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自体移植能活多久
白血病自体移植能活多久
白血病骨髓移植能活多久是白血病患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了白血病专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白血病骨髓移植能活多久?
专家指出,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成功率受诸多因素及时间考验,通常要经过五大关口,只有过了这五关,才能称之为骨髓移植成功,主要是以下五关:
A、移植前化疗;B、移植关;C、移植后免疫排异关;D、感染关;F、移植后化疗关。
白血病治疗专家指出,只有依次顺利通过以上这五关,并在半年后作基因检查在患者体内发现供髓者的基因表达,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脏器检查正常、无明显症状才算真正成功,因此白血病骨髓移植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需要经过五关,并且着五关都成功才算是成功。
有些白血病患者在移植出舱后,一月、三月、六月,甚至一年后出现复发的这与患者病情类型、自身免疫反应、机体脏器功能、移植过程的并发症及供髓者与患者的基因位点匹配相符率、移植医院的综合水平又有相当关系,约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达3年以上长生存期,部分可达5-6年以上,而约80%的慢性白血病患者,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可谓根治。
白血病会传染吗
白血病是不会传染的,请看下面的资料: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淋巴结等造血系统中一种或多种血细胞成分发生恶性增殖,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导致正常造血组织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白血病临床上常以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白血病一般按自然病程和细胞幼稚程度分为急性白血病(AML)和慢性白血病(CML),按细胞类型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类型,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之处。可经中药及化疗,大部分可达缓解,也可骨髓移植治疗,一部分可长期存活甚至治愈。 目前最好也最昂贵的治疗方案就是‘移植’。 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患者发病急,病程短,临床表现四大症状:出血、贫血、感染(发热)、浸润(白血病细胞在各组织中沉积所致,如肝脾、淋巴结大,骨痛等)。若不经过治疗,存活期一般不超过半年。甚至有的病例从诊断到死亡,只不过一周左右的时间,死亡主要原因是出血和感染。慢性患者起病隐匿,一般无特征性症状,常因体格检查发现脾大或因其它疾病而行血常规检查异常时才被发现。病程超过半年者,经过适当治疗其生存期一般为39—47个月,5年生存率在25%—50%。有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生存10—20年,死亡原因是急性变和骨髓衰竭。
目前对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手段是化学疗法(简称化疗)。随着化疗方案和药物不断更新,其生存期已经明显延长。 骨髓移植,是指在大剂量化疗和全身照射大量破坏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后,把健康人或自身已缓解的骨髓移植给患者,使其中造血干细胞持久地在患者骨髓腔分化增殖,从而恢复其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过程。它能最大限度杀伤白血病细胞,又可挽救大剂量化疗放疗对正常造血细胞的损害。
骨髓移植是目前根治白血病的最先进的方法。有的病人一发现白血病,便急着要行骨髓移植,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它只能在经积极治疗完全缓解后(临床上无白血病所致的症状和体征,血象正常、骨髓中白血病细胞≤5%)才能进行。它可分为自体(身)和同种异体移植,后者又分为同基因(同卵双胞胎)、同种异基因(HLA部分相同的同胞兄弟、姐妹或父母或子女),其具体适应条件是:年龄:自体<55岁,异体<45岁,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无感染灶,无其它严重的疾病;作异体骨髓移植前,需作组织配型和有关实验,以选择供者。 自体骨髓移植后,由于骨髓中仍可能有白血病细胞,尚需间断化疗和定期复查以防复发。骨髓移植中对供者的身体无何影响,随着骨髓移植手段不断改进,白血病者长期生存有待实现。异体移植由于存在移植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危险性较高,但一旦成功其效果较自体移植好。因此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应尽早行移植。
白血病能治好么
白血病曾为“不治之症”。现代医学认为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白血病预后得到极大的改观,相当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或者长期稳定,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外,急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都具有多种不同预后指标,根据不同的指标,可以将这些患者分为不同预后层次,从而采取不同强度的治疗。
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
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治疗(非M3)
