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时如何选择抗生素
尿路感染时如何选择抗生素
抗菌药物很多,各有特点,故在应用时应扬长避短。磺胺药物的主要优点是在尿中的浓度高,耐药性小,副作用轻,能抑制阴道前庭和尿道口周围的细菌,因而减少了尿路感染再发的机会。临床实践证明,磺胺甲基异口恶唑加甲氧苄氨嘧啶、碳酸氢钠称sts法,对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碱杆菌、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疗效,而且其疗效较氨苄青霉素、呋喃口旦啶等高。
广谱青霉素,包括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目前以氨苄青霉素临床应用最广泛,本组药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杀菌作用,且肾毒性低,使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羧苄青霉素对变形杆菌疗效较佳,大剂量使用时对绿脓杆菌疗效较好,对大肠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疗效亦较好。
头孢菌素(先锋霉素)类是高效抗生素,其特点有:①抗菌谱广;②对酸及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较很多半合成青霉素稳定;③其作用机理似青霉素;④药物不良反应少,毒副作用较低,引起的过敏反应约为青霉素的1/4,使用安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噻肟、头孢噻甲羧肟等,具有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的作用,部分具有抗绿脓杆菌作用。其中头孢哌酮是唯一不需要在肾衰时调整剂量的头孢菌素,血浓度高,对肾盂肾炎疗效好。
氨基甙类,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也是治疗尿感常用药物,对绿脓杆菌有效。此类药对第8对脑神经和肾脏有毒性,临床上一般不用作轻度感染的首选药。
喹诺酮类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常用于尿路感染的是萘啶酸,第二代是吡哌酸,第三代如氟哌酸、氟嗪酸、环丙沙星等。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更广,对大部分肠道杆菌、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均有效,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治疗脓尿的用药原则
在患者治疗脓尿过程中,药品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如果用药过度,会对病人自身产生影响,如果用药过轻会达不到治疗效果。所以医生在用药时会遵守下列用药原则: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要查明致病菌,就应在选用抗生素前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可选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因为尿路感染大多数都是由大肠肝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
2、联合用药。通常应尽可能选择单一用药,如果出现单一药物治疗无效,发生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出现耐药菌株的情况时,可以考虑联合用药,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推荐阅读:夏季如何预防尿路感染?
3、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抗菌药物。上尿路感染为肾实质深部感染,需要在尿内和血中都有较高浓度的抗菌药物。下尿路感染通常为尿路的浅层黏膜病变,需要在尿中有高浓度的抗菌药物,如呋喃类药物、厌大霉素等。
4、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由于大多数的药物都要经肾脏排泄。所以,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对于肾功能不全者更是如此。否则药物容易在体内积蓄中毒,会给肾脏带来进一步的伤害。
孕期尿路感染怎么办
做好预防性护理
孕期容易患尿路感染,怀孕之后应该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消除局部细菌滋生的环境,减少感染机会。
怀孕期常有生理性尿频。这是增大的子宫挤压膀胱,使之容量减少所致,当孕妇出现排尿疼痛,或有尿就憋不住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做尿化验时,要取中段尿,即弃掉最开始排出的尿液,这样才能避免外阴的分泌物,细菌等污染尿液而出现的异常结果。
大量饮水排尿
一旦确诊患上尿路感染的孕妈妈,要多饮水,多排尿,这样可以清洗尿道,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加速排出。
慎重使用药物治疗
尿路感染时用药目的是抗菌消炎和缓解症状。
