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海螵鞘的注意事项 祛湿敛疮
炒海螵鞘的注意事项 祛湿敛疮
炒海螵鞘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同时能够痛经络、祛寒湿,所以炒海螵鞘有祛湿敛疮的功效,对疔疮、疔疮久不收口、以及湿疹、湿热脚气等皮肤症状都具有缓解作用。
炒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制酸止痛
炒海螵鞘在中医上同时归胃经,并且具有收敛作用,所以在滋补胃部的同时,可以抑制过多的胃酸,从而起到保护胃部,避免胃部受损的作用,所以炒海螵鞘有制酸止痛的功效。
海螵蛸的副作用
海螵蛸能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根据您以上的症状描述,可以明确您现在的主要不适是月经失调,应该主要表现为出血不止,所以需要使用止血调经的药物。如果对海鲜过敏的话,建议您服用藕节炭,血余炭,小蓟等止血的药物,暂时不宜服用海螵蛸、 平时宜清淡饮食,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休息。
固精缩尿最有效的中药 海螵蛸固精止带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收集其骨状内壳,洗净,干燥,生用。
性味归经:咸,涩,温,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用法用量:煎服5-10g,散剂酌减,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利尿吃什么药 滑石
滑石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全年可采,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洗净,砸成碎块,研粉用,或水飞晾干用。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用法用量:煎服,10-20g,宜包煎,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脾虚,热病伤津及孕妇忌用。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收湿敛疮
海螵蛸配黄连,黄柏,青黛,煅石膏等研末外用,可用于收湿敛疮,治疗湿疮湿疹;用海螵蛸配胭脂研末涂擦,可治疗小儿脐疮出脓血;阴囊湿疹患者用海螵蛸与蒲黄研末擦拭外局部,有助于缓解病情。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海螵蛸,对中药没有认识的人一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其实,这味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治疗胃病上,下面,专家就来给我们简单介绍下。
中医认为,海螵蛸味咸、涩,性微温,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巧用海螵蛸可治疗各种胃病。
1、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三七粉12克,白及9克,海螵蛸3克。共研为细末,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2、治胃痛吐酸:海螵蛸30克,阿胶9克。共炒,再研细末,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3、治胃溃疡出血:海螵蛸15克,生地榆9克,木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4、治胃出血:海螵蛸15克,白及18克。共研细末,每次4~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看了上述专家的介绍后,大家都对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有了认识和了解了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胃病患者存在阴虚症状,那不宜过多的服用海螵蛸,因为服用的时间长了容易导致便秘的症状出现,如果有必要服的话,可以适当的配上一些润肠的药一起服用。
五倍子有什么作用 收湿敛疮
五倍子外用能收湿敛疮,有解毒消肿之功。治疗湿疮流水、溃疡不敛、疮疖肿毒、肛脱不收、子宫下垂等,可单味或配合枯矾研末外敷或煎汤熏洗。
炒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
炒海螵鞘在中医上性味咸、涩、温,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对机体出现胃出血、咳血、吐血、便血等内部出血症状时,使用内服炒海螵鞘的方式可以起到止血作用,同时食用外敷的方式时,对外伤性出血也可以起到止血作用。
桑螵蛸、海螵蛸有哪些副作用
比较桑螵蛸与海螵蛸功效应用的异同点。相同点:两药均能固精止遗,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等证。不同点:桑螵蛸固涩之中又能补肾助阳,可治肾虚阳痿。海螵蛸固涩力较强,又能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用治崩漏、吐血、便血、外伤出血及湿疹、湿疮、溃疡不敛;兼能制酸止痛,为治疗胃脘痛胃酸过多之佳品,海螵蛸功用主治=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桑螵蛸功用主治=补肾,固精。治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痿,早泄。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
