维生素A促进生长发育,当它缺乏时生殖功能衰退,骨骼生长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到目前为止,维生素A与上皮解化及生长发育的关系尚不清楚。此外,维生素A了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份,维生素A缺乏时,对弱光敏感度降低,暗适应障碍,重症者产生夜盲。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是脂溶性长键醇

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原因 维生素A摄取不足

食品中的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摄取不足可导致原发性缺乏。因为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摄取量较少;季节性因素如南方夏季炎热蔬菜生长较少,冬季北方寒冷蔬菜不长;消化不粘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都可导致维生素A摄取不足。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患病后较长时间禁食,也是造成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原因。

四大症状说明你维他命a不足

我国为中度儿童维生京A缺乏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是人体最重要,也是最容易缺乏的脂溶性维生宗;维生家A缺乏可引起机体眼睛、上皮、骨铭、免疫等组织器官的病变。主要表现如下。 (一)暗适应能力和夜盲症 维生素A缺乏早期或轻微病变主要表现为暗适应能力下降,如从光线明亮处到光线暗处时,需要比正常人更长时间才能看清东西,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夜盲症。 补充维生素A后,症状很快消失。 (二)干眼病和失明 眼睛对维生素A缺乏最敏感。维生素A缺乏,泪腺管上皮细胞过多角化,阻塞泪管,沼液不能正常分泌,眼睛因缺乏泪液润滑而发干;同时

宝宝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缺乏维生素A

症状:孩子皮肤变得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眼睛多泪、视物模糊、夜盲症、干眼症等。 饮食:应多吃鳗鱼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柑橘、大枣、白薯、胡萝卜、香菜、韭菜、菠菜、黄花菜、莴笋叶、西红柿、豆角等。

坏血病的克星是什么水果

坏血病(scurvy),由维生素C缺乏引起,所以维生素C缺乏病主要是指坏血病。但维生素C缺乏不仅能引起坏血病,还与炎症、动脉硬化、肿瘤等多种疾患有关。坏血病在历史上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 坏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有倦怠,食欲不振,烦躁或抑郁,随后出现毛囊角化、齿龈炎和广泛出血症状。毛囊角化多见于前臂伸侧、腹部及大腿部,形成角栓,毛发卷于毛囊内,称为螺旋状毛发,皮肤亦干燥,类似维生素A缺乏病;齿龈炎表现为齿龈肿胀、发红、出血,牙齿松动,可因牙龈萎缩,牙槽坏死而脱落,常伴有口臭;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

鸡皮肤是怎么引起的 体内维生素A过于缺乏

体内维生素A缺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先天的维生素A利用不良或者是血中的维生素A含量极低引起的。维生素A对于皮肤来说能够帮助保持肤柔软和丰满,改进皮肤的锁水功能;另一方面又能明显抗角质化,维生素A缺乏可是很容易导致鸡皮肤的。

缺乏维生素a的症状

维生素作为六大营养素之一,绝对不可以缺乏,而维生素A作为维生素的一种,对人体又有着极大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鉴别自己是否是维生素A缺乏呢? 缺少维生素 A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夜盲症了。即在黑暗的光线下,看不清事物,不能适应黑暗的环境。 同时还会出现角膜干燥,浑浊,有时候会引发溃疡,进而导致视力下降。 缺乏维生素A,还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容易患呼吸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这常常是因为摄入量不足,或者吸收不好引起的。 缺乏维生素A还会引起的是皮肤干燥,脱屑,这些皮肤症状多见于那年长儿童的身上。 缺乏卫生素A

维生素D缺乏病

一、佝偻病 (1)症状:主要为精神神经症状见于佝偻病的活动初期和极期。小儿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夜哭、多汗,由于汗水刺激,睡时经常摇头擦枕,以致枕后脱发(枕秃)。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肌张力低下,关节韧带松懈,腹部膨大如蛙腹。患儿动作发育迟缓,独立行走较晚。重症佝偻病常伴贫血、肝脾肿大,营养不良,全身免疫力减弱,易患腹泻、肺炎、且易成迁延性。患儿血钙过低,可出现低钙抽痉(手足搐搦症),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面部及手足肌肉抽搐或全身惊厥,发作短暂约数分钟即停止,但亦可间歇性频繁发作,严重的惊厥可因喉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