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敷脐疗法治疗产后便秘
如何通过敷脐疗法治疗产后便秘
(一)方剂
1.组成鲜生地黄30g,鲜麦冬15g,活田螺5~7个。
2.用法先将活田螺去壳,取田螺肉和生地黄、麦冬共捣成厚膏状,备用。用时取药膏贴敷在产妇脐孔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或2次,连贴3—4天为1个疗程。
3.说明本方适用于血虚津亏型产后大便干燥,或数日不解,腹无胀痛,伴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二)方剂
1.组成黄芪、党参各15g,升麻9g,葱白5根,生姜汁1小杯,淡豆豉15粒。
2.用法先将参、芪、升麻共为研末,用时取10g,和葱白、生姜汁、淡豆豉共捣成厚泥状,软硬适中,捏成药饼备用。用时取药饼蒸热,趁热敷贴于产妇脐孔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或2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大便数日不解,时有便意,临厕则乏力,大便不坚,汗出短气,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
(三)方剂
1.组成甘遂3g,食盐(炒)5g,麝香0.3g,陈艾叶适量。
2.用法将以上3味药物混合研为细末,调和拌匀备用,为1次量。用时将药末填人患者脐窝中,略高出肚皮;以艾叶揉碎做成圆形艾炷如黄豆大,放置于药面上,点烧灸之。一般灸5~7壮即可通下大便。
3.说明本方适用于火邪燥结型产后大便难,大便数日不解,尿黄赤,内热口于,脘中痞闷,腹部胀痛,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小儿秋季腹泻治疗采用脐疗法
如何用脐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季节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尤以周岁内的婴儿为多见。其起病原因往往是乳食不节、喂养不当及季节更换,寒暖失常,外邪侵袭等。临床表现以身热不解,呕吐腹泻,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伴有泡沫及黏液,小便短少色赤,泄泻无度,病势急剧,常有严重脱水征及电解质紊乱等危象。
药物制作
丁香、肉桂各9g,五倍子12g,白胡椒5g,石榴皮20g研成极细末,过筛,置瓷瓶或玻璃瓶中,盖紧,勿令漏气受潮。
使用方法
取药粉适量,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再用绷带围绕脐部缚紧,以防脱落。12~24小时后揭去。一般12小时吐泻停止,24小时痊愈,愈后再贴1天,巩固疗效。中医认为,脐部——即神阙穴,内连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其表皮层最薄,局部无皮下脂肪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敷脐易于穿透,药力可直达病所。脐疗可调整肠胃功能,促进吸收,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治疗产后便秘不算什么
适量活动——分娩后,新妈妈要尽早下床,要适当活动,不能长时间卧床。
保持良好情绪——新妈妈平时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因为不良情绪可使胃酸分泌量下降,胃肠蠕动减慢。
合理饮食——每日进餐要适当搭配一定比例的杂粮,做到粗细粮搭配,力求主食多样化,还要多吃一些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蔬菜、水果、蜂蜜等,以增强润肠通便之功。蔬菜以菠菜、芹菜、洋葱、苦瓜、空心菜、韭菜等,水果以香蕉、苹果、梨、杏等。
药物治疗——以柔和缓泻的中药及中成药为好,禁用峻猛攻下之剂,以免损伤正气。中成药:
中药治疗:肉苁蓉10克,麻子仁10克,首乌10克,泡水饮;番泻叶3克,泡水饮;大黄3克,肉苁蓉10克,泡水饮。也可喝些蜂蜜和香油,以润滑肠道。
外用药物治疗:若4~5天仍未行便,可在服用药物的同时用开塞露、甘油栓塞入肛门。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均无效,可用温肥皂水少量灌肠。或中药大黄10克,蒲公英10克,煎汁100毫升灌肠。
产后体操——新妈妈应在床上做产后体操,进行肛门收缩运动,锻炼骨盆底部肌肉,促使肛门部血液回流。具体方法是,新妈妈可做忍大便的动作,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早晚个做一次,每次10~30次。
敷脐疗法巧治小儿疾病
研究表明,脐部在人出生后才最终闭合,也是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脐部的皮肤,其表皮的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脐部而被人体吸收。因此,在脐部敷药能起到内服药物起不到的作用。敷脐疗法正是利用了脐部的这些特征治疗各种病症的。
中医将脐部称为神厥穴,又名气会、维合。它在人体经络中的任脉上。任脉乃阴脉之海,它能和督脉互为表里,共同调理人体的诸经诸脉,故脐部能与诸经诸脉相通。研究表明,脐部在人出生后才最终闭合,也是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脐部的皮肤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相比,其表皮的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因此,药物最易穿透脐部而被人体吸收。而且脐部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周的血管丰富。这就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脐部敷药能起到内服药物起不到的作用。敷脐疗法正是利用了脐部的这些特征治疗各种病症的。此疗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那么,用敷脐疗法能治疗哪些儿科疾病呢?
