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足跟血查什么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新生儿足跟血查什么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由于先天因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宝宝生长障碍、智力落后。新生儿主要表现为不爱动、不爱哭、反应差、爱睡觉、肌张力低下,此外还常常有喂奶困难、腹胀、便秘、生理性黄疸延长、体温低等。由于此病治疗非常简单,给宝宝补充甲状腺素即可,因此早期检测、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治疗意义重大。
新生儿血液筛查的内容
新生儿血液筛查的内容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俗称“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素的分泌减少或完全缺乏,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宝宝通常会具有迟生(超过预产期2周依然没有出生)、超重(宝宝出生体重超过4公斤)、黄疸长(黄疸相较正常宝宝消退慢)的特征,并伴有脐疝、少哭和便秘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和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宝宝将会进一步出现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落后的表现。
先天性甲低预后先天性甲低病人治疗越早,预后越佳,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逐步开展使病人有可能在出生后1~3 周得到确诊和治疗。一旦确诊,需要立即治疗。大多数早期治疗病例均可获得较高智商。若出生时即发现明显宫内甲低存在,如骨龄明显延迟、T4 水平极低、甲状腺缺如等,对智商影响具有高度危险性,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可能性较大。
苯丙酮尿症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宝宝由于肝细胞缺乏苯丙氨酸-4-羟化酶(PAH),不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在宝宝体内大量堆积,从而致病。患有这种疾病的宝宝尿液会出现难闻的鼠尿味,并伴有毛发特别稀黄的症状。如果延误治疗,宝宝出现的智力损害将是不可逆的。特别提示: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一种群体过筛检查,不能排除有个别病例被漏诊的可能。因此即使宝宝通过了筛查,一旦出现上述疾病的异常表现,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足跟血筛查方法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这种方法是在新生儿出生之后,提起说孩子的足跟血来进行检查,确保孩子的身体没有任何的病症,以及可以确保孩子身体是否健康,那么接下来的文章中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哪些疾病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对新生儿的血液进行实验室诊断,以便早期发现某些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通过及时有效治疗,避免导致患儿智力、体格发育障碍等严重危害发生。
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针对在新生儿期可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类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由于各地区疾病的发病情况不一样,所筛查的疾病种类也不同。例如,南京地区所筛查的疾病以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为主。
孩子看起来很健康,还要做筛查吗
即便带有先天缺陷的患儿,大多数在早期没有明显特异性症状,通常在出生后3-6个月甚至是1岁以后才会出现一些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那时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器官可能已经遭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残疾等严重后果,即使治疗也无法挽回,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健康的孩子也应该进行筛查。
在孩子出生开始哺乳72小时后,出生医院负责采集孩子的末梢血制成干血片。为了保证筛查的准确性,现在均采用集中检验的方式,即采集的血液样本送往专业的筛查中心进行检测。目前新生儿最常用的是在足跟内侧或外侧缘针刺采集血样。
上的文章当中我介绍到了新生儿足跟血筛查首先呢?是为了更好的能防止孩子出现的各种疾病,预防和检查的作用能更好快速的确诊孩子,身体是否是健康的。
亚临床甲减孕妇的产后处理
甲减产妇母乳喂养是安全的,可以母乳喂养。但如果产妇的甲状腺抗体滴度很高,需要单独咨询内分泌科医师。
亚临床甲减孕妇分娩后,可将甲状腺激素剂量减少到妊娠前服用的剂量,减量4~6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
产妇在产后容易发生产后甲状腺炎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产后3~6个月是免疫功能紊乱的高发期,此时应该检查甲状腺功能,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需要调整治疗,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产后一年再次复查甲状腺功能。
甲减或亚甲减孕妇的新生儿处理
甲减是筛选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首选项目,测定足跟血TSH(试纸法)是比较可靠的筛查方法。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取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片上,室温下自然干燥后测定TSH浓度作为初筛。
但是这种方法会漏掉5%~10%的轻度甲减患儿。因此,对患有甲状腺疾病孕妇的新生儿建议进一步测定血清TSH和FT4;还有临床症状可疑的新生儿,也建议采静脉血检查甲状腺功能,鉴于新生儿生后甲功的动态变化结合甲减治疗的迫切性,静脉采血查甲功的时间可在生后1~2周时进行。
什么是足跟血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的检查。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治疗的疾病。目前我国列入筛查范围的项目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
足跟血筛查:足跟血主要查苯丙酮尿症(简称PKU)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CH),这两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宝宝智力严重低下,但是如果在新生儿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
足跟血是检查什么疾病的
足跟血并不能检测所有新生儿疾病,主要是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患苯丙酮尿症,宝宝会逐渐出现头发由黑变黄、皮肤变白,并伴有肢体重复动作等神经系统疾病。宝宝尿液有非常难闻的老鼠尿味。此外,宝宝还容易有湿疹、呕吐、腹泻等。
一旦患有此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康复越好。如发现此病,就给孩子吃特定奶粉,孩子就不会发生苯丙氨酸异常积累,智力也不会受到影响。
足跟血的标准值是什么?
足跟血采血结果为阳性,则疑似患病,经复查后如果阴性就安全了。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范围:2~10mU/L,血清苯丙氨酸(PHE)正常范围:<2mg/dl。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筛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就是通过简便、快捷的方式,在新生儿中筛查,出患有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的患儿,以便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其以后发生智力障碍、发育及行为异常,这项工作是现代预防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各个地区、各种疾病的发病情况不一样,所筛查的疾病种类也不同。例如,南京地区所筛查的疾病为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先天性代谢缺陷,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165000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孩子皮肤白皙,头发变黄,虹膜变浅,行为发育及智力发育落后,严重者智力低下接近白痴。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是由于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各种合成酶缺陷,母亲孕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碘剂等引起的甲状腺素合成障碍。人群中发病率为1/7000—1/5000,女性患儿与男性患儿比例约为2:1。重症患儿多为过期产儿,新生儿可出现喂养困难、哭声嘶哑、反应不良、面部浮肿、大舌、肢端过冷、脐疝以及便秘、黄疸消褪延迟等,稍大即出现发育落后、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等严重后果。
足跟血的介绍
足跟血主要查苯丙酮尿症(简称PKU)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CH),这两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宝宝智力严重低下,但是如果在新生儿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的检查。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治疗的疾病。目前我国列入筛查范围的项目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因宝宝苯丙氨酸代谢障碍,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经食物摄入体内后,部分被人体用于蛋白质合成,其余部分被转化成其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