通常需要首先进行联合化疗。诱导治疗后,如果获得缓解,进一步可以根据预后分层安排继续强化巩固化疗或者进入干细胞移植程序。巩固治疗后,目前通常不进行维持治疗,可以停药观察,定期随诊。
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治疗
PML-RARα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是整个AML中预后最好的类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治疗可以治愈绝大多数M3患者。治疗需要严格按照疗程进行,后期维持治疗的长短则主要依据融合基因残留情况决定。
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
通常先进行诱导化疗,成人与儿童常用方案有差异,但是近年来研究认为,采用儿童方案治疗成人患者结果可能优于传统成人方案。缓解后需要坚持巩固和维持治疗。高危患者有条件可以做干细胞移植。合并Ph1染色体阳性的患者推荐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
慢性期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治疗,建议尽早且足量治疗,延迟使用和使用不规范容易导致耐药。因此,如果决定使用伊马替尼,首先不要拖延,其次一定要坚持长期服用(接近终生),而且服用期间千万不要擅自减量或者停服,否则容易导致耐药。加速期、急变期通常需要先进行靶向治疗(伊马替尼加量或者使用二代药物),然后选择机会尽早安排异体移植。
5.慢性淋巴细胞治疗
早期无症状患者通常无需治疗,晚期则可选用多种化疗方案,例如留可然单药治疗,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美罗华等化疗。新药苯达莫司汀、抗CD52单抗等也有效。近年来发现BCR通路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可能有显著效果。有条件的难治患者可以考虑异体移植治疗。
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
虽然ALL、AML中的M4、M5等类型常见合并CNSL,但是其他急性白血病也都可以出现。由于常用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这些患者通常需要做腰穿鞘注预防和治疗CNSL。部分难治性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全颅脑脊髓放疗。
7.干细胞移植
除了少数特殊患者可能会从自体移植中受益,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应该做异体移植。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供者选择、移植风险及远期预后等方面都已经有显著进步,因此,异体移植目前是各种中高危白血病重要的根治性手段。
脐带血能治白血病吗
目前国内尚无自体脐血治疗白血病的病例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专家介绍,经过近十几年的研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逐渐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成为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刘开彦教授说,目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血液病的治疗,包括白血病、淋巴癌、贫血等常见病,还应用到粘多糖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帕金森等20余种疾病。
尽管脐带血的医学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可,但自体储存和移植脐带血的有效性却一直存在着争议。
据统计,异体脐血移植应用的例数每年都在增加,全球非血缘关系脐带血干细胞的移植及应用已超过1.5万例。截至2008年底,我国实现非血缘脐带血干细胞移植500余例。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例用自己储存的脐带血进行移植来治疗白血病的病例。
记者了解到,在世界范围内,利用脐带血自体移植来治病的病例也十分稀少。
对此,刘开彦解释说,脐血库创立到现在,时间还不够长,加上白血病的发病率比较低,所以国内没有利用自体移植脐血来治疗白血病的例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阮长耿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祖泽认为,对于地中海贫血症、血友病等先天性的血液病以及某些具有遗传性因素的后天性白血病等,不可能使用自体脐血干细胞来救治。
先天性血液病的脐血无法进行移植,那么没有遗传性疾病的脐血是否可以进行移植?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采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军事医学院基础研究院研究员、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唐佩弦说,异基因移植成功的关键,是在患者体内产生移植物抗肿瘤反应,能够反客为主。“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在科学上是一个退步。”唐研究员强调说,自体移植只能是暂时地缓解病情,不能产生移植物抗肿瘤反应,绝没有治疗的功效。现在还没有一篇有充分数据的论文来证明通过脐血自体移植能治疗白血病。
我国著名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教授说,“作为医生,我不反对自体存储脐带血。在治疗时,如果有病人自身储存的脐带血,我一定会选择利用其进行治疗。因为自体脐血的基因和配型完全吻合,不会出现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排斥现象。”
自留脐血有没有必要?
