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治疗月经不调中医效果好
女人治疗月经不调中医效果好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失去正常规律性,其特征是:(1)经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为月经先期或后期;(2)月经周期或前或后没有规律为月经先后不定期;(3)月经量或多或少为月经过多或过多少;(4)色、质改变异常与经期、经量异常同时发生。推荐食方如下:
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浓茶红糖饮: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功能清热、调经。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山楂红糖饮: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茴香酒: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将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15-30克,每日2次,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功能疏肝理气。主治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等症。
山楂红花酒: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每次4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凉。
女性月经不调可以用什么方法治疗
物理治疗月经不调:
它是要依据每个人的不同生理特性,而采取用的身体外的一种外辐射方法,以物理疗法治疗,高能量输出,对病变组织进行接触或非接触同时治疗,利用热效应和生物效应,使病变组织的蛋白质在高温作用下坏死、脱落,达到子宫内膜止血、脱落等治疗目的,有效治疗月经不调深层组织疾病。
中药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经期用药主要以养血、和血、调精为原则,以达到通畅下行的目的,月经不调常用的中药验方有四物汤等,在卵泡期主要以充养胞宫、补阳、填精、养髓为原则,月经不调中药验方有乌鸡白凤丸等,在排卵期是温肾和血,促进排卵,月经不调中药验方有十全大补丸等,在黄体期则多为养护,以使胞宫进一步充盈,传统中药验方有六味地黄汤等。
腹腔镜疗法治疗月经不调:
导致月经不调、痛经常见的疾病。异位的子宫内膜随著月经周期的变化周期剥落,会使月经不调患者出现周期性、持续加重的腹痛,痛苦不堪。由于内膜异症的临床表现变异很大,往往给诊断造成很大的困难。腹腔镜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饮食调理月经不调:
调养月经不调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午餐及晚餐多吃肉类、蛋、豆腐、黄豆等高蛋白食物,补充经期所流的营养素、矿物质。在两餐之间吃一些核桃、腰果、干豆等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这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来说是很有效果的。如果是月经不调、口干如燥、失眠、头痛的人,平日就要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木耳、百合、绿豆、菊花茶等清凉食物改善体质。月经量少、腹痛、怕冷、拉肚子、月经迟来者,平日要忌吃生冷食物,多吃大枣莲子汤来补血。肥胖、月经迟来、量少、痰多的人,平日要少吃瓜果、冷饮、蜂蜜、甜食等。
中医调理妇科的方法有哪些呢
1、月经不调。调经以调理气血、补肾、扶脾、疏肝之异、调理气血为原则。病在气者,当以治气为主,佐以养血活血;病在血者,则以治血为主,佐以补所阡气。“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肾。
此外,调经又当分清先病后病。因为月经不调而生病的,先调经;因其他疾病而引起月经不调的,则应当先治病。并且适当照顾平时与经期不同时间和不同年龄等。
2、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称此为“崩漏”,认为是由于肾气不足、血热妄行、气滞血淤等原因造成的。中医治疗此病采用清热凉血、止血补血为治疗原则。更年期综合征:西医治疗往往疗效欠佳,而中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症下药,常常收到满意的效果。
3、子宫脱垂:重体力劳动者和多产中、老年妇女多见,本病采用中医并配合针灸治疗,效果较好。
4、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称此为“崩漏”,认为是由于肾气不足、血热妄行、气滞血淤等原因造成的。中医治疗此病采用清热凉血、止血补血为治疗原则。
5、更年期综合征:西医治疗往往疗效欠佳,而中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症下药,常常收到满意的效果。 月经不调: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和出血的改变为主,结合月经的颜色、质地及全身症状,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辨证治疗。
山楂可让月经一顺到底
一说到山楂,人们首先想到它能助消化。其实,山楂除了消食外,还有很多功效。它还可以帮助女性调经,让女性们在那几天顺顺利利。
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中医认为山mm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
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淤者。这样可以帮助女人调节痛经,让女人们那几天不再痛苦。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配方
治月经不调中药配方
当归川芎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主治月经不调。
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兼有白带者,加黄柏6克(盐水炒),苍术6克,炒山药9克,芡实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后期原方倍当归。
地骨皮女贞子
功能主治:养阴凉血止血。主治月经不调(中期出血)。
偏方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鹤草30克,鹿衔草30克,荠菜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于中期出血前2~3天开始服用,连用5~7剂。
艾叶泡脚月经不调的功效
在回答艾叶泡脚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吗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艾叶到底有哪些功效。艾叶性温味苦,既可以用来食用,也可以拿来外敷甚至是泡脚,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生活中经常被用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调理女性虚寒,可以说是一味妇科良药,因此又被广泛称作女人草。
艾叶泡脚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吗?答案是肯定的。女性在经期当中用艾叶泡脚,能够缓解因为身体虚寒导致血凝血淤引发的痛经。其主要原理是艾叶本身具有温经散寒,暖胞宫的功效,对于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艾叶泡脚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吗?艾叶泡脚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对于身体寒湿重的女性,可以每周都坚持一次艾叶水泡脚,这样能够调理身体的同时还能够逼出体内的寒气,对于治疗因宫寒引发的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甚至是月经期出现的疼痛,治疗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以上就是关于艾叶泡脚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吗的问题解答。艾叶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中药材,不仅价格低廉并且价值很大,尤其对于治疗妇科类疾病效果显著。如果女性经常手脚冰凉,或者月经不调,坚持用艾叶泡脚都是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的,但这些都属于辅助治疗作用,如果要根治月经不调的问题,最好还是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引起其他的危害。
