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淋病患者的孕期护理
妊娠合并淋病患者的孕期护理
妊娠妇女一旦发生淋球菌感染,症状往往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流产、胎膜早破、早产、羊膜腔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产后败血症、子宫内膜炎,严重时可引起播散性淋病。
淋病潜伏期为2~10d。妊娠期盆腔充血,组织疏松,炎症不易局限,故一旦发生淋球菌感染症状往往严重,产前检查往往只注意产科情况,而忽视了皮肤科、妇科病的检查造成漏诊或误诊,因此产前检查时,如患者主诉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或有脓性分泌物增多, 外阴部红肿或形成溃疡等症状时,可涂片培养或镜检找革兰阴性双球菌,一旦确诊为淋病,应同时做梅毒血清学检查,并进行早期、正规、足量的药物治疗,水剂普鲁卡因青霉素480万U肌注,每日1次,并加丙磺舒1g口服,丙磺舒可抑制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提高其血药浓度,延长并增强其药效。急性期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转为慢性淋病,往往较难治愈。疗程结束后1周内症状消失,尿液澄清,阴道、宫颈、尿道分泌物培养或镜检连续3次阴性方为治愈,否则应继续治疗。妊娠早期感染淋病可发生流产,晚期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因此应指导孕妇做好监护,每天数胎动,孕期禁止性生活,以免加重感染。
妊娠合并淋病怎样治疗
西医
治疗应尽早彻底,遵循及时、足量、规范用药原则。由于耐青霉素菌株的增多,目前首选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
对轻症者可应用大剂量单次给药方法使血液中有足够高之药物浓度杀灭淋菌;重症者应连续每日给药,保证足够的治疗时期彻底治愈。由于20%一40%淋病可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可同时应用抗衣原体药物。孕期禁用喹诺酮及四环素类药物。性伴侣应同时治疗。
首选药物:头孢曲松钠,单次用药250mg肌注;或头孢噻肟钠lg单次肌注;不能耐受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者可用大观霉素4g单次肌注,以上药物疗效可达98%,可同时加用阿奇霉素1g单次口服;或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7日。
淋菌性盆腔炎、传播性淋病多用头孢曲松钠1g,每日1次肌注,连续lO日,或大观霉素2g每日2次肌注,连续10日,加用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2次连续lO日;或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续10日。
淋病孕妇因常无症状,而妊期淋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应及时治疗,可首选头孢曲松钠1g,单次肌注,加用红霉素o.5g每日四次口服,连用7一10日。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4—7日应取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培养,连续3次均为阴性方为治愈。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
(1)保证产妇休息促进康复过程,产后3天特别是24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后采用渐进式增加日常活动,充分休息与睡眠可以有效的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保持产妇安静休息,避免一切引起情绪波动的刺激,必要时给予镇静剂,饮食宜清淡,防止发生便秘,可适当的应用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而引起心力衰竭。
(2)严密观察预防感染,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量,以及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按医嘱继续使用抗生素,定时查血象,并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做好会阴护理。
(3)鼓励并指导正确执行母乳喂养过程,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不宜哺育新生儿,给予退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哺乳的利害关系,并指导家属协助人工喂养,心功能允许的条件下,指导其参与哺乳新生儿的护理活动。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注意事项
当患者经过检查后,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如若患者被确诊为不宜妊娠者,则应根据医嘱停止妊娠,并采取一系列的术后预防措施以避免病情加重,如某些严重疾病像心力衰竭等。
如果患者可以继续妊娠,则患者应根据医嘱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孕期保健,以保证患者自身以及胎儿的安全,避免心脏病病情加重。最值得强调的是患者应密切进行产检,如果患者处于妊娠20周以前,则应按照每2周一次的原则进行检查,如果在20周以后则应选择每周一次,及时观察心脏功能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早根据医嘱进行住院治疗。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选择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及富含铁、钙等食物,以少量多餐为原则,不可一次进食太多,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患者在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最好不超过10千克,以减少心脏负担。另外,在16周以后,每日的食盐摄入量约在4~5克。并选择多吃蔬菜水果,以防止发生便秘。