一位专家说,自体脐血的尴尬在业内已不是秘密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有关自留脐血的宣传,对所谓“生命银行”的作用多有夸大。不少选择为自己孩子存储脐带血的父母表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一位28岁的杨姓母亲说,早知道还没有自体移植成功的先例,她就不给儿子保存脐带血了。她对一些广告宣传颇有意见,“不确定的事,最好不要急着来圈钱。”
自留脐血的费用不低,一般包括5000元的检测费用,每年620元的储存费用,保存年限为18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儿童患有白血病的话,一般不会选择自体脐血移植。如果疾病好治的话,70%—80%都可以用化疗解决问题,没有必要进行脐血移植。如果是难治的血液病,自体移植也治不了,只能通过异体移植。
况且,如果没有自留的脐血,患者还可以去脐血库里寻找合适的脐血干细胞进行治疗。
他说,自体脐血的尴尬,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没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过分夸大自体脐血保存的作用和完全否定自体保存脐血都是不科学的。各个脐带血库的主办单位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介绍自体存储脐带血的临床作用,在充分保证公民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前提下,由储户自主选择脐带血的储存方式,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夸大宣传。
白血病骨髓移植后能活多久
白血病做骨髓移植能存活多久没有一个特定的数值,这需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体质、环境、受体差异、年龄、白血病类型等多种因素而定。
白血病自体移植成功几率有多大
目前治疗白血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对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成功率抱有很大疑虑,那么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几率到底有多大呢?
目前治疗白血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对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成功率抱有很大疑虑,那么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几率到底有多大呢?为了消除大家的疑惑,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事实上,白血病骨髓移植术的成功几率与诸多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考验骨髓移植是否成功应经过五大关卡。首先移植化疗关卡;其次是移植关卡;第三是移植后是否出现免疫排斥关卡;第四感染关卡;第五移植后化疗关卡,如果依次能顺利通过以上关卡的话,那么说明骨髓移植已经成功了大半,接下来就要接受时间的考验,如果半年内经过基因检查,在患者体内发现供髓者的基因表达,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脏器检查指标正常,没有出现明显异常,那么就算骨髓移植百分百成功。
白血病患者在接受骨髓移植后有可能复发,这与患者病情类型、机体脏器功能、自我免疫能力、移植过程及供髓者与患者基因匹配率、移植技术水平等等都有关联。一般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同基因骨髓移植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可达5-6年,而大约百分之八十以上慢性白血病患者经过骨髓移植之后,可存活三年以上,部分超过5-6年,达到根治。
白血病的治疗
由于白血病分型和预后分层复杂,因此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细致的分型和预后分层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白血病预后得到极大的改观,相当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或者长期稳定,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时代过去了。
1.AML治疗(非M3)通常需要首先进行联合化疗,即所谓“诱导化疗”,常用DA(3+7)方案。诱导治疗后,如果获得缓解,进一步可以根据预后分层安排继续强化巩固化疗或者进入干细胞移植程序。巩固治疗后,目前通常不进行维持治疗,可以停药观察,定期随诊。
2.M3治疗由于靶向治疗和诱导凋亡治疗的成功,PML-RARα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成为整个AML中预后最好的类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治疗可以治愈绝大多数M3患者。治疗需要严格按照疗程进行,后期维持治疗的长短则主要依据融合基因残留情况决定。
3.ALL治疗通常先进行诱导化疗,成人与儿童常用方案有差异,但是近年来研究认为,采用儿童方案治疗成人患者结果可能优于传统成人方案。缓解后需要坚持巩固和维持治疗。高危患者有条件可以做干细胞移植。合并Ph1染色体阳性的患者推荐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慢性期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治疗,建议尽早且足量治疗,延迟使用和使用不规范容易导致耐药。因此,如果决定使用伊马替尼,首先不要拖延,其次一定要坚持长期服用(接近终生),而且服用期间千万不要擅自减量或者停服,否则容易导致耐药。加速期、急变期通常需要先进行靶向治疗(伊马替尼加量或者使用二代药物),然后选择机会尽早安排异体移植。
