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癌到底有多严重
骨转移癌到底有多严重
骨骼是除肺脏、肝脏以外,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大约70%~80%的癌症患者最终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是癌症疾病晚期的表现,也是间接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最为多见骨转移。骨转移多发在脊柱、骨盆,其次为肋骨、股骨和肱骨。本文对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做一简单科普。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1.疼痛,50%以上患者有会有疼痛表现。多数患者因为躯体疼痛才被确诊为骨转移。
2.病理性骨折,约5%~25%骨转移患者会出现病理性骨折。
3.高钙血症,约10%~20%。
4.脊髓压迫症状,约10%。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表现为溶骨性、成骨性以及混合型3种。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多呈现溶骨性骨破坏。前列腺癌多呈现成骨性转移。
2.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是最常用和最敏感的方法,可用于早期筛查和癌症患者定期复查。
3.CT和MRI检查:可显示病灶大小、范围以及周围毗邻关系、软组织情况。其中,MRI是脊髓压迫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3)诊断要点
结合患者症状、病史,X线片、骨扫描、CT和MR等影像学检查,大多可做出临床诊断。
二、治疗
(1)治疗原则
总而言之,骨转移瘤的治疗总体属于姑息性治疗,核心目的是消除或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根据原发肿瘤部位、病理情况、既往治疗情况以及年龄生理状态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核素治疗、双磷酸盐和中医中药治疗等。
(2)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可控制局部病灶、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手术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脊柱骨转移病灶局限,可手术恢复脊柱稳定,预防病理性骨折造成瘫痪。
3.化疗:PS评分高,原发肿瘤对化疗敏感者,可考虑化疗。
4.双磷酸盐:抑制破骨细胞对骨组织的吸收,预防和治疗高钙血症。
5.中医中药治疗:晚期骨转移表现为疼痛为主,中医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临床确实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6.疼痛处理:应按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合理、规范使用镇痛药物,满意控制癌痛。
三、预后
虽然骨转移是肿瘤的晚期表现,但并不是临终状态,如乳腺癌仅发生骨转移时中位生存时间在2年以上,前列腺癌仅发生骨转移时中位生存时间可到50个月,此外,肺癌和胃肠消化道肿瘤1年生存率只有5%~7%左右。
发现转移癌应该怎么办
目前影响骨转移癌康复的有五大误区:
第一误区是放弃治疗。其实,骨转移癌并非不治之症,许多骨转移癌经治后可以长期存活。因而,应该了解有关知识及目前的治疗方法和水平,要有战胜癌魔的信心,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第二误区是有病乱投医,轻信“偏方”或“祖传秘方”。一些治疗癌症的“专业户”、“祖传世家”,不仅未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甚至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不少患者上当受骗,浪费了钱财,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第三误区是相信一种中成药能消百种癌。骨转移癌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不少病人盲目相信某一种中成药能包治百病,其中不乏一些“健”字批号的根本无治疗功效的中成保健药物。
第四误区是认为癌肿切除即病愈,对癌症的特点不了解。很多患者及家属认为手术切除了肿瘤就治好了癌症,不了解恶性肿瘤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可通过淋巴和血液途径向全身扩散。盲目乐观耽误了患者的后续治疗,最终影响病人生存质量。
第五误区是认为化疗毒副反应大,拒绝应用。不少患者及家属听说化疗有严重的毒副反应,不愿接受治疗任由肿瘤发展。其实,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已能够完全避免或大幅度减轻,绝大多数的肿瘤医生均已经掌握了预防和处理化疗毒副反应的技术。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目前还没有可以完全根治癌症的特效办法,只有通过早发现、早诊断,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才能最大限度战胜骨转移癌症,因此纠正误区也是当前防治肿瘤的当务之急。
怎么知道乳腺癌发生了骨转移
骨转移的疼痛常表现为部位固定、疼痛剧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长骨转移时可形成病理性骨折;脊椎转移时癌肿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都压迫脊髓造成截瘫。
