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头疼,又称头痛,是头部严厉痛苦的温和情况,有时候脖子痛也许被解释作为头疼。头疼有各种各样的起因,那到底头痛应该怎么治疗呢?
疾病治疗
头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物理治疗两部分。治疗原则包括对症处理和原发病治疗两方面。原发性头痛急性发作和病因不能立即纠正的继发性头痛可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以终止或减轻头痛症状,同时亦可针对头痛伴随症状如眩晕、呕吐等予以适当的对症治疗。对于病因明确的继发性头痛应尽早去除病因,如颅内感染应抗感染治疗,颅内高压者宜脱水降颅压,颅内肿瘤需手术切除等。
药物治疗
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中枢性止痛药和麻醉性止痛药。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具有疗效确切,没有成瘾性优点,是头痛最常使用的止痛药,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以曲马多为代表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主要用于中、重度程度头痛和各种术后及癌性病变疼痛等。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最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仅用于晚期癌症病人。除此,还有部分中药复方头痛止痛药,这类药物对于缓解和预防头痛有一定帮助。
非药物物理治疗
头痛非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磁疗法、局部冷热敷、吸氧等。对慢性头痛呈反复发作者应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控制头痛频繁发作。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头痛的治疗方法推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头痛的问题,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头痛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症状,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头痛,一般都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快速的方法缓解,如果长时间的头痛,就得去看医生。下面是几种治疗头痛的方法。
头痛的中医治疗
薄荷6克,防风4.5克,白芷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川芎6克,桑叶3克。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
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天麻3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10克,川椒3克,乳香研细3克。以上8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除湿、清热定痛之功效,适用于前额头痛;
防风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天麻3克。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清上之功效,适用于偏正头痛、头目昏重;
蓝布正、仙桃草、天麻、川芎、没药等,由以上几位构成的安神痛宁方,水煎内服,有益血养血,益气补脑的功效,适用于各类头疼头痛;
蔓荆子6克,附子2枚,白酒500克。将药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4天后去渣。每日用此药酒洗头,药渣可反复使用。有温阳祛风、通经和血之功效,适用于偏正头痛、头发脱落;
头痛的快速治疗方法
冷敷:冷敷是缓解头痛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用冰袋或者凉毛巾直接敷在额头,能够快速缓解头痛症状,特别是感冒发烧,酒后引起的头痛效果很好。
热敷:热敷只要对风寒感冒,受凉,血管痉挛,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暖手宝之类的东西直接敷在额头,起到很快缓解头痛的作用。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头痛可以对症下药,比如感冒可以吃一些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或者中药柴胡口服液。高血压或者脑血管引起的头痛要服用活血止痛的药物。
针灸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效果很好,起效非常快,主要穴位有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用银针针灸,需要找专业医生。
听轻音乐:轻音乐有镇定作用,有助于纾解偏头痛。
深呼吸:深呼吸是缓解紧张性头痛的好方法。深呼吸能够改善大脑缺氧,对头疼有很快缓解的作用。
用辣椒察治头:治疗偏头痛最古老的方法是使用辣椒中一种辛辣的成分—辣椒辣素,直接用辣椒擦头可以治疗头痛。
