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后小便困难怎么办 热敷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产后小便困难怎么办 热敷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在脐下、耻骨联合上方放置热水袋,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膀肮壁和尿道水肿,有利于脂脏排尿功能的恢复。

产妇产后排不出尿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产后4-6小时内会自行排尿,但是有些产妇,尤其是初次分娩的产妇不能自解小便,这是由于产程较长,胎头挤压膀胱引起的尿道充血、水肿,使尿道闭塞而引起的。加上分娩时造成的会阴部伤口疼痛,使得产妇惧痛而不愿解小便。若不能及时把小便解出来,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影响子宫的恢复。
产妇尿不出来时可以尝试这些方法刺激排尿:
(1)无论有无尿意都应该主动排尿,短时间内多喝汤、或者红糖水,增强尿意。
(2)在脐下、耻骨联合上方处放置热水袋,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膀胱壁和尿道水肿,有利于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
(3)针刺三阴交、阴陵泉、关无、气海穴等,使膀胱功能恢复。(此方法需专业医生操作)

尿失禁的日常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摄入适量的液体。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4。锻炼肌肉力量。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后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以不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5~10次。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程度、频率和溢尿量。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张力。

产后小便困难是如何解决

在怀孕期,孕妇体内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体外。但在怀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宫压迫膀肮,使膀肮肌肉的张力降低,在分娩时,胎儿的头又长时间紧紧地压迫着膀胱,使膀肮肌肉的收缩力减弱,因此,虽然分娩后子宫对膀胱的压迫减轻,但由于膀胱肌肉张力的下降和收缩功能的减弱,膀胱已无力将其中的尿液排除干净。另外,有些产妇在分娩时做了会阴侧切术,小便时尿液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也是产后小便困难的原因,也有些产妇不习惯在床上小便,也会引起小便困难。如果产后5~6小时仍排不出尿液,医生称之为产后尿潴留。

产后小便困难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如果产后发生了小便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预防产后排尿困难的方法最好在产后6~8小时主动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液再解。排尿时要增加信心,放松精神,平静而自然地去排尿,特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如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也可用滴水声诱导排尿。

*为促进膀肮肌肉收缩,可用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也可肌注新斯的明0.5毫克。

*可取中药沉香、琥珀、肉桂各0.6克,用开水冲服。

若以上方法仍无效,就应该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并将导尿管留置24~48小时,使膀胱充分休息,待其水肿、充血消失后,张力自然恢复,即可自行排尿。

压力性尿失禁如何调理

1. 心理护理

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摄入适量的液体

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4.锻炼肌肉力量

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后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以不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5~10次。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程度、频率和溢尿量。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张力。

5.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

6.外部引流

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暴露于空气中,同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

7.留置导尿

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压疮。

尿失禁应该怎样护理

1.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摄入适量的液体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4.锻炼肌肉力量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后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以不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5~10次。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程度、频率和溢尿量。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张力。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

6.外部引流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暴露于空气中,同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

7.留置导尿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压疮。

8.减轻造成尿失禁的诱因。

新妈妈产后注意卫生有利于防感染

生理卫生产后两周之内,新妈妈的体重会减轻很多,包括属于胎儿、胎盘、羊水的5千克,以及乳房、血液、体液的3千克,加上子宫的减轻,大约为9千克。在产后运动的配合之下,3个月内可以逐渐恢复产前的身材。但是产后护理不可轻忽,一定要注意就医的问题,及了解伤口的护理卫生。

新妈妈在产后满6周后,必须回到接生的医院做产后检查,若一切恢复正常,才能能恢复性生活。产褥期是多事之秋,如果有下列情况,一定要去医院:产后发热,体温超过38℃时;产后大量出血,红色恶露不止,超过500毫升,或一个小时内一片卫生棉全湿;乳腺炎,也就是感觉乳房局部红、肿、热、痛;阴部发红及肿痛;排尿困难排尿时感觉疼痛及烧灼感。

伤口护理一般情况下,会阴部的肿胀会在3天内缓解,在第3天以后,走路时应当不受伤口疼痛影响才属于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更换棉垫时和大小便后,都要冲洗阴部以保持清洁。做阴部冲洗,用40℃~43℃的温水,由上往下方向冲洗,即由尿道往肛门的方向,以避免肛门的大肠杆菌感染会阴部伤口,冲洗后用卫生纸轻轻擦干。产后子宫颈尚未闭合,不能作阴道内冲洗。