外用中药瘦身6处方 快速灭肚腩
1、螺蛳食盐敷方
螺蛳食盐敷方
材料:稻田螺蛳3个,食盐10克。
治疗便秘方法:将螺蛳连壳一起捣碎,调入食盐。将此药糊敷在关元穴处,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10厘米(3寸)处。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利水、通便的功效,多数患者在用药后不久大便即可通畅。
2、大黄食盐粉敷方
大黄食盐粉敷方
材料:生大黄10克,食盐10克。
治疗便秘方法:将大黄打碎,研成粉末,与食盐混合均匀。将此药粉敷在肚脐处,用纱布覆盖,用一帖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连续用药3天。
功效:此方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的功效。
3、桂萸巴豆敷方
桂萸巴豆敷方
材料:巴豆、肉桂各1克,吴茱萸3克,生姜汁少许。
治疗便秘方法:将巴豆、肉桂和吴茱萸一起研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将此药糊加热后敷于足三里穴和肚脐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处。
功效:此方具有利水破积、温中通便的功效,多数患者在用药6-24个小时后即可通气排便。
提示:巴豆毒性强,不可内服,也不要让小孩接触。
4、硝皂敷方
硝皂敷方
材料:芒硝9克,皂角少许。
治疗便秘方法:把皂角研成细末;将芒硝用清水溶解成药膏状,调入皂角末。将此药膏敷在肚脐处,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可每日换药1次。
功效:此方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的功效。
5、大戟红枣膏敷方
大戟红枣膏敷方
材料:大戟1、5克,红枣5-10个。
治疗便秘方法:将大戟研成细末;将红枣挖去枣核,捣成泥糊状,与大戟末一起调成膏状。将此药膏敷于肚脐上,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
功效:此方具有补中益气、泄水通便的功效,多数患者在用药后5分钟大便即可畅通。
6、大黄膏热敷方
材料:大黄适量,黄酒少许。
治疗便秘方法:将大黄打碎,研成粉末。将10克的大黄粉用黄酒调成软膏状。将此药膏敷于肚脐处,用纱布覆盖,并用热水袋在此药膏上热敷10分钟。可每日换药1次。
功效:此方具有泻热通便的功效。
早泄的敷脐疗法
敷脐药物:露蜂房、白芷
治疗方法:将露蜂房、白芷研成细末,用醋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在脐上,外用纱布敷盖,用胶布加以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1疗程。
并发症及处理: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皮肤过敏,应暂缓使用。如果出现皮肤溃疡或应用1疗程后仍没有效果,应停止敷脐,选用其他疗法。
治疗中注意事项:如果脐眼处出现感染,应立即停止敷脐,并控制感染。
辅助治疗:敷脐的治疗效果较慢,可配合服药、针灸、推拿等,提高治疗效果。
Tips:什么是敷脐疗法?