穴位按摩:如果头痛了可以按摩一下几个穴位,对缓解头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百会穴,在头壳的的上方正中央。太阳穴,在额头两侧。列缺穴,在手腕内侧。
葱白治头痛法:将25克葱白掏烂如泥 将白附子、川芎各 25 克研成细末 与葱白调和 摊于牛皮纸上 敷于两太阳穴 1 小时后取下可缓解头痛。
荞麦治头痛法:将250克荞麦面和适量米醋制成面饼,放入铁锅烘热,包在毛巾内趁热包扎患处可治头痛。
外出”5分钟:离开压力巨大的环境,出门散散步,或者花几分钟时间,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可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上。“外出”5分钟是快速简单的减压和缓解头痛的家庭疗法。要是不方便可买点正天丸服用,效果不错。
闭目养神:坐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闭目养神片刻,放松紧张情绪和背部、颈脖及肩膀压力。避免弓腰驼背或者故意挺直身体等姿势。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瘤
对于甲状腺瘤这种疾病,很多人都会选择手术切除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见效快,但是手术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性,因此,当疾病不是很严重时,患者们可以选择中医治疗的方法慢慢调养,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甲状腺瘤的中医疗法。
甲亢病位在颈部,临床上呈现的颈肿、怕热汗出、心悸心烦、消谷善饥、性急易怒、指舌颤动、形体消瘦等症状,是一个多脏腑受病、多病机并存的复杂的病理过程,治疗上常通过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健脾化痰、滋阴降火、滋补肝肾、宁心安神、祛痰散结、活血通络、驱除邪毒等多种方法、多个环节,借以达到调整人体内环境失调的病理状态。中医治疗甲亢的机制为:⑴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⑵调节神经与体液系统的功能活动。⑶抑制能量代谢。⑷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
瘤体较小的良性甲状腺瘤可以保守治疗,即采用中药治疗;瘤体较大大于5cm以上或有恶变趋势的应及时尽早采用手术治疗,并作病理切片,确诊良、恶性。术后再采用中药巩固治疗,以防复发。因为手术也只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方法,肿瘤生长在身体某一部位,是一个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对于大多数的肿瘤病人而言,局部治疗不能解决问题,治标而不治本,实践证明,肿瘤手术后的大量复发和转移病例足以说明局部治疗难以使肿瘤得到根治。
甲状腺肿瘤患者常规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或不治疗,因为患者一般最初是看西医,而被诊断为甲状腺肿瘤,西医认为最好的疗法为手术治疗。但是经验证明,手术治疗术后极易复发,复发率高达88.2%,难以根治,因为手术只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方法,甲状腺肿瘤虽然生长在颈部,但是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对于大多数甲状腺肿瘤病人而言,局部治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治标不治本,实践证明,甲状腺肿瘤手术后的大量复发和转移病例足以说明局部治疗难以使肿瘤得到根治;不治疗因甲状腺良性肿瘤无明显症状:不痛、不痒、不影响说话,吃饭、睡觉、工作和学习,病程一长,气阴两伤,最终阴阳互损,成为难治之病,甚至危及生命。
然而,中医治疗肿瘤主要靠辩证论治,从整体出发,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系统的调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可以根治肿瘤,且愈后不易复发。
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我们对甲状腺瘤的中医疗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都知道,手术治疗如果不顺利的话,将会影响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支气管等,为了避免这些危害,患者们可以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调养。
中医药治癌
1、夏花龙贝汤
【处方】:夏枯草15g,天花粉15g,生地15g,生牡蛎15g,玄参9g,麦冬9g,贝母9g,天龙2条。
热毒较盛者加青天葵9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g。伤阴较甚可加北沙参15g,白芍12g,生甘草6g,气阴两虚再加生黄芪、党参各15g,肿块较大,较坚硬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9g。
【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或1碗,内服。天龙去内脏,用瓦焙干研末。
【功用】:主治颈淋巴结癌痛,转移癌、甲状腺肿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天龙末吞服。
2、羊枝莲白花蛇舌草汤
【处方】:半枝莲30g,自花蛇舌草60g。