此外,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适量的进行运动,不可过急过燥。保证足够的休息,每天至少在十个小时,中午保证休息1~2小时,并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果没有足够的休息,很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怀孕一个月可以同房嘛 孕期性生活注意事项
1、男性必须尊重孕妇,如果在妻子无性欲情况下强行性交是有害的。
2、有习惯性流产史、早产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妊娠合并心脏病和糖尿病者,孕期应避免性生活。
3、性生活应注意性交姿势,避免压迫孕妇腹部。
4、孕期性交时动作应轻柔些,避免过强烈、粗暴。
5、要特别注意性生活前后的阴部清洁。
淋病症状有哪些
(1)男性淋病1、男性急性淋病 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开始尿道口灼痒、红肿及外翻。排尿时灼痛,伴尿频,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3~4天后,尿道黏膜上皮发生多数局灶性坏死,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排尿时刺痛,龟头及包皮红肿显著。尿道中可见淋丝或血液,晨起时尿道口可结脓痂。伴轻重不等的全身症状。2、男性慢性淋病 一般多无明显症状,当机体抵抗力减低,如过度疲劳、饮酒、性交时,即又出现尿道炎症状,但较急性期炎症轻,尿道分泌物少而稀薄,仅于晨间在尿道口有脓痂黏附,即“糊口”现象。由于尿道长期存在炎症,尿道壁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瘢痕,前尿道形成多处瘢痕时,使分泌物不能通畅排出,炎症易向后尿道、前列腺及精囊扩延,并发前列腺炎、精囊炎,甚至逆行向附睾蔓延,引起附睾炎。排尿终了时尿道中常混有来自后尿道的淋菌,因此,后尿道炎和前列腺炎又为前尿道炎的传染源。由于前列腺和精囊的分泌物排人后尿道,并不断刺激后尿道,使其不断增厚,反过来又影响腺管引流不畅。这样相互影响,促使淋病病程迁延,不易治愈,并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2)女性淋病 1、女性急性淋病 感染后开始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一般经3~5天的潜伏期后,相继出现尿道炎、宫颈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及直肠炎等,其中以宫颈炎最常见。70%的女性淋病患者存在尿道感染。淋菌性宫颈炎常见,多与尿道炎同时出现。2、女性慢性淋病 急性淋病如未充分治疗可转为慢性。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白带较多等。3、妊娠合并淋病 多无临床症状。患淋病的孕妇分娩时,可经过产道而感染胎儿,特别是胎位呈臀先露时尤易被感染,可发生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早产、产后败血症和子宫内膜炎等。4.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 外阴、会阴和肛周红肿,阴道脓性分泌物较多,可引起尿痛、局部刺激症状和溃烂。
孕期要如何预防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实际上是寄生在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失调引起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国内有数据显示,孕妇中患病率为12.5%;这已经相当高的发病率了!不容忽视!
病症表现:主要还是白带增多,粘稠均匀,像酸奶状,有胺臭味(像臭鸡蛋的味道)。伴有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对孕期的影响:
孕期患细菌性阴道病,如果细菌沿子宫颈上行,可能会导致胎膜早破,从而造成早产。在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症状轻重进行筛查、再根据产妇自身状况,来决定治疗措施;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 内裤每日烫煮,避免重复感染;
2.一旦发现感染,丈夫也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多是通过性生活传染,所以丈夫也一定要进行防治,以免妻子治愈后同房,再次被感染;
3. 在妻子炎症期间,是严紧性生活的;如何预防细菌性阴道病?
预防,是避免细菌性阴道炎最好的办法。
需要注意几方面
1,怀孕后,阴道分泌物旺盛,务必注意外阴清洁;这一点很重要,干净舒服体现自然美!2,性生活的卫生至关重要,不仅要注意房事制之后,之前双方也应该注意清洗干净;其他一些重症感染,在孕期发生的会比较少,但也还是有的;妊娠合并疱疹病毒——胎儿感染可能致畸形。早期发现,医生会建议中止妊娠。如治愈或晚期感染的产妇,需选择剖宫产,避免婴儿感染;妊娠合并梅毒——可使胎儿致畸。早期发现,医生会建议中止妊娠;妊娠合并淋病——可导致新生儿眼睛失明。早期发现,医生会建议中止妊娠;宫颈癌——医生将按照发现时癌症的分期以及孕妇怀孕的难易程度,进行治疗。所以,建议怀孕前半年夫妇双方都应到医院进行孕检,如果发现异常,最好治愈后再怀孕!