骨转移常见部位依次为:胸椎、腰椎、骨盆、肋骨、股骨等。多数为溶骨性病变,少数是成骨性改变。据文献报道,在临床辅助检查方法中,骨的放射性核素扫描较X线平片对骨转移癌的早期发现更为敏感,平均可提前3个月发现有骨转移的征象。
因此在乳腺癌病人出现持续性固定部位疼痛时,尽管X线平片可能并没有发现阳性改变,但只要骨扫描发现有转移征象,即可予以确诊。
骨转移的护理知识
骨转移并非威胁癌症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身治疗,包括针对原发肿瘤的联合化疗、核素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以便从源头上遏止肿瘤的发展。其次,对具有手术指征或是癌症早期的患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能够直接切除骨转移部位的肿瘤,起到消除骨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所以,外科手术已经成为治疗骨转移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肝癌确诊要做那些检查 同位素检查
目前有一个先进的检查仪器PET—CT,可以对于肝癌的情况做出一个比较真实的诊断。PET—CT对于肝癌本身的敏感性不如前面那几个敏感,但是对于转移癌的敏感性是很高的。我们发现有的肝癌病人可能已经有转移了,有淋巴结转移了,有其它脏器的转移,有骨转移,这个时候PET—CT是很好的检查手段。
胃癌晚期的症状表现 胃癌晚期骨转移怎么办
胃癌骨转移是属于晚期,所以一般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三到十二个月,骨转移的治疗目的是一个姑息性的, 可以选择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骨转移瘤,它的目的主要是缓解或消除症状,预防症状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还有放射性同位素治疗,也是治疗骨转移癌的有效的方法,另外一个是全身的化疗,在治疗肿瘤原发灶的同时也能起到控制骨转移的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个双磷酸盐类的药物治疗,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增加骨皮质和上皮的抗浸润的能力。另外,还有手术介入骨转移,但它的治疗是有限的。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有什么症状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可以发生转移
部分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病人可发生广泛的血循转移,主要转移至肺、骨、脑、皮下等部位,少数有淋巴转移,转移至骨者,沿骨长轴发展境界清楚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酷似某些骨转移癌的表现。
骨癌转移患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 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最常用的骨骼检查方法,当骨骼被癌肿破坏一厘米以上且骨骼脱钙达到50%-70%时,X射线平片才能观察到局限性的骨密度减低、骨小梁模糊或消失等现象。如果癌肿已侵犯到了周围的软骨组织,X射线平片可观察到局部软组织的块影现象。
2. CT检查。CT检查可观察到患者肿瘤对骨骼的破坏程度,如肺、肾和胃肠道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骨骼时可引起溶骨性的骨改变。而来源于乳腺和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时,多是引起成骨性的骨改变。
3. 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能观察到嵴柱、嵴髓、神经和软组织受到肿瘤侵害的程度,而且对骨转移癌的诊断准确性在90%以上。
4. 同位素骨扫描。同位素骨扫描检查也可明确观察到患者肿瘤对骨骼的破坏程度。
5. 穿刺活检。穿刺活检可诊断骨转移癌的病理类型,对治疗转移的肿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骨癌晚期转移
晚期骨癌转移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人们都不是很了解晚期骨癌转移有什么症状,这往往使人们不能及时发现疾病,其实晚期骨癌转移时肯定会有一定的症状表现,只要人们能提前了解晚期骨癌转移有什么症状就能及时发现疾病。那么,晚期骨癌转移有什么症状呢?下面由专家为大家介绍。
晚期骨癌转移有什么症状:
骨癌容易扩散转移,与其生长方式及特性有关。要知道,癌细胞繁殖速度极快,一旦原有的空间容纳不下那么多细胞,肿瘤边缘的细胞就会被“挤”进周围组织。加上其结构的特殊性,癌细胞间的粘着力低,很容易与癌块脱离,也为扩散创造了条件。且癌细胞分泌的特殊物质,会溶解及破坏周围组织,为扩散转移开辟了道路。
再者,癌细胞中含有一种能促使血栓形成的物质,当癌细胞进入血管后很快便会附着在血管壁或其它部位继续生长,为血行转移奠定基础。骨癌晚期转移症状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晚期骨癌转移有什么症状来控制自己的疾病防止发生转移。
骨癌晚期转移症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骨痛。骨和关节疼痛或肿胀,在夜间疼痛感加重,且不一定与活动有关;疼痛可以是持续钝痛,或只在受压时感到疼痛。它的特点是休息后不能缓解,夜间疼痛加重。骨肿瘤发生在15--20岁这一年龄段时大多数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发生在30--75岁的年龄段时多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