【功用】: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将上药和15碗水煎2小时,日夜当茶饮。
3、抗癌汤
【处方1】: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
【制法】:制成煎剂。
【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
【用法用量】:每日1剂,煎2次分服。
4、两面刺汤
【处方】:两面刺、刺公母、武靴藤、山马茶、苍耳头各15g,穿山甲、金银花、皂角刺各6g,大丁黄9g。
【制法】:上药用乌黑糖煎水。
【功用】:治多种癌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5、黄花水丁香汤
【处方】:黄花水丁香30g,铁雨伞、六月雪各60g。
【功用】:治疗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肺脓肿中医药治疗
(1)初期(温邪袭肺):发热傲恶寒,咳嗽,胸痛,咯吐白色黏痰,口干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治法:疏风清热,宜肺化痰。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20克、牛蒡子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苏子叶各10克、瓜萎30克、鱼腥草30克、淡竹叶10克、薄荷10克。
中成药:羚羊清肺丸。
(2)成痈期(热邪壅肺):高热不退,咳嗽气急,咳痰量增多,咯吐黄稠脓痰,气味腥臭,胸痛,口干咽燥,烦躁不安,舌虹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淤消痈。
方药:芦根60克、薏苡仁30克、桃仁10克、冬瓜子30克、丹皮10克、鱼腥草30克、川贝母10克、金银花30克、桔梗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连翘20克。
中成药:清开灵口服液。
(3)溃脓期(热毒伤肺、成痈溃脓):热势渐退,咳吐大量脓性稠浊痰液,或如米粥,可痰血相兼,腥臭异常,咳嗽气喘时胸痛,心烦面赤,口干渴,舌红绛、苔厚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排脓。
方药:桔梗10克、芦根60克、桃仁15克、冬瓜仁40克、黄芩10克、鱼腥草30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白芨10克、川贝母10克、瓜蒌30克。
中成药:犀黄丸。
(4)恢复期(虚邪留恋、气阴两仿)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渐减少,胸部隐痛,短气,易汗出,神疲乏力,盗汗,口咽干燥,舌虹偏蜂而干、苔黄,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清除余邪。
方药:沙参30克、太子叁10克、麦冬10克。百合15克、薏苡仁30克、冬皿子2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玉竹15克、生黄芪20克、鸡血藤15克、自芨10克。
中成药:养阴清肺膏。
针炙治疗
①初期:取合谷、曲池、尺泽、大椎穴。
②成痈及溃脓期:取合谷、曲池、尺泽、内关、大椎、肺俞、膻中、期门等穴,用泻法,清泻肺热、促进排脓。
③恢复期:取太溪、复溜、尺泽、玄门、肺俞、气海等穴,用平补平泻手法,促使气阴恢复。
胃下垂的中医药治疗
胃下垂是指直立位时胃的大弯抵达盆腔,而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位置,常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下垂者可伴有胃肠动力低下的表现,如上腹部不适、易饱胀、厌食、恶心、嗳气及便秘等。上腹部不适多于餐后、长期站立和劳累后加重,有时感到隐痛。下垂的胃排空常较缓慢,故会出现胃潴留和继发性胃炎的症状。另外,少数人可出现眩晕、心悸、站立性低血压和昏厥等症状。体检可见肋下角小於90°,多为瘦长体型。站立时上腹部可扪及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上腹部压痛点可因不同体位而变动。常可同时发现肾、肝和结肠、子宫等其他内脏下垂。
胃下垂有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先天性胃下垂常是内脏全部下垂的一个组成部分。腹腔脏器维持其正常位置主要依靠以下三个因素:①横膈的位置以及膈肌的正常活动力;②腹内压的维持,特别是腹肌力量和腹壁脂肪层厚度的作用;③邻接脏器有关韧带的固定作用。胃的两端,即贲门和幽门是相对固定的。此外,胃大、小弯侧的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肝胃韧带对胃体也起一定的固定作用。但是,正常胃体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向上下左右或前后方移动。如膈肌悬吊力不足,支持腹内脏器的韧带松弛,腹内压降低,则胃的动度增大而发生下垂。胃壁具有张力和蠕动两种运动性能,胃壁本身的弛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按照胃壁的张力情况可将胃分为四个类型,即高张力、正常张力、低张力和无张力型。在正常胃张力型,幽门位于剑突和脐连线的中点,胃张力低下和无张力的极易发生胃下垂。胃下垂常见于瘦长体型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而伴腹肌张力消失者,尤多见于消耗性疾病和进行性消瘦者。