海螵蛸味咸,性微温,入肝经血分,具有收敛止血,止带,除湿制酸的功效,适宜于治疗崩漏带下,血枯经闭,阴蚀烂疮,胃痛吐酸等病症。与茜草同用可收敛止血,治疗妇女冲任不固;与白及等分为末服用,可治疗肺胃出血。。
墨鱼干表面白色的是什么 墨鱼干中间白色固体是什么
墨鱼中间那块白色的固体俗称“墨鱼骨”,中药上称之为“乌贼骨”或“海螵蛸”。
海螵鞘的化学成分:碳酸钙80%~85%,壳角质6%~7%,黏液质10%~15%,蛋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并含少量氯化钠、磷酸钙、镁盐等。
海螵鞘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中耳炎流脓验方
氯冰散
组成:氯霉素粉(可用口服氯霉素片剂去掉糖衣)20g 冰片2g
制用法:二药混合研成极细粉末,装于喷粉器中备用。用时先以双氧水洗净耳内脓液,再吹入鼓室一薄层,每日1~2次。5次为1疗程。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中、大穿孔者。
对氯冰散吹耳之法,经数百例观察,干耳时间平均为6天左右。曾有两例对氯霉素过敏,一例为即刻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欲呕,心中不适等,立即予以清除药粉,平卧一刻钟后自行缓解。另一例为药后皮肤发痒,次日自行缓解,并避免再次使用。
耳疳散
组成:黄连 五倍子 黄丹(铅丹) 枯矾 龙骨 海螵蛸 麝香 冰片
制用法:研粉和匀,用喷粉器吹患处。
功能主治:解毒敛湿,通窍聪耳。治疗复杂型中耳炎,病久不愈,耳聋较重者。
方解:方中黄连解毒燥湿;五倍子、黄丹解毒敛疮生新;枯矾、龙骨、海螵蛸敛湿生新;麝香、冰片散瘀通窍聪耳。
枯轻散
组成:枯矾 雄黄各10g 轻粉2g
制用法:上三味,研粉,过100目筛,装瓶备用。先洗净外耳道及鼓室内脓液后,用喷粉器吹入一薄层。
功能主治:收敛燥湿,解毒祛痰,逐水消肿。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或外耳道有息肉者。
方解:枯矾收敛燥湿,祛痰解毒;雄黄解毒祛痰;轻粉逐水消肿。合用共奏收敛燥湿,解毒祛痰,逐水消肿之功。
重连乙醇
组成:七叶一枝花(重楼)15g 黄连 五倍子 苦参 黄柏 生大黄各10g 冰片3g
制用法:前六味用谷酒浸两周(酒浸过药面),过滤,滤液加冰片,低度白酒加至400ml,瓶装备用。滴耳,每日3次。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燥湿。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方解:方中重楼、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清热解毒;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五倍子解毒敛疮;冰片清热消肿止痛,引药深透黏膜。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收敛燥湿,消肿止痛之功。
倍连滴耳液
组成:五倍子10g 黄连5g 冰片3g 白酒100ml
制用法:将五倍子洗净、晒干、打碎,黄连切片,三药均置白酒中浸泡2~3周即可。用时以双氧水洗净耳内脓液后,滴药2~3滴,每日3次。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燥湿。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方解:方中黄连清热解毒燥湿,五倍子收敛解毒,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并能引药直透黏膜。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收敛燥湿之功。
汗管瘤治疗有哪些偏方
食疗1、枸杞粥:枸杞子20克,大米适量。煮粥食用。
食疗2、苦参鸡蛋:鸡蛋2枚,红糖60克,苦参60克。苦参浓煎取汁,放入打散的鸡蛋和红糖,煮熟即可,食蛋饮汤。每日1次,6日为1 疗程。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之功效,可用于外阴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食疗3、冰糖冬瓜汤:冬瓜子30克,冰糖30克。将冬瓜子洗净,研成粗末,加入冰糖,冲开水1碗,放人陶罐,文火隔水炖服。每日2次,连服数日。具有清热利湿止带之功,可用于阴痒的治疗。
食疗4、苍耳猪肚:猪肚1个,苍耳子30克,补骨脂10克。将猪肚洗净,加水并与后两味药同煎,弃药食肚。具有补肾祛风止痒之效。用于预防和治疗萎缩型外阴白色病变。
食疗5、龙胆草蛋:龙胆草I0克,鸡蛋3枚,蜂蜜30毫升。龙胆草煎水去渣,打入鸡蛋成荷包蛋,放入蜂蜜,空腹服食,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祛湿敛疮之效。
食疗6、白菜绿豆芽饮:白菜根茎1个,绿豆芽30克。将白菜根洗净切片,绿豆芽洗净后同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当茶饮用,不拘时间。具有清热解除湿的功效,可用于外阴溃疡的,治疗。
炒海螵鞘的注意事项 固精止带
炒海螵鞘在中医上归肾经,可以对肾脏起到滋补作用,对机体肾虚引起的遗精、滑精、赤白带下等症状,都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所以炒海螵鞘有固精止带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