伤口采取侧坐或侧卧,减少对伤口的压迫。如果产后会阴部水肿,生产当天可以使用局部冰敷会阴伤口,减少伤口肿痛;第二天以后可使用温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伤口采取侧坐或侧卧,减少对伤口的压迫。如果产后会阴部水肿,生产当天可以使用局部冰敷会阴伤口,减少伤口肿痛;第二天以后可使用温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如何解决直肠癌排尿难问题

因此直肠癌患者在进行根治手术3天~5天后,常规要求进行夹导尿管训练。为不影响睡眠,这个训练一般在白天进行。训练时用夹子夹导尿管每2~3小时,再开放20分钟~30分钟。这样训练1~2周的时间,患者一般就可感觉到尿意,说明此时的排尿功能感觉神经已经开始恢复。如尿意明显,则表示排尿功能的感觉神经已基本恢复。由于排尿功能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感觉神经恢复之后,运动神经也会随之恢复。此时便可以拔出导尿管,让患者自行排尿。手机下载抗癌卫士软件查看更多。

一般来讲,正常人一次小便量在200毫升~300毫升以上。如过患者拔除导尿管后能解出200毫升~300毫升尿液,说明排尿功能已基本恢复。如解不出小便或解出量过少,则说明排尿功能没有恢复,此时也可以通过小便后B超检测膀胱残余尿来确定,如超过50毫升则说明排尿功能没有恢复。此时还应继续留置导尿管,再持续训练。

每留置1周更换一次导尿管,一般患者会在1个月左右恢复排尿功能,但有少数患者需要3~6个月才最终恢复。

小便失禁的护理方法

1、摄入适量的液体。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

3、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暴露于空气中,同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

4、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压疮。

5、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安排排尿时间,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6、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后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以不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5~10次。

尿失禁的护理工作

1.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摄入适量的液体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4.锻炼肌肉力量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后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以不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5~10次。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程度、频率和溢尿量。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张力。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

6.外部引流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暴露于空气中,同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

产后首次大小便很重要妈妈要重视

产褥早期产妇胃肠肌张力较低,食欲欠佳,喜进汤食,加上产妇活动少,肠蠕动减弱,产后腹肌和盆底肌肉松弛,收缩无力,腹压减弱,产妇体质虚弱,不能依靠腹压来协助排便,所以产后可能出现大便困难。不及时排大便,使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久,更加干硬,大便更困难,容易引起肛裂、痔疮出血。因此,产后要重视大便,尤其是第一次大便。

这些经验 有助产后顺利排尿

排尿是分娩后的第一道坎儿。顺产后4-6小时,剖宫产拔掉尿管后4-6小时,产妇必须有尿。记住以下经验,产后大都能顺利排尿。

首先,尽量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排尿环境。如果是单间或者家庭产房最好,可以让家人暂时回避。闭上眼睛,平心静气,尽量放松精神,大多能顺利尿出来。

在床上小便这事儿,对婴儿来说天经地义,但对成年人来说,绝不是一件轻易就能做到的事儿。如果在床上尿不出来,就试着去洗手间,如果需要用手按住小肚子才能尿出来,或者需要撅起屁股才能尿出来,那也可以,不要怕,这都是暂时的。

如果去了洗手间还是尿不出来,可以打开水龙头,诱导尿意。或者拿两杯水互倒,制造水声,充分利用条件反射的科学原理帮助排尿。

还不行的话,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小肚子上。再不行,要赶紧报告医生。因为,一直不排尿,膀胱可能会被不断产生的尿液撑坏,造成纤维的断裂、神经的麻痹、血管的缺血,这时候越拖延时间,越尿不出来,越尿不出来,尿液越多,膀胱越受伤害,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后续治疗就相当麻烦了。

产后排便困难怎么办

产后妈妈有出现排便困难,要采用合适安全的方式促进排便,不然会影响自己健康,也会影响宝宝健康。产后排便困难怎么办?首先采用物理和药物的方法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在阴道产后3天,或剖宫产后4天仍无法排便时则可采用下泻药物的方法。