中医学认为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升降的枢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食入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化生气血,供养全身。胃下垂的发生,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所致。
胃下垂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进钡餐后可见胃呈鱼钩形,张力减退,其上端细长,而下端则显著膨大,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胃排空缓慢,可伴有钡剂滞留现象。B超检查也有助诊断。
胃下垂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和内科治疗两种。胃固定术的效果不佳,如折迭缝合以缩短胃的小网膜,或将肝圆韧带穿过胃肌层而悬吊固定在前腹壁上,现多已废弃不用。目前主要采用内科对症治疗。少食多餐,食后平卧片刻,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品。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腹肌张力。症状明显者,可放置胃托。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优势,常采用益气、健脾、升提等方法治疗。当然,由于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待患者就医时往往已不局限于气虚下陷,而常伴有气滞、血瘀、痰饮等,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情况。医者应分析病情,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才可取得最好疗效。
补中益气丸是治疗胃下垂的首选方药,主要由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升麻、柴胡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用于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其它脏器的下垂。对脾胃虚弱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等也有较好疗效。如果病情虚实夹杂,需在本方的基础上酌加祛邪药。气虚夹气滞者,可用枳壳加白术。枳壳虽有理气作用,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可时间增强平滑肌的张力,用于有气滞的胃下垂最为合适。兼水饮者,可加用苓桂术甘汤,以温阳健脾化饮。而由于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出现便秘者,治当通腑泄浊,补气升陷,选用既能补气又能通便的白术最为适宜。不得用大黄之苦寒,加重中虚气陷。
除了积极用药治疗外,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患者多数体质虚弱,故治疗要从改善整体素质着手。例如,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可由小到大。太极拳锻炼对本病也有较好效果。(2)避免暴饮暴食。选用的食品应富有营养,容易消化,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适当多于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积累。严重者可减少食量,但要增加餐次,以减轻胃的负担。(3)饭后不宜久站和剧烈跳动。较重者可半平卧半小时。(4) 每天仰卧起坐锻炼2-3次,每次10分钟。
偏头痛中药治疗
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梳摩痛点
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便可达到止痛目的。
热水浸手
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可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吃含镁食物
偏头痛患者应经常吃些含镁比较丰富的食物,如核桃、花生、大豆、海带、橘子、杏仁、杂粮和各种绿叶蔬菜等,这对缓解偏头痛症状有一定作用。
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冻疮的中医药治疗
1、中药的防治:用复方乌头酊外涂。
组成:
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芒硝40克,细辛20克,红花20克,樟脑15克,60%酒精1000毫升。
用法:
先将生川乌、生草乌、桂枝、细辛、红花研成粗末,再与芒硝、樟脑混合后入酒精瓶内密闭浸渍7天,滤药液备用。用棉花签蘸药汁涂患处,趁湿频频揉擦,每日早晚各一次(严重者一日三、四次),每次擦药约5分钟左右。本方是一验方,用之有特效。
如冻疮破溃者应另用“冻疮油”外敷。“冻疮油”又名冻疮敛疮特效膏,制法如下:取健康黄犬脂肪适量,煎熬成油,待凉后以油敷溃疡面,一日三次,一般敷一周左右,疮面即能愈合,此乃特效疗法。以上治法,效果良好,读者不妨一试。
注意事项:
复方乌头酊只能外用,千万不能内服,该药应专人保管,以防小孩误服中毒。请使用者将该药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妥善保管。
2、夏治冻疮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中医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中医药治疗肺炎
