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症是怎么引起的吗
儿童抑郁症是怎么引起的吗
1、社会要素:很多儿童抑郁症患者患病的缘由并不是由于先天性遗传要素招致的,而是后天性的外界环境的刺激招致的。如缺乏家庭的暖和,过度的惩罚受虐、父母的离异、死亡、遭受不测灾祸等对儿童的激烈刺激,使得儿幼稚嫩的心灵和臂膀乃至生命之无法接受,招致儿童肉体抑郁以至失常,从而诱发其抑郁的呈现。
2、性格要素:关于那些天生性格过于内向、自尊心过强、心理素质较差的儿童相对于那些生动开朗的儿童是更容易患有抑郁症的,这类儿童一旦遇到一点艰难、波折其内心的肉体压力就会过大,长期如此重压,并且不得不到有效的宣泄,使的他们患上了抑郁。
3、学习要素:还有些患有抑郁症的儿童之所以患病就是由于本人脆弱的自自信心遭到严厉的打击而形成的,如一些儿童由于成果不理想或者犯了错误时,家长的教师教育的办法不当,遭到严厉的责备、严厉的经验、无情的贬低,使他们的自尊遭到伤害,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孤僻、自卑,从而构成了恶性循环,最终招致儿童抑郁的发作。
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原因
社会心理因素
重大的生活事件、童年发生的不幸遭遇、社会支持的缺乏等因素影响,均可能在原有遗传因素的基础上促发抑郁症。如亲人去世、父母关系紧张或离异、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考试不及格等,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剧烈反应并导致情感加重。
遗传性因素
家族遗传性因素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如果儿童的父亲或母亲有抑郁症就会引起儿童的抑郁症。如有抑郁症的父母在家少言寡语,不参加社会活动,不大与人结交来往,或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心,稍有不适,就十分紧张焦虑,忧心忡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情绪。
病前人格的影响
急性抑郁症患儿病前个性多有倔强、违拗等特征,并可有被动-攻击性人格。患儿一旦失去了自尊或受到了重大挫折便会表现出攻击性,而这种攻击性又不直接表现出来,而是把攻击冲动转化为抑郁倾向,越是想攻击,抑郁也就越深。
如何警惕儿童抑郁症的出现
一、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也会引起儿童精神抑郁症,某种客体如某人或某物的丧失对抑郁症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人或事物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以至于儿童把它看成与自己是一体的,当如此重要的人或物一旦不复存在,如父母的分离死亡等,就会引起儿童强烈的矛盾情感,并由此转化为对自身的敌意感,从而导致此病的产生。
二、认知因素
儿童精神抑郁症的发病原因还包括认知因素,儿童的认知在形成抑郁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看法认为,儿童早期的经历如分离、丧亲、缺乏母爱和家庭的温暖等等易造成一种消极的认知背景,一旦儿童遇到挫折时便倾向于贬低自己,产生无能、绝望的情感体验,并且对事物做歪曲和夸大的理解。消极的认知构成了本病的易感性机理。
三、遗传因素
这是儿童精神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之一,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约50%的抑郁症儿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此症。抑郁症儿童在发病以前,个性往往比较倔强、违拗,或表现被动、无能、依赖和孤独。此外,父母死亡或离婚等事件也可使儿童产生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该怎么办
☆ (1)在认识上给予提高,父母或老师每星期给该女孩讲一个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以事实说明“艰苦炼意志,困难造英雄”的真理,使其自觉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
☆ (2)在生活上要加强锻炼,凡事都要求她自己去做,培养孩子“让我自己来”的习惯;
☆ (3)合理分担家务劳动,可安排她在家里扫扫地、洗洗碗等;
☆ (4)积极锻炼身体,规定每天早上上学前要跑步,可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
☆ (5)认真做好作业,对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要限定时间完成,不准一边做作业一边玩。
关于儿童抑郁症的表现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学校学习节奏加快,儿童抑郁症也随之诞生,很多家长不清楚儿童抑郁症的表现,就导致病情不断恶化。所以及时知道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是非常必要,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下面就来介绍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有:多动,攻击别人,害怕去学校,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不服从管教,冲动,逃学,表达能力差,成绩差,记忆力下降,离家出走,甚至有厌世和自残、自杀行为等一系列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不过最关键的儿童抑郁症的表现还是丧失的感觉,丧失了良好的情感体验,丧失了自尊,老是责备自己不行、不如别人,是一种丧失的感觉。而这些儿童抑郁症的表现都是比较常见的,请谨记。
只有知道这些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才能让父母更好的发现患儿的病情,到时治疗起来也就不会那么复杂了。所以请父母们多多警惕这些儿童抑郁症的表现。祝各位患者能早日康复。