山楂可让月经一顺到底
一说到山楂,人们首先想到它能助消化。其实,山楂除了消食外,还有很多功效。它还可以帮助女性调经,让女性们在那几天顺顺利利。
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中医认为山mm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淤者。这样可以帮助女人调节痛经,让女人们那几天不再痛苦。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方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方:脾肾气虚型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
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
方解:本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法:正值经期量多,去当归,加阿胶12克(另溶)、乌贼骨12克、金樱子30克、艾叶用炭以止血。经期延长,日久不断,加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止血。纳呆食少,加淮山药20克、砂仁9克(后下)、陈皮6克以行气健脾胃。若月经后期未至加巴戟9克、牛膝12克、鸡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经。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方:肝肾阴虚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于口燥,失眠多梦,小便黄少,大便于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清热调经。
方药: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
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
方解:本方用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菟丝子滋养肝肾,于地、白芍、玄参、麦冬滋阴清热,五味子交通心肾,并有收涩止血的作用。
加减法:正值经期,月经量多,加阿胶12克(另溶)、岗稔根30克、乌贼骨12克、金樱子30克以养血收涩止血。经期延长,淋漓不断者,可加益母草30克、茜草根15克、地榆15克、荆芥炭10克、煅牡蛎30克以祛瘀凉血、收涩止血。
月经完期或先后无定,加桑椹子15克、金樱子30克、珍珠壳20克、淮山药15克、当归9克以滋肾调经。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方:气血虚弱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滋血汤加减。
当归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黄精20克,首乌20克。
方解:本方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鸡血藤、首乌、黄精补血养血,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助生化之源,共奏补益气血调经之功。
加减法:月经后期未至,可加丹参20克、牛膝9克以活血通经。心悸怔忡可加酸枣仁15克、夜交藤20克、大枣10克、五味子9克以养心安神。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方:肝郁气滞型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经色紫红,夹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
柴胡12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9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木香6克(后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本方用柴胡、香附、郁金、木香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调经,茯苓、白术健脾和中。
加减法:肝郁化热见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者,可加丹皮12克、栀子10克、川楝子10克以疏肝清热,茜草15克、地榆15克以凉血止血。气滞血瘀见月经后期,经行不畅,加丹参20克、牛膝15克、桃仁12克、红花6克、益母草30克以活血调经。肝郁脾虚月经失调加重茯苓至30克,淮山药15克以健脾益气。肾虚见面部有斑加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以滋肾调经。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方:血寒型
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夹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加减。
桂枝10克,艾叶10克,熟附子9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牛膝12克。
方解:本方用桂枝、艾叶、熟附子温经散寒调经,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调经,牛膝活血化瘀通经。
加减法:如腹痛拒按,时下血块者,加吴茱萸6克、乌药9克、香附9克、炒蒲黄10克以散寒祛瘀止痛,如月经量多,去牛膝,加炮姜10克、艾叶12克用炭以温经止血。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方:血瘀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或多或少,经期延长或缩短,经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益母草30克。
方解:本方用四物汤养血活血调经,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
加减法:月经量多者去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加田七末3克(冲)、血余炭10克、赤石脂20克以收涩祛瘀止血,月经后期未至者,去炒蒲黄、五灵脂,加丹参2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以活血养血调经。小腹疼痛较甚者,加香附12克、延胡索12克、乌药9克以理气止痛。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方:痰湿型
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下量多,色白,质粘腻。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燥湿调经。
方药:苍附导痰丸加减。
法夏15克,陈皮6克,茯苓2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胆南星12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
方解:本方用法夏、陈皮、茯苓化痰燥湿,和胃健脾,苍术、白术燥湿
腔脾,胆南星燥湿化痰,香附、枳壳理气行滞,当归、川芎活血调经。
加减法:月经后期未至,可加丹参20克、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益母草30克以活血养血通经。脾虚纳呆食少者,加党参15克、砂仁9克(后下)以健脾和胃。恶心呕吐者,加生姜4片以温中和胃止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