一、风热犯肺
【肺炎症状】咳嗽,痰盛,发烧,气喘鼻煽,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数。
【肺炎治法】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肺炎方药】麻黄3克,杏仁9克,甘草6克,生石膏12克,银花6克,连翘9克,桔梗6克,芥穗12克,鲜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肺炎按语】此属风温犯肺之证,故治以辛凉宣透达邪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治以麻杏石干甘汤与银翘散化裁获效,可谓平淡神奇。
二、邪热内结
【肺炎症状】恶寒发热,咳嗽胸痛,无汗,恶心呕吐,腹痛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肺炎治法】宣肺通俯,清泻热结。
【肺炎方药】生石膏45克,瓜蒌30克,大黄5克,杏仁10克,知母15克,苍术10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肺炎按语】温热之邪犯扰于肺,传于大肠,表里同病,故治以宣肺通俯、清泻热结之法。方用前胡、杏仁宣开肺气,生石膏、知母、瓜蒌、芦根清除里热,更用生大黄通泻腑气,釜底抽薪,以解上焦肺金之热雍,又配苍术运脾祛湿,以和胃气,柴胡疏肝清热,以舒中土,赤芍活血,以防凉寒过用有碍血行而使邪难解除。妙在大剂量使用生石膏,而稍佐以小量生大黄。配合主方,颇中病机。
具体的治疗方法还是最好经过医生的鉴定,毕竟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方法也就不会一样,所谓对症下药就是这个道理,希望上述建议对患者朋友能够有所帮助,让你能够早日恢复健康的体魄,能够畅快的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生活越来越美好。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方法
山药枸杞炖猪脑
取怀山药30克,枸杞30克,猪脑1只,黄酒、精盐少许。将猪脑浸于碗中,撕去筋膜备用,再将怀山药、枸杞分别用清水洗净,与猪脑一起放入锅里,加水适量,炖两小时后,加黄酒、精盐,再炖10分钟即可。此汤具有滋养肝肾、补中益血之功,适用于偏头痛之血虚为主者。
芹菜粥
取12克连根的芹菜以及250克的粳米,之后先将粳米淘洗后煮成粥再加入芹菜,再煮沸之后即可食用。该粥具有清热止痛作用。
桑菊豆豉粥
取桑叶10克,甘菊花15克,豆豉15克,粳米100克。先将桑叶、甘菊花、豆豉水煎取汁,再将洗净的粳米放入沙锅煮成稀粥,加入药汁,稍煮即成。此粥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风热所致偏头痛,证见头痛而胀、口渴便秘者。
疏肝止痛粥
取香附9克,玫瑰花3克,白芷6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附、白芷水煎取汁,再将粳米洗净后加入药汁和水,煮至水沸,将漂洗干净的玫瑰花倒入,用文火慢熬10分钟,服时加糖。此粥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效,能防治偏头痛,经常服用能明显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
菊花粥
取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先用淘洗后的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稍煮一二沸即可。此粥具有清肝火、散风热之功,适用于肝火所致偏头痛,证见心烦易怒面红者。
绿精茶
取绿茶1克,谷精草10克,蜂蜜25克。将绿茶和谷精草放入锅内加水煮沸5分钟,去渣,加蜂蜜温饮。此茶具有祛风止痛之功,适用于各种偏头痛。
菊花白芷茶
取菊花、白芷各9克,研成细末,开水冲泡,代茶饮。此茶具有祛风平肝、解痉止痛之功,适用于偏头痛。
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
(1)棉花籽:棉花籽中的棉酚具有抑制精子发生和限制精子活动的作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男用避孕药。
(2)苦参:众所周知苦参具有杀菌作用,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药物,但同时,苦参具有较强而迅速的体外杀精作用,其作用方式主要是碎解精子。
(3)雷公藤:雷公藤作为一种有毒的中药,常常不被应用。但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时,雷公藤常常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但由于它有较强的肝肾损害,并能导致精子减少,所以对于在生育期的患者不被应用。但雷公藤的这种毒性是可逆的,一般停药3个月即可恢复正常。
(4)地龙(蚯蚓):地龙水煎液中含有琥珀酸,可是精子瞬间失活。
(5)油茶籽:油茶籽皂式可在20秒内抑制精子的活动力,最低有效含量为0.6毫克/升。
(6)七叶一枝花:其乙醇提取物有杀精作用。其提取物免阴道给药,有一定的抑制精卵结合的作用。
(7)某些中药的提取物:有些中药的提取物及皂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精作用,如猪胆、山慈姑、土贝母、满天星、肥皂草。
(8)某些食物:如芹菜、可乐、大蒜,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精作用。其中,芹菜可抑制睾丸酮的生成,从而减少精子数量;可乐对精子有直接杀伤作用,若被破坏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则会导致胎儿畸形;多食大蒜会克伐人体的正气,并有明显的杀灭精子的作用。