5.慢性淋巴细胞治疗早期无症状患者通常无需治疗,晚期则可选用多种化疗方案,例如留可然单药治疗,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美罗华等化疗。新药苯达莫司汀、抗CD52单抗等也有效。近年来发现BCR通路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可能有显著效果。有条件的难治患者可以考虑异体移植治疗。
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虽然ALL、AML中的M4、M5等类型常见合并CNSL,但是其他急性白血病也都可以出现。由于常用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这些患者通常需要做腰穿鞘注预防和治疗CNSL。部分难治性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全颅脑脊髓放疗。
7.干细胞移植除了少数特殊患者可能会从自体移植中受益,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应该做异体移植。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供者选择、移植风险及远期预后等方面都已经有显著进步,因此,异体移植目前是各种中高危白血病重要的根治性手段。
8.新的治疗方法展望虽然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生存效果,但是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选择性免疫治疗和各种分子靶向治疗是将来治愈白血病的希望,例如肿瘤疫苗、细胞治疗、细胞信号通路调节剂等。
白血病治疗有什么方法
由于白血病分型和预后分层复杂,因此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细致的分型和预后分层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白血病预后得到极大的改观,相当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或者长期稳定,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时代过去了。
1.AML治疗(非M3)
通常需要首先进行联合化疗,即所谓“诱导化疗”,常用DA(3+7)方案。诱导治疗后,如果获得缓解,进一步可以根据预后分层安排继续强化巩固化疗或者进入干细胞移植程序。巩固治疗后,目前通常不进行维持治疗,可以停药观察,定期随诊。
2.M3治疗
由于靶向治疗和诱导凋亡治疗的成功,PML-RARα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成为整个AML中预后最好的类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治疗可以治愈绝大多数M3患者。治疗需要严格按照疗程进行,后期维持治疗的长短则主要依据融合基因残留情况决定。
3.ALL治疗
通常先进行诱导化疗,成人与儿童常用方案有差异,但是近年来研究认为,采用儿童方案治疗成人患者结果可能优于传统成人方案。缓解后需要坚持巩固和维持治疗。高危患者有条件可以做干细胞移植。合并Ph1染色体阳性的患者推荐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
慢性期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治疗,建议尽早且足量治疗,延迟使用和使用不规范容易导致耐药。因此,如果决定使用伊马替尼,首先不要拖延,其次一定要坚持长期服用(接近终生),而且服用期间千万不要擅自减量或者停服,否则容易导致耐药。加速期、急变期通常需要先进行靶向治疗(伊马替尼加量或者使用二代药物),然后选择机会尽早安排异体移植。
5.慢性淋巴细胞治疗
早期无症状患者通常无需治疗,晚期则可选用多种化疗方案,例如留可然单药治疗,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美罗华等化疗。新药苯达莫司汀、抗CD52单抗等也有效。近年来发现BCR通路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可能有显著效果。有条件的难治患者可以考虑异体移植治疗。
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
虽然ALL、AML中的M4、M5等类型常见合并CNSL,但是其他急性白血病也都可以出现。由于常用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这些患者通常需要做腰穿鞘注预防和治疗CNSL。部分难治性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全颅脑脊髓放疗。
7.干细胞移植
除了少数特殊患者可能会从自体移植中受益,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应该做异体移植。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供者选择、移植风险及远期预后等方面都已经有显著进步,因此,异体移植目前是各种中高危白血病重要的根治性手段。
8.新的治疗方法展望
虽然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生存效果,但是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选择性免疫治疗和各种分子靶向治疗是将来治愈白血病的希望,例如肿瘤疫苗、细胞治疗、细胞信号通路调节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