1、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下腹,并同时进行按摩,每天3次,每次15-30min。

2、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每天1-3次,促进肠管平滑肌功能的恢复。

3、果导片:1-3片,1日3次。

4、中药的应用:番泻叶10-20g,开水冲泡后饮用,每日3次,至排便后停止。口服麻仁丸、便乃通等效果良好。

5、肛门内放入开塞露或甘油栓。

6、腹胀严重者,可采用肛管排气法,促进肠蠕动。

7、上述治疗无效者,采用温肥皂水或“123”液(硫酸镁/甘油/水混合剂)150ml灌肠,现有特制的制剂“利索灌肠剂”,更加方便。

8、如粪便积聚干燥,肛管插入困难,宜先以手指人工掏出部分干结的粪块后,再以上述方法灌肠。

解决产后尿潴留的办法

1、解除产妇对小便引起疼痛的顾忌,并鼓励和帮助产妇下床排尿.

2、用温开水冲洗外阴或用流水声诱发产妇的排小便的意识.

3、下腹部热敷刺激膀胱收缩,便盆内放热水,产妇坐在上面,使热气上熏会阴部.

4、可使用针灸疗法,针刺关元、中极、气海、阴陵泉等穴位.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就应该在严密消毒下进行导尿,现持续开放24小时,然后夹住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48小时拔除,一般都能恢复排尿功能.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以减少尿路感染.

尿失禁日常训练

1. 心理护理 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摄入适量的液体 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 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4. 锻炼肌肉力量 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后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以不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5~10次。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程度、频率和溢尿量。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张力。

5.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

6. 外部引流 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暴露于空气中,同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

7. 留置导尿 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压疮。

8.减轻造成尿失禁的诱因。

产后小便痛是怎么回事 产后如何顺利排出第一次小便

产后由于疼痛难免会造成排尿困难的现象,患者可以根据排尿困难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轻轻按压膀胱、温开水熏洗外阴部、小腹热毛巾热敷等方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膀胱的收缩,缓解产后的疼痛,对促进排小便有很好的帮助。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怎么护理

1、心理护理

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摄入适量的液体

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4、锻炼肌肉力量

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秒,然后缓慢放松,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遍,以不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5-10次。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程度、频率和溢尿量。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张力。

5、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

6、外部引流

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暴露于空气中,同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

7、饮食护理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饮食并没有严格的限制,鉴于增加腹压会引起尿失禁,建议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水果蔬菜,少食干硬食物,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大便规律。

相关推荐

产后便秘肛裂怎么

专家提示: 肛裂会出血,但出血量不大。有的在大便表面发现条索状血迹,有的在大便后仅滴数滴鲜血,有的病人仅在卫生纸上遗留少量血迹,大量出血一般少见。 产后便秘肛裂怎么 先解决便秘问题 对于产后排便困难,如果产妇在分娩后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般恢复排便还是较为容易的。 (1)首先,孕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每日排便1次。 (2)自然产后4小时应鼓励产妇下床,下床可促进肠蠕动和功能恢复,24小时后增加活动量。剖宫产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后鼓励下床排尿,48小时后开始适当增加下床活动量。 (3)有条件者在产后

尿失禁患者如何护理

尿失禁患者如何护理,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多发于老年患者,严重危害患者的正常生活,下面看下尿失禁患者如何护理? 尿失禁患者如何护理 1. 心理护理 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摄入适量的液体 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 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

压迫性尿失禁的饮食护理

无论是那一种原因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都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精神苦闷、丧失自尊,也给生活带来不便。所以对于尿失禁患者除应进行内外科的治疗加以矫正外,还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和饮食工作。 一、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 1. 心理护理 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摄入适量的液体 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

请问排尿困难怎么

如果你发觉自己排尿困难,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切不可听之任之。医生处理该病的方法很多,比如指压穴位、针灸推拿等。如果保守疗法无效的话则可考虑留置导尿管。 但一般来说,在家里多喝水,并进行简易的辅助方法就可以起到缓解尿潴留的作用。我们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1、条件反射法:拧开水管或用水杯倒水,让哗哗的流水声刺激排尿中枢,诱导排尿。2、局部热敷法:用食盐500克炒热,布包,乘热敷小腹部,冷却后炒热再敷,有利于排尿。3、吹鼻取嚏法:用皂角粉少许,吹入鼻中取嚏,常可使排尿成功。4、加压按摩法:在排尿时按摩小腹部