面瘫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面神经麻痹多因风寒侵袭,血管痉挛,面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及粘连。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具体解析如下:
①以黄芪固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桂枝、吴茱萸温经扩张面部血管。
②丹参、赤芍、川芎、葛根、莪术、姜黄活血改善微循环。
③姜黄、莪术抗炎减轻水肿;牛蒡子可以防止神经纤维变性。
④全蝎可以促进乙酰胆碱释放使肌力和肌张力提高。双花、连翘、黄芩清热解毒抗细菌、病毒。
综合以上用药,面神经麻痹日久,活血可以缓解粘连,消除水肿,减轻压迫,减轻神经纤维变性。
3、恢复期治疗:
①锻炼:根据病情,进行面肌的被动或主动运动锻炼。
②理疗:也可用碘游子透入理疗。
③针灸:可有帮助。
乳腺瘤的中医药治疗
若肿瘤生长缓慢,体积小者可试用中药治疗,或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在切除大的肿瘤基础上,小的可试用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原则是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常用方药有:
柴胡6g,当归9g,赤芍12g,广郁金9g,全瓜蒌(杵)30g,制半夏9g,莪术30g,贝母12g,石见穿30g,冰球子9g,山甲9g。
月经不调者加仙灵脾30g,仙茅12g;多发性纤维腺瘤者可适当加用生黄芪30g,党参30g;若经中药治疗后1~3个月,效果不明显,瘤体增大,可行手术治疗。
肺癌的中医药治疗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肺癌初期还是有希望治疗的。而且,肺癌患者治疗与其自身的精神状态也有很大的关系。
除了西医的手术化疗等方法,中医上也有一套治疗肺癌的办法。中医是起源于我国,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中医治疗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中医验方
1、取魔芋三十克,每天用温水煎熬三十分钟左右,然后用软纱布敷于肺部患处,二十天为一个疗程。可以适当地缓解肿患者的痛感。
2、三生饮外敷。取生南星和白附子、乌头各十克,研成粉末状,用带须的葱白五棵,生姜二十克,一起捣碎成泥状,和前面的粉末一同放在蒸笼里蒸三十分钟,然后用纱布包裹贴在肺部疼痛处。
3、蛇六谷和苍耳各三十克,蒲黄根和贯众各二十克,首先把蛇六谷用瓦罐煮过四十分钟,然后加入其它几味药,煮好后饮用。
4、石决明和牡蛎十五克,鱼脑石和蜂房十克,蝉蜕五克,山蝎十克,用石臼捣成粉末状,食用,可以适当地减轻疼痛。
中成药
1、西黄丸
西黄丸具有散热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肺癌引起的疼痛、晕眩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肺癌疼痛难忍的患者,可以试着服用西黄丸缓解。西黄丸用量:每次三克,每日三次。
2、牛黄清心丸
牛黄清心丸也是清热解毒之用。用量:每天三次,每次服用一粒。
3、消栓再造丸
有止痛、开窍的作用。用法:每日三次,每次两粒,三十天为一个疗程。
4、龟鹿宁神丸
具有补肾健脾、养肝润肺的作用。用法:每日两次,每次一粒,用温水服用。手术化疗后,患者通常面色枯黄,腰酸头疼,可以适量服用龟鹿宁神丸以缓解不适的症状。
肺癌的中医药治疗
如今,肺癌已经成为一种高发疾病,正在疯狂地吞噬着我国国民的健康。肺癌的诱发病因医学界至今仍无定论。一提起肺癌,许多人都会把它和死亡联系到一起,似乎只有消极痛苦地等待着末日的来临,而没有什么办法了。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肺癌初期还是有希望治疗的。而且,肺癌患者治疗与其自身的精神状态也有很大的关系。
除了西医的手术化疗等方法,中医上也有一套治疗肺癌的办法。中医是起源于我国,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中医治疗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中医验方
1、取魔芋三十克,每天用温水煎熬三十分钟左右,然后用软纱布敷于肺部患处,二十天为一个疗程。可以适当地缓解肿患者的痛感。
2、三生饮外敷。取生南星和白附子、乌头各十克,研成粉末状,用带须的葱白五棵,生姜二十克,一起捣碎成泥状,和前面的粉末一同放在蒸笼里蒸三十分钟,然后用纱布包裹贴在肺部疼痛处。
3、蛇六谷和苍耳各三十克,蒲黄根和贯众各二十克,首先把蛇六谷用瓦罐煮过四十分钟,然后加入其它几味药,煮好后饮用。
4、石决明和牡蛎十五克,鱼脑石和蜂房十克,蝉蜕五克,山蝎十克,用石臼捣成粉末状,食用,可以适当地减轻疼痛。
中成药
1、西黄丸
西黄丸具有散热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肺癌引起的疼痛、晕眩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肺癌疼痛难忍的患者,可以试着服用西黄丸缓解。西黄丸用量:每次三克,每日三次。
2、牛黄清心丸
牛黄清心丸也是清热解毒之用。用量:每天三次,每次服用一粒。
3、消栓再造丸
有止痛、开窍的作用。用法:每日三次,每次两粒,三十天为一个疗程。
4、龟鹿宁神丸
具有补肾健脾、养肝润肺的作用。用法:每日两次,每次一粒,用温水服用。手术化疗后,患者通常面色枯黄,腰酸头疼,可以适量服用龟鹿宁神丸以缓解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