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识字
怎样教孩子识字
1、以物识字:当孩子认识物体时,同时教他认识表示这个物体的字。
2、以动作、表情识字:当孩子出现某种动作或表情时,可教他相应的字。如:走、跑、推、开、看、笑、哭等。
3、以字代字:当孩子学习一个字时,可同时学习与这个字相关的字。如学“上”教“下”,学“冷”教“热”等。
4、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的过程中教孩子识字。
5、唱歌、散步、看电视的过程中教孩子认字。
6、识字游戏:通过配对游戏等方法让孩子找字、认字。
7、教孩子识字的方法:比如字形记忆,通过字的偏旁部首来记忆;字义记忆,根据字的含义归类记忆。
在教孩子识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避免填鸭式教育。
2、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
3、运用看、听、读、动手等多种途径教孩子识字。
4、及时复习学过的字。
5、在教的过程中要尽量用普通话,切忌用方言。
家长要把握住孩子最佳识字时机
一。认字四妙招:
妙招①:把握最佳识字时机——孩子兴趣正浓时
当孩子对某事某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其记忆力、理解力都被唤醒和激活,此时辅之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孩子特别喜欢玩玩具,每次给他买新玩具时都教他认许多字。一次我给他买了一把手枪,他爱不释手。趁他高兴之际我先教他认“手枪”,接着又边讲边教他认“子弹”、“扳机”、“目标”、“瞄准”、“靶子”、“喜欢”、“爱不释手”等等。这一连串的字词在说着玩着中探探就会说、会认、会用了。
妙招②:自己制作识字用具——生字卡片
为孩子准备许多大小不等的卡片,还有双面胶、绳子、彩笔,这些都放在随时能拿到的地方。把家里各种物品的名称都写在卡片上,贴上去,有时还把价格也写上,然后和孩子*流当营业员和顾客,玩购物的游戏。只要我们出门散步或到超市购物,会随手带上几张卡片和彩笔,以便见到孩子感兴趣和不知道的事物及时给他记下来。
妙招③:讲究有效识字方法——组词与游戏
这种方法可以教孩子懂得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字的用法,丰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让孩子感到认字是游戏,也有快乐。
妙招④:有心创造识字环境——生活处处有情境
二。教孩子识字并不仅仅局限于家中和看书,生活中处处都有孩子识字的情景和教材。
生活中处处都有
1.常带孩子去超市
经常带孩子到超市,让他在这种真实的情境和环境中认识各种蔬菜和水果。教他分类认,对比认;认形状,认颜色。每次回来除了买一点稀有的水果和蔬菜之外,就是带回来许多识字卡片。回到家后,我们又摆卡片超市,做购物游戏。在这种情境中,孩子不但把字与实物对应了,而且认得快,记得牢。
2.利用广告和商品包装
带孩子出门,见到广告就读;买任何东西先让他自己看包装,买回来后便把包装上的标志和一些有用的东西剪下来,作为孩子认字和了解各种事物的素材。广告、包装标志都设计巧妙且色彩鲜艳,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何况还有许多奇妙的想象和独到的审美在其中。
3.写下孩子认识的人的名字
常把孩子认识的人的名字写在卡片上教他认。先写亲人的称呼,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然后再写亲人的姓名。姓名中有的字笔画很多,如“魏、瞿、鑫”等,且单独很难教,但通过认姓名他能轻而易举地记住,真是太棒了。
学龄前孩子到底该不该认字
学认字没有错,错的是太多的人一直怀着功利心用错误方法来教孩子认字,败坏了孩子的学习胃口。文字不过是替罪羊而已。
世上任何好东西,如果我们是用错误的方式让孩子接受,结果都会导致孩子对这个东西的厌恶。
比如吃是人的天性,但如果天天怀着完成任务的心理,用逼迫的方式让孩子吃饭,那么孩子厌食几乎是必然。这难道是饭菜或吃饭这件事本身错了吗?
认字和认颜色、认水果一样,都是好的,如果我们用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孩子认字,比如我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让孩子识字不难》这篇文章提到的办法,哪个孩子会不喜欢认字,哪个孩子会觉得认字难呢?