儿童抑郁症的病因是什么
(1)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儿童抑郁与母亲有关,而与父亲无关。对于家庭关系的研究均表明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父母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将导致或加重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概率。此外,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
(2)人际因素,人际因素与抑郁症有较高的负相关。人际关系的好与坏,主要表现为孩子是否能够在社会群体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其中,对同学关系的感受、喜欢或厌恶老师这两项的影响力更大一些。人际交往是孩子自我肯定和自我塑造的路径,尤其是性格敏感、情绪化的孩子,更是如此。长期处于不受欢迎的人际环境里、或者突然换了新环境,都易使孩子出现抑郁情绪,如果家长发现的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抑郁症;
(3)应激性生活事件,儿童青少年抑郁的促发因素主要源自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压力,即各种应激生活事件。例如: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有研究表明,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问题,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易引起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发生。另外,住院也易引发抑郁,原因是住院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孩子感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而产生自卑感、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对他人敏感等。
心理素质差
虽然引发儿童抑郁症的病因有多种,但最重要的还是精神压力。不少患者幼年时期心理素质较差,自尊心很强,但又很脆弱,心理不稳定,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精神压力。如果儿童长期处在这样的重压之下,那么一个微小的挫折就有可能摧毁其精神,让他们患上抑郁症。
1、学习方面的压力
大体上说,每一种学习障碍都会导致情绪问题,都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使自己的信心发生动摇,并感到沮丧和忧愁。而这些情绪问题又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习成绩一贯很好的儿童,由于某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也可能发生抑郁症。
2、父母或老师管教方式不恰当
当孩子出现成绩滑坡或犯错误时,没能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谅解、鼓励,而是遭受到严厉的教训、责骂,甚至体罚,这样极易摧毁孩子脆弱的自信,重创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害怕见到父母或老师,陷入过度担心、害怕的状态,这样就容易发生孤僻、沉默、自卑等抑郁情绪。
3、理应激事件也是诱因
如失去亲人、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以及遭到虐待、抛弃等。
4、家族遗传性因素
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约50%的抑郁症儿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症。抑郁症儿童在发病以前,个性往往比较倔强、违拗,或表现被动、无能、依赖和孤独。
5、性格因素
孩子的性格因素会产生儿童抑郁症,在所有的抑郁儿童中,那些性格过于内心、自尊心过强、心理素质较差的儿童发生抑郁的比例高于那些活泼开朗的儿童,这些儿童一旦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其内心的精神压力就会过大,长期下去,很容易引发儿童抑郁症。
6、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会使儿童产生抑郁症,有调查显示,患有抑郁症的儿童其所受的来自外界的刺激要高于正常的儿童5倍之多。如过度的惩罚受虐、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离异、死亡、遭受意外灾害等对儿童的强烈刺激,使得儿童稚嫩的心灵和臂膀乃至生命之无法承受,导致儿童精神抑郁甚至失常,引发儿童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
一、行为方面: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为多动,攻击别人,害怕去学校,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不服从管教,冲动,逃学,表达能力差,成绩差,记忆力下降,离家出走,甚至有厌世和自残、自杀行为等。
二、情绪方面: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为目光垂视、呆滞无神,表情冷漠,易激怒,敏感,哭闹,好发脾气,焦躁不安,厌倦,胆小,羞怯,孤独,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惊吓,常伴有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没有价值,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唉声叹气,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
