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五大症状能看出孩子有智力低下倾向
哪五大症状能看出孩子有智力低下倾向
一、吃奶困难:出现在婴儿时期。智力低下的婴儿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
二、面容、体态异常:有些先天性智力低下在面容体态上就有异常表现。比如先天愚型患儿就有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拖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际脸”。患脑积水的孩子头围特别大,小头畸形儿头颅又特别校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身材特别矮小,苯丙酮尿症的孩子皮肤异常白,毛发颜色特别浅等。
三、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比正常明显运动发育迟缓。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比正常同龄要晚。尤其走路更明显,往往要到3—4岁或4—5岁才会自己走,而且走不稳。
四、语言发育落后:正常婴儿在7—8个月时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l—2年才有这些表现,都应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号。
五、对环境的反应性差:正常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对环境中的人、事开始感兴趣,只要醒着,他总要东张西望。可是智力落后却对环境漠不关心。生后1—2个月时还不会与成人用眼睛对视,逗他时也不笑。孩子整天非常安静,很少哭闹。这类往往因为其过分安静而受到表扬,一般很容易被忽视他的智力问题。
有的智力低下患儿感观灵敏度差,感受外界的能力不足,不能正确地区分颜色、声音,家长可以多带孩子上动物园或外出郊游,不断地讲述在动物园中或野外看到的各种动物的形状、声音、生活习惯,结合图片向孩子讲述,反复的刺激可以加深孩子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当再次出现上述情景时,就会使他有反应,增强识别的能力。
如果人体缺碘会有什么影响呢
碘元素是人体需要吸收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它因为对智力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有“智力元素”之称。这是因为甲状腺素是大脑细胞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激素,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形成,而甲状腺素低则导致孩子智力低下,胎儿容易出现呆小症。
孩子智力低下有哪些症状表现
(1)特殊面容。最常见的智力低下病是先天愚型,也叫伸舌样痴呆,其头型短小,两眼较突,两眼外侧高,两眼间距离较宽,塌鼻梁,口常处于半张状态,舌经常出口外,口水不断。
(2)畸形长相。头小而尖,前额及枕部平坦,形成向上的坡度,头围比新生婴儿头围(34厘米)还小。还有一种长相:耳廓低、眼球小、下领短、腊弓高,这些畸形长相都提示有智力低下的可能。
(3)动作不协调。坐不像坐、走不像走。开始走路时,两脚仍相互乱踢,直至二三岁还如此,医学上称“舞蹈步”。
(4)五官不灵。对声音反应差,不注意大人讲话。常常被误诊为耳聋。视觉功能不良,对周围人或物注视差。咀嚼慢,喂食难。
(5)反应迟钝。该笑不笑,该哭不哭。正常婴儿从2个月后就会微笑,半岁后会大声发笑,智力低下的周岁才会微笑。刺激后不能马上啼哭,要间隔一小会儿或者反复多次刺激后才会引起啼哭,哭的声音也特殊,呈尖叫或高调或无力。
弱智的症状是什么
弱智在社会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多父母都会担心刚出生的孩子是一个弱智儿童,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弱智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现孩子有弱智现象要立刻到医院接受治疗,不然后果将会愈加严重,所以我们来认识一下关于弱智的症状吧。
诊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是否有精神发育迟缓,二是确定病因。
中,重度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一般都是儿童)来诊时,家长一般早已发现有智力低下,主要是要求提供治疗方法,轻度的患者则尚须确定是否属于智力低下。
医生在诊断前,必须对正常儿童的各年龄阶段精神发育水平有所了解,以此来与患孩的情况进行对照,获得初步印象,这一点对学龄前儿童特别重要,因为这种患儿缺乏学习成绩可供参考;又因当前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缺乏兄弟姐妹可以对比,所以医生的判断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智能水平处于临界状态,又缺乏可协助诊断的病史和体征,那最好是做智力测验,学龄期的在校学生,在同年龄的同班学生对比下,智力缺陷很容易显露出来而为老师发现,但家长有时因为种种原因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最后也会来要求医生判断,医生不能根据临床表现判断时,也要做智力测验,因此智力测验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手段。
当前国外较流行的智力测验量表有两种,即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比内量表)和Wechsler智力量表(韦氏量表),这两种量表都有较长的使用历史,都用智商100士15作为正常平均水平,目前在国际上普遍应用,因此测验所得结果便于比较交流,智力测验一般均由心理学工作者操作和解释。
医生在确定病因时,必须先对可能引起精神发育迟缓的各种原因有所了解,然后针对性的询问病史和进行检查,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的诊断常须有较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和熟练的人员。