文字作为一种最具内涵最有效的沟通介质,是启蒙教育中最应该赠送给孩子的,事实上它比让孩子认些简单的东西更重要,更具有启蒙的功能。
怎样教孩子认字快又牢 了解孩子
家长可能都会读一些育儿方面的书,其中就有如何教孩子识字的一些方法,如以物识字、以动作表情识字、以字代字等。这些方法是育儿专家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得出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个性差异,环境不同,这些方法不一定都适合你的孩子。这就要求家长平时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喜欢那些方法,然后更多的采用这些方法教孩子识字。
根据孩子的喜好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有的孩子就喜欢拿着一本书翻来翻去,甚至家长给他一本书,自己去做饭,饭做好了,孩子还在那儿翻书。这就说明孩子当时就有了了解书上的字、画的欲望。家长这时就要多给孩子买一些书让他看,决不能老是那一两本书,因为时间长了,孩子会厌倦。同时家长也可以从为孩子读书开始培养孩子识字兴趣。
开始给孩子读书,你可以为孩子读一些古诗、故事等,《春晓》、《悯农》、《咏鹅》、《格林童话》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陪伴阅读,你会发现孩子有的古诗基本上可以全部背出,故事也能讲上一两个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没有识字,但是培养了孩子对文字的兴趣。
等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教孩子识字了。家长可以用硬纸板给孩子做了一些字卡,也买了一些图片卡,如果孩子对纸卡兴趣不大,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有关识字方面的书给孩子读。当然家长也要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识字的手段,不仅限于以上两种方法。
教宝宝识字的最佳年龄
很多父母为自己的宝宝很小的时候就会识字而感到自豪,觉得自己的宝宝有超出常人之处,其实不然,这跟宝宝的智商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宝宝识越早越好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到底宝宝什么时候学识字才最好呢?
观点一:教孩子识字越早越好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认为:“人有非凡的使用象征性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幼年时就已经显露。”而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具备了便于让幼儿学习的先决条件。同时,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越早开始识字,将来智力水平越高。
持此观点的家长往往在孩子两岁左右,甚至在孩子一岁前就开始对其进行识字教育,包括买幼儿图书在睡前给孩子讲解,将识字卡片贴在家中的物品上随时复习,看电视、逛街时也抓住一切机会教宝宝认广告、招牌上的文字。
因“早起步”而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在今年高考中取得660分(超清华录取线7分)的15岁广东男孩李诗雨,1岁3个月就会认数字,1岁7个月会认汉字,两岁识字超过2000个。李诗雨的父母认为,早期教育为他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6岁的丁丁却没有这么幸运。丁丁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每当城市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时,爸爸妈妈就念给他听。没想到他就这样开始识字,而且学会了看地图,普通话也说得特别标准。如今,丁丁已经能读报纸了,而且对自然科学知识也很感兴趣。但是,看书、看电视过多,导致丁丁两眼都有近视,已经戴上了眼镜,并伴随斜视。医生指出,孩子从小长期做精细视觉活动,虽然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使脑部潜能得到发挥,却直接损伤了孩子的视力。医生希望家长能够吸取这对父母的教训,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此外,专家提醒,有些父母在教孩子识字时采用简单的抄、默等方法,机械地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效果很差,并且损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扼杀了孩子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挥。
观点二:识字是上学以后的事
与主张“早起步”的家长不同,也有家长认为,识字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太枯燥、太抽象,在幼儿阶段不应当进行识字教育,识字应是小学教育的任务。教育家卢梭就认为幼儿过早识字毫无意义。
的确,晚识字不见得一定会影响智力的发展。据记载,清朝的戴震9岁时才会说话,10岁时才入私塾读书,而后来他却成为集哲学家、数学家、训诂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为一身的学者;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在7岁之前也不识字,而他不到30岁就成为博士生导师。这说明,识字早晚和以后的智力水平以及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然而,早期教育研究显示:3岁前没有开始识字的幼儿容易患语言“小儿麻痹症”,以致进入小学后阅读困难,适应能力差,影响智力发育,造成终生障碍。0到6岁大脑处于记忆能力最强阶段,是识字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天才女童都有5岁开始阅读的经历。