但由于孕妇情况比较特殊,在选择抗生素的时候,既要保证疗效,又要注意对胎儿的影响,避免导致胎儿畸形,最好在医院做尿中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后再用药;具体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也要在医生安排指导进行,一般急性膀胱炎用药3到5天,慢性肾盂肾炎连续用药4到6周,急性肾盂肾炎因连续用药10到14天。
使用抗生素注意
如果是怀孕初期得膀胱炎,或在初次孕检时检测出尿路细菌检测呈阳性,可以听从医生建议,服用7到10天抗生素,部分抗生素在孕期服用是安全的,服用抗生素几天后,膀胱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孕妇一定要坚持服药完整个疗程,才能清除尿路里所有的细菌。
如果是孕初期得了肾炎,就需要请医生通过静脉注射抗生素,并监控早产迹象,并在治愈后坚持复查,可能要在整个孕期使用抗生素,起到预防作用。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够提高尿液的酸度,能减少各种诱发尿路感染细菌的生存率,所以孕期适量喝橙汁,柠檬汁,猕猴桃汁一类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对于防治尿路感染有益。
坚持复查
因为尿路感染常可导致慢性或反复发作,所以尿路感染治疗后要复查,科学而正确的做法是,用药结束后5答7天到医院做尿液细菌检查,如为反复阴性即表示已治愈,如果尿液中仍然有细菌,应再用药1个疗程,这样才能彻底治愈。
尿路感染预防办法
尿感的再发可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一般认为,在尿路感染痊愈后的2周之内再次出现同一种细菌的感染则为尿路感染复发;相反,在尿路感染痊愈后的2周之后再次出现的感染,则无论致病菌是否与前一次相同,则均诊断为重新感染,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性生活后马上排尿:性交后马上去洗手间,即使细菌已经进入膀胱,也可以通过排尿将它排出体外。
2)及时排尿:排尿时,尿液将尿道和阴道口的细菌冲刷掉,有天然的清洁作用。
3)避免污染:引起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它寄生在肠道里,并不引起病症,但如果由肛门进入尿道口,就会导致尿道发炎。所以大便后用干净的卫生纸擦拭,要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以免污染阴道口。如果洗手间有冲洗设备,最好认真地冲洗肛门部位。
4)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所以,多喝橙汁、柠檬酸、猕猴桃汁之类的富含维生素饮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益。
5)向医生咨询:有时候即使做到了所有应当做的事情,仍然会得感染。如果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尽快向医生求教。如果经常性的发生感染,像一年4、5次,那么千万不要忽视,有必要求助医生,制定一个预防或治疗计划,与医生一道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反复感染。
6)抗生素预防:抗生素预防可以明显减少女性尿路感染复发的机会。对于在半年内尿路感染复发2次或2次以上,或者1年内复发3次或3次以上的女性患者,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A级)。预防方案包括持续性给药法和性交后服药法,疗程6~12个月。这些方案必须在原有尿路感染痊愈后(停药1~2周后复查尿培养阴性)方可采用,并可根据以往的药敏实验结果以及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选择抗生素。和持续性给药方法相比,性交后服药法更方便,更易于被性生活相关的患者接受,可于性生活后2小时内服用头孢氨苄或环丙沙星或呋喃妥因
尿路感染的检查方法
1、尿常规、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虽然它对尿路感染没有确诊价值,但结合临床症状,常可作为临床医生初步诊断尿路感染的依据。爱迪计数是尿沉渣镜检的方法之一,可作为尿常规的辅助检查。
2、尿液细菌培养。尿液细菌培养是尿路感染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只有尿液细菌培养阳性才能诊断尿路感染,否则诊断不能成立。尿液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对治疗时选择抗生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对疑有其他并发疾病或疑诊的尿路感染患者可做肾、膀胱B超、X线检查(包括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甚至CT检查,以除外肾结核、尿路结石、肾积水、肾囊肿、肾肿瘤、尿路畸形等。
4、对于不能确定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的患者,检查尿沉渣中抗体包裹细胞(ACB)、尿溶菌酶、β2微球蛋白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尿路感染的疾病预防
任何疾病我们做好疾病的预防之后不代表不会发病,但是我们不做好患者的疾病预防工作患者一定会发生这种疾病,对于尿路感染这种疾病来说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的护理,患者才会更加的健康呢?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做了尿路感染以下的知识阐述:
抗生素预防:抗生素预防可以明显减少女性尿路感染复发的机会。对于在半年内尿路感染复发2 次或2次以上,或者1年内复发3次或3次以上的女性患者,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A级。
预防方案包括持续性给药法和性交后服药法,疗程6~12个月。这些方案必须在原有尿路感染痊愈后停药1~2周后复查尿培养阴性方可采用,并可根据以往的药敏实验结果以及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选择抗生素。和持续性给药方法相比,性交后服药法更方便,更易于被性生活相关的患者接受,可于性生活后2小时内服用头孢氨苄或环丙沙星或呋喃妥因
绝经女性患者的预防:阴道局部应用雌激素软膏可以恢复阴道局部环境,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复发机会A级。
对于频繁尿感再发的患者应详细检查其泌尿系统有无解剖畸形、基础病变如结石、多囊肾、髓质海绵肾等及整体免疫系统异常。
尿路感染患者的疾病治疗虽然以上我们专家从疾病的一些角度做了一定的知识阐述,但是尿路感染的患者还应该注意的就是随时的治疗自己的疾病不足之处,发现我们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再者尿道炎的患者还应该多进水。
经期尿频尿痛怎么办
月经期间出现尿频尿急多数都是因为尿路感染的,尿路感染可以口服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三金片来进行治疗。在治愈后,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这样就可以避免这个炎症的反复发生的。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
引起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它寄生在肠道里,并不引起病症,但如果由肛门进入尿道口,就会导致尿道发炎,所以大便后用干净的卫生纸擦拭,要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以免污染阴道口,如果洗手间有冲洗设备,最好认真地冲洗肛门部位。
尿路感染健康指导
1、一般措施:①多饮水,每天入量最好在2000ml以上,每2~3小时排尿一次。②性生活相关的患者,与性交后及时排尿,必要时需向妇产科医生咨询并选择适宜的避孕方式。③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④蔓越橘汁(cranberry juice),实验研究显示蔓越橘汁可以阻止大肠埃希菌粘附在尿路上皮细胞上,可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
2、抗生素预防:抗生素预防可以明显减少女性尿路感染复发的机会。对于在半年内尿路感染复发2 次或2次以上,或者1年内复发3次或3次以上的女性患者,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A级)。预防方案包括持续性给药法和性交后服药法,疗程6~12个月。这些方案必须在原有尿路感染痊愈后(停药1~2周后复查尿培养阴性)方可采用,并可根据以往的药敏实验结果以及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选择抗生素。和持续性给药方法相比,性交后服药法更方便,更易于被性生活相关的患者接受,可于性生活后2小时内服用头孢氨苄或环丙沙星或呋喃妥因
3、绝经女性患者的预防:阴道局部应用雌激素软膏可以恢复阴道局部环境,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复发机会。
4、对于频繁尿感再发的患者应详细检查其泌尿系统有无解剖畸形、基础病变(如结石、多囊肾、髓质海绵肾等)及整体免疫系统异常。
一般来说,在月经期间出现尿频尿急的时候,多数跟尿路感染有很大关系,如果症状不太严重的话,一定要多喝一些水,另外在月经期间要注意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部的干燥,干净,做好例假期间的卫生工作也很重要,如果症状较严重,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尿路感染时需做的检查
尿路感染时需做的检查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虽然它对尿路感染没有确诊价值,但结合临床症状,常可作为临床医生初步诊断尿路感染的依据。爱迪计数是尿沉渣镜检的方法之一,可作为尿常规的辅助检查。
尿液细菌培养是尿路感染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只有尿液细菌培养阳性才能诊断尿路感染,否则诊断不能成立。尿液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对治疗时选择抗生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疑有其他并发疾病或疑诊的尿路感染患者可做肾、膀胱B超、X线检查(包括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甚至CT检查,以除外肾结核、尿路结石、肾积水、肾囊肿、肾肿瘤、尿路畸形等。
对于不能确定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的患者,检查尿沉渣中抗体包裹细胞(ACB)、尿溶菌酶、β2微球蛋白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