三、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为学龄期的孩子常会过于消瘦,睡眠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并开始用一种缺乏感情的单调的语言讲话。除基本的抑郁表现外,更易激惹、发怒、谩骂。不仅不喜欢自己而且厌恶周围一切。头痛、失眠和厌食并且满面愁容等多种小孩抑郁症的症状,不善向成人表述内心痛苦感受。
四、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为躯体方面:睡眠障碍,食欲低下,体重减轻,疲乏无力,胸闷心悸,头痛胃痛,恶心,呕吐,腹泻,遗尿遗屎等。这类情形常被误诊为躯体疾病。
儿童也会得抑郁症
孩子得抑郁症的原因
专家也并不确定什么样的孩子会更容易得抑郁症,不过以下几个原因可能会是导火索。
抑郁基因
如果孩子父母中有一方曾经得过抑郁症,那么其孩子得抑郁症的几率为25%,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此病,孩子的几率则增加到50%甚至更高。
神经物质失衡
脑中一类神经传导素的物质,也就是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芬,它们在控制情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专家们认为抑郁症的孩子可能是由于这些神经物质分泌不足导致的。
创伤
有一半的抑郁症患者,包括儿童和成年人,他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重大的、使生活发生巨变的事件。比如,失去至爱,搬到新的城市、或者是一次事故中的直接受害者。而孩子们通常没有处理这些重大创伤的能力,于是便在心里产生了阴影。艾欣7岁便得了抑郁症,那年她妈妈遇到一次严重事故并且受了重伤。从那以后,艾欣便关闭了自己的情感大门,但专家们认为其实她也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只是用了另一种方式:她恐吓别的小孩,画一些恐怖的画,比如受伤的人或被杀的人,当她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她抓破自己的脸。
荷尔蒙分泌发生变化
学龄前孩子也会得抑郁症,不过更多诊断有抑郁症的儿童是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这个阶段正是荷尔蒙发生变化的时期,男孩与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大致相当,但是在十几岁和进入成人期时,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提高,是男孩的两倍。变化的荷尔蒙以及社会的期望是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所在。
太过追求完美造成的现实失落感
如果说是因为自卑造成的抑郁症,倒不如说是太过追求完美而导致的失落引起的自卑感,所以家长应该多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用一颗常态的心理面对挫折、失败,多给孩子一些安慰,比如这件事情没做好也没关系,我们重要的是做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千万不要对孩子太过严苛,否则这些无形的压力也会成为孩子抑郁症的原因。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
儿童抑郁症通常可分为急性抑郁、慢性抑郁、隐匿性抑郁三种。
1、急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诱因,如父母突然死亡,遭受意外灾害,或因病住院而离开父母等。这类儿童病前精神正常,发病时忧郁症状明显,如整天流泪、动作迟缓、声音低、食欲不振、乏力、失眠、恶梦、日渐消瘦,常常独进独出,不与其他儿童交往,有时可流露出绝望感。
2、慢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过去常有与父母多次分离的经历,或有其他的精神创伤的病史,但并无重大的突然的诱因。病前适应能力差,忧郁症状呈逐渐加重,表现为胆小、害差异、容易受惊、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少而浅。检查时可发现其行为退缩、表情淡漠,并有厌世观念和自杀企图等。
3、隐匿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的抑郁症状常常相当隐匿,多表现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不听话、多动、执拗、反抗、攻击、不守纪律、学习困难、冲动捣乱或其他不良行为。也可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过食、大小便失禁等身心问题。多数儿童忧郁不明显,但有的儿童可周期性地出现抑郁症状。
抑郁症对不同年龄孩子的影响
婴儿期抑郁症
大多发生在6个月以后,主要与母子分离有关,患儿首先表现为不停地啼哭、易激惹、四处寻找父母、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吃奶差、体重不增、睡眠减少。
学龄前期儿童抑郁症
学龄前期儿童抑郁症可使患儿易激惹、社交行为退缩、不愿上幼儿园、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食欲下降、易生病,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学龄期儿童抑郁症
学龄期儿童抑郁症的患儿常性格孤僻、不合群、和同学关系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不好、自我评价低,可产生消极意念或自杀行为,部分儿童出现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
青春期抑郁症
患儿除有心理低沉、思维迟滞、理解力和记忆力下降外,还可出现反社会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犯罪、自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