由此看来,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专家看法:顺应规律结合实际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之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精心培育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幼儿能不能识字,取决于幼儿是否具备了学习汉字的心理机制,也取决于成人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有机联系的符号刺激物,幼儿学习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而右脑的开发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0到6岁学会2500个字,能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3至6岁的幼儿正处于兴趣广泛、精力旺盛的年龄,而阅读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当然,如果将识字早晚作为衡量孩子智力水平的唯一标准是很片面的。3岁以前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动作,不可能通过抽象概括认识事物的本质。即使能认一些字,也是机械记忆,就是把文字当成一种图形强行记忆,很快就会遗忘,这样会增加大脑的负担。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好学,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顺应儿童学习的规律,更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多观察、多了解,培养孩子对识字、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识字的基本原则
阅读要尽早
经过早期阅读培养的儿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且证明它与儿童入学后的认知水平、读写水平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据了解,有人认为学前阶段应以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他们担心因为幼儿智力发育不完全,过早让幼儿识字会增加幼儿的负担,甚至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对此,相关教育专家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目前我国的小学生识字状况来看,远远不能达到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中多出现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能力低导致成绩不理想等问题。
阅读是以识字为基础的,因此早期阅读自然而然就要与幼儿的识字量联系在一起。只有识字,才能真正地实现自主阅读,识字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一点,一直是我们识字课堂上以及和家长沟通上所倡导的。
识字要科学
识字如此重要,是不是意味着幼儿识字越多越好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家长不可一味追求孩子识字量或压缩应有的时间,摒弃了科学的筛选,再孩子识字过程中,首先应该先注重量的积累,做一个科学而有效地施行计划,让孩子识字的过程科学合理,不能为了教认字而识字,要真正让孩子学以致用,理解字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故事中,我们的识字课采用从字-词-句-段-文的方式,让孩子学习过后懂得运用,培养阅读思想,正是科学规划识字的体现。
兴趣很关键
对孩子识字方式上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6岁幼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他们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精神不易长时间集中,对于事物记得快忘得也快,硬性让他们识2000-3000字不仅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还会损害孩子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幼儿识字,应该采用幼儿比较钟爱的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游戏识字课锁遵循的即是这种思想,首先让孩子爱来,能坚持,然后才能轻松学习,保证效果。
抓住四岁黄金期掌握识字的秘诀
带孩子做识字游戏
既然孩子语言发育有了一定的基础,妈咪们不妨带着他来玩识字游戏吧!带孩子识字不仅仅是指让孩子看着课本来念书,你还可以在生活中让他认识字。带他逛一逛超市吧,超市里有很多蔬菜和水果,你可以借此让孩子一一认识。回家后再把对应的识字卡片一并拿出,让孩子联想起来,再和他模仿收银员和顾客玩一场超市游戏,相信宝贝在这场游戏中,会认识不少字!
带孩子读书
孩子有了语言基础,就有了训练阅读的好机会。建议各位妈咪带着孩子一起读书,你可以一边跟孩子读书,一边指着正在阅读的那行字,孩子会很认真地看着那些字听你来说故事。当然,为了让幼儿成长全面,你还可以使用识字卡片或者识字玩具来和他做游戏,增加孩子的词汇量,让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当然,你也可以让孩子来编故事,这对于其想象力和训练思维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在这样的黄金期,倘若父母能够在此时给宝宝全面的指导,那么孩子在未来学习上也一定会能够大放光彩!
孩子几岁开始认字 孩子识字的高峰期是3-8岁
给孩子早识字,有优势。专家研究表明:3-8岁是孩子识字的高峰时期,是一生中学习认字最快,记忆最强的时期,3-8岁的孩子大脑就像一张空白的磁盘,对于他们来说,记忆不是负担,而是一种生理需要。这是孩子学识字的最佳时段,会促进大脑皮层的发育。
孩子认字最佳时期 引导孩子认字方法