妊娠合并淋病的临床表现
疾病概述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也可表现为眼、咽、直肠的感染及全身的感染。淋病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淋菌是呈肾形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常成双排列,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易将其杀死[1]。
临床表现
孕妇感染淋菌并不少见。 妊娠期任何阶段的淋菌感染,对 妊娠预后均有影响。
妊娠早期,淋菌性宫颈管炎可导致感染性 流产与人工 流产后感染。
妊娠晚期易因淋菌性宫颈管炎使胎膜脆性增加,易发生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可能引起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分娩时出现滞产。
对 胎儿的影响是容易发生 早产和 胎儿宫内感染。淋菌感染者 早产发病率约为17%。 胎儿感染易发生 胎儿窘迫、 胎儿宫内 发育迟缓,甚至导致 死胎、死产。患者产后常发生 产褥感染。
胎儿幸存经阴道娩出,可以发生新生儿淋菌 结膜炎、 肺炎,甚至出现淋菌 败血症,导致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淋菌感染的潜伏期为1~14日,故新生儿淋菌 结膜炎多在生后1~2周内发病,可见双眼眼睑肿胀,结膜发红,睫毛粘在一起,睁眼时流出脓性分泌物,局部加压有脓液溢出。
若未能及时治疗, 结膜炎继续发展,引起淋菌眶 蜂窝织炎,也可浸润角膜形成角膜溃疡、云翳,甚至发生角膜穿孔或发展成 虹膜睫状体炎、全眼球炎,导致失明。
妊娠期并发症有哪些表现
怀孕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有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以及妊娠糖尿病。若病情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母亲周产期患病率与死亡率。惟有及早诊断,控制病情,母子才能平安。
妊娠合并一些内科疾病,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如妊娠期合并感冒(妊娠感冒),妊娠期合并咳嗽(妊娠咳嗽),妊娠期合并淋症(妊娠小便淋痛),还有妊娠期并发的肢体面目肿胀(妊娠肿胀),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一般效果满意,已无副作用,必要时可加用西医西药治疗。
妊娠期间出现以尿频、尿急、淋漓涩痛为主要症状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中医也称为子淋,西医见于妊娠期合并泌尿系感染或结石。
妊娠期间,出现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要症状者,称为妊娠感冒。西医称为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妊娠期间出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甚则久嗽不已,称为妊娠咳嗽,中医亦称子嗽,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病。
妊娠期间,肢体面目或全身发生肿胀者,称为妊娠肿胀,中医称为子肿、子水不利、胎水不利。西医见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妊娠中晚期出现的水肿。
艾滋病患者合并淋病咋诊治
淋病是由奈瑟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也可通过日常接触 感染。潜伏期2~ 10天。男性患者的初发症状一般为排尿困难和尿痛,尿道口通 常有脓性分泌物,特别是晨起时,感染上行可造成前列腺炎和附睾炎,可出现会 阴疼痛、睾丸胀痛等症状。女性患者通常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尿频、尿急、 排尿困难等,也可出现外阴痛痒,分泌物增多,检查可见尿道口及宫颈红肿,宫 颈口黏液脓性分泌物,可并发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其他部位的感染 可引起淋菌性结膜炎、淋菌性肛门直肠炎和淋菌性咽炎。淋病的诊断有赖于显微 镜检,也可采用血清学检查、PCR或细菌培养的方法。淋病的治疗应根据血、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 时间视病情而定。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炎可选用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或 头孢噻肟。治疗后4~7天应当从患病部位取材做淋球菌涂片和培养,阴性方为 治愈。
淋菌性尿道炎症状
(1)女性急性淋病:感染后开始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一般经2~3天的潜伏期后,外阴部首先发炎,自觉瘙痒,行走时疼痛,相继出现尿道炎、宫颈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及直肠炎等,其中以宫颈炎最常见。70%的女性淋病患者存在尿道感染。淋菌性宫颈炎常见,多与尿道炎同时出现。
(2)女性慢性淋病:急性淋病如未充分治疗可转为慢性。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白带较多等。
(3)妊娠合并淋病:多无临床症状。患淋病的孕妇分娩时,可经过产道而感染胎儿,特别是胎位呈臀先露时尤易被感染,可发生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早产、产后败血症和子宫内膜炎等。
(4)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外阴、会阴和肛周红肿,阴道脓性分泌物较多,可引起尿痛、局部刺激症状和溃烂。
妊娠合并糖尿病应该如何护理
一】心理护理