发热、体重下降、疲劳和活动能力下降,有时发生于晚期骨癌。良性骨癌通常无疼痛。出现以上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专家关于晚期骨癌转移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特异生物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上疗效显著,特别是与手术、放化疗等传统的治疗整合应用,能够清除手术治疗留下的病灶,而且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带给患者的痛苦
骨转移癌怎么检查
1.常规检查
可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血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血浆蛋白下降、A/G比值倒置等表现,还应进行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血钙、血磷等项检查。尿内儿茶酚胺增高。
2.骨髓检查
骨转移时骨髓涂片可找到肿瘤细胞。
3.病理检查
疑为骨转移灶时应进行活体组织检查,目的是明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法。
4.肿瘤标记物检测
肿瘤标记物检测、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和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骨转移瘤中,对于诊断原发癌及肿瘤的微转移也有帮助。
5.X线检查
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多数为肿瘤发生的骨骼产生各种骨骼破坏性改变,病变多局限在骨骼内,边缘不清,有时与原发性骨肿瘤不易鉴别。
骨转移癌到底有多严重
(一)临床表现
1.疼痛。大约50~90%患者有疼痛表现。癌症疼痛多数来源于骨转移。
2.病理性骨折。约5%~40%。
3.高钙血症,约10~20%。
4.脊髓压迫症状;约10%。
5.骨髓抑制,小于10%。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表现为溶骨性、成骨性以及混合型3种。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多呈现溶骨性骨破坏。前列腺癌多呈现成骨性转移。
2.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是最常用和最敏感的方法,可用于早期筛查。
3.CT和MRI检查可显示病灶大小,范围以及周围比邻关系、软组织情况。其中,MRI是脊髓压迫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三)诊断要点
结合患者症状、病史,X线片、骨扫描、CT和MR等影像学检查,大多可做出临床诊断。
(一)治疗原则
总而言之,骨转移瘤的治疗总体属于姑息性治疗,核心目的是消除或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根据原发肿瘤部位、病理情况、既往治疗情况以及年龄生理状态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核素治疗、双磷酸盐和中医中药治疗等。
(二)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可控制局部病灶、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手术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脊柱骨转移病灶局限,可手术预防病理性骨折造成瘫痪。
3.化疗PS评分高,原发肿瘤对化疗敏感者,可考虑化疗。
4.双磷酸盐抑制破骨细胞对骨组织的吸收,预防和治疗高钙血症。
5.中医中药治疗晚期骨转移表现为疼痛为主,中医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临床确实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6.疼痛处理应按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合理、规范使用镇痛药物,满意控制癌痛。
乳腺癌仅发生骨转移时中位生存时间为2年,前列腺癌仅发生骨转移时中位生存时间53个月,而肺癌和胃肠消化道肿瘤1年生存率只有5~7%左右。
为什么会骨转移癌痛
骨癌转移疼痛一般很严重,有持续存在间断性加重的现象,有些会因日常活动而加重。因为疼痛一般表现为夜间重于白天,所以患者的夜眠差,精神压力大,早期表现为焦虑,最终出现抑郁。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和受累部位,有时是转移的唯一部位,各种肿瘤均可转移至骨骼。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明显增加和现有诊疗手段的进步,目前骨转移疼痛的患者数量呈增加的趋势。此外,高度恶性肿瘤比例的增加易发生远处转移和骨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均导致患者数量的激增。骨转移的部位以中轴骨最为常见,四肢远端骨低发。
骨癌转移对骨组织的损伤模式可分为溶骨型(70%)、成骨型(10%)及混合型(20%)。其中,骨破坏的部位和程度与患者疼痛最相关,尤其是骨破坏对神经的压迫(放散性疼痛)和对躯体稳定性的影响(活动性疼痛)。这些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50%~90%。
疼痛一般很严重,有持续存在间断性加重的现象,有些会因日常活动而加重。因为疼痛一般表现为夜间重于白天,所以患者的夜眠差,精神压力大,早期表现为焦虑,最终出现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