产后为什么排尿困难 会阴伤口疼痛

小便时因尿液刺激伤口引起疼痛,会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致使某些会阴有伤口的产妇,因害怕疼痛而主动抑制了排尿,这也是产后小便困难的原因之一。 对策:在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帮助尿道括约肌放松。

剖腹产后排便的时间

许多剖腹产后的妈妈都出现排尿排便困难的情况。由于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的极度牵拉和扩张并充血、水肿,以及第二产程中腹肌疲劳,在短期内不能恢复其弹性,加之产程中过度屏气、过度呼喊、深大呼吸、水电解质紊乱等导致肠蠕动减慢等,导致产后排便功能减弱,不能有效自己排出粪便。正常经阴道分娩者通常于产后24h左右恢复排便功能,剖宫产术者一般于术后48~72h排便。 一般来说,剖腹产产妇在6天内可以开始排便,如果在术后6天内不能排出大便,则属于产后排便困难。如果出现排便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饮食方面,多吃些绿色

痔疮怎么调理才比较好

1.缓解疼痛:手术之后注意缓解疼痛,缓解疼痛的法可以局部进行热敷或温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采取卧位姿势休息,臀部垫上气垫。因为肛管内敷料填塞过紧造成伤口疼痛者,可以根据手术伤口情况,适当减少填塞物,以减轻伤口压迫。 2.保持排便通畅:手术之后六个小时开始考虑进食,不过量要少,而且主要是以流食为主,2天内保持无渣或少渣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尽量使术后第一次排便推至24-48小时之后,减少排便次数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手术部位发生感染。 3.饮食注意:多饮水和多食蔬菜、水果和薯类等高纤维食物,避免用力排便而

怎么处理月子期出现的不适

麻烦1.剖腹产手术后感到腹胀、腹痛,怎么? 解决方法: 在产后多做翻身动作,可以促进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及早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从而改善腹胀。 另外,在肠蠕动开始恢复但还未完全理顺前,产妇常会感到有一股气体到达肛门而后却又向上返回,腹部出现疼痛。这是肠道逆蠕动而引起,只要安静等待一会儿气体即可排出,不必过于紧张。 麻烦2.生完宝贝3天后奶水就下来了,但却总是自行溢出,没法控制,怎么? 解决方法: 发生漏奶不要过于着急,先注意调整饮食,保持充足休息,做到按需哺乳。感觉乳胀时,就要及时给宝贝喂奶。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后护理

一、术后患者平卧6h,以压迫帮助止血,此后每2h轴线翻身1次,角度45°~60°为宜,疼痛翻身时,保持脊柱呈一水平位,防止脊柱扭曲移位造成内固定失败等严重并发症。正确放置引流管设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般应常规放置引流管24~48h。前24h正常压力下引流,后24h持负压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床边,防止受压、扭曲。并观察引流液的数量、颜色、性质、如发现引流量多且色淡红、稀薄,应考虑可能有脑脊液漏,应把伤口负压引流改为常压,将病人置头低足高位。 二、观察脊髓神经功能:由于手术中可能牵拉或挫伤脊髓,或

怎样解决产后的那些麻烦事

在坐月子期间肯定是会遇到大大小的麻烦事,那么我们要如何解决呢? 麻烦事1.剖腹产手术后,我一直感到腹胀、腹痛,怎么啊? 解决方法: 在产后多做翻身动作,可以促进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及早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从而改善腹胀。 此外,在肠蠕动开始恢复但还未完全理顺前,产妇常会感到有一股气体到达肛门而后却又向上返回,腹部出现疼痛。这是肠道逆蠕动而引起,只要安静等待一会儿气体即可排出,不必过于紧张。 麻烦事2.生完宝宝3天后我的奶水就下来了,但却总是自行溢出,没法控制,怎么? 解决方法: 发生漏奶不要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