糖尿病孕妇除了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外,还要担心胎儿安危,所以心理压力较正常孕妇大。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发生率达25%,尤其焦虑症和焦虑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 教育,告知孕妇在妊娠期间严格控制血糖,加强监测,使母儿预后较好,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临产后孕妇情绪波动大,紧张、疼痛、兴奋均可引起血糖大幅波动,故产程中更应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消除各种顾虑,使其有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二】药物治疗护理
胰岛素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唯一的治疗药物。因为它不透过胎盘,对母婴均安全。通过教育、指导使孕妇及家属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应用胰岛素的重要性,掌握剂量、注射部位,每日有序更换,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化。讲解注射后有无头晕、无力、饥饿、脉快等低血糖反应,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即进食含糖食物,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三】专科护理
孕期护理孕妇高血糖本身可降低胎盘对胎儿血氧供给,并且胎儿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使机体耗氧量增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发生胎儿死于宫内。在孕期应加强母儿监护,严密监测尿糖、血糖变化。准确核对孕周,教会孕妇自测胎动,若胎动频繁或减少,应立即就医。孕期应进行超声检查、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产时护理孕妇临产后情绪紧张及疼痛均可引起血糖波动较大,胰岛素具体用量不易掌握,产程中应严密监测血糖变化,临产后应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神志状况、呼吸变化及呼气有无酮味,血压、心率变化及胎心、宫缩、宫口等产程进展情况。妊娠合并糖尿病若胎儿发育正常,无产科指征,应尽量阴道分娩,减少手术产,且尽量缩短产程。因疾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手术指征,但大部分胎儿偏大,常伴宫缩乏力,故剖宫产率较高。
四】产后护理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发生率随之增高,故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宣教并指导母乳喂养,向家属及产妇解释新生儿的吸吮有利于子宫收缩。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皮肤清洁。
五】新生儿护理
所有新生儿不论孕周及体质量,均按早产儿护理,加强保暖,生后即喂葡萄糖水,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低血糖症状(呈安静昏睡、不易激怒状态)。若口服葡萄糖低血糖未能纠正,应静滴葡萄糖,并监测血糖变化。因新生儿出生后体内大量红细胞破坏,胆红素产生增加,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出现早,黄疸重及消退时间延长,故应常规检查。
六】健康教育
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将来患糖尿病机会逐年增加,故产后应控制饮食,调整食物结构,参加积极有益的运动,控制体质量,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发生,应加强随访与指导。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注意事项
一直以来,妊娠期合并心脏病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心脏病造成心脏负荷过重,加重了心脏负担,从而加大了产妇以及围生儿的死亡率。因此,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该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给您带来有用的信息。
当患者经过检查后,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如若患者被确诊为不宜妊娠者,则应根据医嘱停止妊娠,并采取一系列的术后预防措施以避免病情加重,如某些严重疾病像心力衰竭等。
如果患者可以继续妊娠,则患者应根据医嘱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孕期保健,以保证患者自身以及胎儿的安全,避免心脏病病情加重。最值得强调的是患者应密切进行产检,如果患者处于妊娠20周以前,则应按照每2周一次的原则进行检查,如果在20周以后则应选择每周一次,及时观察心脏功能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早根据医嘱进行住院治疗。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选择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及富含铁、钙等食物,以少量多餐为原则,不可一次进食太多,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患者在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最好不超过10千克,以减少心脏负担。另外,在16周以后,每日的食盐摄入量约在4~5克。并选择多吃蔬菜水果,以防止发生便秘。
此外,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适量的进行运动,不可过急过燥。保证足够的休息,每天至少在十个小时,中午保证休息1~2小时,并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果没有足够的休息,很可能诱发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