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横纹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推拿大横纹的作用

大横纹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推拿大横纹的作用

分阴阳: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合阴阳:可行痰散结。

小儿推拿治睡眠易惊

一、小儿推拿治睡眠易惊的方法

主要选穴:包含心经、肝经、总经、大横纹、小天心、内八卦、囟(xìn)门等。

1、捣小天心和总筋5分钟(四指屈曲,同时捣击小天心和总筋)。

2、分阴阳2分钟(分阴阳力度可大些,时间可缩短些)。

3、补肾5分钟,揉二马3分钟。

4、清天河水2分钟。

二、小儿推拿治睡眠易惊的注意事项

1、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手法应轻柔,切忌手法过于生硬。

2、一定要对症治疗,先明确诊断,排除其他气质性病变后,再用小儿推拿治疗。

3、检查小儿是否缺钙。缺钙儿童易出现睡卧不宁,若有缺钙现象,应及时补钙。

小儿推拿大横纹 小儿推拿大横纹的方法

两手相对夹持患儿手,两手拇指置患儿掌后横纹中央;由总筋向两旁分推30-50次,称分推大横纹,亦称分阴阳;自两侧向总筋合推30-50次,称合阴阳。

大横纹的准确位置图 大横纹临床应用

1.孩子以寒证为主,如头痛发热,鼻塞咳嗽,应多分推阳穴;如果是以热证为主,如高烧怕热,应多分推阴穴。

2.合法可利痰散结。

小儿推拿小横纹的位置 掌小横纹就是小横纹吗

不是。

掌小横纹与小横纹位置不同,它在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功效也有区别,掌小横纹的主要作用为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主治痰热咳喘,口舌生疮,百日咳,肺炎等症。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推大横纹

大亨为位于腕掌侧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的时候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小儿大横纹中点,由总筋向两旁推,称为分阴阳,自阳池,阴池向总筋合推,称为合阴阳,统称推阴阳,推30-50次。

坚持推大横纹具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可缓解腹泻,腹胀,呕吐等病症。

推拿可以缓解儿童惊吓过度

主要选穴

包含心经、肝经、总经、大横纹、小天心、内八卦、囟门等。

具体按摩方法:

1、清心经3分钟(心经是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十二经脉之一。)

2、清肝经3分钟(全称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

3、分手阴阳3分钟(大横纹又名横纹,即腕部掌侧的横纹。)

4、揉小天心2分钟(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

5、运内八卦2分钟(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

6、摩囟门2分钟(小婴儿的头顶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较软的地方,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小婴儿的前囟门。它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幼儿发烧穴位按摩方法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注意事项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大横纹的准确位置图

仰掌,掌后横纹,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有分阴阳与合阴阳之分。

小儿惊吓推拿手法带图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相关推荐

宝宝发烧什么情况去医院 小儿推拿退烧手法

0-12周岁的孩子,6岁以下的孩子进行小儿推拿效果最好。 位置:眉心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操作方法:两手拇指指腹面着力,沿着小儿的眉心交替向上推至前额发际处50次。 功效:开天门可以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位置:坎宫就是指眉弓,从眉心其沿着眉棱骨向眉梢成一条横线。 操作方法:用双的拇指指腹从小儿的眉心向两侧的眉梢处分推50次。 功效:推坎宫可以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烧、惊风等病症的治疗。 位置:三关位于小儿双手前臂的桡侧缘,即为阳池穴到曲池穴形成的一条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将

宝宝一岁多了不爱吃饭怎么办 推拿按摩

位置小儿推拿中脾经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推300次。 功效作用:通过补脾经能够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位置: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 推拿方法: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腹着力,按揉大鱼际处50次。 功效作用:按摩板门穴具可以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对小儿厌食、食欲不振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位置:在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掌交界处。 推拿

大横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旁开4寸。 简易取穴:仰卧,肚脐水平旁开5横指处即是。

宝宝积食推拿手法 推三关

位置:三关穴位于小儿前臂前臂桡侧端,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形成一条直线型穴位。 推拿方法为:将掌心向内用左将小儿前臂固定后,再将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功效:推三关可以补虚扶弱,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有利小儿消化功能的恢复。

怎么给小儿推拿健脾胃

运用有关推拿方法推拿保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增强抗御疾病能力的作用。并能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吐泻,营养不良等病症。小儿推拿健脾胃的主要手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补脾经 定位:拇指的螺纹面。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500次。 推四横纹 定位: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法:将孩子四指并拢,家长用拇指指腹从孩子食指推到小指部位,或用拇指指甲分别掐四个指间关节横纹处,推100-200次,掐5-10次。 揉板

针刺孔最有什么作用

针刺孔最的准确位置 准确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定位取穴:把手臂前伸,手掌向上,从肘横纹(尺泽)直对腕横纹脉搏跳动处(太渊)下行5寸处。(注意:从太渊至尺泽为12寸)。 针刺孔最的作用 类属:属手太阴肺经,为该经腧穴。 作用:清肺止血,止咳平喘,舒筋活络。 主治病证: 1.肺热炽盛,热伤血络之咯血,鼻衄等病证。 2.风热,风痰,痰热犯肺之胸痛,咳嗽,气喘,失音,咽喉肿痛诸病证。 3.经络不通之肘臂挛痛,腕痛,上肢不遂诸症。 操作方法 简易取法:掌后第1横纹上七寸,在桡骨

小儿推拿治疗盗汗 第三步:推三关

位置:三关穴位于小儿前臂前臂桡侧端,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形成一条直线型穴位。 推拿方法:推三关可以补虚扶弱,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有利小儿脏腑能的恢复。进行推拿时将掌心向内用左将小儿前臂固定后,再将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大横的准确位置 大横穴功效作用

类属:大横为脾经与阴维脉交会穴。 功效:健脾理气,调肠通腑。 作用:大横属脾经,位于腹部,内应大肠,又与阴维脉相通,故调肠腑之力甚强,可治疗各种邪气影响大肠传导功能的疾患,及脾虚腹胀,运化失职等症;肠腑的寒热,虚实疾患本穴均可治疗。

大横的定位在哪里

大横的位置 大横属足太阴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腹中部,距脐中4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腹中部,先取肚脐(神阙),再从前正中线旁开4寸,按压有酸胀感的位置。 2.仰卧位,在腹中部,腹直肌外侧缘距腹中线为4寸,按压有酸胀感。 大横的作用 大横穴为足太阴脾经,阴维脉之会。阴维脉有维系全身阴脉的作用,它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脾经相结合,所以大横能促进腹部气血运行,调理脾胃,促进身体营养吸收和水谷运化的作用,有助于阻断脂肪在腹部堆积;该穴还是治疗肠胃道疾病的必选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腹痛,

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1、运内八卦3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1.2、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 位置: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操作: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 主治: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百日咳、流涎等。 1.3、按揉中脘1分钟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