希望上述关于弱智的症状能够帮助到大家,现在社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弱智这些弱势群体了,而我们家长首先要做好对子女观察的工作,如果发现有以上症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是必须的,病情的延迟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伤害,接着对弱智孩子的关爱才是最重要的。
发育迟缓会不会成愣子 发育迟缓与脑瘫的症状
发育迟缓和脑瘫都有智力低下的症状,但是并不意味着发育迟缓就是脑瘫。
发育迟缓多有体魄发育、语言发育、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落伍,但也可以某一方面为突出体现,若是身高、体重、头围的丈量值全部都偏低的话那就体现孩子的发育出现了片面的缓慢,若只是身高、体重、头围的某一项指标出现偏低,则体现孩子只出现了某个部分的发育缓慢。
而脑瘫早期体现主要有哺乳困难,如小儿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有力或拒乳,或吸吮后疲劳有力;自发运动少,肌张力低下,满身坚实,呈有力形态;满身发硬,好打挺,有肌张力加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偶然头方向一侧,双下肢强直舒展;易惊、抽搐、尖叫或急躁不安等体现;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等。
小儿脑瘫是弱智吗
小儿脑瘫是弱智吗?目前小儿脑瘫、弱智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很多家长误认为小儿脑瘫就是弱智,其实小儿脑瘫并不等于弱智。为让大家更加明白小儿脑瘫和弱智两种疾病,下面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两种疾病:
小儿脑瘫,又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期,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缺氧、外伤、感染等原 因所导致的神经细胞受损)和发育缺陷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失语、走路不稳)为主的综合征。是 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神经细胞受损)综合征。
小儿脑瘫是弱智吗?专家指出,虽然在脑瘫儿中有很多存在智力缺陷,但脑瘫并不 等于弱智!多数患儿家长一听到“瘫”字,第一反应就是脑子都瘫了,那不就是傻了吗?心里就没底了, 甚至放弃治疗。其实不能这样,因为孩子是在新生儿期(0-1个月)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大脑受到了损伤, 所以,才会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现象,既然是“伴有”就不是绝对会有, 更不代表终生伴有。导致部分脑瘫儿童智力发育延迟的根本原因是:父母没及时发现,长期缺乏外界环境 适宜的刺激和学习机会,并不是因为其本身智力有问题。
智力障碍是脑瘫儿童最常见的合并症,盲目地认为脑瘫就是弱智,把脑瘫与智力低下划上等号,这是错误 的,对于脑瘫儿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很多资料和个案追踪都表明,有些脑瘫儿童的智力甚至高于一般儿童,只要给予机会和适宜的训练,他们不但可以完全康复,更完全可以创造出令人吃惊的成就。
以上介绍了小儿脑瘫和弱智两种疾病的相关内容,再次明确小儿脑瘫并不等于弱智。提醒各位父母,孩子有不适症状出现时应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耽搁病情,延误治疗。
宝宝智力低下的表现
1、面容、体态异常:
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拖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脸”。患脑积水的孩子头围特别大,小头畸形儿头颅又特别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身材特别矮小,苯丙酮尿症的皮肤异常白,毛发颜色特别浅等。
2、运动发育迟缓:
平躺、抬头、坐、站、走等动作发生比同龄孩子晚。尤其会表现为走路晚,往往要4岁后才回自己走,并且走路不稳。
3、语言发育落后:
一般来说,孩子7-8个月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开始有意识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之后会说出常听见的字,能听懂简单对话。2岁左右会回答简单问题,2岁半就会表达自己思想。若孩子落后正常孩子5个月甚至1、2年,家长就应该重视起来,思考孩子是否是智力低下。
4、多动:
和过于安静的孩子相反,多动也是某些智力落后孩子的一个特点。许多智力落后的孩子不能安静地呆一会儿,无时无刻不在活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4— 5岁的儿童身上。
5、注意力不集中:
智力落后孩子的注意力很不集中。他们比正常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明显缩短。甚至到5—6岁时,集中注意某个东西的时间也不超过5—6分钟。他们对外界也很少关注。
6、视力和听力缺陷:
严重视听缺陷,如深度近视、远视、散光、全聋、弱听等,对智力也有很大影响。因为视和听是人与外界的交流,就会使智力发育落后。
7、尿味异常:
有些智力落后孩子的尿有特殊气味,如苯丙酮尿症患儿就有明显的尿味异常,应立即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表现的其中几点,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儿童医院做体格检查、发育检查、神经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智力测验、行为判定等专业检查,帮家长有效无误的检查出孩子是否患有智力低下。
脑瘫对智力有影响吗
脑瘫对智力有影响吗?