妈妈可以边点着书边给宝宝念;也可以把图画上、书本上的故事情节讲给孩子听,同时出示字卡,让他们在理解情节的同时记住汉字。
有时,也可以采取先背书后认字的方法。先给孩子反复说他喜欢听的故事,直到宝宝能够独立复述出来。这时再一起来看书,对号入座,找到字音所对应的字形。
有心的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许多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识字的图片。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通过卡片,以游戏的方法来教孩子认识汉字。孩子学得轻松,父母教得也轻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对汉字的印象。
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是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儿歌,让孩子把他喜欢的儿歌背出来,再慢慢地一个一个把儿歌里的汉字教给宝宝。
如何让宝宝爱上文字
半岁至1岁4个月的婴儿处于识字的准备期,这段时间对孩子识字不作要求,但要创造识字读书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喜欢看字,习惯于看这种特殊的“物”。
当孩子能被抱起来看世界的时候,不仅要看物、观色、听音、辨形、嗅气味、尝味道、听说话、触摸东西,还要经常看字,听成人读字、读书。文字是语言的形体和标记,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孩子一来到人间生活、学习,就应当接触它,熟悉它。
要在墙上东一个西一个地贴些字块,客厅里要挂上字画。孩子能坐以后还可做些字块玩具给他玩,并让他翻看有文字的图画书。更重要的是,成人要当着孩子的面读字、读书,指条幅念给他听,渐渐地孩子就喜欢字这种特殊的东西了。在婴儿识字的准备期,不在于婴儿能否识字,只要他注意字并习惯于看字、听字就达到了目的。
1岁4个月前后,孩子正式开始识字,这是与认物并行发展的。在家庭的各种物品上,可以挂些相应的大字块。开始只限单字(即一个字的词),如门上挂“门”字,窗上挂“窗”字,墙上挂“墙”字,桌上挂“桌”字,画上挂“画”字,床上放“床”字,灯上挂“灯”字,书上贴“书”字,花上挂“花”字,等等。他们就能用“耳听、目视、手指、手抓”的方法认字。如成人读一个字时,教孩子用眼睛看那个字,或用手指出,或抓来那个字块,如果孩子做到了,那就要表扬他会认字了。
每天数分钟,训练一段时间后,识字促进了发音和说话,孩子就会慢慢跟着读出字音来,从而转变为“指字认读”。这时,一天就能初识一两个汉字,但要常常在游戏中复习。
婴幼园也应创设家庭式的识字环境,布置“识字走廊”,常常教教孩子。当父母接送孩子时,要鼓励他认几个字玩玩,然后表扬一下再离去,他会特别高兴。有的孩子甚至硬拉着家长的手,要大人指字考他。孩子这样主动,识字就上路了。
2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认复音词了。这时,挂字的物品就丰富起来了。如“电视机”“电冰箱”“收音机”“自行车”“娃娃”“厨房”“厕所”“阳台”“书架”“沙发”“衣柜”“糖果盒”“花钵”“脸盆”“毛巾”“小汽车”“小鸭子”(玩具)等字,都可挂在或摆在相应的物品上。有的还可写成词组或句子,如“漂亮娃娃”“这是台灯”“那是挂灯”等。在全家大照片下方还可挂“爸爸、妈妈、晶晶(孩子的名字)”等。
做以上识字卡片,字形要大,用废旧挂历裁成宽20厘米长40厘米的纸条,对折成方块后(不要裁开)即可两面写字,这种卡片既能摆也能挂。如果写复音词或短句,纸要裁长些,字与字之间应有一点距离,便于孩子认清每个字形,不使他张冠李戴。
每张识字卡片都要做正卡、副卡两套,正卡放在实物上,副卡挂在墙上,当孩子会走以后,就可以做以下识字游戏了.
怎样教孩子认字快又牢 学以致用
目前不提倡机械的不理解的电报式识字,也就是说写一个字,念给孩子,会了再教下一个。时间一长孩子把前面学的全忘了,因为孩子不知道这个字什么意思,印象肯定不会深刻。
就好比中国人学英语,单词掌握不少,但是不能交流。教孩子识字还是应该从文章和句子中学。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等,让孩子无形中去识字,这就是潜移默化。孩子既愿望听,还认识了字,而且还懂得了这个字或词怎么运用。比如“然后”这个词,孩子放学后家长可以经常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都干什么了,孩子就会说,上午我上课了,然后我去做操了,然后我又做游戏了。这就是学以致用。
如何教宝宝快速识字
利用图画故事书来教宝宝识字
不放过每一个给孩子读故事书、看图画书的机会。妈妈可以边点着书边给宝宝念;也可以把图画上、书本上的故事情节讲给孩子听,同时出示字卡,让他们在理解情节的同时记住汉字。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爸爸妈妈也可以用提字的办法。如,故事书中说到了小牛,就把“牛”拿出来,问宝宝牛吃什么呀?宝宝说:“吃草!”那就再让宝宝认识“草”这个字。
儿歌学汉字
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是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儿歌,让孩子把他喜欢的儿歌背出来,再慢慢地一个一个把儿歌里的汉字教给宝宝。
“动作”法
父母可以通过做动作来让孩子认识字。父母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就可以拿出写着“穿”字的卡片,然后做“穿”的动作,并让孩子也来做做“穿”的动作,达到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的效果。
识字卡片
有心的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许多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识字的图片。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通过卡片,以游戏的方法来教孩子认识汉字。孩子学得轻松,父母教得也轻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对汉字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