敷脐疗法是将某些具有可食性的植物或中药粉末填敷于脐内,刺激神厥穴激动腹膜囊,使人体的气血经络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黄褐斑怎么办
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黄褐斑较常见的可分为三型,肝气郁结型、脾土亏虚型、肾水不足型。 按照中医理论对黄褐斑除用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外,还可采取针灸、刮痧、食疗、敷脐等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肝郁型选择肝俞、太冲、血海、足三里,脾虚型选择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肾虚型选择肾俞、照海、足三里、血海。
刮痧治疗:使用水牛角板,沾取红花油,按针刺穴位取穴。
食疗:应经常食用维生素C含量较多的食品如大枣、韭菜、菠菜、橘子、萝卜、白菜、冬瓜、西红柿、大葱、柿子、芹菜、黄瓜、梨、香蕉、西瓜、荔枝、核桃等。
敷脐疗法:用红花、柴胡、生地等药贴脐。
产后便秘的治疗
1、改善饮食结构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品,以刺激肠道蠕动,多喝水。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早饭后。
3、适宜运动锻炼。
4、保持身心愉快。
5、公道使用缓泻剂,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6、喝蜜水。
7、吃些无花果、梅脯等。
8、西梅汁:是一种快速去除便秘的纯自然果汁,一般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到效果。假如天天喝一小杯,大约150克左右,可以改善肠胃。
风湿反反复复发作的原因
类风湿是风湿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关于类风湿反复发作的根本病理,还没有人能完全肯定,西医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而一些中医说法也不尽相同。由于没有统一的病理机制,使得对于风湿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但就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大多数的中医认为中焦脾胃功能的失调是根本原因,只有使中焦脾胃功能得到调理,才能消除关节处的炎症。采用此方法巩固治疗后并不反弹的事实,说明人体中焦脾胃功能的强健与否,是类风湿病最终能否治愈和不再反复的关键。
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彻底治愈,换句说就是收功。收功的问题很重要,因为它是生命健康可持续的根本问题。怎样才能可持续呢?就是在根的上面。我们敷脐疗法治疗类风湿从中焦脾胃着眼,就称之为收功之法,归根之法。
《老子》十六章里有这么一段话:“夫物芸芸,万物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归根叫是么呢?叫做静。静,一是指异常的紊乱得到平静,一是指恢复生机,恢复生命,使生命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这称为之“常”,达到这个目标,才不糊涂,为之“明”。某个事或一种病心里若不明白,就是“不知常”,不知常者动手即乱,叫“妄作凶”。作为医生就是作”凶”害人.平常我们在门诊见到许多患者,服一些药,关节肿痛减轻了,一旦停药就又复发,或者数月后又复发了。有一些中老年患者或小儿,一见关节肿痛发热,就用些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药,或者用一些如甲氨蝶呤,柳氮核吡啶,扶他林之类苦寒伤胃,杀灭机体常细胞的药物,结果使关节反复一次,病情加重一次,长期反复导致骨关节破坏致残。现在常用的雷公藤、青风藤等药,往往引起胃痛、呕吐、腹泻,久而久之,中土败坏,化源告急,必死无疑。人一生出来,先天已定,只能靠后天脾土来调养,如果你的中土脾胃不行了,饮食都不能化了,你怎么去维持生命可持续发展的正常机制?怎么去运药?一切都免谈。我们中医大家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阳明居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进一步强调了中焦脾胃在收功问题、复发问题上是必然要重视的,看看张仲景的处方,时时刻刻都在用桂枝、炙甘草、大枣等药调理脾胃,顾护胃气,目的是达到最好的收功。
临床所见运用敷脐疗法治疗类风湿,不但使关节的炎性肿痛消除,而且最大的特点是控制后不反复,不反弹,并且能使患者的脾胃功能、整体机能旺盛进入有序的良性循环,更进一步证明肚脐这个先天元气的门户、后天脾胃的枢纽在治疗类风湿的重要性,以肚脐为着眼点的敷脐疗法为复命大法,收功之法。
中国的医学博大精深,相比于西医来说对病例的研究更深入更透彻,治疗疾病只能是从病根入手才能彻底治愈。风湿之所以反复难以治愈就是对于发病的根本原理不甚了解,在这里中医给出了解释,但其最终的效果还待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