脑瘫是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伤残情况,是脑发育早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部分脑瘫患儿还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及行为异常。
脑瘫对智力有影响吗?
专家表示,脑瘫与智力低下并不完全相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脑瘫”儿童治疗的基本原则。
脑瘫患者还有可能“天资过人”
脑瘫患者并不都存在智力缺陷,而且还有可能“天资过人”。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张纪水博士介绍,脑瘫和智力低下不是一个问题,也不是同等概念。智力低下属于脑瘫患者的合并症,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脑瘫患者都有智力低下或者认知障碍。有的患者伴有智力低下,有的智力没有损失得那么严重,有的甚至还很聪明。
仅仅“智力低下”不能诊断为脑瘫
张纪水表示,脑瘫主要是运动功能出了问题,诊断脑性瘫痪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是婴儿时期出现症状,如运动发育落后,还有各种运动障碍。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排除其他的一些疾病,如代谢病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也就是说,没有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单是一个认知障碍或者是智力低下,是诊断不了脑瘫的。张纪水表示,目前,通过脑核磁和神经系统查询,是否脑瘫可以明确查出来。但是仅凭症状,脑瘫和认知功能障碍却容易被混淆。尤其是一些地方医院或小医院,接诊的脑瘫病例少,就容易搞混。
动作不协调是脑瘫基本症状
张纪水说,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写字写得不好,这是脑瘫的基本症状。但是,动作不协调,实际上,就像发烧或咳嗽一样,只是一个症状,不能作为诊断。动作不协调,一般叫感统失调,就是笨手笨脚。多动症的孩子,也可以动作不协调;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他也可以有动作不协调;像轻微的智力发育落后的孩子,也可以有动作不协调。
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倩表示,通过康复训练及各种矫形措施的系列干预,很多脑瘫患者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儿经规范的干预后可行使正常的社会功能。
智力低下诊断标准是什么
专家介绍说,智力低下的定义是: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适应能力缺陷。根据以上定义,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为以下三条: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即智商低于均值2个标准差,在70以下;同时存在社交技能、言语交往、日常生活照管、个人独立能力等适应功能缺陷,其程度要比同龄儿的文化环境所期望的标准低得多;在18岁以前发病。
只有智商低,而适应能力不低者,不应诊断为智力低下。智力低下可能是医学原因,也可能只是社会文化环境原因。智力低下并不是永久性智力障碍。智商是可以改变的。轻度智力低下经医治可以达到正常智力水平。
智力低下诊断标准是什么?通过上面专家针对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对于智力低下诊断方面的知识应该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了吧,希望大家能够对智力低下重视起来,因为智力低下并不是小病,出现智力低下的病症应及时的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小儿脑瘫和小儿痴呆的区别是什么
小儿脑瘫:孩子在幼儿期由于脑部缺氧窒息导致的孩子脑部部分细胞死亡受损,从而造成以孩子运动障碍为主的疾病,通常称为小儿脑瘫。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脑瘫主要是表现在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
小儿痴呆症:是因先天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当等所致。以小儿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智力迟缓。痴呆不仅病情复杂,病程亦长,特别是患自胎孕者,往往成为痼疾。主要是变现在以小儿智力低下为主。
从这些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小儿脑瘫以运动障碍为主,而小儿痴呆是以智力障碍为主。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些上判断这两种病。
再一个我们从疾病的症状上来分析:
小儿脑瘫:主要会伴随有癫痫、行为异常、精神视听觉障碍。通常主要表现在运动上面,肢体运动异常、姿势异常,如“剪刀脚”。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和手术来进行治疗和改善。通常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恢复肢体运动后,就差不多和正常人一样。在智力上可能会稍差一点。
小儿痴呆:主要症状是孩子智力较差,不能学习或者学习能力很差。通常还会有目光呆滞,面色无光等。并且小儿痴呆是一个长期的痼疾主要是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治疗。
这就是小儿脑瘫和小儿痴呆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行为上和治疗方式上的不同。所以依据这些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判断孩子的症状到底是属于脑瘫还是小儿痴呆了。